|
本帖最后由 永颉同心 于 2012-1-30 17:08 编辑
《地质科学》 2008年01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华南前寒武系基底变质杂岩和中-新生代地幔岩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谢窦克 邢光福 陆志刚 陈荣 周宇章
【摘要】:对华南前寒武系变质岩浆杂岩稀有气体He、Ne、Ar和Xe的系统研究表明:扬子克拉通基底为含高3He的下地壳"原始岩石层",(3He/4He)×10-6比值为2.8~4.6;而华夏板块基底变质岩浆杂岩则是在缺乏3He、低(3He/4He)×10-8比值(3.15~17.7)的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大陆中-上地壳变质岩浆杂岩层,反映出两者基底性质迥然不同。华南中-新生代爆破岩筒He同位素组成相反,相对稳定的扬子克拉通(3He/4He)×10-8比值仅0.18~4.22,而郯庐—四会—吴川断裂以东,中-新生代活动地块(太平洋构造域)(3He/4He)×10-8比值高达3.7~20.5。He同位素表明郯庐—四会—吴川断裂带为切割深至地幔的边界深大断裂,是扬子克拉通与华夏板块间的边界且控制了燕山期火山—侵入岩浆向西扩展。Ar同位素组成表明华南大陆中-新生代地幔形成接近"均一"的地幔组份。136Xe/130Xe—129Xe/130Xe相关组份表明它们具有地幔柱岩石同位素组成特征。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 下地壳“原始岩石层” 基底变质杂岩 中-新生代地幔岩 四会—吴川断裂 扬子克拉通 华夏板块 变质岩浆杂岩 同位素组成特征 前寒武系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综合研究项目(课题号:12120106106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6072041)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P597P542
【正文快照】: 1引言为了获得地质演化过程各时期深部地质信息,除Pb-Sr-Nd、Os和O同位素外,稀有气体He、Ne、Ar、Kr、Xe和Rn同位素是研究地幔演化和深部地质,乃至探讨地球起源和演化的重要途径。这些稀有气体是一类无色、无味、无嗅、具强挥发性和弱吸附性的气体,它们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