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是值得130万辽源人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个市隆重举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住宅小区建设竣工仪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田学仁为工程竣工剪彩并讲话。国家发改委投资司、省发改委、省建设厅和省财政厅有关领导参加了仪式。 辽源采煤沉陷区,是我省最大的沉陷区治理工程,也是全省瞩目的“民心工程”。整个工程投资8.8亿元,从2003年5月开始建设,历时3年,新建煤城新村、四合、仙城3个小区,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安置居民1万余户共5万余人。工程规模之大,安置居民之多,不亚于新建一座县级城市。 辽源煤田自1911年开采至今已近百年。反复多次的开采,造成矿区地表严重沉降塌陷,形成面积达29.5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最大塌陷深度33.3米,开裂宽度14.5米,破坏程度之严重,在世界煤炭开采史上罕见。 沉陷区内的厂矿、医院、学校、民房以及公路等设施不同程度受损。特别是有些民房墙壁裂缝达20余厘米,夏天不能遮风挡雨,冬天不能保暖御寒。 新一届市委、市政府从2001年12月开始谋划实施综合治理工程的前期工作,领导多次进京赴省争取。国家和省对辽源给予极大的关注。省政府和国务院先后把辽源确定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在国家和省里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9月,综合治理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辽源市的决策者们深知这项工程的分量,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抓,一切为治塌让路,使工程创下许多全省第一:项目运作速度第一;前期工作完成第一;开工建设第一;规模第一;竣工回迁第一……正是这许许多多的第一,使辽源矿区居民彻底摆脱困扰几十年的沉陷之苦,住上称心如意的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