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坎梯田的施工
土坎梯田施工包括定线、清基、筑埂、保留表土、修平田面等五道工序。
1.1 梯田定线
1.1.1 根据梯田规划确定为梯田区的坡面,在其正中(距左右两端大致相等)从上到下划一中轴线。
1.1.2 根据梯田断面设计的田面斜宽Bx,在中轴线上划出各台梯田的Bx基点。
1.1.3 从各台梯田的Bx基点出发,用手水准向左右两端分别测定其等高点;连各等高点成线,即为各台梯田的施工线。
1.1.4 定线过程中,遇局部地形复杂处,应根据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原则处理,有的为保持田面等宽,需适当调整埂线位置。
1.2 田坎清基
1.2.1 以各台梯田的施工线为中心,上下各划出50~60cm宽,作为清基线。
1.2.2 在清基线范围内清除表土厚约20cm,暂时堆在清基线下方,施工中与整个田面保留表土结合处理。
1.2.3 将清基线内的地面翻松约10cm,清除石砾等杂物(如有洞穴,及时填塞),整平,夯实。
1.3 修筑田坎
1.3.1 田坎必须用生土填筑,土中不能夹有石砾、树根、草皮等杂物。
1.3.2 修筑时应分层夯实,每层虚土厚约20cm,夯实后厚约15cm。
1.3.3 修筑中每道埂坎应全面均匀地同时升高,不应出现各段参差不齐,影响接茬处质量。
1.3.4 田坎升高过程中根据设计的田坎坡度,逐层向内收缩,并将坎面拍光。
1.3.5 随着田坎升高,坎后的田面也相应升高,将坎后填实,使田面与田坎紧密结合在一起。
1.4 保留表土
1.4.1 表土逐台下移法。适用于坡度较陡,田面较窄(10m以下)的梯田。步骤如下,见图1所示:
泥结碎石路面施工
泥结碎石是以粗碎石做主骨料形成嵌锁作用以粘土作填缝结合料,从而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泥结碎石面层适用于低等级公路的中级路面面层,其常用厚度为8~12cm。
石料规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土的含量不应大于15%,塑性指数宜为18~27,石料压碎值小于35。
泥结碎石路面所用的碎石规格
编号 | 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比(%) | 层位 |
75 | 50 | 40 | 20 | 10 | 5 |
1 | 100 | | 0-15 | 0-5 | | | 下层或基层 |
2 | | 100 | | 0-15 | 0-5 | |
3 | | | 100 | 0-15 | 0-5 | | 上层或面层 |
4 | | | | 85-100 | | 0-5 |
5 | | | | | 85-100 | 0-5 | 嵌缝 |
施工常用灌浆法,其一般工序为:
①准备工作;②摊铺碎石;③预碾碎石;④灌浆;⑤带浆碾压;⑥最终碾压。
1.准备工作,包括准备下承层及排水设施、施工放样、布置料堆、拌制泥浆。泥浆一般按水与土为0.8∶1~1∶1的体积比配制。过稠、过稀或不均匀,均将影响施工质量。
2.碎石摊铺和初碾压,使碎石初步嵌挤稳定为止。过多碾压将堵塞碎石缝隙,妨碍泥浆灌入。
摊铺碎石时采用松铺系数1.20~1.30(碎石最大粒径与厚之比为0.5左右时用1.3,比值较大时,系数接近1.2)。摊铺力求表面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
初压,用8吨双轮压路机碾压3~4遍,使粗碎石稳定就位。在直线路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线碾压;在超高路段,由内侧向外侧,逐渐错轮进行碾压。每次重叠1/3轮宽。碾压弯第一遍就应再次找平。初压终了时,表面应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和纵坡。
3.灌浆及带浆碾压。若碎石过干,可先洒水润湿,以利泥浆一次灌透。泥浆浇灌到相当面积后,即可撒5~15mm嵌缝料(约1~1.5立方米/100平方米)。pp用中型压路机进行带浆碾压,使泥浆能充分灌满碎石缝隙。次日即进行必要的填补和修整工作。
4.最终碾压,待表面已干内部泥浆尚属半湿状态时,可进行最终碾压,一般碾压1~2遍后撒铺一薄层3~5毫米石屑并扫匀,然后进行碾压,使碎石缝隙内泥浆能翻到表面上与所撒石屑粘结成整体。
接缝处及路段衔接处,均应妥善处理,保证平整密合。
浆砌排水沟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