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吴博 于 2012-1-8 13:47 编辑
% C+ N$ L# h; f9 V l, m2 a. V- t, P
有朋友问如何对下面这个消息进行将今论古:# P+ }. E2 z. Y- ]' |- C) r& F5 E
0 t2 F% Z7 @( x* Q日本地震残骸漂过太平洋抵达美国 英国《每日邮报》16日报道称,“3·11”日本大地震及海啸产生的残骸,包括失事的渔船、破损的家具以及遇难动物和人类的尸体残肢,日前已漂过太平洋、远渡4500英里(约合7242公里)抵达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北部的尼亚湾,历时约280天。这些海上残骸的数量之大、漂流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了专家们之前的预测。4月初时,专家预计这些废墟会在三年之内到达美国西海岸。美国科学家称,目前发现的这些残骸仅仅是个开始,在未来的3年内,还将有500万至2000万吨残骸陆续到达北美洲西海岸。 ) j+ W3 }% y8 J( a8 e3 ?, i2 ]' n
我从板块分裂、漂移依据的角度提出一个将今论古思路作为引子,大家还可从其他角度,如洋流能量等方面去使用。我们看到了这次“运载”量之大,几百几千万吨,距离之大,七千多公里,因此,以往简单把在跨洋的板块两侧,发现同种的小范围生存的陆生植物、动物遗骸,就分析说两者曾经是同一板块的做法存在问题,纵使其这类依据的数量很大也如此。我们需要小心地去寻找可对比的同时代的根土岩,伴生的有一定范围的陆相沉积,才能说明问题。这在当今进行微板块研究时尤其要加以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