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矿产远景调查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2012-01-04 来源:西安地调中心 作者:苏琼】 西北地区矿产远景调查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开展1︰5万矿产地质填图、物探、化探等工作,总体上取得了可喜的找矿成果,共提供矿点244个、物探异常区817处、化探综合异常区1121处,新增成矿远景区177个,找矿靶区316个,新增矿产地25处。 2004年-2008年,西北地区由西安地调中心组织实施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项目共31个,主要分布在新疆天山、阿勒泰、东昆仑西段地区,新甘蒙北山地区,陕南—甘南地区,青海三江北段地区六处,涉及118个1︰5万图幅,总面积47080平方千米,共投入资金15200万元,具体由9个单位承担完成,其中青海三江北段地区的找矿成果最为显著。 三江北段成矿带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为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成矿带北以通天河为界,南至唐古拉山脉主脊,西到青藏铁路以西的沱沱河一带,东至青川边界,与三江成矿带中段相接,该区共部署了5个矿产远景调查项目,总经费3010万元,共提供矿点36个、物探异常区41处、化探综合异常区74处。新增成矿远景区21处,找矿靶区57处,矿产地13处。 西北地区矿调工作开展以来,通过矿调全新概念的综合研究工作,总结出了区域成矿规律、找矿标志,优选出了一批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为后续地质矿产调查和预普查评价部署提供依据,特别是新发现的这一批矿产地,为进一步勘查提供了基地,也拉动了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为国内大—中型矿山企业提供了资源后备基地,促进了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