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项目概况 山东省胶莱盆地金矿地质调查与评价项目,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和山东省财政厅于2000年底以“鲁财建指[2000]48号”文批准实施的省直矿产资源补偿费地质勘查项目。 调查评价项目的工作范围包括胶莱盆地及南缘、东北缘和北缘十公里左右范围内的广大地域。其工作区包括地质构造分区的胶莱断陷盆地及胶北隆起区和胶南—威海构造带的一部分,东西长200多公里,南北宽90多公里。总面积约15000km2。 项目于2001年3月正式开展工作,于2001年12月份提交了《山东省胶莱盆地金矿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2.项目取得的成果及进展 (1)在胶莱盆地南北缘实现了找矿突破: 在胶莱盆地南缘—胶南市七宝山地区,新发现一处中型铅矿产地和大型萤石矿产地,伴生银、铜等可供综合利用。其中探求333+334铅资源量23.37万吨,萤石资源量216.10万吨,银资源量12.58吨。实现了在胶莱盆地南缘找矿的突破。 在胶莱盆地北缘—平度市云山地区,即招平断裂带与平度断裂的交汇处发现了金矿化带,其金品位达52.76×10-6。根据化探异常的反映,通过浅部槽探工程和深部钻探验证,探求334金资源量1040kg,伴生银1571kg,为在该区的进一步普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2)分析了胶莱盆地金矿成矿地质条件 通过对胶莱盆地内沉积物厚度、盆地岩相特征、盆地基底面变化及控盆断裂等特征分析,认为盆地内部尽管有与胶北隆起区相似的结晶基底等条件,但受覆盖层厚度的制约,目前找矿难度较大。而胶莱盆地东北缘、东缘、南缘和西南缘是断裂构造、火山—岩浆的强烈活动带,是区内进一步扩大找矿远景的有利地区。 (3)深化了胶东地区的金矿成矿研究 在充分研究胶东地区金矿成矿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重熔岩浆热液型金矿是由初始矿源岩系、衍生矿源岩系和直接矿源岩系在不同的构造环境下交代、充填的结果,金矿成矿显示了多期叠加成矿作用,在空间上则显示由西向东其成矿时代有变新的趋势。同时,对发云夼金矿的成矿作用进行了探讨。 (4)圈定了成矿远景区 根据成矿地质条件的有利程度、预测依据是否充分、资源潜力大小等因素,对胶莱盆地及其周缘地区划分了A、B、C三类找矿远景区计23处,其中A类远景区7处,B类远景区11处,C类远景区5处。对主要远景区进行了论述,对其找矿远景及其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 (5)发现了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异常和矿化线索 在海阳市小纪地区的火山岩地层中发现了金铜矿化显示和寨山等具有找矿前景的Au、Ag、Cu等地球化学异常,为在火山岩地区开展金矿普查提供了地球化学信息。 对几处重要的物化探异常进行了深部钻探工程验证工作。结果表明:根据物探异常及电测深结果反演的深度上发现了金属硫化物富集体,基本与物探推测结果相一致,遗憾的是,金含量较低,均达不到品位。但从验证异常的角度分析,该钻孔的布设达到了寻找隐伏金属硫化物富集体的效果。 云山、七宝山等地的金异常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尤其是胶南七宝山地区山周断裂,招平断裂与平度断裂交汇处及招平断裂在胶莱盆地内的延伸带上的异常显示均具有重要的找矿指示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