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古宇
元古宇包括古元古界、中元古界和新元古界(图2-1),分述如下。
一、古元古界
中国古元古界的分布较为广泛,其中华北地层区的研究程度较高,以五台山区新建立的滹沱系(Ht)为代表,其时限为1 800 Ma~2 300 Ma,该系还可分为下、中、上三部分。
华北地层区
1.山西五台山及相邻地区
2 五台山区以外华北其他地区
滹沱系下部:包括吕梁山的岚河群,中条山的中条山群下亚群及辽吉地区的集安岩群及辽河群等。岩性组合为变质砾岩、石英岩、千枚岩、板岩和结晶白云岩或大理岩。亦具反旋回性。
滹沱系中上部:包括吕梁山的野鸡山群、中条山中条群上亚群及辽吉地区的老岭组、榆树砬子群等。主要为千枚岩夹石英岩、大理岩和基性火山岩。
3 华北陆块南缘秦祁昆地区
代表活动带的古元古界,大多与新太古界不易划分开,如前所述,包括祁连山的湟源群,秦岭的秦岭岩群等。见表2-3。
4 华北北缘、西北缘
指赤峰地区的明安山群和内蒙古锡林浩特的宝音图群,以及阿拉善地区的龙首山群。主要为石英岩、及各种片岩、大理岩等。见表2-4。
北疆-兴安-松花江地层区
北疆—兴安—松花江地层区详见表2-1。
1.北疆兴安地区
北疆兴安地区包括大兴安岭北部、内蒙古东北部鄂伦春自治旗一带零星分布的兴华渡口群,主要为绿片岩相及角闪岩相的区域变质岩。
2 张广才岭-完达山区
张广才岭—完达山区指佳木斯地块的兴东群、东风山群。后者主要为石英片岩、片麻岩及大理岩等。兴东群为一套含石墨变粒岩、片岩夹大理岩、含铁石英岩。
塔里木-南疆区
本区古元古界包括塔里木盆地四周分布的兴地塔格群、库鲁克塔克中-西段的奥图拉托格拉克群、西昆仑的库拉那古群的、喀喇昆仑山的埃连卡特群,以及甘肃马鬃山等地的北山群等。与华北地(层)区的古元古界基本相同,为以沉积岩为主的低级变质岩系。
华南地层区
1 华南西南缘(上扬子)
华南西南缘(上扬子)指川滇边境地区的下村岩群、河口岩群和云南的哀牢山群和大红山群及后河岩群等。主要有石英岩、片岩、夹基性火山岩。见表2-8。
2 华南区北缘
华南区北缘以鄂西的水月寺群为代表,以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片岩、斜长角闪岩、大理岩等,具孔兹岩系特点。
3 浙闽赣东南沿海地区
此区包括浙闽沿海的八都岩群、闽北的迪口岩组、闽西北的麻源岩群、闽西南的桃溪岩组、江西的星子岩群等。八都岩群主要为变粒岩、黑云片岩、少量斜长角闪岩,普遍含石墨、矽线石、蓝晶石、石榴子石等。迪口岩组为一套巨厚的以黑云斜长(二长)片麻岩、变粒岩为主夹少量片岩、石英岩及斜长角闪岩的组合归属古元古代。桃溪岩组为变粒岩、片岩、变火山岩组合归属古-中元古代。
二、中元古界
中国的中元古界分布较广泛,华北地区的中元古代地层是华北古元古代末克拉通化之后的第一套沉积盖层,其层序清楚,研究程度也较高,华北以外的中元古代地层多属变质岩层,仍属该地区结晶基底的组成部分,地层一般只能划分到界,少数可划分到系,见图2-3。
华北地层区
1华北平原晋冀鲁豫地区
华北平原晋冀鲁豫地区详见表2-3,表2-4。
长城系
长城系下统下部分布于小秦岭、豫西、中条山、王屋山及太行山中南段。小秦岭高山河群,豫西、中条山区称汝阳群,嵩山地区称五佛山群,太行山中南段称测鱼群,主要为石英砂岩,夹泥岩、粉砂页岩,中条山一带靠上部夹白云质砂岩或砂质白云岩。
长城系下统上部分布范围扩大到燕山地区。小秦岭称高山河群陈家涧组,豫西、中条山称洛峪群,太行山中段、燕山称为长城群(上)。岩性为石英岩状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页岩、页岩,白云岩。串岭沟组白云岩中含叠层石。团山子组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含叠层石,顶部夹火山岩。
长城系上统:其下部指燕山、太行山的大红峪组、辽北三岔子群下部、贺兰山黄旗口群,主要为石英岩状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含叠层石白云岩、夹页岩。在蓟县、平谷、密云一带发育有富钾粗面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等。
蓟县系
蓟县系下统主要分布于燕山、辽西、辽北、太行山北段、恒山、熊耳山、崤山、中条山、内蒙古大青山和贺兰山、六盘山等。分别称杨庄组、雾迷山组、树芽屯群、官道口群(洛南群)、龙家园组、巡检司组、黄连垛组、王全口群。
蓟县系上统:局限分布于燕山和辽西、辽北一带,称为洪水庄组、铁岭组等。其岩性下部为含石英粉砂质页岩、板状含泥砂质白云岩、夹薄层石英砂岩;上部为含锰白云岩、页岩、白云质灰岩。含叠层石。
2 华北(陆块)周边区
华北(陆块)周边区的地层见表2-3。
华北西缘祁连山及柴达木北缘-东昆仑地区
长城系:在柴达木南缘-东昆仑北坡称小庙组,祁连山西坡一带称南白水河组,中祁连山西段称朱龙关群,北、中祁连山东段称湟中群,及兴隆山的兴隆山群。主要为低级变质的泥质碎屑岩系,其中小庙组变质程度可达角闪岩相。湟中群上部夹含磷碳质板岩;朱龙关群及兴隆山群下部发育变质中基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上部为碎屑岩。
蓟县系:主要为碳酸盐岩。祁连山西段一带称花儿地组,东段称花石山群,中祁连称高家湾组,为含叠层石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灰岩,夹不等量千枚岩、板岩。
未划分的中元古界:柴达木盆地和北祁连东段北缘:包括万洞沟群和海源群,为绿泥阳起片岩或斜长角闪岩(变基性火山岩)、大理岩、千枚岩或云母石英片岩等。
在龙首山地区的墩子沟群,下部为长石石英砂岩、石英岩;中部硅质条带灰岩、石英岩夹千枚岩;上部粉砂质千枚岩夹石英岩、结晶灰岩。下与龙首山群、上与韩母山群皆呈不整合接触。
内蒙古草原地区
内蒙古摹地区包括温都尔庙群,其下部桑达来呼都格组,为一套拉斑玄武岩系为主的绿片岩组合,局部发育有硅铁质岩、碳酸盐岩凸镜体。
华北南缘小秦岭地区
华北南缘小秦岭地区包括峡河岩群和宽坪群及以南的松树沟岩群,均为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变质的泥质碎屑岩-火山岩-碳酸盐岩岩系。
北疆-兴安-松花江地层区
北疆—兴安—松花江地层区详见表2-1。
1 大兴安岭地区
大兴安岭地区称新开岭群,其下部北师河组为以角闪质为主的各种片岩、片麻岩,上部播里根沟组为绿泥片岩、石英片岩和变质酸性火山岩。
2 张广才岭-完达山区
张广才岭—完达山区为分布于佳木斯地区的黑龙江群,下部主要为绿泥片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上部为片岩、变粒岩、石墨大理岩等及灰岩等。
塔里木-南疆地层区
该区的中元古界只能划分到系,见表2-2。
1长城系
长城系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轻微变质的沉积碎屑岩-碳酸盐岩夹少量火山岩岩系,包括扬吉布拉克群、卫东庄组、巴什库尔干群、甜水海群、赛图拉群、特克斯群和古硐井群、铅炉子沟群,其岩性组合为变质碎屑岩、石英片岩,基性及少量酸性火山岩;另一类为以变质火山岩为主的火山-沉积岩系,包括塞拉加兹塔格群、阿克苏群、星星峡群等。
2 蓟县系
蓟县系主要为一套以碳酸盐岩-泥质碎屑岩为主的浅变质岩系。塔里木盆地以北地区称爱尔基干群、阿尔金山地区称塔肯达板群、西昆仑称桑株塔格群、南天山称科克苏群、中天山西段称库松木切克群、卡瓦布拉克群,北山称平头山组、圆藻山组。主要为含叠层石白云质大理岩、大理岩、含硅质条带白云大理岩、夹变质砂岩、板岩、石英岩。
华南地层区
1 川滇区(上扬子区)
川滇区(上扬子区)包括滇中的昆阳群、川滇交界的会理群、滇北的盐边群、川西南的登相营群、峨边群、米仓山区的火地垭组等。
2 华南北缘区
华南北缘区包括碧口群的阳坝组和神农架群。阳坝组由下部变质中基性火山岩,上部变质细碎屑岩所组成;神农架群以含大量叠层石的白云岩为主,夹变质砂岩、页岩及极少量基性-中性火山熔岩。
3 江南地区
江南地区包括黔东、桂北、湘、赣、浙西、皖南等地区的梵净山群、四堡群、冷家溪群、宜丰岩组、双桥山群与铁砂街组及双溪坞组、溪口群、西村岩组与昌前组等,均为轻微变质、具复理式特征的、由板岩、粉砂质板岩、凝灰质砂、板岩组成的沉积-火山岩系。除冷家溪群、溪口群、双溪坞群仅含凝灰岩外,其他群、组均夹有较大量的富钠的火山熔岩(细碧-角斑岩)。见表2-9。
4 东南沿海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的岩层见表2-10。
长城系:粤西北的交溪组及海南的抱板岩群为片麻岩、片岩、变粒岩、石英岩及石墨片岩等。
蓟县系(—青白口系):包括云开岩群、闽西南的马面山岩群、万全岩群、浙西南的陈蔡岩群和赣东的周潭岩组。上述岩群的下部为斜长角闪岩(变基性火山岩)、大理岩;中部为变酸性火山岩、变粒岩、浅粒岩等;上部为变泥砂质岩及碳硅质岩,基本上与华南中元古代的岩性组合一致。
5 华南区西端
华南区西端包括唐古拉山的吉塘群、青藏交界和昌都地区的宁多群和东昆仑南坡的万宝沟群(表2-8)。
宁多群、吉塘群下部为黑云斜长(二长)片麻岩、黑云石英片岩、变粒岩;上部为大理岩或石英岩、钠长片岩、变玄武岩、砂质板岩等。
藏滇地层区
藏滇地层区见表2-11。
1羌南-保山地区
羌南—保山地区包括澜沧群、西盟岩群和吉塘群。澜沧群为石英片岩、片岩、变砂岩夹石英岩、基性火山岩、大理岩等。西盟岩群为大理岩、变粒岩、石英片岩、角闪片岩及钠长石英岩等。
2 冈底斯山-腾冲地区
冈底斯山—腾冲地区包括高黎贡山岩群、嘉玉桥群和念青唐古拉群。前者下部瞎绒曲组以大理岩为主、夹片岩、片麻岩、变粒岩、变质砂岩;上部怒江组为钠长片岩、板岩、千枚岩、大理岩夹少量变质砂岩。高黎贡山岩群为片麻岩、片岩、大理岩等。念青唐古拉群由黑云二长片麻岩、石英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组成。
3 喜马拉雅山区
喜马拉雅山区是指高喜马拉雅地区的聂拉木群和北喜马拉雅的拉轨岗日群。聂拉木群下部曲乡组为各种片岩、片麻岩,上部江东组为变粒岩、大理岩等。拉轨岗日群由云母石英片岩、十字石片岩、白云母片岩、二云母片麻岩、夹角闪岩及基性火山岩等组成。
三、新元古界
新元古界自下而上分别为青白口系、南华系和震旦系,见图2-4。南华系,系指原划分的下震旦统(包括南沱组、大塘坡组、古城组和莲沱组)。因此,现今的震旦系仅为原“震旦系”的上统,即三峡地区的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和与其相当的地层。
北疆-兴安-松花江地层区
北疆—兴安—松花地层区详见表2-1。
1 北疆地区
区内未划分的新元古界仅零星出露于阿尔泰山哈巴河至喀纳斯一带,为巨厚的变质细碎屑岩,称哈巴河群或哈纳斯群(表2-1)。为浅变质的薄—中厚层细砂岩与粉砂岩的不均匀互层,含微古植物化石。其时代均暂归于震旦纪。
2 内蒙古-兴安地区
出露于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省西部、吉林省西北部的大兴安岭东西两坡,包括青白口系佳疙瘩组,南华系-震旦系额尔古纳河组、倭勒根群(佳疙瘩组)、落马湖群及震旦系的机房沟岩群(表2-1)。
佳疙瘩组:下部为含黑云石英片岩;上部为石英片岩等,夹变质砂岩、大理岩,产微古植物。落马湖群和倭勒根群:下部主要为变粒岩、二云石英片岩夹大理岩;上部为变质细碧角斑岩与复理石沉积及浅变质板岩、千枚岩夹中酸性火山岩及白云质大理岩、白云岩、灰岩,夹少量变质碎屑岩。其时代为南华纪-震旦纪。
3 松花江地区
松花江地区地层包括张广才岭群、马家街群(表2-1)。其中张广才岭群为酸性火山岩、绿片岩与千枚岩互层,上部主要为千枚岩、碳质板岩、变质粉砂岩、片岩及大理岩,富含微古植物化石。
4 延边地区
延边地区地层包括黄松群、五道沟岩群等。 黄松群为石英片岩、千枚岩和大理岩;五道沟岩群为变质碎屑岩、石英片岩、变安山岩、角闪斜长片麻岩。
塔里木-南疆地层区
塔里木—南疆地层区包括塔里木、西昆仑和喀喇昆仑及北山等地区,见表2-2。
1 中南天山-北山地区
青白口系包括开尔塔斯群、库什台群、野马街组、大豁落山组,主要为镁质碳酸盐岩夹碳质泥灰岩、碳质页岩和硅质岩,底部为砂岩、含砾砂岩, 富含叠层石。下与蓟县系(科克苏群、平头山组等)呈平行不整合-不整合接触。
南华系-震旦系,在天山西段称凯拉克提群,自下而上包括:库鲁铁列克提组冰碛岩、吐拉苏组、别西巴斯套组冰碛岩和喀英迪组、塔尔恰特组 、塔里萨依组冰碛岩。为一套具微细层理的泥质粉砂岩、砂岩、泥岩,夹结晶灰岩,和三套冰碛岩。下与开尔塔斯群不整合接触。
北山地区为洗肠井群,为冰碛砾岩、泥砾岩、板岩、白云质灰岩,不整合于大豁落山组之上。含微古植物,时代为晚震旦世,与中天山西段的塔里萨依组层位相当。
2 塔里木地区
塔里木地区地层主要分布于塔里木南、北边缘及西北缘地区。出露有青白口系和南华—震旦系(表2-2)。
青白口系
南缘阿尔金山及中天山卡瓦布拉克地区称索尔库里群,为浅变质石英砂岩、钙质砾岩、粉砂岩及灰岩、叠层石白云岩夹千枚岩。下与达肯大坂群呈不整合接触。
塔里木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的帕尔岗塔格群,下部(塞纳尔塔格组)为浅变质碎屑岩及火山岩;上部(北塞纳尔塔格组)为大理岩、或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下与爱尔基干群整合接触,富含叠层石。
西北缘乌什—阿克苏一带的青白口系巧恩布拉克群,以浅变质砂岩与粉砂岩互层为主,夹冰成岩。自下而上可分为:西方山组(砂岩段)、东巧恩布拉克组(冰碛岩段)、牧羊滩组(钙质砂岩段)、冬屋组(砂砾岩段)(邢裕盛等,1989),与上覆尤尔美那克组(冰碛岩)不整合接触。
丝路群:由碳酸盐岩、泥质碎屑岩组成,下与桑株塔格群呈不整合接触,含叠层石;苏库洛克群为碎屑岩和碳酸盐,自下而上包括玉沙斯组和阿奇克巴西组。
南华-震旦系
南华系以海相冰碛岩为特征;震旦系从下向上为浅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岩和大陆冰川沉积。
塔里木西北缘的乌什南山群尤尔美那克冰碛层(组)、奇格布拉克组、苏盖特布拉克组。
塔里木北缘的库鲁克塔格群为一套碎屑岩夹四套冰碛岩及少量火山岩、碳酸盐岩。按新的划分(高振家等,2003)南华系自下而上包括:贝义西组、照壁山组、阿勒通沟组、黄羊沟组、特瑞爱肯组;震旦系包括扎摩克提组、育肯沟组、水泉组和汉格尔乔克组。
西昆仑山北坡地区(表2-2):南华系-震旦系恰克马克力克群。恰克马克力克群为海相碎屑岩夹两套冰碛岩,由波龙组、克里西组和雨塘组所组成。
华北地层区
华北地层区包括晋冀鲁豫为主体的华北平原及周边的阿拉善、内蒙古草原、秦岭、祁连山、东昆仑山及辽吉东部等地区。大部分地区新元古界发育不甚完整,以变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为主。
1 晋冀鲁豫地区
新元古界为华北结晶基底上的巨厚稳定沉积盖层。青白口系主要发育于燕山、辽西地区。为下马岭组,龙山组和井儿峪组;部分地区缺失南华系和震旦系。在恒山—太行山地区相变为望狐山组,云彩岭组。下马岭组为页岩、粉砂岩、硅质页岩底部见赤(褐)铁矿扁豆体及底砾岩。下与铁岭组平行不整合或不整合接触。龙山组的下部为砾岩、含砾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页岩,夹薄层海绿石细砂岩;上部为紫红色砂、页岩。下与下马岭组平行不整合接触。景儿峪组为一套薄—中层含泥白云质灰岩,底部常有一层含海绿石粗粒长石砂岩或细砾岩。下与龙山组整合接触。见表2-5。
2 阿拉善地区
阿拉善地区地层分布于内蒙古、甘肃、宁夏交界地区及北山、龙首山一带(表2-4),只出露震旦系韩母山群。 下部为烧火筒沟组杂色冰碛砾岩、冰碛含砾千枚岩,含砾粉砂质板岩等,不整合于墩子沟群之上;上部称草大坂组,为薄层结晶灰岩、似竹叶状结晶灰岩、白云岩夹板岩等,下与烧火筒沟组整合接触。
3 内蒙古草原地区
青白口系为白乃庙组、艾勒格庙组,南华—震旦系为西保安岩组。白乃庙组下部为(绿泥)绢云石英片岩等;上部以变质砂岩、千枚岩为主,夹结晶灰岩。艾勒格庙组上部为大理岩、结晶灰岩夹绢云石英片岩、变质粉砂岩、板岩,下部大理岩与变质流纹岩、糜棱岩化凝灰岩互层。含微古植物化石。西保安岩组为云母石英片岩、斜长角闪片岩夹铁英岩、大理岩。见表2-4。
4 辽吉地区
辽吉地区地层见于辽东太子河与吉林浑江一带。青白口系包括马达岭组,白房子组,细河群的钓鱼台组、南芬组,由石英岩、变质砂、粉砂岩、页岩及泥灰岩组成。南华系包括桥头组及五行山群的长岭子组、南关岭组、甘井子组等。为一套粉砂岩、板岩、页岩、泥晶灰岩、白云岩,含微古化石和叠层石。震旦系为金县群的营城子组、十三里台组、马家屯组、崔家屯组和兴民村组。为含叠层石灰岩、海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页岩。吉林浑江盆地震旦系浑江群为页岩、灰岩,含叠层石及微古植物化石。
5 鲁西南-胶东地区
该地区缺失震旦系,其中鲁西南地区青白口系-南华系包括土门群的黑山官组、二青山组、佟家庄组、浮莱山组、石旺庄组。由石英砂岩夹页岩、藻灰岩、泥灰岩、砂质灰岩及白云岩等组成。胶东地区为蓬莱群,包括豹山口组、辅子夼组、马山组和香夼组。为轻微变质的石英岩夹硅质板岩及镁质碳酸盐岩等。见表2-7。
6 阴山地区
阴山地区地层在大青山一带,缺失南华系。青白口系为白云鄂博群上部的白音宝拉格组、呼吉尔图组和渣尔泰山群顶部的刘鸿湾组为浅变质碎屑岩夹少量白云质灰岩、灰岩。下与比鲁特组平行不整合接触。震旦系为什那干群,以含叠层石镁、钙质碳酸盐岩为主,底部为底砾岩、石英砂岩,下与色尔腾山岩群等老地层不整合接触(表2-5)。
7 鄂尔多斯地区
青白口系分布于贺兰山、桌子山一带,称西勒图组,为不整合于色尔腾山岩群之上的石英砂岩、页岩等;震旦系为正目关组,下部为冰碛砾岩,上部为粉砂质板岩,含微古植物化石。不整合于王全口组之上。冰碛岩时代属震旦纪晚期。
8. 小秦岭地区
青白口系为栾川群(白术沟组,三岔口组);南华系为陶湾组、石板河组、黄连垛组;震旦系为垢神庙组、董家组、罗圈组、东坡组。栾川群白术沟组由碳质、硅质板岩夹石英砂岩、白云岩及钙质砾岩、碳质绢云片岩,与下伏官道口群为平行不整合接触。陶湾组为碳质千枚岩、大理岩、绢云钙质片岩夹云母片岩及中基性火山岩。石板河组以千枚岩、为主,夹绿泥钠长片岩。黄连垛组由白云岩和硅质岩组成,底部为砾岩,含叠层石。垢神庙组为千枚岩、粉砂岩。董家组为一套碎屑岩-碳酸岩组合,砂岩中含海绿石,底部为底砾岩,含微古植物化石。罗圈组为冰碛泥砂质砾岩、泥钙质砾岩、含砾砂岩夹砂岩、页岩及白云岩,平行不整合覆于汝阳群或超覆于登封岩群之上。东坡组为粉砂质、炭质页岩和少量海绿石砂岩。见表2-3。
9 栾川地区
栾川地区地层为栾川群,自下而上为白术沟组、三川组、南泥湖组、煤窑沟组、大红口组、鱼库组。为一套碎屑岩-碳酸盐岩及火山岩,含石煤层及叠层石。下与官道口群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见表2-4。
10苏皖北部徐淮地区
该地区地层包括青白口系八公山群的曹店组、兰陵组、新兴组;南华系徐淮群(或淮南群)的城山组、贾园组、赵圩组、倪园组、九顶山组;下震旦统为宿县群的张渠组、魏集组、史家组、望山组;上震旦统为金山寨组。上述各群组为一套以碳酸盐沉积为主,夹泥质碎屑岩。产蠕形动物、疑原类、叠层石、微古植物。见表2-7。
11秦祁昆和大别山地区
祁连昆仑地区
祁连、昆仑地区地层详见表2-3。
青白口系:包括柴达木南缘的丘吉东沟组,中、北祁连西段的龚岔群。丘吉东沟组以粉砂质、硅质碳质板岩、硅质岩为主,夹变质砂岩、粉砂岩及少量砂砾岩,上部夹白云岩。下与狼牙山组平行不整合接触。产微古植物化石和叠层石等。龚岔群自下而上包括其他大坂组、五个山组、哈什哈尔组、窑洞沟组,由两套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组成。产微古植物和叠层石等化石。下与花儿地组平行不整合接触。
南华系-震旦系:分布于柴北缘及北祁连。柴北缘称为全吉群,下部南华系为麻黄沟组,为一套粗碎屑岩;下震旦统为枯柏木组、石英梁组,以石英砂岩、石英岩为主,夹砾岩、粉砂岩,上部夹玄武岩;上部震旦系称红藻山组,为白云岩,下部含砂泥质、凝灰质,上部白云岩含硅质条带及叠层石。北祁连一带的南华—震旦系为白杨沟群,为浅变质泥质碎屑岩夹灰岩凸镜体。全吉群顶部的黑土坡组和红铁沟组(冰碛岩),依冰成岩层位对比,大致与罗圈组相当,为晚震旦世末-早寒武世初期。
在东秦岭地区的宽坪岩群(包括广东坪岩组、四岔口岩组、谢湾岩组),由钠长阳起片岩、云母石英片岩类、大理岩类组成。峡河岩群(包括寨根岩组和界牌岩组),主要由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所组成。
桐柏山-大别山地区
青白口系包括宿松岩群、红安岩群及海州岩群;南华系包括周岗组、苏家湾岩组(相当于南沱冰碛层);震旦系为黄墟组(相当于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南华系和震旦系与扬子区岩性相当。
宿松岩群:以变基性-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并含碳质(石墨)片岩、石英岩、浅粒岩、大理岩及含磷层,含微古植物化石等。
红安岩群:为钠长片麻岩、石英(钠长)角闪片岩、变(浅)粒岩、大理岩、石墨片岩、绿片岩、石英岩、磷灰岩等,夹大理岩和榴辉岩等凸镜体。
青白口系在北淮阳地区为苏家河岩群和卢镇关组。前者主要为基性-酸性火山岩、大理岩、碎屑岩,含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详见表2-9。
华南地层区
在扬子地区及东南沿海地区以及巴颜喀拉山、康滇及昌都和金沙江等地区。南华系冰成岩普遍发育。
1 巴颜喀拉地区
巴颜喀拉地区地层分布于四川木里及雅江、松潘一带。青白口系为下喀沙组,南华系称木座组,震旦系为蜈蚣口组和水晶组。下喀沙组为千枚岩夹碳质板岩、变质粉砂岩、凝灰岩、钠长石英片岩和浅粒岩、片岩、千枚岩互层。木座组主要由变质砂砾岩、含砾千枚岩、凝灰质砾岩,偶夹灰岩、白云岩凸镜体。蜈蚣口组为绢云石英千枚岩、变质砂岩、结晶灰岩薄层互层,下与木座组等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水晶组以镁质碳酸盐岩夹板岩、碳质千枚岩和硅质岩,含叠层石、核形石、微古植物、几丁虫化石。见表2-8。
2 羌北-昌都—思茅地区
该地区包括青海西南的吉塘群顶部、昌都地区青白口纪的草曲群、震旦系—早寒武统的查马贡群。吉塘群为变质含砾砂岩、含砾板岩及石英岩、黑(二)云石英片岩、变质玄武岩及板岩、千枚岩。草曲群为石英片岩(局部含砾)、绢云绿泥片岩、千枚岩、石英岩及变质基性火山岩等。查马贡群为大理岩、结晶灰岩、绿片岩、变质火山角砾岩夹白云石英片岩、千枚岩、含碳质钙质绢云片岩等。见表2-8。
3 摩天岭、迭部—旬阳等地区
青白口系、南华系发育各有特点,震旦系为陡山沱组和灯影组(临江组)。
摩天岭一带:阴平组为条带状黑云石英片岩、绢英千枚岩夹变基性火山岩、凝灰质片岩等,与下伏阳坝组平行不整合接触;白依沟群为变质砂、砾岩、杂砂岩夹板岩、绢云粉砂岩,与上覆太阳顶组不整合接触;青白口系秧田坝组主要为变杂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板岩及凝灰质砂岩,夹变中酸性火山岩和凝灰质砂砾岩。粒序层、韵律层多见,下与阳坝组为平行不整合-整合接触,含微古植物化石;南华系关家沟组或南沱组为轻微变质的冰成岩类。
四川城口—万源地区:青白口系为代安河组和八子坪组。前者为凝灰岩夹粉砂质板岩、碳、硅质板岩、凝灰质板岩等,南华系八子坪组为薄—中层条带状白云质硅质灰岩与碳质硅质板岩互层及薄层硅质岩夹硅质板岩、碳质板岩、灰岩凸镜体。
迭部—旬阳和陕、鄂接壤区:包括龟山岩组、姚营寨组、耀岭河组。下部为砾岩、长石砂岩、含砾长石砂岩及绢云千枚岩;上部为石英角斑质凝灰岩、长石砂岩及含石墨绢云片岩。下与陡岭杂岩不整合接触。耀岭河组同鄂西地区。
鄂西地区:青白口系-南华系包括武当岩群和耀岭河组。武当岩群自下而上为变火山岩岩组以变酸性晶屑凝灰岩、钠长浅粒岩、变石英角斑岩和绢云钠长片岩等为主;变沉积岩岩组以块状变长石砂岩、含石榴钠长石英岩、绢云石英片岩等为主。含微古值物化石。耀岭河组以变细碧岩及细碧质火山碎屑岩为主,夹变流纹岩、少量变安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云母石英片岩、碳硅质岩、变砂岩。下与姚营寨组平行不整合接触。该区的震旦系为陡山沱组及灯影组。
4 扬子地区西段
扬子地区西段包括丽江、康滇、上扬子一带。
青白口系:包括米仓山的铁船山组和西乡群等(表2-9)。
铁船山组:分布于川陕接界的南部碑坝和宁强刘家坪地区,为一套海相至陆相火山岩组合,以流纹岩、英安流纹岩、凝灰岩、熔结角砾岩、集块岩为主,夹安山玄武岩、安山岩和变砂岩、板岩,平行不整合覆于火地垭群之上。西乡群分布于河南西乡县城一带,亦为一套海相至陆相火山岩组合。下部为流纹岩、流纹英安岩及凝灰岩,夹安山玄武岩、玄武岩和火山角砾、集块岩;上部为安山岩、凝灰岩夹流纹岩、粗安岩、玄武岩及泥球凝灰岩、熔结角砾岩等。
南华系:以冰成岩为主,局部有火山岩及碎屑岩。在滇中一带下统为澄江组,上统为南沱组;在川西下统为苏雄组、开建桥组,上统为列古六组;川西北为盐井群;米仓山一带为莲沱组、南沱组。
震旦系:为陡山沱组及灯影组,陡山沱组底部为白云岩,下部为粘土岩,上部碳质粘土岩、泥云岩夹磷块岩及硅质岩。灯影组为巨型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为特征:在全区岩性变化不大,均以块状白云岩为主夹灰岩,顶部为含早寒武世小壳化石的硅质岩、含磷白云岩及磷块岩。
5 江南地区
该区包括湘桂赣北部及西北部、黔、闽、粤部分地区及浙西、皖南等地区。见表2-9。
青白口系:分布广泛,包括板溪群、历口群、落可岽组、河上镇群、高涧群、丹洲群,下江群等。
板溪群:指不整合于冷家溪群之上,由砾岩、砂岩、板岩、凝灰岩、变火山岩等所组成的地层。自下而上分为宝林冲组、横路冲组、马底驿组,通塔湾组、五强溪组、多益塘组、百合垅组和牛牯坪组等8个组。
历口群:为不整合于溪口岩群之上,被休宁组不整合覆盖的一套浅变质碎屑岩-火山岩系。自下而上分为葛公镇组、邓家组、铺岭组、小安里组。
落可岽组:指不整合于双桥山群之上的变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砾岩。
河上镇群:为一套陆相中基性火山熔岩,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分为骆家门组,虹赤村组和上墅组,与下伏双溪坞群为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
高涧群:指不整合于冷家溪群之上,平行不整合或整合于原震旦系长安组之下的一套由含砾砂岩,变基性火山岩、沉积火山角砾岩、钙质板岩、大理岩、碳质板岩、凝灰岩等组成。含微古植物,相当于原称黑板溪,时代为晚青白口世。
丹洲群:指整合于长安组之下,不整合于四堡群之上的一套浅变质岩系。局部常有多层火山岩并有大量基性-超基性岩侵入,并以含碳酸盐岩层、黑色板岩、凝灰岩与高涧群相当。
南华系:该区主要有长安组、富禄组、古城组、大塘坡组、黎家坡组、南沱组;及莲沱组或休宁组、志棠组等。南沱组;主要为一套碎屑岩及冰碛岩(南沱组、黎家坡组、铁丝坳组及古城组、长安组)及少量含锰沉积(大塘坡组等)。
震旦系:在湘北、桂东北有陡山沱组或金家洞组、老堡组;在赣北主要有蓝田组、皮园村组或灯影组;在安徽主要有蓝田组、皮园村组;在浙西主要有蓝田组、陡山沱组、灯影组、板桥山组。见表2-9,表2-10。
东南地区
该区主要包括云开、东江、武夷、沿海及台湾、海南地区(表2-10)。
罗霄、武夷、云开地区:青白口系包括浒岭组、神山组、潭头群、库里组。浒岭组主要为千枚岩夹变余砂岩及少许细碧岩、碳酸盐岩层;神山组为碳质或含炭千枚岩、板岩;潭头群、库里组主要为沉凝灰岩,局部出现中酸性火山熔岩、角砾岩;武夷山地区为西溪组,以片岩为主。海南西部的石碌群为浅变质细碎屑岩,含宏观藻类化石。
南华系、震旦系,分布于闽、粤及海南等地。
闽西南的南华系为楼子坝组,闽西北为楼前组、西溪组;震旦系在闽西南为南岩组、黄连组,闽西北为三溪寨组、龙头寨组;闽北为稻香组、洋泮组。三溪寨组中出现含石墨的条带状石英岩,含相当震旦纪微古植物组合。
广东省在云开地区有南华系大绀山组、南华纪-震旦纪有活道组。大绀山组为石英岩夹砾岩及碳质千枚岩、硅质岩、灰岩、凝灰岩。
海南五指山地区:震旦系石灰顶组以石英砂岩、石英岩为主,夹泥岩、硅质岩、赤铁矿粉砂岩,与下伏石碌群呈不整合接触。据含宏观藻类化石,其时代属震旦纪。
藏滇地层区
该地层区详见表2-11。
1 羌南-保山地区
该区最老的地层为中元古—青白口纪的结晶基底,包括吉塘一带的吉塘群,保山等地的澜沧群、勐统群;震旦系—寒武系的公养河群(表2-11)。
吉塘群:下部为黑云二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片麻岩、混合岩、石英片岩、长石石英片岩、白云母片岩夹变粒岩和角闪片岩;上部为石英片岩、钠长片岩、石英岩、变质玄武岩、变质砂板岩等,其底部为变质含砾砂板岩及石英岩。
澜沧群:包括南木岭组、勐井山组、曼来组、惠民组、南坑河组,为石英片岩、片岩、变质砂泥岩,夹石英岩、基性火山岩、磁铁矿、大理岩等。
勐统群:主要为长英质变粒岩,夹二云片岩或黑云绢云微晶片岩、硅质岩夹绢云石英微晶片岩局部夹砂质板岩;上部为泥质条带灰岩,夹绢云微晶片岩,被上兰组不整合覆盖。
公养河群为浅变质砂岩与板岩的类复理石层序,夹少量硅质岩、灰岩,未见底。
2 冈底斯—腾冲地区
出露的最老地层为中元古代—青白口纪的结晶基底。北缘安多、洛隆、八宿一带为嘉玉桥群;云南高黎贡山区为高黎贡山岩群:
嘉玉桥群下部瞎绒曲组以大理岩为主,夹片岩、片麻岩、变粒岩、变质砂岩,偶夹混合岩,未见底;上部怒江组为钠长片岩、板岩、千枚岩、大理岩,夹少量变质砂岩。高黎贡山岩群为片麻岩、片岩、大理岩,未见顶、底。
3 喜马拉雅区
高喜马拉雅地区:中元古界—青白口系为聂拉木群。下部曲乡组为各种片岩、片麻岩,未见底;上部江东组为变粒岩、混合岩及大理岩。南华系-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肉切村群(表2-11),为深灰色云母钙质石英片岩、板岩、千枚岩,夹结晶灰岩、大理岩、绿片岩,下与聂拉木群平行不整合接触。
北喜马拉亚地区:康马、拉轨岗日一带:中元古界—青白口系为拉轨岗日群。由石英片岩、云母石英片岩、混合岩、十字石片岩、白(二)云母片麻岩、混合片麻岩夹角闪岩及基性火山岩等组成,局部见蓝晶石片岩,其底被加里东早期花岗岩侵入。
低喜马拉雅地区:南华系-震旦(寒武系)的米里群。下部为碳酸盐岩夹硅质细碎屑岩,中部为中基性火山岩,上部为硅质粗碎屑岩夹砂板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