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22528|回复: 12
收起左侧

[资料] 全国各地观赏石大全详解

[复制链接]

853

主题

11万

铜板

256

好友

传奇会员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积分
22673

精华勋章宣传勋章爱心勋章组织勋章地信元老灌水勋章荣誉会员勋章活跃勋章地信专家组VIP勋章贡献勋章成就学员勋章

发表于 2011-12-1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国各地观赏石大全详解
                            主题词:收藏 全国各地观赏石 大全
北京观赏石:
1、金海石
金海石,产于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下游一带的峡谷河床中。该石属卵石类图纹石,质地坚硬,形体完美,成浑圆和各种形状,色彩艳丽,多呈黄褐或浅红等色,纹理丰富,构成的画面生动、独特,格调高雅,清新明快。
金 海石的原岩是十几亿年前的石英砂岩类岩石,在远古时代受火山岩浆中含铁、猛矿液侵染、渗透而使高价铁和低价铁间隔分布,经漫长的风化而碎落江河,被不断翻滚运移、水冲磨砺形成褐黄色、暗红色、黑褐色、墨色、红紫色等色彩丰富的卵石。其褐黄色、暗红色多数呈现群峦叠翠的山峰、谷崖、湖浪等。黑褐色、黑色的纹 理则有古柏、山川草花、森林湖泊、人物动物等。
金海石纹理纵横交错,变化万千,多呈山峦叠嶂或水浪汹涌等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但也不乏风拂秋草、天鹅顾影等清幽寂静的图案。画面浓淡相宜、虚实相生、疏密得体,纹理清晰细腻,布局参差极富变化。金海卵石多需进行打磨抛光,才能显现出美丽的纹理。
金海石因产于金海湖一带而得名。另外也有叫独勒石的,因在独勒河也曾经采过这种石头。
2、轩辕石
轩辕石,又名北辰石,产于北京市平谷区东北燕山南麓的丘陵地带。该石质地坚密,纯正细腻,含铁量高,坚硬如铁;多呈浅灰微绿、灰赭色调,古色古香;通体遍布小龟裂纹,呈凹凸不平的"鳄鱼皮"状 结构;外表古朴雄奇、浑厚沉稳,质素纯净,石体有形态各异的众多沟裂洞窍;造型变幻多端,巍峨雄浑,有的状如山峦,群峰峻拔,重峦叠嶂,突兀险峻,有的形似高原,台高壑深,古堡楼阁,雄浑凝重,还有的象各种动物,灵动活泼。轩辕石兼具瘦、皱、漏、透于一体,朴掘成趣,大者可置于园林庭院,小者可置于文房几 案,自然成景,其状如山峦者也是制作山石盆景的佳石。此石最初发现于庙山,因山上有座轩辕庙,故名轩辕石。
轩辕石为硅质灰岩,肌理缜密,原岩在风 化破裂后,孕育于红粘土中,经水浸溶蚀后多皴皱沟壑、孔洞纵横,因含铁成分高,裸露的岩石表面有黑色豆状小突起的铁质凝聚体。轩辕石外表古朴,色如铁锈,石形奇特,体态玲珑;肖形状景,状物类形,皆神韵动人。轩辕石一般都在岩石、土石缝中,需揭土才能挖得。
3、燕山石
燕山石,产于北京市房山区燕山。该石主要是指产于燕山的灰岩、白云质灰岩类奇石,如云纹石、虎皮石、燕石卵等,其中以云纹石、虎皮石更具特色,亦较为常见。
云 纹石,也称折带石,呈灰黄色或灰白色,石肌颇多皱折,脉络纹理凹凸参差,如行云流水,或成云层,或成壁画,色调逼真,造型古朴凝重,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尤其适宜作盆景。云纹石的原岩为灰岩或白云质灰岩,且分层性较好,在地质构造变动过程中,表面薄层岩石受挤压而褶皱变形,呈现云层缎锦状的效果,故也称云 锦石。云纹石石源较少,在河北省涞水县一带也有分布。
虎皮石,京郊房山、门头沟和昌平等地均有分布,呈灰黄、灰蓝、黄蓝相间等色,貌似虎皮,故 名。石体多棱角,形状变幻丰富,常形成突兀险峻的峰峦景观或逼真生动的鸟兽形象等,颇具观赏性。虎皮石的原岩为白云质灰岩,质地坚硬,常有方解石脉和燧石条带充填,经流水的长期冲刷浸蚀,发生差异风化,使其形成尖利脆薄的棱角和千姿百态的造型。
燕山地质结构异常复杂,具备典型喀斯特钟乳岩地层,更 有石灰岩层和石英岩、千页岩、板岩、海蚀岩、沉积岩等,赏石资源非常丰富。燕山所产的石种甚多,有几十类,包括瓦井石、黄蜡石、上万石、雾云石等,也有的将其统称为燕山石。各类赏石多见有灰青、褐色、褚红夹青、纯白、青灰夹黄等,纹理逼真,富有变化,质感古朴,光泽凝重,其形态极为丰富,以象形状物者较为 多见。
4、房山太湖石
房山太湖石,也称北太湖石,产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地区。该石为石灰岩,形状大体和南方太湖石相似,具有太湖石的涡、沟、环、洞的变化。容重比南方太湖石大,扣之无共鸣声,多密集的小孔穴而少有大洞,体态麟峋透露,质地坚硬,一般用作修筑叠石假山。
北京房山区蕴藏着丰富的太湖石,大部分埋在土层里,因红色山土的作用,新开采的多呈土红色、橘红色、土黄色,日久后表面带些灰黑色。质地不如南方太湖石脆,有一定韧性。外观比较沉实,浑厚雄壮,和南方太湖石外观的轻巧、清秀、玲珑有明显区别。
5、京西菊花石
京西菊花石,产于北京西山红山口菊花石沟及周口店等地。该石基底为黑色炭质板岩,花瓣由束状、放射状灰白色红柱石矿物组成;花形较小,质地灰黑,松疏,花瓣为紧密放射状;呈灰白色、褐色或浅红色;玻璃光泽,硬度6.5~7.5,风化后稍低,比重3.16~3.20。
京 西菊花石是红柱石菊花石,存在于红柱石岩中。红柱石(A12SiO5)是变质岩,产于石炭——二迭系炭质页岩与侵入岩体的接触带上,在地质学中属接触变质 成因而非沉积成因,主要为富铝岩石(如页岩、高岭土等)分解再结晶而成,单晶体呈柱状,横切面近于正方形,集合体呈放射状。西山地区所产的红柱石质地很好,且红柱石的柱状集合体还常呈放射状形如菊花的花纹,奇特别致。
6、木化石
木化石,产于北京市延庆县千家店乡下德龙湾。该石大多垂直地 面出露,最大的直径2.5米,小的有几十厘米,一般为0.5~1.0米。颜色有灰白色、灰色和褐色。其横断面上,有清晰地一圈圈规则美丽、疏密相间的年轮;在纵断面上,有细微的纵向纹理和凹凸不平、厚约1厘米左右的化石树皮。
下德龙湾木化石大多是裸子植物中的松柏类,保存在下德龙湾侏罗系后城组 砂页岩地层中,至今已有1亿3千万年历史。那时成片的森林由于燕山运动及火山喷发被埋入地下,在缺氧高压环境中,富含二氧化硅的地下水慢慢渗透到树木的内 部,二氧化硅分子与树木的有机质成分进行置换,而树木的结构则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变成了木化石,随着地表抬升,木化石又露出地表。下德龙湾木化石,在方圆几平方公里内,出露的约有40多株,有的高出地表近2米,其出露面积之大、数量之多、树径之粗在国内都较为少见。
7、汉白玉石
汉白玉石,产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高庄及南尚乐乡石窝。该石属沉积变质型大理岩,质地细腻、洁白温润,内含闪光晶体,熠熠生辉,是一种具有观赏性的建筑和雕刻材料。高庄、石窝汉白玉矿,开采历史悠久,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六七百年。
高庄和石窝地处低山丘陵带,地层产状平缓,矿层位于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第二段下部,共有两个含矿层,7个矿体,长约790~1190米,平均厚度0.7~1.63米。白云石大理岩,即为汉白玉,质地优良,颜色较浅,色泽纯正,色调和谐。另有灰质白云石大理岩的"艾叶青"和含藻类化石灰质白云石大理岩"螺丝转"两个品种,其品质也具有洁如流云、润如羊脂等观赏特性。
8、上水石
上水石,产于北京市北京房山区西南部的十渡。该石状似蜂窝,上面有大小不一孔穴,吸水性较好,采回后把外表的黄泥冲涮洗净,石上可栽树植草,是制作山石盆景的佳材。
拒马河畔的十渡乡,距京城约100公里。从张坊至平峪,拒马河蜿蜒奔流,沿途要过桥渡水十次,十渡因此得名。十渡为岩溶峰林和河谷地貌,两侧崖壁连绵,奇峰峻美。一渡位于东端的张坊,顺流而下过二渡渡桥,在千河口的五指山一带的山坡上,遍地都是上水石。
9、京密石
京密石,产于北京市近郊山区密云县干涸的古河道内。该石是由岩块经流水剥蚀和冲磨而形成的卵石,棱角园浑,外形千姿百态,造型奇特、色彩美丽,石表风化轻微,石浆石皮较好,稍光滑,自然颜色和画面较清晰,石纹理粗犷豪放,呈现出山水风光、动物植物等图案。
京 密石与金海石的形成年代、地质结构和矿物成分大致相似,但硬度略高于金海石,京密石的成分多为钙质石炭岩、方解石、钙镁质白云岩的碳酸盐及石英岩、硅质岩。其中硅质岩者坚硬细腻、光洁滑润。而单色卵石的成分多为以二氧化硅为主的硅质或硅酸盐,其质地尤为细密、坚硬。石中筋纹主要以方解石脉、石英脉、铁质 脉等构成。并有部分玛瑙质卵石。
京密石有图纹也有单色、有平纹也有凸纹。其颜色主要由所含的致色元素和带色矿物种类的状态及含量决定。图纹卵石多 为风化过程中的次生染色,石体五颜六色,主要致色因素是亚铁和高铁离子,构成平纹卵石的褐色、棕黄色、暗红色风化纹晕,凸纹卵石之凸纹亦是亚铁及部分高铁离子的风化染色所致。单色卵石则多为原生色,以景观和象形为主,颜色有红、黄、兰、绿、紫、白、黑等,色泽深浅不一,也有黄、黑相间的染色膜或色晕等。
京密石蕴存于古河道十余米深的沙层中,近年采沙者取沙后,大量的卵石沿附近河道堆积长约十几公里,为京密石的采集地。
10、拒马河石
拒马河石,产于北京市房山区拒马河中。该石属河卵石。
拒马河发源于山西省灵丘县,从太行山谷奔腾流入北京房山。在房山区境内,拒马河约有30多公里,河谷拐了10个湾,人称十渡。此段河床时宽时窄,两岸峭壁奇峰连绵,河床中有60米厚的卵石层。
11、西山石
西山石,产于北京市西山,《素园石谱》有记载。
北京西山古称"太行山之首",又称小清凉山;属于太行山余脉,南起拒马河,北至关沟;历房山、门头沟、石景山、昌平等区县,永定河(古称无定河)贯穿其中。
石出山水间,本色乃自然。


中国观赏石简介?之二

河北观赏石:
1、唐尧石
唐 尧石,产于河北省唐县境内的西北山区。该石质地坚硬、造型千姿百态、块匀态奇,颜色各异,独具神韵。且储量丰富,为北方罕见的奇石怪岩。高者数米,重者数吨,如真山群峰,小者可以立于盘中,置于庭院。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园林点缀和庭院观赏的上佳石种。由于今河北唐县至望都一带,曾是古代尧部族活动居住 的地方,其产于唐县的怪石故称为"唐尧石"
唐尧石神韵恢弘,一般卧于地下或半露于地面,是经酸性水长期蚀化而形 成。玲珑剔透,佝偻扭曲,集瘦、透、漏、皱、于一身。瘦则石态窈窕,突兀嵌空,刚硬苗条,不肿不疲;透则洞豁贯穿、玲珑剔透,多孔多洞,灵动飞舞;漏则空穴委曲,上下贯穿;皱则皱毂叠浪、岩窦纵横,石肤若披麻,如斧劈千仞,似海浪层层。一石一景、一石一物,块块形神兼备。
2、模树石
模树石,古称松石、醒酒石、婆娑石,产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该石顺着一定的纹理剖开,分成两片的岩面上就会出现两幅几乎完全相同的图案,状似树形、枝叶、密草,千姿百态,美如画卷,当地称之为"龙骨画"。作为观赏用的有呈板状、片状生长在一个层面上的模树石,也有显现石上多个面的模树石,亦具有立体感。
模树石多由距今4亿年前的板岩变质而成。在远古时代的地质活动中,铁、锰的氧化物在地下水及温度和压力作用下,沿岩石的节理、裂隙及层理等空隙处渗透,历经长期沉淀结晶形成板岩上的画面,多呈现松树形、柏枝形或树与草密集成群的图案,由于其形状很像树枝状植物化石,故有"假化石"之称。受沉淀物多寡的影响,其图案呈墨、红、黄、青、灰等多种色彩,犹如天然彩墨石画。
模树石是指一个外来的矿物在另一个矿物的表面上结晶而形成一种分叉的树状图案。在我国分布较广,北京房山、江苏苏州石墙、河南信阳、内蒙古等地均有出产。
3、兴隆菊花石
兴隆菊花石,产于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该石是一种特殊的流纹岩菊花石,外观与普通流纹岩无异,但岩石上有许多宛如菊花状的清晰花纹。其中菊花纹是长石与石英质的雏晶和一些含铁和镁的矿物集聚组成,加上岩浆流动而使雏晶形成悬滴,凝聚后则形成放射性花状。
流纹岩是一种酸性喷出岩,成分与花岗岩相当,绝大部分呈斑状结构,斑晶多为石英和碱性长石,有时有少量斜长石黑云母或角闪石,基质为致密的隐晶质或玻璃质。
4、雪浪石
雪 浪石,产于河北省定州市、曲阳县等地。该石质地坚润,黑地白脉,纹理清晰。底色为黑、灰黑色,原石裸露的部分常呈黄褐色,白色的纹络如雪花匀撒于石上,清晰而不张扬,有些石上则有着明快的白色花纹,形似溪水瀑泉、浪涌雪沫,亦如幅若隐若现的山水画卷。雪浪石储量较丰富,体量大者几吨、几十吨,可作园林景观 石,小者几公斤,可供赏玩。"雪浪"之名源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
宋代名石"雪浪石":高76厘米,宽80厘米,底围196厘米,现置于定州市"雪浪亭"中,全石晶莹黑亮,黑中显缕缕白浪,仿佛浪涌雪沫,颇具动感。
宋?杜绾《云林石谱》雪浪石:“中山府(今河北定州)土中出石,色灰黑,燥而无声,混然成质,其纹多白脉笼络,如披麻旋绕委曲之势。东坡顷帅中山,置一石于燕处,曰之为雪浪石。
5、曲阳雪浪石

曲 阳雪浪石,产于河北曲阳西部山区河谷中。该石是质地坚润的花岗岩,属水冲石,表面大都有相对平整,纹理线条流畅,石上黑白相间的色彩花纹显得肃穆古朴,凝重深沉,黑者若大地如悬崖峭壁,白者类雪花似雪练飞瀑。体型多在1至5米左右,重量从几吨到几十吨不等,也有1米以下的鹅卵石状者,重量在1吨左右。曲阳 雪浪石有一个以上的观赏面,较好的从任何角度均可观赏,特适宜点缀各种园林绿地。
曲阳雪浪石为千万年来洪水溪流携带卵石流沙不断冲刷而形成,石面平滑,具有奇特的色彩和花纹,其储量非常有限。
6、太行豹皮石
太行豹皮石,也称虎皮石,产于河北省石家庄西部太行山区。该石外表光洁滑润,有状似虎皮、豹皮一样的斑斓色彩,纹理、色泽亦都很美。
7、竹叶石
竹叶石,又称豆瓣石,产于河北省邢台县太行山区。该石呈金黄、深紫、青蓝等色,石体上镶嵌着似竹叶状的条纹,其纹理有的平整,有的凸起于石面,清新素雅。
8、涞水云纹石
涞水云纹石,产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该石属沉积岩,其云纹由岩石不同物质的层状构造经自然风化后形成,常呈现各种似深山绕雾状的景象。
9、千层石
千 层石,也称积层岩,产于河北省遵化市沙石峪村一带。千层石属于海相沉积的结晶白云岩,石质坚硬致密,外表有很薄的风化层,比较软;石上纹理清晰,多呈凹凸、平直状,具有一定的韵律,线条流畅时有波折、起伏,偶成图案;颜色呈灰黑、灰白、灰、棕相间,其棕色稍显突,色泽与纹理比较协调,显得自然、光洁;造 型奇特,变化多端,多有山形、台洞形等自然景观,亦有宝塔形、立柱形及人物、动物等,既有具象又有抽象,神韵秀丽静美、淡雅端庄。小者2~3厘米,大者高 1米以上。千层石可用于点缀园林、庭院,或作厅堂供石,也可制作盆景,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沙石峪村位于遵化市东南20公里处,其千层石形成于距今12~13亿年的晚元古代蓟县纪,当时的砂岩、硅质岩、白云岩、铁、锰等物质海相沉积后,经地质构造运动,沧桑变迁,而成为如今的千层石。
10、上水石
上水石,产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保定市易县等地。该石上水性能强,盆中蓄水后,倾刻可吸到顶端。石上可栽植野草、藓苔,青翠苍润,为制作盆景的佳石。
磁 县地下的上水石蕴藏丰富,分布在京广铁路以西地区,埋藏深度0—30米,厚度4—6米。此上水石系古苔藓虫化石,距今约一亿三千万至一亿九千万年。石质坚 硬,呈黄、褐、白等色,外形美观多姿,大部分呈管状、中空、条纹式,独具特色。易县上水石产于城西北16公里处的千佛山一带,山坡沟谷均有分布,属石灰 岩,质地上乘。
11、邢石
邢石,产于河北省邢台市西太行山。《云林石谱》:“邢州西山接太行山,山中出石,色黑,峰峦奇巧,可置几案间。土人往往采以为研,名曰乌石,颇发墨。又一种稍燥。苏仲恭有三研,样制殊不俗。
12、沧州石

沧州石,产于河北省沧州市海岸沙中。《云林石谱》:“沧州海岸沙中出石,其质长短不等,色白如粉,以细条莹织石面,谓之络丝石,甚软燥而无声。每见装缀假山,余无所用。

石出山水间,本色乃自然。



中国观赏石简介?之三

山西观赏石:
1、历山梅花石
历山梅花石,产于山西省垣曲县历山镇同善、宋家湾及谭家乡一带。该石石质细密坚硬,硬度为5~8度;色彩鲜艳绚丽,呈红、绿、白、黄等色,石上纹理似天然"梅图";其形态或疏影横斜,或挺拔劲秀;石底分褐红、墨黑、粟黄等色,有红梅、绿梅、黄梅、白梅、墨梅、鸳鸯梅等品种。红梅石中之白色纹斑为方解石,其化学元素为炭酸钙;红色"梅花"状为高岭土反映结构或长石构成;白色"雪花"状为玛瑙小杏仁体,其化学元素为二氧化硅;绿梅、黄梅花状的成分均为绿帘石。
历山位于垣曲县境内,海拨2358米,梅花石就产出于历山脚下。历山梅花石基质为安山岩,也称中性火山溶岩。是岩浆与部分结晶矿物质胶结在一起,快速冷却后而形成,距今约20亿年。
2、大寨石
大寨石,产于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及周边地区。该石石质坚硬,叩之有声;色质沉厚,光泽鲜亮,如墨染漆釉,朴实无华。形状奇特,多孔洞相连,漏透万千,风致高雅;可作庭院观赏石、厅室供石,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大 寨石的原岩生成于4.39亿年前的奥陶纪,地层单元属奥陶系中统、峰峰组;岩性为中厚层状海相沉积石灰岩,俗称青石;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地壳运动和长期的流水侵蚀、风化,发生形变。由于当地雨量充沛,坡陡流急,石头被雕刻得千姿百态,横七竖八地半露在山表。奥陶系石灰岩在山西境内分布广泛,仅在大寨及 周边较小的地理区域内,形成孔洞发育,形态奇特,呈大小不等具天然造型的单体岩块群。
3、垣曲石
垣曲石,产于山西省垣曲县。该石主要为历山石和黄河彩石,有造形石、图纹石。其图纹石色泽鲜艳,形象逼真,石上纹理构成山水、文字、动植物等图案。
垣曲石大多采自山岭、河溪、沟岔。黄河流经垣曲县有48公里,县内的历山亦多奇石。黄河水研磨出的黄河奇石,加上县境内另有5条河流,使卵石遍布,千姿百态,奇石资源十分丰富。
4、河曲黄河石
河 曲黄河石,主要产于山西省河曲县黄河滩头。河曲县境内,出露地层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等,基岩多见于沟谷之中,地质多为砂页岩构造。黄河由北环西向南流经河曲县蜿蜒70多公里,河床最宽处约五华里。河曲地表直入黄河的较大支流有4条,中小河沟37条。山沟里的大量砾石经雨蚀风挪、流水搬运,被 冲入黄河,与黄河上游带来的卵石一起淤积于黄河各个滩头。河曲黄河石多出自位于县城东北15里黄河中流的"娘娘滩"和距娘娘滩十几里的"太子滩"
河曲黄河石有图纹石、造型石、化石、卵石等多种,其图纹石色彩绚丽,石上纹理纷繁,天然成画,观赏价值很高;造型石多是黄河水系流域之山里的块岩和泥土中的泥姜石,山石造型多层峦叠嶂,有似凌云绝壁,姜石则物象多端,似动物、器物等,惟妙惟肖;古生物化石主要有鱼类的"开河鱼",贝类化石及硅化木等,多产于河畔村和有煤层地方的黑色石头中;河曲黄河卵石其石质多数为石英砂岩和石灰岩,质地坚硬,达5~7度,造型圆滑,石肤光洁,体积精巧,适于把玩。
5、临县黄河石:
产于山西省吕梁地区临县碛口镇黄河滩头。该石色泽明快、纹图多变,石表光华,多呈椭圆型,亦有奇形怪异者。黄河石的纹理,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石与矿物的凝结或浸染而成,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其点、线、面、块错落有致的布局,构成草木,山水,动物等图案。
尤其是碛口镇麒麟滩上到处都是形态各异,碗大的各色石子。碛,当地指黄河上因地形的起伏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激流浅滩。麒麟滩是黄河与湫水河会合后,河道紧贴陕西一侧南下,而在山西一侧留下长达数华里的滩地。
6、绛州石
绛州石,产于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古称绛州)。《云林石谱》绛州石:“绛州石出土中,其质坚矿,色稍白,纹多花浪,颇类牛角,土人谓之角石。琢为研,滑而不发墨,惟可研丹砂。
7、石州石:

石州石,产于山西省吕梁地区离石市(原离石县)。《云林石谱》石州石:“石州产石深土中,色多青紫或黄白,其质甚软,颇类桂州府滑石,微透明。土人刻为佛像及器物,甚精巧,或雕刻图书印记,极精妙。
8、上水石

上 水石,产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一带。该石颜色呈棕红、土黄、橙黄等色,质地较软,带有许多洞孔,显蓬松状。石体上布满纵横交错的管状孔,容易加工成 “奇峰异洞”等景观造型,但加工、砍凿时用力不能太猛,否则容易断裂。上水石吸水迅速,在倾刻间能将水吸至石头顶端,浸湿整块石体,石上可随意植绿,是制作盆景的上佳石料。
上水石石中小孔呈竖直状的,又称芦管石,吸水效果最好,但数量较少。芦管石可分粗管与细管,“粗管”俗称竹管石,“细管”俗称麦秆石。而表面小孔呈横、斜等状者,吸水效果次之,存量也较大。硬度高、管状部位较少的则称岩浆石。
上水石表面布满大小不等的小窟窿,当地人在其处放上小米、麦子、绿豆、蒜等农作物,按石头的大小置放在盆、碗等盛水器具中,也能生根发芽,恰似绿水青山。上水石可置于客厅、阳台欣赏,较大者亦可将其放置于庭院或用于水池及驳岸造型。
娘子关位于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左右,在娘子关近处悬崖陡壁的土中及周围山上上水石蕴藏较多,娘子关后边的娘子关村,当地人多用此石盖房子。过去在娘子关河滩中也遍布着上水石,现河滩已湮没于水上游乐园的底下,河滩里的上水石也于几年前基本挖光。
9、乌石
乌石,产于山西省。《聊斋杂记?石谱》乌石:“出山西。色黑,坚润,可相带。

石出山水间,本色乃自然。



中国观赏石简介?之四

内蒙古观赏石:
1、葡萄玛瑙石
葡 萄玛瑙石,产于内蒙古阿拉善盟苏宏图一带。该石坚硬如玉,摩氏硬度为6.5至7度,晶莹剔透,色彩绚丽,呈浅红至深紫等色,半透明,造型奇特。石上通体满 布色彩斑谰、大小不一、浑然天成的珠状玛瑙小球,互相堆积,流珠挂玉,犹如串串葡萄,故名。有的石上偶有似鱼眼睛一样的玛瑙珠。
葡萄玛瑙石多产于 阿拉善的苏宏图以北20公里处火山口附近,该火山北侧戈壁滩中有玛瑙、碧玉等高硅质奇石,火山口附近的葡萄玛瑙原矿脉多深藏于玄武岩的空隙中被白粉状高领土所包裹,所产之石的形状、颜色、珠粒大小基本相象。葡萄玛瑙石多蕴存在火山喷发岩堆积物中,从滩面上捡到的葡萄玛瑙石珠大色纯,玉透温润;从岩石中采掘 而来的则未经风沙磨砺,所以石肤不光滑,需油浸后方显出艳丽肌肤。葡萄玛瑙石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阿拉善石友发现的新石种,由于过多的开采,现已较难寻觅。
葡 萄玛瑙石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形成于火山口附近的大型空洞中,硅胶热液无法充满整个空间,即以某一质点如砂粒、泥块、水滴凝聚成珠状球状或水滴状,后来者附着于先期形成的珠体上,或悬于洞顶,或长于洞底,或挂于洞壁,越长越大,构成串串葡萄状。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岩洞被粘土所充填,因此葡萄玛瑙多埋于 泥中,亦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葡萄玛瑙石是内蒙的独特石种,由于形成条件又十分苛刻,非常稀少。
成因参考:主要是火山喷发的时候,岩浆的黏度比较大,浆液里面的气泡很多,往上滚的时候,会形成一个圆的表面张裂,当结在一块时,又没有把它弄破,最后形成一个空洞。这个空洞形成之后,经过二氧化硅的充填,最后聚成葡萄状玛瑙。
2、巴林石
巴林石,产于内蒙古巴林右旗赤峰山。该石隶属叶蜡石,质地纯净,细腻温润、晶莹剔透,色彩丰富艳丽、温柔娇嫩,硬度适中,易于雕琢,资源丰富,因矿床坐落于内蒙古巴林草原而得名,亦为国内著名的印章石。
巴 林石品种相当丰富,有朱红、橙、黄、绿、蓝、紫、白、灰、黑等色;有不透明、微透明。透明者有蜡状光泽、丝绢光泽、珍珠光泽、凝脂光泽之分;石质以坚纤细密,色泽晶莹,有新蜡感者为多;微透明、半透明、透明者均以有浑浊雾团状痕迹为多,是其特点,也有纯净无瑕者,亦较为珍稀。
巴林福黄石,质地温润 柔和,坚而不脆,色泽纯黄无瑕,通明清晰,肌里油腻,似凝质玉肤;巴林鸡血石,质地温润坚实,犀角通灵,石上血色艳丽,聚散有致,犹如红霞,色彩对比强烈,光彩可人;巴林彩石,色彩丰富,绚丽多姿,纹理惟妙惟肖,常形成水草松枝等天然画面;巴林冻石,晶莹剔透露,温润细腻,通透可爱;巴林彩霞冻石,洁白 透明,石肌中渗有云霞状红色纹理,变化无穷,犹如旭日喷薄或红霞漫天的水彩画。
巴林石属含水的铝硅酸盐类,是以高岭石、地开石为主的多种矿物组成的粘土岩。含少量明矾石、叶蜡石、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以及金红石、锆石、辰砂等矿物,而含辰砂者即为巴林鸡血石。
巴 林石颜色鲜艳,质地细腻无砂,可雕性好。通常根据颜色和质地划分为:如白色巴林石、褐黄色巴林石、巴林冻石、青灰色巴林石、杂色巴林石等。也可以颜色、质地、花纹特征等划分出数十种与其它印章石相似的品种。巴林鸡血石也有十余个品种,如朱砂红、刘关张、芙蓉冻、水草花、一点花等等。巴林石以颜色鲜艳、质地 细腻、透明度高者为上品。
3、戈壁石
戈壁石,又称风棱石、风砺石、风成石、风雕石、大漠奇石,主要产于内蒙古阿拉善地区腾格里、巴丹吉 林、乌兰布和三大沙漠中的戈壁滩及滩间山坳里。经过长期的地质变迁和日晒风蚀等自然作用,戈壁石质地坚硬细密、表面光滑圆润。外形千奇百怪,飞禽走兽、人物景观,应有尽有。色泽绚丽多彩,有雪白、鲜红、翠绿、金黄、黝黑等,偶有一颗石上分布两种以上的色彩。戈壁石绝大部分质地属于由二氧化硅组成的碧玉、玛 瑙、硅化木、蛋白石、水晶、脉石英等,硬度达到6.5~7度,结构致密,是极佳的观赏石种。经过一二十年的开采,目前地表上具有观赏价值的石头已廖廖无几。采石者开始掘地找石,其品质与地表经过风沙打磨过的风砺石相比,也逊色很多。
戈壁石因产地在戈壁滩而得名,俗成叫法有:玛瑙石、碧玉石、黄玉髓、硅化木、沙漠漆等。
玛 瑙石,是火山晚期热液充填早期洞穴后生成的矿物,主要由二氧化硅组成,质地细腻、坚硬、莫氏硬度6.5~7度左右。色彩极为丰富,呈灰、红、紫、黑、白等 色,但常以一色为主,间含其他颜色。经风沙凌砺,石面光润,有鲜明的通透感。造型多变,人物、动物、景观等在戈壁玛瑙中都很常见,一般形体小巧,为5厘米 到30厘米。其中数葡萄玛瑙为珍贵,一般都是片块状很少象形状物的,颜色由洋红至深紫等。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戈壁中的玛瑙上有的共生着鲜红的碧玉,或在乳白色的玛瑙上生着黑色的碧玉球,或在红色碧玉上共生着蓝色的玛瑙块。
碧玉石,整个戈壁地区均有产出,是由含铁及其它杂质的二氧化硅物质充填于火山气 孔中,经风化、剥离而成的色彩斑斓的岩石。有红、绿、黑、棕各种颜色,绿碧玉、红碧玉较为常见,其他颜色少见。碧玉石质坚硬,莫氏硬度6~7度,石肤光 滑,通常线条简单,多呈版块状,外形变化不大,形意具佳的少见。其中七彩碧玉为多色分布在同一石中,艳丽夺目,极为珍罕。银根以北浩木格尔一带产出的绿碧玉中有带放射状的白色图案,形如怒放的菊花。采于苏宏图附近山中的红碧玉,多呈团块状,形圆润,滑腻坚实。
黄玉髓,产于阿拉善的笋泊尔以北的戈壁中,块度一般20厘米至50厘米。石质硬度基本与碧玉相同,只是形状远比碧玉多于变化,以长柱扭曲凹凸多变者为佳,能体现瘦、皱、漏、透的赏石理论,形态古拙,尤其素老端庄的黄色让人倍感凝重典雅。
硅 化木,是乔木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替代质换而形成的化石,经风沙长期磨蚀抛光而极具观赏价值。含钙质的多呈黄色,含氧化铁的呈暗红色,含氧化锰的呈黑色。玛瑙质、碧玉质的少见。戈壁硅化木的特点以精致、细小为世界罕见。外表光滑,树皮逼真,枝芽清楚,其分开的树杈几可乱真。但象形状物更有价值。特别黑色硅化 木,木纹清晰年轮易辩,质地黑黝发亮,造型奇特。产在阿拉善乌力吉以东的山坳里,现已很难采到,额济纳旗以西的马鬃山地区亦有少量出产。
沙漠漆, 质地为玉髓或石髓。因为表面有一层附着色,或金黄,或棕红,或赭黑,如同烤上了一层油漆,故名。在戈壁荒漠,矿化度很高的地下水上升蒸发后,常在石体表面残留一层油漆似的棕红色氧化铁、黑色氧化锰等薄膜,这些矿物质也侵入岩石的节理裂隙间和石内一定深度,在石上形成似湖泊、山水、或像各种生物体形状的图 案。经戈壁风沙研磨后,石表细腻,极具韵味。沙漠漆不仅有单色,还有多色、复色,其中以金黄为最佳。
戈壁石种类繁多,还有积骨石、千层石、蜂巢石等,也各具欣赏特色。
积骨石,多产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北边缘的大部分戈壁地区。是一种呈放射状硅质框架构造石。黄白色框架中的软质矿物在长期的自然风化中被淘掉,剩下硬度较大的放射状框架,形如盛开的花朵,所以也称"风成菊化石",亦有因其瘦骨嶙峋、参差错岈的形象而叫"鸡骨石"。其框架有乳色玛瑙质的,有带红筋硅质瓣片的,亦有黑色玉髓质的,此石以花形完整、整朵同聚、玛瑙或玉髓质的更具观赏价值。
千 层石,产于乌拉山东北的戈壁中,是一种10亿年前海相沉积的白云岩,在其沉积层理中,常伴有微透明的乳白色或黑色硅质条带。其石体破碎后,经长期风蚀将比较软的青灰色白云岩部分掏凹而留下坚硬的硅质条带,其状多呈层理参错变化的类塔形山或似风帆的形态,亦有由白色细石脉纵向穿插而如飞流湍瀑的自然景观石。 此石一般块度为10厘米至30厘米,也有大于70厘米以上的。
蜂巢石,产于苏宏图地区的戈壁滩上,是一种石体遍布大小不等圆孔的玄武岩,呈红、灰、黑、绿、赫等各种颜色,块体10厘米至30厘米。此石除具备其它戈壁石的观赏价值外,以其通体尽洞取胜,石上各洞相连者,似可通烟走水,极象蜂巢。

石出山水间,本色乃自然。


中国观赏石简介之五

辽宁观赏石:
1、岫岩玉

岫 岩玉,又称岫玉,主要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岫岩玉的主要矿物是蛇纹石,形成于镁质碳酸岩的变质大理石中,外观多呈青绿色,黄绿色,细分有深绿、绿、浅绿、黄绿、灰绿、黄褐、棕褐、暗红、蜡黄、白、黄白、绿白、灰白、黑等色;具有强烈的蜡状光泽、玻璃光泽,有的显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岫 岩北瓦沟矿岫玉开采历史悠久,储量丰富,为当前主要产玉矿区,产量占全国60%左右。
岫岩玉物质成分复杂,物理性质等多有差别,亦可分为岫岩蛇纹 石玉、岫岩透闪石玉、岫岩绿泥石玉。岫岩蛇纹石玉硬度为摩氏3.5~5.8度,大都低于5.5度,比重2.5~2.8,质地细腻而均匀,水头较足,透明度 高,性软而脆,带有油脂光泽,颜色通常以青绿为主,也有青黄、白、深绿、黑灰、暗红等杂色。岫岩透闪石玉硬度为摩氏6~6.5度,与新疆的和田玉同质,其 极品岫岩白玉的玉质与新疆和田"羊脂白"等同;其中的河磨玉有黄白色、墨绿色、青灰色,以黄白色为最佳,玉质纯净、温润、坚韧、油脂感极强,是雕刻工艺品的最佳玉料。岫岩绿泥石玉硬度为摩氏2.86~2.91度,发现于岫岩县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白云石大理岩中,与蛇纹石玉、透闪石玉、滑石、菱镁矿等共生,玉石含绿泥石90%以上,另含蛇纹石、白云石等。
岫岩玉的颜色与铁含量有关,一般铁含量多时色深,铁含量少则色 浅;透明度与矿物成分及化学成分有关,当全部由蛇纹石组成时,其透明度高,当其中铁、镁含量高或杂质含量达5%~10%时,则透明度差;硬度与玉石本身结 构及化学成分有关,平行纤维的切面比垂直纤维的切面硬度大,而铁含量愈大、镁含量愈小,则硬度愈高。
岫岩玉的玉石矿体主要成透镜体状,赋存于古代 辽河群大石桥组的富镁碳酸盐岩层中,其中的白云石大理岩-菱镁矿层为最主要的含玉层位,属于层控变质热液交代型玉石矿床。岫岩玉在辽宁省南部辽东半岛分布较广,岫岩县境内有10多处矿床或矿点,丹东市的宽甸县、凤城市、丹东等地也有岫岩玉矿床或矿点分布。
岫岩蛇纹石玉与岫岩透闪石玉,五彩缤纷,晶 莹璀璨,光泽油亮。蛇纹石玉主要产于岫岩县哈达碑镇瓦沟,近年在岫岩县大房身乡、三家子镇也有发现。透闪石玉产于岫岩县偏岭镇细玉沟,透闪石玉分为老玉、河磨玉两类,老玉也叫细玉,产于细玉沟原生矿床,河磨玉也叫石包玉,产于细玉沟外白沙河中及其流域的泥沙中。河磨玉是细玉沟老玉矿裸露地表部分经风化破碎 成块后,被山洪冲到河水里与卵石滚动磨励,而成卵石状,小者十几公斤,大者几十吨,大多河磨玉都有一层二、三厘米厚的紫褐色表皮,内中玉质鲜艳细腻,极个别没有形成表皮的被称做"露肉"
蛇纹石玉和老玉都是从地下原生矿床开采;河磨玉则由采玉者于每年洪水过后到白沙河里凭感觉捞取,或平时从白沙河两岸的泥沙中采得,有时农民在院里打井或挖菜窖也偶尔挖出河磨玉。
2、玛瑙石
玛瑙石,产于辽宁省阜新市阜新县、彰武县。该石质地细腻,色泽光艳缤纷,纹理瑰丽,晶莹剔透,天然丽质,是艺术雕刻之佳材。阜新是中国玛瑙主要产地,其玛瑙石的开采利用已有8000年历史,历经辽代、清代两个繁荣时期,乾隆年间为全盛时期。
阜 新市玛瑙石储藏量大,品种繁多。原生矿主要分布在阜新县的老河土、十家子、苍土、泡子、清河门、七家子,彰武县的五峰、苇子沟等地,其中老河土乡和十家子乡的储量尤多。主要品种依颜色分有:红玛瑙,白玛瑙,灰玛瑙,黑玛瑙,绿玛瑙等,特别是阜新县老河土乡甄家窝卜村的红玛瑙和梅力板村前山的绿玛瑙极为珍 贵。依条纹和包裹体分有:截子玛瑙——黑白相间的层状玛瑙;缠丝玛瑙——纹带细密似蚕丝一样层层缠绕;苔鲜玛瑙——含绿泥石包体的玛瑙;树枝玛瑙——由铁 锰氧化物生成的柏枝状图案;水胆玛瑙——中心空洞中含有水液。阜新水胆玛瑙数量稀少,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观赏石。
阜新玛瑙石有粒状、短纤维状结构, 环带状构造,摩氏硬度6.9~7.1,比重2.6~2.7,折光率1.54左右,断口呈贝壳状,玻璃光泽。颜色以白、灰白、红、蓝为主,紫、绿少量。块度一般为1.5至5.5厘米,大者20厘米×25厘米×40厘米,最大直径可达0.8至l米。
阜新原生玛瑙矿产于侏罗系上统义县组安山凝灰岩及建昌 组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中,属火山热液充填型矿床。其产状一种呈矿脉状,受裂隙控制多为楔形,上宽下窄,矿体形态变化大,脉宽约10cm左右,向深部有几 米延伸;另一种是玛瑙充填在火山岩的气孔中,形成圆形,凝聚体状,杏仁状等不规则形态。在原生矿周围的残坡积层和冲积物中有玛瑙砂矿形成,优质的玛瑙亦集中在沉积物中。其颜色秀丽,质地细腻坚韧,中间有时有孔洞及水晶芽,块度大的达十几公斤。
资料:玛瑙石是具有纹带构造的玉髓,属一种胶状矿物, 是火山溶岩喷发时由二氧化硅沉积而成,具有同心层状和不规则纹带、缠丝构造。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硬度为6.5~7,比重2.65,断口呈贝壳状,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玛瑙质纯者为白色,含有色离子或其它杂质时,会出现灰、红、蓝等色。
3、金刚石
金刚石,主要产于辽宁省大连瓦房店市 (原复县)大四川、涝田沟、头道沟一带。辽宁金刚石质地较佳,颜色一般以无色为主,黄色次之,也有灰色或白色,还有少量褐色、浅蓝色、粉红色、黑色等;晶体多呈八面体和十二面体;颗粒大小相差悬殊,粒重零点零几克拉至数十克拉均有,粒度大于1mm的约占44%,完整度达70%,含包裹体的金刚石约占 30%。
在瓦房店市以西,长28公里,宽18公里区域内,有金伯利岩体100多个,成群成带分布,各岩体内金刚石含量一般为每立方米100至 300毫克。岩管状金伯利岩体形态比较复杂,地表出露形态有椭圆形、豆形、舌形、葫芦形和不规则形等。岩管的长轴方向多为北东向和近东西向,倾向多为南东,倾角75°~85°,深部有时具多次膨大或变窄。岩管规模有数百至上万平方米,其中42号岩管规模最大,岩石结构有块状、角砾状和球状三种类型。瓦房 店已探明的金刚石原生矿床,有瓦房店42号岩管,涝田沟30号岩管,头道沟51、68、74、50号岩管。该地金刚石有原生矿也有砂矿,在炮台镇头道沟原生矿区的冲沟沟口一带,有长2公里、宽100至300米、有厚达0.5至3米的金刚石砂矿,金刚石含量高,一般每立方米含5.78~13.62毫克,多透 明无色,宝石级金刚石达70%。
资料:金刚石的化学成分为C,是晶体属等轴晶系的一种自然元素矿物。晶体结构中,每个碳原子均被其它四个碳原子所围绕,形成四面体。最典型的晶形是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及它们的聚形。无色透明,若含杂质则呈现黄、蓝、绿、黑等不同颜色,强金刚光泽。摩氏硬度10, 是已知物质中硬度最高的,但有中等八面体解理,性脆。比重3.47~3.53。在X射线照射下会发出蓝绿色荧光。具半导体性能。加热到1000℃时,可缓 慢变为石墨。原生金刚石主要产于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的岩筒或岩脉中,砂金刚石产于冲积的砂矿中。
4、锦川石
  锦川石,也称锦州石、松皮石,产于辽宁省锦州市城西。该石属沉积岩,石身细长如笋,上有层层纹理和斑点,纳五彩于一石之上,更有一种纯绿者,纹理犹如松树皮,显得古朴苍劲,多数低于一丈,以高丈余、宽超一尺者为珍贵,大者可点缀园林庭院,小者亦可清供欣赏。
明?计成《园冶》锦川石:"斯石宜旧。有五色者,有纯绿者,纹如画松皮,高丈余,阔盈尺者贵,丈内者多。近宜兴有石如锦川,其纹眼嵌石子,色亦不佳。旧者纹眼嵌空,色质清润,可以花间树下,插立可观。如理假山,犹类劈峰。"
5、宽甸石
宽 甸石,产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该石外观酷似青田石,其色青中带黄或偏绿,微透明至半透明,光泽极强;肌理多含浅色紫纹,内部为鳞片晶状结构;但石质燥烈,不易受刀,用力镌凿则有鳞状石片剥落,呈崩碎状,刻痕斑驳。宽甸石质细较透,硬度与叶蜡石相近,佳者亦可用作刻制印章。
6、绿冻石
绿 冻石,当地也称软玉,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该石外观与青田冻石相似,因其色绿似冻,故名。绿冻石属单斜晶系绿泥石滑石岩,硬度为摩氏2.5度;呈淡 绿、碧绿、墨绿等色;半透明至全透明,肌理隐有灰白色花纹;墨绿者近黑,微透明;石质纯净细腻,光泽强,但多为层片状结构,绺性较强,石性韧,较难受刀。少数细润、结密、纯净者可称上品,亦可用于印章及雕刻小件作品。
7、太子河石
太子河石,产于辽宁省本溪市太子河岸滩。该石质地坚硬,多呈 黄白色泽,偶有棕红、深绿、青灰、墨褐等色,且多伴有石英纹脉;石质由石英岩、灰质岩、花岗岩、变质岩等组成;形态大多圆润,石表略有凹凸,具有抽象美;有的白色石英质纹理构成似动物、地图、树枝、闪电等图案;纯石英质地者,石表常无规则扭曲形成沟洞凸纹,形态怪异。有的变质岩中含铁、汞、铜、硅、锰等矿 物,经过亿万年的氧化,呈铁红、血红、孔雀绿、青灰、墨褐等色,或多色相间,其质地细腻、纹理形色俱佳者亦可雕制成砚台及案头小品。
太子河古称衍水,南源于本溪县草帽顶子山,北源于抚顺市新宾县红石砬子山,太子河全长464公里,流经本溪境内173公里,其中本溪市区的河段长约27公里。
8、龙珠石
龙 珠石,产于辽宁省西部的玉龙山。是阜新高新区生态项目区的核心区,位于阜新市区北部4公里,是阜新市近郊的最高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12路、16 路公交车可直达山下。该石质地属硅质岩,硬度为摩氏6~7度;色泽以紫色为主,兼有灰白过渡色;石表及石缝中有许多大小不等、色彩各异的石珠,断面显木纹状纹理;造型苍老古拙,变化奇特,极具观赏价值。
产地山体为流纹岩、凝灰质岩及角砾岩所构成,龙珠石蕴存在岩石缝的澎润土中,其形成于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历久弥坚,成为色彩斑斓的石珠。
9、石鱼
石 鱼,产于辽宁省朝阳市的凌源市、北票市,锦州市义县等地。该石为白鲟、狼鳍鱼等鱼类化石,《石雅》载之为“石鱼”。多数沉积岩如泥岩、页岩、石灰岩出露的 地区都有分布。道路的切坡、采石场、波浪冲刷的河岸以及悬崖,常剥露出大量鱼化石,是理想的采集地点;软岩石出露之处,若岩石没有严重变形也是较好的采集地;硬岩石则发掘十分困难,且不易得到完整的石鱼。
凌源市宋杖子一带的原白鲟化石,出于晚侏罗—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原白鲟为软骨硬鳞鱼次亚纲, 鲟形目,匙吻鲟科。体呈纺锤形,长可达1米以上。头长约为全长的1/4,略扁平,吻部突出,端稍上翘,眼小,口大。躯干和尾部侧扁。背鳍较大,居臀鳍之前,大小相似,尾鳍叉裂明显,近对称发育。
凌源市大新房子一带的狼鳍鱼化石,出于晚侏罗—早白垩世义县组下部地层。其体呈梭形,背部平直,体长约为头长的3.5倍,头部大小与体高相似。眼大,吻短,口裂较深。鳃盖骨巨大,长方形。背椎41—47个,尾鳍分叉大、裂浅,常有一个尾上骨。
北票市上园镇尖山沟一带的北票鲟化石,出于晚侏罗—早白垩世义县组下部地层。北票鲟为软骨硬鳞鱼类,鲟目,北票鲟属。幼鲟不足5cm,成鲟可达90cm。体呈长梭形,背缘较平。头宽而平直,口宽,吻部圆钝。尾鳍为长歪尾。
北票市上园镇尖山沟和黄半吉沟一带的狼鳍鱼化石,出于晚侏罗—早白垩世义县组下部地层。其体小,呈纺锤形。体高约为全长1/4—1/5,头大,吻端圆钝,头长与头高几乎与体高相等。眼大,口缘有大的锥形齿。脊椎43—45个,最末三个尾椎上扬,尾鳍分叉浅。鳞片圆形。
义县金刚山一带的狼鳍鱼化石,出于晚侏罗—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其体呈纺锤形,略侧扁。头短,头长小于体高。额骨宽短,口缘及口内的尖锥形牙齿硕大,脊椎40-41枚。尾鳍分叉,无尾上骨。鳞片圆形,较厚大。
E-mail:shiyy508@mail.nbptt.zj.cn
石出山水间,本色乃自然。


中国观赏石简介?之六

吉林观赏石:
1、松花石
松 花石,又称松花玉、松花江石,产于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大安镇和白山市库仓沟、江源县及延边州安图县两江镇等地。该石质坚而细腻、致密,温润如玉,刚柔相间,有扣之如铜之声,清脆悦耳;呈深绿、嫩绿、紫绿、紫红等色泽,色嫩而纯;具有微细层理,常在绿色中间杂黄、白等色之刷丝纹,亦有金线、银线等。因原产 于松花江流域,故名。松化石可随形雕成石砚,其纹理似景观者,或典雅秀丽或气韵雄浑,天然成趣。用松花石雕琢砚台已有300多年历史,300多年前的古采 石坊就在安图县两江镇的松花江边。成砚称"松花石砚""松花砚",既发墨而又不减其锋,为中国名砚之一。
松 花石形成于六亿年前的震旦纪,为沉积成因的色泽绀绿无暇、具有微细层理的细晶石灰岩。内含方解石、石英以及钡、硼、磷、铁等多种元素。方解石的硬度为3, 石英的硬度为7,在方解石中呈星点状均匀分布,使松花石既柔且刚。有的松花石还具有矿化现象,如含星点状黄铁矿等,使松花石砚可呈现出金星、银星或金线、银线。
松花石在浑江河北岸由通化至白山市向东有多处分布,特别是白山市江源县境内近几年有较多发现:其中产于东棒棰砬子村的松花石有绿、青、紫、 黄、紫绿相兼、黄中包绿、带眼等;产于三岔子林业局501处的松花石有绿、紫、黄、紫、淡绿与紫相兼、黄绿相兼等;产于北爱民村、大华村、荣华村的松花石 有绿、青、紫、黄、紫绿相兼、紫黄相兼的木纹石、紫中间绿雨丝等;产于西里岔沟的松花石有绿、紫、黄、黄中包绿、红黄白相兼(有的似木纹)等。
2、长白石
长 白石,又称长白玉、马鹿玉,也称长白五彩石,产于吉林省长白县马鹿沟一带。该石石质细腻致密,温润洁净,坚而不顽;颜色有绿、黄、青、蓝、深褐、紫红、灰白等;纹理自然流畅,各色混生形成卷纹、流纹、蟒纹、龟纹、流霞纹等;光泽度好,多为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折射率约1.56~1.60;摩氏硬度约 2~2.5度,断口呈贝壳状,密度约为2.0~2.8。
长白石形成于距今1.3亿多年前,由火山碎屑物质沉积、交代而成,其主要成分有叶蜡石、高岭石、地开石等。有的长白石因局部硅化或含石英构成"石钉",或含金属矿物构成"铁钉",而局部受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者则导致质地变软,均有损于长白石的质量。优质长白石质地脂润,色彩俊俏,纹饰秀丽,柔而易攻,尤以质地纯净透明度高者(冻石)为佳。长白石俏色分明,色彩对比强烈,是用于印章和雕刻的理想石料,又称"印章石",亦可用来雕制工艺品。
长白石品种较多,各具特色,且以透明的晶石和半透明的冻石居多,肌理晶莹、坚韧光洁。其名贵品种有白墨、长白绿冻、长白灯光冻、长白根、长白兰、地图石、翡翠花斑、高梁红等,如兰天冻、兰花青田、白芙蓉、艾叶绿、虎皮冻等罕见名品也有发现。
3、橄榄石
橄榄石,产于吉林省吉林市的蛟河市。该石是由铁和镁构成的矿物硅酸盐,因颜色多为橄榄绿色而得名。蛟河橄榄石天然颗粒大、颜色正、透明度好,直径以5-8毫米居多,最大的达5厘米,颜色匀呈绿色至黄绿色。
蛟 河市橄榄石矿,矿体赋存于第三系碱性玄武岩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深源包体中,其宝石级橄榄岩蕴存在下部角粒状玄武岩中。伴生矿物主要是顽火辉石、透辉石和少量的尖晶石、Mg—Al榴石和磁铁矿。深源包体呈浑圆状、椭圆状、次棱角状等,一般1~21厘米,大多5~15厘米,包体含量可达65%~70%。每吨含 宝石级橄榄石50~200g。
橄榄石主要成份是(Mg,Fe)2SiO4;斜方晶系,晶体多呈粒状;油脂或玻璃光泽,性脆,断口贝壳状;有典型的"睡叶莲"状 包裹体;硬度6.5~7,折射率1.65~1.69,双折射率0.036(可以看到重影),相对密度3.32~3.37;主体色泽为黄绿色,亦有草绿、橄榄绿、金黄绿等色,当其含铁高时,颜色变深,以色似祖绿者为最佳。宝石级的橄榄石又称贵橄榄石,呈柔和的黄绿色和较好的透明度,色鲜艳,无裂纹,颗粒直径 3毫米以上,直径在10毫米以上为一级品。
4、安绿石
安绿石,又称集安岫玉,产于吉林省通化市的集安市西部玉女峰下。该石质地细腻,润泽苍绿,花纹美观。色泽一般呈艳丽的苹果绿或墨绿色,微透明至半透明状,光洁莹纯,形色似玉,手感柔嫩。因首次发现于集安玉女峰下的绿水河而得名。
安绿石属蛇纹石玉质,赋存于蛇纹石化大理岩古老的地层中。石质协调柔和,较玉软,也被称为"软玉",特适宜于雕制各种古香古色的工艺品。
《集安县志》:"在县城西北五十余里的河中,有异石似翡翠,而色浑绿……"。异石即安绿石。
5、松风石
松 风石,又称松屏石、松枝石,产于吉林省四平市、长春市农安县等地。该石是一种呈半透明状的石头,石中有许多黑色的树状纹理,似古松、枝条、水草等形态,无规则成簇丛生。松风石多见于砂岩、页岩的层面或裂隙中,是铁锰物质随地下水溶液沿岩石的缝隙中渗透、沉积,逐渐凝聚而成。
《杜阳杂编》:"武宗皇帝会昌元年,夫余国贡火玉三斗及松风石。……松风石方一丈,莹彻如玉,其中有树,形若古松偃盖,飒飒焉而凉飈生于其间。"汉朝时夫余国的疆域西至洮儿河,东到牡丹江,南至辉发河以北,北至黑龙江。到三国时期,夫余国占有松花江上游的广大地区,辖境包括今吉林中部和西部。
6、夫余国火玉
夫余国火玉,产于吉林省农安县等地。《杜阳杂编》:"武宗皇帝会昌元年,夫余国贡火玉三斗及松风石。火玉色赤,长半寸,上尖下圆。光照数十步,积之可以燃鼎,置之室内则不复挟纩。"
7、水浮石
水浮石,俗称蜂窝石、江沫石、浮石,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石上空隙九曲回环,似人状物,形状奇特,时有山峰峻峭、悬崖惊险之态。石体吸水性很强,易长苔藓,可雕琢加工,也是适宜制作盆景的山石之一。
水浮石是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浮石质火山碎屑物、火山灰凝固形成的多孔状石块,主含二氧化硅,石中多蜂窝眼状的空洞,因其质轻可浮于水面而得名。浮石既轻又软,容易被流水冲刷,形成犬牙交错、锯齿状的山峰。而坚硬的火山岩角砾镶嵌在浮石的表面,则构成自然景观
长 白山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和白山市抚松县境内,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浮石在长白山主峰白头山的分布比较广,以天池为中心,在半径 70多公里的范围内,都有这种石头,在火山喷发口东北方向的更为广泛,堆积较厚。而天文峰东南侧的白岩峰(又叫华盖峰)的浮石厚度可达50多米,亦含大量粗面岩角砾。
8、柏子玛瑙石
柏子玛瑙石,产于吉林省四平市、长春市农安县等地。
《云林石谱》:“黄龙府山中产柏子玛瑙石,色莹白,上生柏枝,或黄或黑,甚光润。顷年白蒙享奉使北虏,虏主遗以一石,大若桃,上有鸲鹆如豆许,栖柏枝上,颇奇怪。又有一种,中多空,不莹彻,予获一块,如枣大,如贮药数百粒。”注:黄龙府,现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
E-mail:shiyy508@mail.nbptt.zj.cn
石出山水间,本色乃自然。


中国观赏石简介?之七

黑龙江观赏石:
1、火山弹
火山弹,产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的五大连池市(原德都县)。火山弹有的圆如馒头,有的长如条带,还有的呈卵形、纺缍形等,形态各异,极为有趣。五大连池的熔岩地貌类型多样,还有世界稀有的火山喷气锥、喷气碟,也有典型的绳状熔岩、翻花状熔岩及各种象形熔岩、浮石、熔岩隧道等。
五 大连池分布着新、老期火山14座,火山地质地貌保持完整。因火山爆发,岩浆阻塞白龙河,形成五个溪水相连的火山堰塞湖,故名五大连池。随处可见火山弹、喷气锥、喷气碟等,还有火山石河。在五大连池火山群中的喷气锥和喷气碟,是火山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其形态之美,数量之多,分布范围之广,实属罕见。
火 山弹是火山喷发中直冲高空的液态熔岩凝固坠落地面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岩浆熔融体受到拉伸、压缩、旋转、扭曲作用,构成各种离奇外貌;喷气锥由一层层的熔岩堆积而成,里面为空心钟乳状,形如宝塔,是火山喷气口在喷气时,带出的物质较硬且抗风化能力强,在喷气口中心形成高高突起的空心石柱;火山石河则是火山 喷发溢出的熔岩流向外流淌时,沿着一定通道运移,当火山喷发停止后,熔岩流便形成一条低洼的长形沟槽,也称熔岩石河。
2、逊克玛瑙石
逊克玛瑙石,产于黑龙江逊克县宝山乡。该石质地坚硬,硬度可达8度;色彩绚丽温润,俏色丰富,颜色有粉红、红、深红、杏黄、浅绿等;透明度好,块度大;储藏量丰富。逊克玛瑙石可用于雕制刻人物、花卉、酒杯、项链等工艺品,晶莹明亮,颜色俏丽。
逊 克玛瑙石多为紫红色块状,产于第三系孙吴组松散砂砾层中。主要分布于逊克县阿延河流域,宝山乡因玛瑙石的产量丰富、品位上乘而得名。玛瑙石毛石的棱角线和不规则的凸起部分过度圆滑,石上平面部分,亦有当年裸露在地表上风蚀雨浸的斑斑坑洼。尤以当地10米以下的深土层中挖出者色、质最佳。1978年曾采过 32.4公斤的水胆玛瑙,还采到重达100公斤的特大玛瑙。
逊克县宝山乡境内,现有面积为1352公顷的玛瑙石县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即天然玛瑙石。
3、方正彩石
方 正彩石,产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双凤山地下十多米的沙层里。该石色彩斑斓,呈白、黑、红、绿等色,或多色相间;质地有木化石、珊瑚化石、玛瑙等;其木化石质者木纹年轮清晰可见,玛瑙质地者石质通透,颜色各异,有苔纹玛瑙、红玛瑙、锦犀玛瑙等。石上纹理构成似动物、群峰、波涛等图案,具有一定观赏价值。
4、江石
江 石,产于黑龙江省嫩江一带江岸。《清稗类钞?矿物》江石:“黑龙江之嫩江江岸一带产石,曰江石,坚结细腻,华丽朗润,红、绿二色为多。红与玛瑙相埒,绿则苍翠沉碧。中含苔藻、松柏之形,活泼明澈,望之如生。间有中含黑质者,如片云,如点墨,如蝌蚪,绝无晦暗混沌之处。琢磨之,为文具,饶有佳趣。
E-mail:shiyy508@mail.nbptt.zj.cn
石出山水间,本色乃自然。



中国观赏石简介?之八

江苏观赏石:
1、太湖石
太 湖石,又称洞庭石、贡石、花石,主要的产于江苏省太湖周边的禹期山、鼋山、洞庭山等处。太湖石是一种被溶蚀后的石灰岩。颜色有白、灰、青、黑等,也有黄太湖石、红太湖石;质地细密,硬度4~5度,线条柔曲,千窍百孔,形态多玲珑剔透、重峦叠嶂之姿,或灵秀飘逸,或浑穆古朴、凝重深沉;其体量大者居多,最高可达三五丈,一二尺高的比较少,故是叠置假山,园林点缀的最佳石种,体量适宜者亦可用作布置厅堂;以石质温润青纯,表面光滑圆润,多孔多穴,自然造型奇 异,可独石成景为佳。唐?吴融《太湖石歌》:"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太湖石的开采早于唐代,是我国古代四大名石之一。
太 湖石属碳酸盐类石灰岩,经过千万年风化、水溶和波浪冲洗等多种作用而形成。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分布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宜兴一带,其中以鼋山和禹期山最为著名。太湖沿岸遍布石灰岩石,在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的碳酸长期溶蚀和冲击下,原石上的细小缝隙逐渐扩大,相邻的沟壑有的形成皱纹、隆鼻、凹槽等奇异形 态,有的溶蚀成互通的洞穴,极具有瘦、皱、透、漏的特点。太湖石体嵌空作靥、弹窝相套、形态俊美,作孤石能成景、砌筑能成山。
太湖石垒砌的假山,参差错落,峰峦相叠,涡洞相套,韵味无穷,其代表作有苏州的狮子林和环秀山庄。太湖石还能单设成景,常以园林立峰的形式出现,或皱瘦玲珑、或象形状物,苏州留园里高达6.5米清瘦挺拔的"冠云峰"、苏州十中校园内(苏州织造署西行宫旧址)高5.12米皱瘦漏透俱备的"瑞云峰"、上海豫园里高约3米有72个孔洞的"玉玲珑"并称"江南三大名石"。无论是独立的石峰或群石堆叠的假山,都平添了园林的幽静之美,山林之趣。
太 湖石有水石和山石两种。水石多产于太湖中,质地坚润细腻,由于长期受湖水波涛的侵蚀冲击,石上形成状态各异的一个个天然洞穴,宛转回环,透风漏目,其造型玲珑秀美、文静优雅。故水太湖石最具天然婉约之美,目前甚为难得。山石产于湖周围山地,是50万~100万年前形成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 成,石形奇特,棱角粗犷,自然质朴,少宛转灵秀,是现在常采用的太湖石品种。
太湖石也有出于石匠之手,自宋代起,太湖畔的石匠就从事开采湖石生产。即先把石块从山上凿挖下来,然后根据其形状、大小以及园林建筑的需求,凿为千姿百态,再放到太湖里让湖水冲击,经若干年后,湖水把石灰岩侵蚀琢磨得又光又滑,似自然形成。
宋? 杜绾《云林石谱》太湖石:“平江府太湖石,产洞庭水中,性坚而润,有嵌空穿眼宛转险怪势。一种色白,一种色青而黑,一种微青。其质纹理纵横,笼络隐起,于石面遍多坳坎,盖因风浪冲激而成,谓之弹子窝,扣之微有声。采人携锤錾入深水中,颇艰辛,度其奇巧取凿,贯以巨索,浮大舟,设木架绞而出之。其间稍有巉岩 特势,则就加镌砻取巧,复沉水中,经久为风水冲刷,石理如生。此石最高三五丈,低不逾十数尺,间有尺余,惟宜植立轩槛,装治假山,或罗列园林广榭中,颇多伟观,鲜有小巧可置几案间者。
2、昆石

昆石,又名昆山石,主要产于江苏省昆山市北区的玉峰山(古称马鞍山)上。该石为石英晶簇体组成, 玲珑晶莹,质地坚硬,莫氏硬度七度;色泽洁白如雪,悦目怡神;石上窍孔遍体,玲珑剔透;外形峰峦嵌空,奇巧独特;体型一般仅尺许左右,大者极少见;昆石因产于江苏昆山而得名,典雅古朴,具有纯洁美,以色白而玲珑多巧为主要特征,故又称"巧石""玉峰玲珑石"。昆石与太湖石、雨花石一起为江苏三大名石。昆石的开采已逾千年历史,产出极少,自宋代以来被视为供石中的上品,是我国传统四大名石之一。
玉 峰山海拨仅80.2米,组成玉峰山的岩石是近5~6亿年前的寒武纪、奥陶纪时代,在深海中沉积形成的硅质灰岩和硅质白云岩。这种以碳酸钙为主含有硅质团 块、硅质条带的可溶性岩石,在漫长的地质运动作用下,产生十分发育的节理断层裂隙,从地下岩浆中分异出来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液,沿岩石的断层、裂隙、节理侵入充填,有的形成洁白如玉的石英脉,有的在孔洞中结晶形成水晶晶簇,有的与石灰岩接触交代、蚀变,重新结晶成方解石。其石英、水晶、方解石等不同矿物的组 合结构,经差异风化和水的溶蚀雕凿后,则形成晶莹洁白的昆石。
昆石的岩性是白云岩,晶簇体组成呈网脉状,主要成份有二氧化硅99.46%,三氧化 二铁0.44%,氧化钠0.08%,氧化钙0.02%。昆石的形态结构各异,有十多个品种,多以象形命名,分产于玉峰山之东山、西山、前山,较为珍贵的有鸡骨峰、雪花峰、杨梅峰、荔枝峰、海蛰峰、胡桃峰等。鸡骨峰由薄如鸡骨的石片纵横交错组成,峰孔剔透,具坚韧刚劲感,在昆石中最为名贵;雪花峰灵巧纤细、 洁白如雪;杨梅峰尤如石枝上长满晶莹的粒粒杨梅;胡桃峰石表皱纹遍布,块状突兀,晶莹可爱。
玉峰山方圆不过三华里,经过上千年不断采觅,现在山表已很难见到石坯。现存昆山亭林公园里"春云出峋""秋水横波"两座一人高的昆石立峰,为明代旧物,这二株巨石,窈窕玲珑,窍孔遍布,是仅存的巨峰佳品。
昆 石毛坯外部有红山泥包裹,原石采集回来后,大致要经过选坯、曝晒、冲洗、剔泥、雕琢、浸泡等处理,方可配座欣赏。昆石毛坯采下后,清理山泥杂质时千万不可敲击,以免断裂,应先在阳光下曝晒五、六天,待粘附在外表的红山泥干燥发硬时浸人碱水中,山泥则成块剥落;再用清水反复冲刷,并仔细剔除石孔、间隙内的泥 屑石粒;然后用一定浓度的草酸(或海棠花汁敷于石表)洗去石上的黄渍;干净后将石头放人清水中浸泡半个月,漂清酸碱成份,取出晾干即显晶莹似玉的色质。
昆石性喜湿润、洁净,因赏玩时易得尘烟,古人常以玻璃罩住,亦可配插菖蒲陈列,翠白相映,赏心悦目。
《云林石谱》昆山石:“平江府昆山县石产土中,多为赤土积渍,既出土,倍费挑剔洗涤。其质磊磈,巉岩透空,无耸拔峰峦势,扣之无声。土人唯爱其色洁白,或种植小木、或种溪荪于奇巧处,或立置器中,互相贵重以求售。至道初,杭州阜亭山后出石,与此山无分毫之异。
3、雨花石

雨 花石,古籍中称之为彩石、文石、五色石、螺子石。主要产于江苏省扬州仪征市境内及南京市六合区,雨花石形成于距今250万年至150万年,是经过流水搬迁 作用而磨圆的砾石,石质成分为玛瑙石、燧石、硅质岩、石英岩等。硬度为摩氏6度以上,形以圆扁为主,色泽鲜艳多彩,花纹瑰丽无比,朦胧的透明中似有山川云 霞、花鸟鱼虫。是一种既比较重视外形圆滑蕴润,又看重石体上画面图形的观赏石。雨花石的欣赏、收藏已有千年历史。
雨花石品种繁多,纹彩斑斓,形状圆滑,晶莹耀眼,五光十色,千变万化,呈锦绣般的图案。其中较为常见有晶莹明澈的彩色玛瑙、蛋白石等。颜色以红、白、黄、黑、紫、褐、乳白、微黄为多,绿色、蓝色极少。花纹千姿万状,线条圈眼,变化无穷。雨花石的主要品种有:
玛瑙:按颜色分有红、蓝、绿、紫、青、白、酱斑、金黄以及浆水玛瑙、五色锦屏玛瑙等,其中以蓝玛瑙、金黄玛瑙较稀见。
水晶:除无色水晶外,雨花石中含有烟晶、茶晶、黄晶、蔷薇水晶、紫晶、鬃晶、髪晶等,以后三种观赏效果较好,紫晶形端色鲜者为珍品。
玉髓:亦称石髓,雨花石中常见的有葡萄状、钟乳状的,色彩以灰白、乳白居多,也有少量的呈鲜红、深红、葱绿诸色,火红极艳者,较为难得。
蛋白石:雨花石中的蛋白石,质纯,色艳,极具润感,如雾如烟,扑朔迷离,有单色也有复色,色彩极具柔和感,有两种色彩的蛋白石,色与色之间浑然天成。
化石:雨花石中的化石有动物化石、植物化石,以珊瑚化石居多,一般以有色彩,硅化程度高,形象居于石之平面的为佳品。
南京雨花石,古代人称之为"花石子",主要产于南京周边的六合山玛瑙涧。形状如鹅卵石,一般只有蚕豆大小,质地晶莹,放入水中,便显露出绚丽多彩的花纹颜色。因为个体小,便于收藏和欣赏。
《云林石谱》六合石:“真州六合县,水中或沙土中出玛瑙石,颇细碎。有绝大而纯白者,五色纹如刷丝,甚温润莹彻。土人择纹采或斑斓点处,就巧碾成物像。
《云林石谱》螺子石:“江宁府江水中有碎石,谓之螺子。凡有五色,大抵全如六合县灵岩及他处所产玛瑙无异。纹理莹绕石面,望之透明,温润可喜。

《园冶》六合石子:“六合县灵居岩,沙士中及水际产玛瑙石子,颇细碎。有大如拳,有纯白、五色纹者;其温润莹彻,择纹彩斑斓取之,铺地锦如。或置涧壑及流水处,自然清白。

4、栖霞石

栖 霞石,产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栖霞区的栖霞山。石质成分为泥质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硬度4~5度;石色以青灰、褐灰、黑灰为主,红、黄、白、褐次之;形态千奇 百怪,大多数为山形石或景观石;石肤纹理,错落有致,古朴典雅,浑厚沉稳,极具皱漏瘦透之姿。是石玩和制作盆景的上等石材,在元代已供作观赏之用。
栖 霞山古称摄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南朝时山中建栖霞精舍(栖霞寺),因之得名。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又称凤翔峰,海拔286米;东峰形若卧龙,称龙山;西峰状似伏虎,称虎山。栖霞石石质有粗有细,质粗者嶙峋苍古,质细者清润亮泽;栖霞石造型有的漏、透、瘦、皱,嵯峨空灵;有的峰峦叠嶂,嶙刚峭 丽;有的凌空倒挂,峰回路转;有的清润秀丽,扣之如磬。栖霞石的表层纹理,深浅有度,乳凸处清润光泽,如霞似锦,凹陷处纹理清晰,疏密有致,似行云流水,具有独特风采神韵。
明《素园石谱》:“至正间(1341~1368),钱惟善先生游江东获奇石,峰峦秀润,上有古篆纹曰栖霞,心异之,作供几上,每神游其间,便有世外之想。因仿东坡雪浪斋故事,名其室曰栖霞山房,勒铭壁中,永葆奇赏。
◎ 栖霞区境内的栖霞山、龙王山等地还盛产多种可供观赏和制作盆景的石料,主要有:千层石,生成于山脊裸露处表层,经长期风化而成,色黛黑,质地坚硬;北石,生成在山坡土层石缝中,纹理多变,表面裹有一层灰粉,色泽近似龟纹石;矾石,多产于山坡表层,属大理石质,有黄、白二色,色泽自然纯正,质地净者如玉,外 型变化多端。

5、黄太湖石
黄太湖石,产于江苏省南京地区。黄太湖石质地松软,色泽蜡黄,瘦骨嶙峋,孔洞缠连。其淡黄色很有亲和力,颇具观赏价值。
黄太湖石产于碳酸盐岩与侵入岩体的接触带或附近的空洞之中,是原碳酸盐岩破碎后,其角砾被含有微量氧化铁的混合物胶结在一起,当被胶结的角砾经溶蚀后,便在石头上留下大大小小的孔穴及空洞,构成透风漏目,玲珑苗条的形态。
6、溧阳石
溧阳石,产于江苏省溧阳市周城地区。该石质地细腻,多为不透明至微透明,极少数呈半透明""状;色彩艳丽,呈红、紫、黄、绿、褐、灰、瓷白、星点红等色,上品者以红色为主;切面具有千姿百态的花纹和不同的色彩,有的可出现似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溧阳石极易加工,抛光上蜡后,光泽美丽,适宜雕刻印章及工艺品。
溧阳石石质成分为叶蜡石岩,由极细的叶蜡石矿物集合体所组成,另含有高岭石、绢云母、石英、黄铁矿、褐铁矿等矿物成份;硬度约2.5至3度,局部有小于2.5或大于3者;比重约为3.0至3.2。
溧阳石可分为溧阳冻、溧阳星点红、溧阳星点紫等品种,或按石色分为溧阳红、溧阳紫、溧阳黄、溧阳瓷白、溧阳花石等。其中的溧阳红、溧阳冻、溧阳花石、溧阳星点红等较具观赏价值,尤以"溧阳星点红"为珍品。
7、吕梁石
吕 梁石,产于江苏省徐州市东南约25公里的铜山县吕梁乡山区。该石主要成分为泥灰岩、灰岩。大约形成于震旦纪,由泥岩及海藻等低等植物复合组成其独特的垒块形态,受自然风化后形成不规则且排列有序的竖型洞穴。石表粘附有一层古色古香的黄土颜色,并渗透其纹理,色彩与洞穴相互层叠,清晰易见。吕梁石形色浑厚, 苍古奇崛,有山石的棱角和水石的圆润,融刚柔于一体,是较为独特的石种。
吕梁石石质细腻,肤滑如玉,温润可人,扣之无声。石体大的数米,小的寸 许。外观以黄色为主,黑、绿、红等色点缀其间;一般为黄黑相间,黑的是岩石本体,黄的是牢牢附着在岩石上的极细泥沙;带有红色、紫色者属稀少品种,若再具一定形状则为珍品。造型以象形和景观为主,象形者为柱状构造组成的垒块形态,似人物、动物、葫芦等;似景观者多呈层状,构造形态往往成柱状隆起,百态千 姿,最为可观,构成如船、楼、古堡、石窟状等,一般为二至四层,多的达七、八层,每层带石窟皆呈透状,幽洞排列有序,恰似千年古堡或敦煌石窟,其石窟多呈黑色,其余为黄色,窟的直径有三至五厘米。似山形者,呈峰、崖、凹壁、石檐等状,怪模怪样,峰崖高低错落、远近变化自然。其避雨石,石体一侧向外伸出,下 能避雨,故名,亦俊险无比,如神仙闲居,灵气横生。
吕梁石产地一带山区系古代泗水与黄河汇流之处。吕梁石千奇百怪的形状,是由惊涛浊浪千百年来不 断地冲刷侵蚀而形成的,蕴藏在吕梁的虎头山、牛山、雾山、大黑山、瘸山、花山、鹅山、红山等诸山峰上。白楼、圣窝、三黄、萧庄等村庄均有石农采石,尤以白楼、圣窝二村为多,始采已十几年。石农采石多在十一月底至来年清明的农闲季节,有的深翻自家土地寻觅,有的进山挖掘。吕梁石不如灵璧石细密坚实,裸露于地 表的大多风化厉害,石质较疏松,于地下一、二米或更深处挖出的,质地则相对较好。吕梁石采回后,需先清理、剔除附着在石头表面和洞穴中的泥沙,有的要用清水反复刷洗,直至显露出原本石质,方可配座欣赏。
8、徐洲菊花石
徐洲菊花石,产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该石属螺旋菊花石,质地细致,纹理清晰,石色紫红或青灰,石中菊花状图案呈圆形,花纹亦有左旋和右旋之分,有的菊花花瓣的管匙从石的边缘反卷上来,宛如浪花。
9、岘山石
岘山石,产于江苏省镇江市。《园冶》岘山石:“镇江府城南大岘山一带,皆产石。小者全质,大者镌取相连处,奇怪万状。色黄,清润而坚,扣之有声。有色灰褐者。石多穿眼相通,可掇假山。
10、茅山石

茅山石,产于江苏省镇江市的句容市茅山。该石岩性为白云岩,呈冷白色,有类似新疆和田饭渗等玉性,佳者俗称水石。
茅 山又称句曲山,位于江苏省的西南部,南北约长10公里,东西约宽5公里,面积50多平方公里。横卧于江苏镇江句容市、丹徒区、丹阳市,常州金坛市,南京溧水县之间。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茅山玉晨观北的冷水涧,旧名苍龙溪,茅山石在涧水的长期冲刷下,其色如玉,坚润可爱,在古代亦比昆山石闻名。
《格 古要论?珍宝论》:“句容茅山石,白而有光,有水石,冷白色,或有水路,或有饭糁,好者与真玉相似,虽刀刮不动,终有石性,不温润,宜仔细辨之。”《清一 统志》:“金坛县茅山出茅山石,如玉石钟乳。”《弘志句容县志》:“冷水涧在茅山玉晨观北,旧名苍龙溪,水漱石出其色如玉,坚润可爱即茅山石也。
◎茅山还有太湖石、石墨石、石瑙、石钟乳等多种怪石,其石质有的为石灰岩,有的为砂岩。

11、宜兴石
宜兴石,产于江苏省宜兴市。该石质地为石灰岩,造型怪异,天然轮廊具有瘦、透、漏、皱、怪等特点,状类太湖石,玲珑奇秀,是点缀园林、叠造假山的良好材料。
宜兴张公洞和善卷洞等地,山岭、盆地相间排列,喀斯特地貌发育,有阔大幽深的石灰岩洞,山中多怪石,或半裸于地表或蕴藏于土层中。
《园冶》宜兴石:“宜兴县张公洞善卷寺一带山产石,便於竹林出水,石性坚,穿眼,险怪如太湖者。有一种色黑质粗而黄者,有色白而质嫩者,掇山不可悬,恐不坚也。
12、龙潭石

龙 潭石,产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龙潭。《园冶》龙潭石:“龙潭,金陵下七十余里,地名七星观,至山口、仓头一带,皆产石数种;有露土者,有半埋者。一种色青,质坚,透漏文理如太湖者。一种色微青,性坚,稍觉顽夯,可用起脚压泛。一种色纹古拙,无漏,宜单点。一种色青如核桃纹多皴法者,掇能合皴如画为妙。
13、青龙山石

青龙山石,产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南郊的青龙山。《园冶》:“金陵青龙山石,大圈大孔者,全用匠作凿取,做成峰石,只一面势者。自来俗人以此为太湖主峰,凡花石反呼为「脚石」。掇如炉瓶式,更加以青峰,俨如刀山剑树者斯也。或点竹树下,不可高掇。
14、玛瑙石

玛瑙石,产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宝积山。该石近似雨花石。《云林石谱》玛瑙石:“泗州盱眙县宝积山与招信县皆产玛瑙石,纹理奇怪。宣和间,招信县令获一石于村民,大如升,其质甚白,既磨砻,中有黄龙作蜿蜒曲屈之状,归置内府。”注:泗州盱眙县,今江苏盱眙县。
15、宜兴锦川石
宜兴锦川石,又名松皮石、石笋石,产于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宜兴锦川石外表似锦川、松皮,状如砥柱,带有眼窠状凹陷;色泽有淡灰绿、土红、黄、赭等色,有纯绿色亦有五色兼备者;一般只长1米左右,也有大于2米者,则属名贵。
《园冶》锦川石:“斯石宜旧。有五色者,有纯绿者,纹如画松皮,高丈余,阔盈尺者贵,丈内者多。近宜兴有石如锦川,其纹眼嵌石子,色亦不佳。旧者纹眼嵌空,色质清润,可以花间树下,插立可观。如理假山,犹类劈峰。
16、石笋

石 笋,产于江苏省镇江市黄山。《云林石谱》石笋:“石笋所产凡有数处,一出镇江府黄山,一产商州,一产益州诸郡。率皆卧生土中,采之随其长短就而出之,或有断而出者,大者三二尺,小者尺余,皆微著土。其质挺然尖锐,或匾侧有三两面,纹理如刷丝,隐起石面,或得涮道,扣之或有声,石色无定,间有四面备者。又有 高一二丈,首尾一律,因斧凿修治而成。”注:镇江府黄山(江苏镇江市黄山);商州(河南商县);益州(四川成都市)。
《聊斋杂记?石谱》石笋:“镇江、益州皆有。其质挺然,理如刷丝。
17、竹叶石

竹 叶石,亦称五花石,产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汉王乡班井村一带的山峦之中。该石学名竹叶状灰岩,属寒武系碳酸盐类的沉积岩,硬度4至5度;石面上布满竹叶状 纹理,花纹千姿百态,分布有致,清秀典雅;呈红、黄、蓝、紫、白诸色,色泽古朴,其中紫红色的竹叶石,主要是由铁的氧化物渗透、浸染而成;竹叶石一般独立成块,大小不一,分布于半山坡上,极易觅寻。刚采集的竹叶石表面有泥渍,一般完整,不需雕琢研磨,用稀淡盐酸清洗一下即具观赏效果,清代时常用其研磨健身 球。
竹叶石为石灰岩,源于集散海里的竹叶状碎石,被含有钙质的胶体粘合成岩石。竹叶石可呈各种色彩,有灰蓝底色紫红竹叶石、灰青底色白竹叶石、灰 白底色紫边黄竹叶石、淡黄底色黄竹叶石、黄褐底色黑竹叶石、青灰底色红竹叶石等。有的石上纹理显现出清晰的竹干、竹枝、竹叶,形似一枝完整的竹子,清新高洁,可谓珍品。
竹叶石在山东省长清、平邑、临朐、梁山、莱芜等地及辽宁省一些地方亦有分布。
18、湖山石
湖山石,产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山。该石多呈青黑色,花纹与骰子香楠木相差不多,性坚好。湖山在江宁区南三十里处,周围七里,山上有湖久旱不涸。
《聊斋杂记?石谱》湖山石:“青黑,类太湖,纹类骰子、香楠,可嵌桌面。
19、涟水怪石

涟水怪石,产于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该石嵌空玲珑,峰峦洞穴样样皆备,颜色清润,叠峰层峦,千姿百态;更奇者,石上亦布满天雕神镂之巧。涟水县境内有黄河故道78公里,地形地貌独特、复杂,多蕴存有形状奇特的石头。
《素园石谱》载:“米尝守涟水,地接灵壁,蓄石甚富,一一加以美名,入室终日不出。
20、斧劈石

斧劈石,产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镇江市的丹阳市。该石属岩页,经长期沉淀而形成,主要含石灰质及碳质;石质较软,可开凿分层,又称“云母石片”;石表皴纹与中国画中"斧劈皴"相似;色泽以深灰、黑色为主,随石中含铁量及其他金属含量成分的不同,也有灰中带红锈或浅灰等变化。
斧劈石形状修长、刚劲,色泽自然,宜于造景,做剑峰绝壁景观尤其雄秀。但表面皴纹凹凸反差不大,吸水性较差,难于生苔,现多用于大型园庭置景。
21、镇江石
镇江石,又称黄山石,产于江苏省镇江市黄山。《云林石谱》:“镇江府去城十五里,地名黄山,鹤林寺之西南,又一山名岘山,在黄山之东,土中皆产石。小者或全质,大者或镌取,相连处险怪有万状,色黄,清润而坚,扣之有声。间有色灰褐者,石多穿眼相连通,可出香。
镇 江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形南高北低,市区南部自西向东分布着五州山、十里长山、东山、九华山、黄山、观音山、鸡笼山、磨笄山等,市区东郊零星分布着汝山、横山、京岘山、雩山,城区内分布着金山、焦山、北固山、云台山、象山等孤丘。黄山位于镇江市南郊九华山北侧,相传山上长满了野茼蒿,夏秋开花一派金 黄,故名,山高156.6米,面积约0.55平方公里。

E-mail:shiyy508@mail.nbptt.zj.cn
石出山水间,本色乃自然。
注:允许转载、摘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中国观赏石简介之九 浙江:


浙江观赏石(一):
1、青田石

青 田石,产于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方山、山口一带。青田石主要组成矿物为叶蜡石,质地致密细腻、坚韧,温润光洁;显蜡状,油脂、玻璃光泽,不透明、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颜色呈青、黄、淡红及青灰等,以淡青色居多,细分有青白、浅绿、黄绿、翠绿、淡绿、紫蓝、深蓝、灰蓝、粉红、灰白、灰等色;硬度为 2.5~3度,密度约2.7克/立方厘米,折射率1.545~1.599。青田石一般夹杂在坚石之中,大块的石头较为少见,因产于青田县而得名,尤以方山的产量最为丰富。青田石色彩丰富,花纹奇特,脆软相宜,极易受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篆刻用石,据史料记载,六朝时即有采掘利用,宋时开采较多,清代开采 已具有相当规模。
青田石属叶蜡石类,化学成分以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硅为主,约占总含量的90%,其他有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铁等。矿床属火山──中低温热液矿床,成矿形式以交代为主,充填为次,成矿年代为距今约1.4亿年的晚侏罗纪,蕴藏在浙江北部重峦叠嶂中。
青 田石的自然矿石,因色泽、矿物共生组合、矿石结构构造的差异,有单色、杂色、刚玉质、红柱石质等类型:单色青田石,呈青白、乳白、紫灰紫等色,具油脂光泽或土状光泽,由叶蜡石、绢与母或叶蜡石化凝灰岩等组成,是用于雕刻的主要材料;杂色青田石,常呈条带状,由浅色及深灰色叶蜡石或叶蜡石化凝灰岩组成,当矿 石中含铁时则出现美丽的红色"云雾",是石雕的重要矿石;刚玉质青田石,叶蜡石呈浅灰色,刚玉呈深蓝色斑点镶嵌其间,称为"蓝花丁";红柱石质青田石,叶蜡石呈浅色,红柱石呈红色斑点分布于其间,或组成条带分布于浅色叶蜡石中。
青田石按色泽、透明度、质地等方面的差异,可分为普通青田石和青田冻石及其所属的多个品种,封门青、灯光冻等是其中的上品。
普通青田石,颜色艳丽,光泽强,质地致密细腻,透明度稍差。按颜色分有白青田、绿青田、蓝青田、黄青田、紫青田、红青田、灰青田等。
青田冻石,颜色丰富鲜艳,玻璃光泽强,透明度好,光洁如玉,富含AL2O3,质稍软。其色泽、纹理、透明度、质地各有不同,品种较多;晶莹如玉、透明、照之灿若灯辉者称"灯光冻"或灯明石、灯光石;颜色丰富多彩、透明或半透明者称"五彩冻";似竹叶般青绿、透明度高者称"封门青";此外,还有鱼脑冻、紫檀冻、红花冻、松皮冻、酱油冻、橘黄冻、菊花冻、封门蓝等。
封门青:产于青田山口镇封门山而得名,又称"凤凰青""青冻"。石质细嫩,微透明至半透明,其清绿色有深有浅,有白菜青、竹叶青、兰花青等颜色品种。以质地纯洁细腻、颜色明媚均匀无杂色者为珍。
灯光冻:产于青田图书山(鹤山)的官司洪洞。石质细嫩,色黑而富有光泽。用灯光映照,其石头通体透明,并呈现红黄色或微黄色,恰似灯辉,莹洁如玉,故名。
五彩冻:石质细腻,半透明至近透明,其上多同时呈现多种颜色,质优者颜色柔和不乱,五彩斑斓,故名,属稀有的珍贵品种。
青 田石石质结实细密,刀感软硬适中,主调尚清、尚淡,雍容娴静,特富金石味。优质青田石质地致密细腻、坚韧光洁,无裂纹、杂质、包体及其他缺陷,块度大,颜色艳丽均一,蜡状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强,半透明至透明。用于雕刻印章的优质青田石有丰门青、石竹花、黄石花、紫檀花、墨青花、松花皮、酱油冻,及巧 色印雕等。青田石亦可用于雕刻人物、动物、植物、花鸟、器皿等艺术品。
2、昌化鸡血石
昌化鸡血石,又名凤血石,产于浙江省杭州临安市昌化镇西北面的玉岩山。该石是含辰砂矿物的致密块状叶蜡石,具有鲜活艳丽如同鸡血的色彩和亮丽剔透似美玉般的光泽,因其石色彩艳红如鸡血而得名。可用于制作印章、雕刻工艺品和原石欣赏。
昌 化鸡血石系辰砂与地开石、高岭石等矿物的天然集合体。构成石质的主要成分是地开石和高岭石,有黄、红、紫、青、绿、白、灰、黑等基色,其透明度有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多种;石中鸡血的主要成分为辰砂(硃砂),有鲜红、大红、紫红、淡红等色,呈片、团块、条带、星点、及象形等状分布。昌化鸡血石分冻地、软地、刚地、硬地四大类,50余个品种,绚丽多姿,各具特色。
冻地鸡血石的成分是辰砂与地开石、高岭石组成的天然集合体,硬度为2至3度,微 透明至透明,强蜡状光泽。冻地鸡血石是昌化鸡血石中的名品,历来是开采的主要对象。主要品种有:牛角冻、田黄冻、肉糕冻、桃红冻、玛瑙冻、羊脂冻、玻璃冻、朱砂冻、芙蓉冻、五彩冻、银灰冻、豆青冻等鸡血石。
软地鸡血石的成分是辰砂与地开石、高岭石和少量明矾石、石英细粒组成,有一定蜡状光泽,硬 度为3至4度,不透明或部分微透明。以多姿多彩的软彩石为地,不少品种的血色、血形与色彩丰富的质地相融合形成美丽的图纹。软地鸡血石是昌化鸡血石中最常见的一类,产量约占60%。主要品种有:黑旋风、瓦灰地、桃红地、朱砂地、酱色地、巧石地、白玉、黄玉、青玉、花玉、紫云、板纹等鸡血石。
刚地鸡 血石的成分是辰砂与弱或强硅化的地开石、高岭石、明矾石、硅质成分及微细粒石英的集合体,分软刚地与硬刚地两类。软刚地硬度为3至5.5度,部分质理较细 润,有玉肌感,不透明,少量微透明,质好者同软地鸡血石相似,但石质脆,易破裂,受热、受震的情况下尤甚;硬刚地硬度大于5.5度。刚地鸡血石以褐黄色、 淡红色为主,大部分不宜雕刻,一般稍作加工后以观赏其自然美。主要品种有:刚灰地、刚褐地、刚白地、刚粉红地等鸡血石。
硬地鸡血石的成分是辰砂与硅化凝灰岩组成,主要含SiO2,硬度为6度以上,有的大于7度,不透明,干涩少光,俗称"硬货"。质地颜色较单调,多呈灰色、白色,少量黑色和多色伴生。硬地鸡血石难以雕刻,属低档品。主要品种有:硬灰地、硬黄地、硬黑地、硬褐地等鸡血石。但其中在硬地表面伴生鲜艳鸡血,形成单面或双面鸡血薄皮的,俗称"皮血",则属上档或中档品,且质地愈硬,其伴生的"鸡血"亦愈鲜愈浓,愈不容易褪色,质好者是制作工艺品的佳材,有的只经表面抛光就极具观赏价值。
昌化鸡血石的品质,一是"鸡血",二是质地,主要看石质是否洁净、细润。以红色集中、面积大、鲜艳纯净,并深透石中的为上,红色分散,呈点块状,颜色发紫或发浅的为次。质地细腻,洁莹如玉,半透明,以羊脂冻为上,乌冻次之。全红而通灵的称"大红袍",黑白地与鸡血三色者称"刘关张"
昌 化鸡血石最早由上溪乡邵家村(今玉岩山脚下的大峡谷镇玉山村)的一位农民,发现于村庄对面康山岭西侧露出地表的岩石上,见其昌莹如玉,红似鸡血,艳丽非凡,用铁杵凿下一块带回,之后邵家村和邻近村庄的村民相继上山采石,并迅速传扬开来,成为中国印章石之珍贵品种。昌化鸡血石的开采利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明清时代颇为兴旺。
昌化鸡血石主产于玉岩山(也称玉石山),广泛分布于康岭一带,该地旧属临安市原三县合一前的昌化县昌化区,1960年并入临安 县,1996年临安撤县设市。矿山走势自大峡谷镇的鸡冠岩(原上溪乡西北角)开始,向东北延伸,经灰石岭、康山岭、核桃岭、纤岭等山岭,约10公里。主矿 区在海拔1230米的玉岩山北坡,离昌化镇50多公里,离临安市驻地锦城镇100多公里。
昌化鸡血石也被称为昌化石,但在昌化石的品种中,又以鸡血石最为珍贵,其它还有白昌化、花昌化、黑昌化等,也是制作印章和雕琢工艺品的极好原料。
3、水冲硅化木
水 冲硅化木,产于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澄潭江流域。该石较原生硅化木坚硬,表面光鲜圆纯,木质纹理极为清晰;颜色以红、黄、蓝、绿、黑等色为主,或多色相间;形状古朴典雅,姿态万千,有的形成众多孔洞,有的似人物、山水、禽兽等怪异灵石;体量小的如卵石大小,大的重达六、七十公斤,多为中小个头,适宜把玩、清 供。佳者质地温润似玉,石表包浆天然,肌理纹彩丰富,色泽秀丽,五彩斑澜,超脱以年轮树节为特征的硅化木鉴赏范畴,极具观赏性。
硅化木也称木化 石,是树木因地壳变动被埋入地下,经地层压力与热力和二氧化硅溶液漫长年代的作用,植物纤维被沉淀的二氧化硅填充置换,而形成的木形硅质岩石。新昌的硅化木主要是距今7000万年至2亿年前的侏罗纪至白垩纪的松、柏、杉、银杏、桦树等组成的原始森林形成的。水冲硅化木,是硅化木经地壳运动裸露地表后被洪水、冰川等冲入河中,与沙石一起经千万年激流冲淘、磨砺而形成。有较好的水洗度、磨圆度,石表润泽,色艳纹细,有的年轮、树结和木质纤维等历历可辩,是硅 化木里的罕见种类。
水冲硅化木资源稀少,但分布较广,蕴存在上游有硅化木原生地的河床上或古河道冲积层中。浙江境内的嵊州、金华、永康、东阳、武义、兰溪均有发现,尤以新昌一带为多。澄潭江流域溪河纵横,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水冲硅化木产地。
4、新昌黄蜡石
新昌黄蜡石,产于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澄潭江一带。该石质地细腻润滑,光泽诱人,颜色极优,形态敦厚可爱,有状似金牛、企鹅、鲸鱼等动物,亦有如浓缩的自然山峰等,有的石头上还有淡淡的"圈纹""指甲纹",此属硅质"冰川冰碛砾石"特征。
在河道中涉水而觅的黄蜡石,有冰蜡、胶蜡、晶蜡、细蜡、粗蜡之分,其中以冰蜡为佳,它透光性好,表面平滑油光,犹如美玉;胶蜡的表面呈油滴状、蜡凝状,亦富有观赏性。
5、宁海蜡石
宁 海蜡石,产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城郊的大溪。宁海位于浙江东部沿海,处于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与奉化市、象山县、天台县、新昌县、三门县接壤。县域总面积 1931平方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滨海多山丘陵地区,山体系天台山脉中段。大溪,古称石瑜溪,为白溪最大支流,前人以其溪流之大而向称,黄坛以下称洋溪;发源于宁海境内镇亭山(海拔945米)南麓,南流折东,于马婆园注入白溪;流长37.2公里,流域面积210平方公里。大溪沿途青山叠翠、碧水清 流,山涧怪岩林立、溪中满布卵石,流经洋溪段,更是连绵的卵石滩。沿溪的火成岩、变质岩和各种矿物千万年连续不断地在此沉淀,并在水浪冲击中相互磨砺,形成的卵石类奇石极其丰富。尤以蜡石类奇石为佳,颇具观赏价值。
宁海蜡石石质坚硬,色泽饱满、浑厚沉着,质地均温润如玉质。洋溪段的宁海蜡石一般呈单一个体夹杂埋藏在溪床沙渍或溪道冲积沉积带的卵石滩中,当洪水冲刷过后或枯水季节,可在溪水中或卵石冲积滩上采集。主要品种有黄蜡石、白蜡石、蜂窝蜡石、红纹蜡石等。
黄 蜡石:质地坚硬细腻,石表光洁度好,触感爽滑柔润,色泽近于金黄、浑厚沉着;天然包浆完整,无须刻意养护;石形千姿百态,既富有局部的自然野趣,又显现出整体上的静雅华贵;体量一般在30~100厘米左右,宜于点缀园林、庭院和厅堂几案清供欣赏。特别是一些石体布满洞穴,且在洞穴中长着葡萄大小珠子的黄蜡石,最为珍贵。
白蜡石:当地人称"玉石头",质地晶莹剔透,石表温润如玉,淡雅纯洁,不是羊脂胜似羊脂;体量略小于黄蜡石,现已发现的一般在50厘米以下。
蜂窝蜡石:该石在水与沙的磨洗下,已淘尽杂质,仅存似玉质化的坚韧经络。形态怪异,通体呈蜂窝状,满布洞穴,孔洞通幽,玲珑宛转;瘦、皱、漏、透致极。最适宜近观细赏,令人回味无穷。
红纹蜡石:质地润泽,呈微透明状;颜色微红略带浅黄;表面光洁,水洗度好。石体中有丝状鲜红色石脉呈弧型分布,石表的纹路因石体的磨切面不同,有丝状、条带状、不规则块状等,尤以丝状类同心圆纹、丝状云纹最具观赏价值。
6、瓯江石
瓯 江石,主要产于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瓯江。瓯江是浙江省的第二条大河,滩陡水急,上游地质结构变化大,有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经亿万年的风化、冲刷、搬运,千姿百态、色彩斑斓的河卵石散落在八百里瓯江两岸。地处瓯江中游的青田大小卵石滩星罗棋布,有的绵延5~6里长,是瓯江石的主要采集地点。
瓯 江石的品类较多,质地有火山岩、石英、玛瑙、玉质等,品种有黄蜡石、彩陶质石、锦纹石、卵石等,有图纹石也有造型石,并以图纹石为主。瓯江图纹石质色较佳,纹路细腻流畅,线条曲折多变,形成似雪山初融、瀑流飞挂、山水树木、飞禽走兽等景物图案,妙趣天成,生动传神。造型石以黄蜡石、彩陶质石为主、形态圆 润自然、色彩艳丽夺目、造型多端,有似山水、人物、动物等。
7、弁山太湖石
弁山太湖石,又名弁山花石、弁山石、卞山石,产于浙江省湖州市弁山。弁山太湖石,造型奇特,形状各异,中空剔透,具备皱、瘦、漏、透之特征,是营造园林的佳石,两宋时曾被作为特殊贡品。现弁山一带仍有太湖石蕴藏,有的裸露于地表。
弁山又名卞山,位于湖州城西北9公里,雄峙于太湖南岸,盛产太湖石。据传,当年宋徽宗"花石纲"遗留下来的,诸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玉玲珑"等太湖名石,均采自湖州弁山。
弁山石太湖石天然形成,一般都在数千或上万斤,宋代弁山人搬运太湖石时,先用胶泥将石孔填实,再用苎麻筋杂以泥,包裹成圆浑状,放在太阳下晒干使之坚实。然后用木头将圆浑状的太湖石推滚上船,到达目的地后再用水浸,去掉胶泥包装,弁山太湖石就露出本来面貌。
《云 林石谱》卞山石:“湖州西门外十五里有卞山,在群山中最为崷崪,顷朱先生居之。产石奇巧,罗布山间,巉岩磊磈,色类灵壁,而清润尤胜。叶少蕴得其地,盖堂以就其景,因号石林。石上皆有李唐游人题字,自颜鲁公而下,悉署焉。又州之西北凤凰山后,地名前山,于乱筱间有石生土中,下多流泉,石质嵌空险怪,往往穿 眼,青翠如湖石,悉高大,鲜有小者。宣和间,尝使土人取之,重不可致,今有数块留道傍。
◎弁山以分水线为界,西北属长兴县。长兴西部一带的山体,嵌空玲珑、峰峦洞穴皆有奇石遍布。拨开山体泥土即露奇石。

8、金华松石
金华松石,俗称松化石,学名硅化木。产于浙江省金华市婺江流域的永康、武义、金华、东阳、磐安、兰溪等地。该石表面树木纹理清晰,横截面有树的年轮,颜色各不相同,体量大小不一,最长的达十多米。
金 华松石的分布状态有两种,一种藏于婺江、永康江、武义江和兰江的河流中,石上纹理、年轮明显,有玛瑙色、灰褐色、红黄色或似五彩石等;一种蕴存在山上,呈黑色或黄白色,多受岩石挤压,往往跟其他岩石黏连融合在一起。婺江中的硅化木,多是捞沙者捞沙时取得;而山上的硅化木,则多被开山或爆破者所获取。
金华松石是由火山和地壳运动,使得大片森林被厚厚的泥沙所埋没,经地下含二氧化硅的矿物质侵入作用,木质纤维组织被二氧化硅所交代或充填,树木逐渐硅化,而形成的石头。
宋?杜绾《云林石谱》松化石:“唐陆龟蒙得石枕、琴荐,因作《二遗诗》,序中言东阳、永康一路,松老皆化为石。……大者径三二尺,尚存松节脂脉纹。土人运而为坐具,至有小如拳者,亦堪置几案间。
唐?陆龟蒙《二遗诗序》:“东阳多名山,金华为最大。其间绕松石,往往化为石。

9、桃花石

桃 花石,俗称紫竹石、观音石,产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桃花岛连治山村。该石外观与普通乳白色的石灰石相似,但在切面上有桃树状、海生蕨类植物状、竹叶状、柏树叶状的天然纹理,一般呈黑色、灰褐色或者墨绿色,形态奇特。体量较大的石头,依纹理敲开后,新切面上也有同样的图案纹理。传说是先秦时期隐士安期生醉墨 洒于山石,遂呈桃花纹,故石称桃花石,山称桃花山,岛成桃花岛。
桃花岛古称白云山,其西北部的散花峰有支山脉向东延伸,至距主峰约1500米处的梿槌山嘴一带出产的桃花石,质地细腻,花纹呈墨绿色,很耐观赏,亦可用于制作工艺品。桃花岛别处出产的桃花石多为白色,花纹虽显明,但石质较粗,故一般都以梿槌山桃花石为上品。
桃花岛的主体由多节理、多裂隙的花岗岩构成,水中的铁锰等矿物质从岩石裂缝中下渗,沉淀在以钾长石为主要成分的浅红色花岗岩上,形成密密麻麻褐色的花朵状或树枝状图案。有的将石中竹叶状花纹称为"观音竹",而具有该花纹的岩石则称"紫竹石""观音石"
10、天竺石
天竺石,产于浙江省杭州市天竺山。该石晶莹清润,嵌空剔透,玲珑隽逸,石体棱角分明,俊美秀丽,为我国著名园石。白居易在杭州做了3年刺使,任满离去时,别无他求,仅取两片天竺石,可见此石之一斑。
杭州天竺山钟灵毓秀,云影山岚,曲涧淙淙,主峰在西湖之西偏南约5公里处,海拔412.5米。特别是下天竺附近的莲花峰一带古时盛产"天竺石"

石出山水间,本色乃自然。


中国观赏石简介?之十 浙江:

浙江观赏石(二):
11、武康石

武康石,又名花石,主要产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武康镇(原武康县)东郊的丘陵山地。该石质地极为坚硬,非常不易磨损,颜色深赭,表面有许多细小的蜂窝眼,状似朽木,古朴秀丽,千姿万态。是修造园林的佳品,至北宋时期已具盛名。
武康石包括园林假山石、建筑用材两种。园林叠山用的武康石,习称"武康黄石",色泽黄褐,属于地表风化岩,纹理不清,块状形态不规则,累石为山,峻嶒秀润,颇惬观赏,如著名的上海豫园大假山等;还有一种属于海相硅质岩,色泽灰黑,同是园林叠山的良材。建筑用材的武康石,习称"武康紫石",属于火山喷出岩中的融结凝灰岩,多呈淡紫色,少数呈黄褐色,石表经风雨侵蚀易氧化成紫褐色,质地粗犷古朴,纹理清晰,略具吸水性;砂岩质武康石即使加工非常平整,表面仍具涩性,雨中踏上也不会滑溜,是古桥梁的优秀石材。
宋? 杜绾《云林石谱》:“湖州武康石出土中,一青色,一黄色而斑,其质烦燥不坚,无混然巉岩峰峦,虽多透空穿眼,亦不堪宛转。采石人入穴,石多卧生甚广,度奇巧处以铁錾揭取之。或多细碎,大抵石性匾侧,多涮道折叠势。浙中假山藉此为山脚石座,间有险怪尖锐者,即侧立为峰峦,颇胜青州。
明代万历《湖州府志》:"武康石大而近粗,青石出黄山桥,蛮石出乔木山。"蛮石是当地对建筑石材的俗称。

12、常山石
常山石,又名常州石,空字石,石洪溪雅石,主要产自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城外南门溪。该石以形质取胜,大多石质黝黑温润,参差透漏,尤以象形石居多。南门溪古称思溪。
《云 林石谱》常山石:“衢州常山县思溪,又地名石洪,或云空宇。石出水底,侧垂如钟乳,杂泥沙,不相连接,采人车戽深水,得之甚难。或大或小,不逾数尺,奇巧万状,多是全质。每一石,则有连续尖锐十数峰,高下峭拨嵌空,全若大山气势。亦有拳大者,又于巉险怪岩窦中出石笋,或欹斜纤细,互相撑柱之势。盖石生溪 中,为风水冲激,融结而成奇巧。又峰峦耸秀,有洞穴委曲相通,底坐透空,堪施香烬,若烟云萦绕乱峰间。一种色深青,石理如刷丝,扪之辄隐手。又一种青而滑,或以磁末刷治而然,率皆温润,扣之有声。间有质朴全无巧势者,石性稍矿,不容人为,非如灵璧可增险怪也。
13、仙居木鱼石

仙居木鱼 石,又称响铃石、响铃岩、凤凰蛋,产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湫山乡抱龙村响石山。该石是一种空心石块,呈圆形,形态迥异,或像木鱼或像马铃。一般似鸡蛋或碗口大小,最大者如脸盆,重达五、六十公斤,最小者如玉米粒,重几十克。表面灰白色,高低不平略粗糙,间有纹理图案。其空腔内物质有的呈粉沙状,有的呈卵石 状,有的为液体,随手摆弄可发出声响。尤其是原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仙居木鱼石的质地有粗有细,石质细腻者,常有光泽,声音清越,但造型少奇特;石质粗糙者,石色暗淡,声音沉闷,但多有玲珑之形态。古代文人墨客曾以木鱼石为罐为砚,所盛水墨久不变质;现有的用此石并制成石琴,其音色亦不同凡响。
仙 居木鱼石是一种火山喷发物。火山喷发时,由于岩浆特别粘稠,其中又含有较多的气体,因而形成了灰白色的空心石头。响石山原名猴山,距城关约40公里,历年 来抱龙村村民在响石山上偶尔可以捡到木鱼石,近年因村民大量地采挖此石,现山坡表面已基本无石可寻,但山体土层中还有相当蕴藏。
14、石笋石
石 笋石,又称白果石、松皮石、鱼鳞石,产于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砚瓦山等地。该石为竹叶状灰岩,质地坚硬;呈青灰、淡紫、褐、绿等色;外形多呈条柱状,有宽有窄,有的尖锐,有的扁侧;石中含有灰白色的白果状砾石,其砾石有的风化后形成一个个孔穴;石体表面有风化层的,纹理尤为美观,显得古朴自然。石笋石藏于山 土中,采出后直立地上,多呈笋状,有长有短,以长而阔者为贵,尤以青皮白果为佳。可用于园林、庭院造景,宜作险峰。
15、常山假山石
常山假山石,产于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青石镇。该石质地坚硬,色彩鲜明,状似自然山峦,浑然天成,古朴典雅。可用于园林、庭院堆叠假山,也用于制作盆景。
常山假山石,是千百万年前的各种岩石在地壳变迁过程中经自然风化而形成的,青石镇境内遍山怪石奇岩,尤其砚瓦山村一带有丰富储量。
16、萧山石
萧山石,又称珍粟红石、萧山红石、西山石,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伟民村的西山上。该石色泽紫红,金石味足,硬度适宜,刀感好,抛光后神韵端庄、亮泽,色泽和材质独特,为雕刻之上品。
萧山石形成于7亿年前,为目前印石中形成年代最久远的石材。但其石质较粗,颜色变化不大,且多为大材,常用来加工巨印。萧山石储量丰富,不名贵,甚至被当地人拿来研磨成颜料。萧山石所有的石材都是一致的纹理和颜色,其独有的红色常被称为"中国红"
17、永康鱼化石
永 康鱼化石,产于浙江省金华永康市古丽镇附近方圆五公里的山坡上。该鱼化石的轮廓近如现在淡水中的鲫鱼,形体较小,最大的不过10厘米长。在灰黄色的页岩 中,原始鱼类的当时形态有的呈直挺状、有的为弯曲挣脱状、有些则多条重叠、交揉在一起,大多鱼刺、脊椎骨显露清晰。还有类似鳗鱼的化石,以及卷着长须印在页岩上面的虾化石。
在产地山坡上,到处裸露出一片片挤压着的薄板状页岩,鱼化石则蕴藏其中。挖出页岩后,用铁凿沿着岩石的纹理轻凿下去,将页岩一片片分开后,就可找到形态各异的鱼化石。
古丽镇附近一带的山势平缓,分布着距今约三千万年至六千万年前的侏罗纪、白垩纪时代的山群。附近不远处,至今留存着火山口的遗迹。据分析该地区古时候应是一片水域,由火山活动、地质变迁等因素引起水域干涸,成为陆地,将原始鱼类保存在水成页岩当中。
18、宝华石
宝华石,又名花乳石、百花石、赤城石,产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东宝华山。该石质软细腻,纹理斑斓,丹者如霞,青者如黛,历史上曾用于加工刻镂印章、石枕、屏风等物。
宝华石色泽众多,其中似大理石纹者较具特色,基底为白色,石上显水墨变幻般的云水纹,颇有山水画的韵味。但宝华石质地较粗松,不宜奏刀,近年已很少用作印材,现存石印多为旧物。
《云林石谱》宝华石:“阶州天台县,地名宝华,石出土中。其质颇与菜州石相类,扣之无声,色微白,纹理斑斓。土人镌砻作器皿,稍工或为铛铫,但经火不甚坚久。
《清稗类钞?矿物》花乳石:“花乳石为图书石之一种,天台宝华山所产,色如瑇瑁,莹润坚洁,可作图书。元末,王冕始以花乳石刻印,是为石印之始,至本朝而采者甚多。

19、金华石

金华石,产于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山。金华山(又称北山)位于金华城北,海拔150-1200米,绵延250平方公里。
《云林石谱》金华石:“婺州金华山有石,如羊蹲状。予与僧寺见之,耳角尾足仿佛形似,高六七尺。传云黄初平叱石之山,与笔谈中所载无异,但未见偶者。
20、数珠石

数珠石,又名饭石,产于浙江省金华义乌市佛堂镇的云黄山(也称松山)山麓。该石青白紫绿,可作数珠,质地为磷矿石。传说梁傅大士以余饭饲虎,饭弃掷林间,化而为石,青白相杂,亦谓之饭石。
《云林石谱》饭石:“婺州东阳县双林寺傅大士道场山中产石。凡有青、白、紫、绿色,皆莹彻,谓之饭石。质细碎,堪治为素珠,或作镇纸。
《浙江通志?清光绪间重刻乾隆本》:“金华府东阳县宣和石谱。婺州东阳县双林寺傅大士道场。山中产石。凡有青白紫绿色。皆莹徹。谓之饭石。质细碎。堪治为数珠。或作纸镇。”(注:佛堂镇东临东阳市,双林寺位于镇东边。)

21、紫石
紫石,产于浙江省绍兴诸暨市乌带山。该石即为紫石英,形色如石榴子。
《会稽记》:“诸暨县西北有乌带山,其山上多紫石,世人莫知之,居士谢敷少时经始诸山,往往迁昜,功费千计,生业将尽,后游此境,夜梦山神语之曰,当以五十万相助,觉甚怪之,旦见主人床下有异色甚明澈,试取莹拭,乃紫石,因问所从来,云出此山。遂往掘,果得,其利不訾。
22、千层石

千 层石,产于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江山市等地。该石多呈方形,有深灰、褐、土黄等色;表面横向层状纹理层层叠叠,似流云般飘逸;体量小至几十厘米,大至几米,单块重量可达1吨左右;其质地极为坚硬,以硬物敲击石体突出部位可发出金属般的声音;造型姿态或雄伟厚实、或细腻生动、或婉转玲珑,极具欣赏价值。是园林景观、堆叠假山瀑布之佳材。
千层石是沉积岩的一种,纹理成层状结构,在层与层之间夹一层浅灰岩石,石纹成横向,外形似久经风雨侵蚀的岩层。因 其沉积年代及硅化程度的不同,形成的层理结构迥然有异,沉积年代久远的千层石近于玉质。千层石外形平整,石型扁阔,纹理独特。以此石叠制的假山,纹理古朴、雄浑自然,易表现出陡峭、险峻、飞扬的意境。
江山市大陈乡北蕉村的石头山、白马泉一带有较丰富的千层石资源,沉积岩中有多种类型、色彩,纹路层次好,铁灰色中带有层层浅灰色,变化自然多姿。
23、石树
石树,产于浙江省台州临海市海水中。该石是一种树木化石,色白,《素园石谱》有记载。
唐?郑遂《洽闻记》:“永昌年中,台州司马孟诜奏:临海水下,冯义得石连理树三株,皆白石。
24、思石

思石,产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古称太末县)。该石元?陆元仁《研北杂志》有记载。
25、涵碧石
涵 碧石,产于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城南西岘峰东北麓涵碧池一带。唐末文学家罗隐曾取涵碧池石作砚。《云林石谱》涵碧石:“婺州东阳县之南五里,有涵碧池。唐令于兴宗得其胜概,凿池面瀑布,有二大石鱼置池面。鱼之前有石一块,高丈二许,巉岩可观,石之半凹然如掌。罗江东昔避地著书,尝以为研。好事者每往游览,刘禹 锡有诗在集中。
26、临安石

临安石,产于浙江省杭州临安市(原临安县)。《云林石谱》临安石:“杭州临安县石出土中,有两种,一深青 色,一微青白色。其质奇怪,尖峰巍势,高者十数尺,小者数尺,或尺余,温润而坚,扣之有声。间有质朴。从而斧凿修治,磨砻增巧。顷岁钱塘千顷院有石一块,高数尺,旧有小承天法善堂徒弟折衣钵得此石,价五百余千。其石置方廨中,四面嵌空险怪,洞穴委曲,于石罅间植枇杷一株,颇年远,岩窦中尝有露珠凝滴,目为 瑰石。……政和间取归内府,亦石之尤者。
27、奉化石

奉化石,产于浙江省宁波奉化市(原奉化县)。《云林石谱》奉化石:“明州奉化县诸 山大石中,凡击取之,即有平面石。色微黄而稍润,扣之无声。其纹横裂两道,如细墨描写一带夹径寒林烟雾朦胧之状,或如深墨点染成高林,与无为军所产石屏颇相类。但石质顽矿,凡镌治旋薄,则纵横断裂。亦可加工磨砻为研屏,土人不知贵。
28、方山石

方山石,又称黄岩石,产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原黄岩县)方山。《云林石谱》方山石:“台州黄岩县有方山,山之巅状如斗,因以得名。凡地中所产石,不以巨细,率皆方形,有数色,其质稍粗。
方山古称永宁山,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山周围约20公里,平地突起,岩壁峻峙,四望皆方正,故称方山。主峰黄毛山,海拔529米。支脉有九峰山、白龙山、卧虎山等。

29、琅玕石
琅 玕石,产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原定海县)沿海。《云林石谱》琅玕石:“明州昌国县沿海近浅岸,水底生琅玕石,状似珊瑚,或高三二尺,尤繁茂,必击筏悬绳 方得之。初出水,色甚白,经久微紫黑,纹理如姜枝,一律遍多圆圜迹,扣之有声,稍燥。土人不甚贵,西北远方往往以装治假山。”注:昌国县,今舟山定海区。
30、杭石
杭石,产于浙江省杭州市。《云林石谱》杭石:“杭州石出土中,色多洁白,扣之无声,其质无峰峦,多磊磈,若梅李大,尖锐或如珠砂,有棱角,望之光明精莹。宜装缀假山,小有可观。
《聊斋杂记?石谱》杭石:“白,无峰,岩多磊块、尖锐;或如朱砂床,有棱,望之光明。以上玩设。

31、越石

越 石,产于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会稽山麓上灶乡一带。该石质地细腻,有紫、青、黑三种颜色,色泽妍丽,绚丽多彩;石上纹理丰富,构成的花纹有青花、鱼脑、蕉叶、金丝、银丝、紫袍、玉带、虎捺、美人红等。石中隐现青色花纹的称青花,隐现绿色花纹的称蕉叶,形似虎皮纹样的称虎捺,中镶玉色条纹的称玉带,呈紫红色 花斑的称紫袍和美人红,在紫红色花斑中镶嵌白色方解石脉条纹的则称紫袍玉带。以越石制作砚台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称"越石砚""越砚",有呵气成云,研墨无声,发墨而不滞笔等特点。
越石系下元界双溪坞群火山碎屑岩中夹泥岩,为汪变质安山质凝灰岩及凝灰质粉砂岩,赋存于元古代双溪坞群地层中。上灶亦称欧乡,距绍兴城东南约11公里,石坑有上岩、中岩、下岩之分,其中以下岩所产为上品。
32、青溪石
青溪石,又称青溪龙石、青石,产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旧名"青溪")西乡龙眼山龙潭瀑布中段。该石为灰黑色粉砂质板岩,赋存于奥陶系地层中,石质坚润,结构严密,抚之如肌,磨之有峰。根据其颜色、质地、纹理的差异,青溪石可分为云龙、雨夹雪、眉子三种:石中具有云纹,且布满了金星的称"云龙";在灰黑色石上镶嵌着颗颗银星的称"雨夹雪";在石中布满眉毛状金丝,宛如流云飞升的称"眉子"
用青溪石制成的砚台称"青溪龙砚""青溪石砚""青溪砚"。成砚光洁墨黑,呵气成雾,储水不涸,发墨细腻而不损笔峰。相传,青溪龙砚是明嘉靖三十七年~四十一年海瑞在淳安任知县时倡刻,并命名的。
33、西石
西 石,产于浙江省衢州市的江山市大陈岭乡和常山县青石乡一带的砚山。该石为钙质泥岩,赋存于上奥陶统黄泥岗组中。石质结实细腻,光滑坚润,长年浸于水中者色青,山石者色紫,其中以紫红色为佳。根据其颜色、纹理的不同,西石可分为紫石、紫金石、金星、玉带、青花等数十种,还有极其名贵在紫石中贯穿有一条白筋的 紫袍玉带石,和石中有黑白相晕的石眼,并紧靠石眼存一小片绿色的珍稀石品。西石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因衢州古称西安,砚山前有一清流名西溪,故 名。
用西石制成的砚台称"西石砚""西砚",石质滋润,呵气可磨,水贮其中,久不干涸,易发墨,不损亳,明万历年间为西砚生产的全盛时期。
34、开化石
开化石,产于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开化县等地。该石色墨坚润,与歙石相近,可用于制砚。成砚因地而名,称为衢砚或开化石砚,大者有三尺,但多不发墨。
《云 林石谱》开化石:“衢州开化县龙山深土中出石,垒磈或巉岩可观,色稍燥,扣之有声。又地名鳖滩,亦多产石水中,色稍青润,石质骨粗而肉细,率皆全质,间有群峰前后罗列,若大山气势,比之思溪,无崷崪势,扣之亦有声。”《长物志》:“衢砚出衢州开化县,有极大者,色黑。”《古玩指南》:“浙江省衢州属常山县 之开化,产黑石,坚润有似歙石,用以制砚颇佳。大者有三尺,但多不发墨。传统名产有金星、玉带砚。
35、华严石

华严石,又名罗浮石,产于浙江省温州市江北岸的罗浮山、华严山,该石质地稍润,呈赤、黄、紫等色泽,石上横纹微粗,色黄者间有黑斑,色赤者多有白沙点,可用于制砚,成砚称“华严石砚”。
罗 浮山及屏立于北面的华严山,昔以盛产砚石著称。《云林石谱》华严石:“温州华严石出川水中,一种色黄,一种黄而斑黑,一种色紫。石理有横纹,微粗,扣之无声,稍润。土人镌治为方圆器。紫者亦堪为研,颇发墨。”《温州府志》:“罗浮山,去城五里,有石可为砚。”晋?王羲之《法帖》中记:“近得华严石砚颇佳”。宋?米芾《砚史》:“温州华严尼寺岩石:石理向日视之如方城石,磨墨不热无泡,发墨生光,如漆如油,有艳不渗,色赤而多有白沙点,为砚,则避磨墨处。比方城差慢,难崭而易磨。亦有白点,点处有玉性,扣之声平无韵。
附录:排衙石

排衙石,属自然景观石。在浙江省杭州市凤凰山右,极顶有石笋十馀,两侧排立如从卫拱立趋向,吴越国王钱鏐命名为排衙石;《云林石谱》谓之排牙石;《府志》谓之石笋林;《圣果寺志》谓之队石。
《云林石谱》排牙石:“临安府府署之侧,一山甚高。名拜郊台,吴越钱氏故迹。山巅险峻处,两边各有列石数十块,从地生出者,峰峦巉岩,穿眼委曲,翠润而坚,谓之排牙石。
苏氏排衙石

《云林石谱》苏氏排衙石:“镇江苏仲恭留台家有石,如蹲狮子,或如睡鸂鶒,罗列八九株,太守梅知胜目之为"苏氏排衙石"。又有一石笋,高九尺有奇,浑然天成,目之为"栋隆",悉归内府矣。……”

E-mail:shiyy508@mail.nbptt.zj.cn
石出山水间,本色乃自然。



中国观赏石简介?之十一

安徽观赏石:
1、灵璧石
灵 璧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北渔沟镇、朝阳镇等一带的山脚下。该石是远古地层中的碳酸盐类岩石,质地坚硬细密,油润沉厚,硬度为5至7度,比重2.73左右。外表清润秀奇,线条柔和,坳坎变化,千姿万态,妙趣叠出。石肌往往潺岩嶙峋、沟壑纵横,粗犷雄浑,气韵苍古、凝重。有的石肤则圆润细腻,滑如凝脂,温润尔 雅,入手畅心怡怀,韵味十足。颜色以黑、青、灰、褐黄色为主,也有白色、暗红、五彩等色,一般以黝黑如漆者为佳,但白灵璧、五彩灵璧也夺人眼目。体量有大有小,皆独立成景,天然形成山形、景观、鸟兽之状;大者比较难觅,高广达数丈,宜置于园林庭院,立石为山;中者可放于厅堂或作草坪、池塘坡岸缀石;小者最 多,可置于案头几架,亦可装点盆景;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灵璧石的开发,已有三四千年历史,为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石之一。
灵璧石采于土中,多为一 层,尤其是表层石,受长期日照风吹雨打,其质地、形态的原始气息最浓。灵璧石的原岩形成于距今约8亿年前的震旦纪,那时这一带为辽阔的浅海,大量藻类随时 代变迁与海水中的碳酸盐一起沉淀下来,形成碳酸盐层被深埋地下固结成岩,碳酸盐结晶为方解石、白云石,混杂于其中的藻类则构成各种色纹。在漫长的地质构造运动作用中,岩层发生褶皱、断裂后,经亿万年雨水冲蚀,自然造就成具有瘦、皱、漏、透等特点的巧石。
传统印象中的灵璧石,一般指产于灵璧县渔沟镇 磬石山,并具有漏、瘦、透、皱、磬、黝的灵璧磐石。现代习惯俗称的灵璧石,则是指主要分布于灵璧县北部的渔沟、朝阳、下楼、朱集、浍沟等乡镇的70多座山 脉中,属沉积岩性碳酸岩系列,无论其体积大小,皆独立存在,并具一定观赏性的石类,即为一种经过亿万年的地壳运动和自然风化侵蚀而形成的碳酸盐岩类奇石。因此灵璧石的品类较多,有磬石、龟纹石、龙麟石、菜玉石、透花石、白灵璧、红灵璧、五彩灵璧等,其中磬石最著名。
磬石:是灵璧石中具代表性的石 种,主要产于灵璧县北70里渔沟镇的磬石山北麓平畴间。其质地为隐晶质石灰岩,由颗粒大小均匀的致密微粒(粒径0.0l~0.018mm)方解石组成,内含多种金属矿物及有机物质,硬度在6~7之间。石质细腻温润,滑如凝脂,石中间有白脉,以墨黑色泽者为佳。石表纹理皱襞丰富,通常有胡桃纹、蜜枣纹、鸡爪纹、弹子窝、黄沙纹等。形态千变万化,有的涡洞相连,具有瘦、皱、漏、透诸美。久经摩挲把玩,石色黝黑如漆,包浆温润、雅致。磬石更有独特的音质,用小棒 轻击或手指微扣,都可发出优美清越的声音,似铜钟混响或金玉交鸣,且余韵悠长。敲击不同部位,其声则各不相同,故又名"八音石"。古代曾被用于制作石磬,经加工抛光后,镜面异常光滑,能显映物影。磬石有墨玉磬石、灰磬石、三花磬石等品种,除颜色、形体差异较大外,其石态、石质等基本相似,石籍中所记灵璧石一般专指此石。
龟纹石:产于渔沟与朱集交界的白马山东山岗下,数量极少。其质地坚硬细密,扣之有声,石色青黑,均可与磬石媲美。石表有深浅不一较规则的圈状纹理,造型极具呈像美,攲嵌盘屈,偃蹇俯仰,宛转多姿。似山形景观者峰峦耸秀,似人形鸟兽者形神百态,惟妙惟肖。
龙麟石:又称皖螺石,系震旦纪钙藻化石,有红皖螺、灰皖螺、黄皖螺等品种。其原石为凹凸形鳞状体构成,外表如鳞片盘错,石上似排列着无数条头尾较完整的龙身形体。此石如切片打磨上光,其平面则显露出一个个轮廓清晰的螺状环体图案,环状色差较大,且层次分明。
菜玉石:也称花山青霜玉,石质较硬,约7度以上,天然光洁,手感滑润,石体由灰、黑两色组成,造型似山丘、象形者居多。
透花石:产于九顶镇红乌山一带,是泥质灰岩的层间、裂隙被后期有机质、铁质浸染而成,多为圆或椭圆状,在黑、灰底色上凸现出似动物、植物、山川、溪流、沙丘等黑色线条纹理,典雅有致,其花纹硬度略高,稍具通透感,逆强光照射,别有韵味。
白灵璧:整个石体以白色为主,夹杂其它颜色,质地坚硬,有红白、黄白、灰白、五彩、褐白等色,底色呈现斑斑点点的白玉质,其山形石常构成似雪山、白云等景观。
红灵璧:产于耳毛山一带,石质细腻,硬度在5~7度之间,色泽红中透紫,鲜艳纯正,有的为古铜色或棕黑相间,石表凹凸不平,纹理疏密有致、线条流畅,形状瘦、皱、透、漏俱全,似怪兽者神态跃然,似山形者舒缓绵延。
五彩灵璧:色彩缤纷灿烂,有黄、绛、褐、红、青等色相嵌,纹理曲折雅致,有的可构成山川、河流、云霞、日出日落等自然景象。
灵 璧石的清理要根据石肤、石形、石纹特点掌握,处理太过不好,没处理的原石也没法玩。从土里挖出来的原石上附着泥土及坚硬的钙质、铁质等沉淀物,需进行必要的清理,使其显露原貌。一些附着泥浆特厚的磬石,可先用电刷扫去外层的土,力度一定要把握好,不要伤到里面的石皮;再将原石头放在水中浸泡,用尼龙刷、竹 刷或铜丝刷顺其纹理细刷表面;或从头到尾用手工慢慢刷,刷出真正石皮后,用丝瓜络蘸细砂抛光。但无论多难刷的原石,也千万别用盐酸去烧,宁可多费点时间慢慢刷磨,或置于露天,任自风吹日晒雨淋,待表面硬泥略有松解时再行洗刷。磬石外表如遇水变成黑色时,可以看到真正的石肤,此时以硬毛刷把缝隙里的浆灰刷 清,剔除孔洞里石缝中的泥沙杂质,用毛巾擦净,自然凉干,则已颇具灵璧石的欣赏要求,只是光泽度还欠缺。古人玩灵璧石纯粹是用手盘,或者用熟牛皮蹭。如果是一块非常珍贵的石头,即用水清洗一番后以竹帚扫刷,再慢慢用手去盘,以手上的汗水和油脂来渗润并滋养石头。灵璧石在日常保养中,如果日久光泽见暗,只需 用丝绒布擦拭即可重现亮度,经常用手盘玩则可日久显包桨。
宋?杜绾《云林石谱》灵璧石:“宿州灵璧县地名磬石山,石产土中,采取岁久,穴深数丈。其质为赤泥渍满,土人多以铁刃遍刮,凡三两次,既露石色,即以黄蓓帚或竹帚兼磁末刷治清润,扣之铿然有声。石底多有渍土,不能尽去者,度其顿放,即为向 背。石在土中,随其大小具体而生,或成物象,或成峰峦,巉岩透空,其状妙有宛转之势。亦有窒塞、及质偏朴。若欲成云气日月佛象,及状四时之景,须藉斧凿修治磨砻,以全其美。大抵只一两面,或三面,或四面全者,即是从土中生起,凡数百之中无一二。或有得四面者,多是石尖,择其奇巧处镌治,取其底平。顷岁,灵 璧张氏兰阜亭列巧石颇多,各高一二丈许,峰峦岩窦,嵌空俱美,然亦只三两面,背亦著土。又有一种,石理嶙峻,若胡桃壳纹,其色稍黑,大者高二三尺,小者尺余,或如拳大,坡陀拽脚,如大山势,鲜有高峰岩窦。又有一种,产新坑黄泥沟,峰峦嵌空,极其奇巧,亦须刮治,扣之稍有声。但石色青澹,稍燥软,易于人为, 不若磬山清润而坚。此石宜避风日,若露处日久,即色转白,声亦随减,《书》所谓泗滨浮磬是也。
2、景文石

景文石,原名锦纹石,又名华阳 石,当地称花石头。产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华阳乡双河村的山谷河流中。该石是带花纹的卵石,底色多为灰白或浅黄,上显红棕色纹理,且深入石头内层,表里如一;自然形成的各色斑纹复杂多样,极富变化,构成的图案奇巧,有似写意山水、敦煌壁画、动物、草木、自然风光等;纹理线条质朴、粗犷,有的工整细腻;其内 容简洁,凝重,充满了原始美。1994年夏,由王朝闻先生命名为"景文石"
景文石距今约有四亿多年,其质地属泥质砂岩,是由饱和或不饱和氧化铁溶液在岩石的裂隙、空隙中长期浸染、沉淀形成的。有红、棕、黄、褚、紫、黑等色彩,也有二、三色相间。景文石的质地虽较松软,但其别致的石纹与色调,亦具有新颖的美。
3、紫金石
紫 金石,产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境内的八公山。该石质地细密,肌理润泽,细腻如玉,抚之若肤,色彩凝重古雅,纹理华美多变。有红、黄、紫、绿、青、赭、黑等色,可分为紫金、鱼子红、月白、黄金带、紫金带、花斑、蟹壳青、金黄、碧玉、墨玉、黑子、红丝、红晕、金丝带、银线、绿眼等多种。紫金石可用于制作砚台、 印章、镇尺、笔筒、造像、茶壶等,其中尤以紫金砚为代表。
紫金石是上乘的制砚石料,成砚称紫金砚,亦称寿春石砚,色赤紫而润泽,呵气成云,发墨如油,涩不留笔,扣之有声。
八公山古称"紫金山",此山蕴藏着大量独特的紫金石。开掘紫金石制砚,始于汉代,盛于唐宋,其后各朝代有少量制作,清末基本失传。直到近几年,才又重新开发。
《云林石谱》紫金石:“寿春府寿春县紫金山石出土中,色紫,琢为研,甚发墨,叩之有声。余家旧有风字样研,特轻薄,皆远古物也。”注: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
4、褚兰石
褚兰石,产于安徽省宿州市。该石的质地、成因、形态同吕梁石相似。石质成分为泥灰岩、灰岩。造形千奇百怪,尤以似景观者为多,貌如立体国画,有平峰、陡崖、凹壁、石檐等,浑厚苍劲、古拙凝重。
5、巢湖石
巢 湖石,又称巢湖太湖石,主要产于安徽省巢湖之滨的银屏山一带土中。该石系沉积岩中被溶蚀的石灰岩,其色泽与太湖石相似但偏紫;石中多有方解石组成的筋脉纵横穿插,有的石上附有珊瑚等海生无脊椎动物化石;形态玲珑剔透,多有孔穴洞穿石体,孔径圆而壁光;体量大小悬殊,大者长约5米、高3米,重100吨以上, 小者仅几百克,尤其20吨左右的比比皆是;造型多成群山之势,偶尔似有人物、动物状者。巢湖石可用于堆叠大型假山,姿态峰峦叠嶂、洞穿穴绕,气势磅礴;其高大秀美者,亦可一石成景;小巧玲珑者,可作厅室清供。
巢湖石石质成分为碳酸盐岩,是受外力地质作用而形成的造型石,外观与太湖石极相似,质地较坚脆,外形轮廓跌宕起伏,遍身奇穴怪孔,体态漏透,玲珑精巧,具有典型的"瘦皱漏透"之特征,北宋时期就被运往扬州构筑园林假山。
6、宣石
宣 石,又称宣城石、雪石,主要产于安徽省南部宣城、宁国一带山区。该石质地细致坚硬、性脆,硬度约摩氏6~7度;颜色有白、黄、灰黑等,以色白如玉为主,稍 带锈黄色;多呈结晶状,稍有光泽,石表面棱角非常明显,有沟纹,皱纹细致多变;体态古朴,以山形见长,又间以杂色,貌如积雪覆于石上;最适宜作表现雪景的假山、也可做盆景的配石。古时宣石多用于制作园林山景或于山水盆景,少量作为清供观赏,现产出无几。
宣石在地质学上称石英岩,内含大量白色显晶质石英,颜色洁白与雪花相近,山石迎光发亮,具有雪的质感,背光则皑皑露白似蒙残雪。宣石大多有泥土积渍,须用刷洗净,才显示出洁白的石质,故越旧越白。特别是经年把玩,退去"火气"后,白而糯,有如玉般沉着。
明?计成《园冶》:“宣石产於宁国县所属,其色洁白,多於赤土积渍,须用刷洗,才见其质。或梅雨天瓦沟下水,冲尽土色。惟斯石应旧,愈旧愈白,俨如雪山也。一种名「马牙宜」,可置几案。
7、无为军石

无 为军石,产于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云林石谱》无为军石:“无为军石产土中,连络而生,择奇巧者即斫取之,易于洗涤,不著泥渍。石色稍黑而润,大者高数尺,亦有盈尺及五六寸者,多作群山势,扣之有声。至有一段三二尺间,群峰耸拔,连接高下,凡数十许,巉岩涧谷,不异真山。顷年维扬俞次契大夫家,获张氏一 石,方园八九尺,上有峰峦,高下不知数,中有谷道相通,目之为千峰石。又朱芾为太守,获异石,四面巉岩险怪,具袍笏拜之。但石苗所出不广,佳者颇难得也。”注:无为军,今安徽省无为县。
8、泗州石
泗州石,产于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云林石谱》泗州石:“泗州竹墩镇玛瑙石出砂土中,其质磊磈,外多沙泥积渍,或如灰粉笼络,凡击去粗面,中有本色,微青白,稍莹彻,无刷丝纹。土人治为器物,颇不为珍贵。

E-mail:
shiyy508@mail.nbptt.zj.cn
石出山水间,本色乃自然。



中国观赏石简介?之十二

福建观赏石:
1、九龙璧
九 龙璧,又名华安玉,古称茶烘石、梅花石、云石,主产于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九龙江北溪一带的河床及河岸。该石质地坚硬细腻,硬度在7.2至7.8度之间,肌 理褶皱变化大,风格迥异,色调斑斓绚丽,纹理清晰,形态精妙独特,雄奇高古。九龙璧是碧玉类玉石,在明、清时代就已闻名于世,曾被列为古代宫廷贡品,现北京故宫博物院仍藏有"茶烘石"(华安县城关旧称"茶烘")。适宜作园林景观石和室外观赏石,也可用于案上欣赏,典雅而别致。
九 龙璧学名为钙硅质角岩,属于一种钙硅质热变质岩石,原系距今2.48亿年古生代二叠纪的海相沉积岩,经距今1.63亿年中生代侏罗纪陆相火山喷发变质而成 条带状钙硅角质岩。主要成份有石英、长石、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等。主要矿物多是长条状颗粒平行层理分布,呈现紫红色、淡黄色、黑色、翠绿色及墨绿色条带状弯曲结构纹理。
九龙璧质地润朗,呈紫红、浅红、橙黄、古铜、翠绿、墨绿、藏青、黑、灰白等色彩,有单色或多色相间,以带有绿意和古铜色石肌为 佳;纹理有云纹、水波纹、皱纹、平行纹等,色泽纹理常交融一起,构成五彩斑斓、绚丽多姿、变化莫测的各种图案,有浮雕肌理的则更加精彩纷呈;体量最大的可达10吨以上,最小者仅为数克;造型变幻奇崛,有似山形、景观、动物等形态。九龙璧除山形石有锯截切底取材之外,一般多为天然形态,富有古典韵味和沧桑感,体量巨大者多作为园林缀石,可一石成景,蔚为壮观,中小者则可置于几架案头欣赏,尤以山川景观气势生动,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九龙璧石水旱皆 产,作观赏用的多为水冲石,经亿万年激流冲刷,质地较软的钙质已被掏去,留下的是较坚硬的硅质部分,其石质致密细腻,水冲度极好,表皮光洁莹润,毛细孔小,纹理清晰,色泽碧绿,石表肌理皱折,沟壑纵横,凹凸明显,石皮有天然包浆,一旦出水包浆基本固定。九龙璧旱石产于山中,一般无石皮但造型变化往往优于 水石,常呈现"瘦、皱、漏、透"的形态;旱石由于有泥土和其他杂质包裹,采得后先经清水冲洗,然后还必须用沙洗(喷沙)方可清理干净。
九龙璧含透辉石、透闪石50%以上,坚致如玉,如果切开加工,其抛光度可达100%,是上等的工艺品原料。由于地壳运动,岩浆喷发,九龙璧偶尔会与蜡石、花岗岩及其他石种共生,且色彩对比一般比较强烈,自有另一番新奇和雅趣。
2、寿山石
寿 山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寿山村及其周边的群峦溪野。寿山村位于福州市北部旗山脚下,距市区约28公里,面积约23.3平方公里。寿山石矿床分 布于寿山村周围群峦、溪野之间,以寿山村为中心,北至党洋,南至月洋,东至连江县界,西至旗山,约有十几公里方圆,可划为寿山、月洋两大产区。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根据矿石的品类,又可分为五大类:田石、水坑石、山坑石、旗山石、月洋石。寿山产区是寿山石的主产地,有高山、旗山、 老岭、猴柴山、金狮公山等山峰,东面是一条寿山溪,其田间、水际、山头、坑洞纵横交错地分布着寿山石矿藏,经千年开采,依然产量丰富。月洋产区内唯一的寿山石产地是位于寿山村东南面8公里处的月洋山(又名加良山),月洋山海拔636米,山中有一条月洋溪,溪水在山麓汇积成的月洋塘畔有村落即月洋村。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
寿山石属火山热液交代 (充填)型矿床,距今约1.4亿万年的侏罗纪,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火山碎屑岩,继而在火山喷发的间隙或喷发结束后,伴有大量的酸性气体、热液活动,交代分解围岩中的长石类矿物,将K、Na、Ca、Mg、Fe等杂质淋失,而残留下来较稳定的Al、Si等元素,重新结晶成矿,或由岩石中溶脱出来的Al、Si质 溶胶体,沿着周围岩石的裂隙沉淀晶化而成矿。
寿山石是以叶蜡石、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石、伊利石等粘土矿物为主的单矿物或多矿物非均质集合体, 含少量石英、绢云母、水铝石、绿泥石、红柱石、绿帘石和黄铁矿等。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Al2O3、H2O等,还有FeO、Fe2O3、CaO、 MgO、K2O、Na2O及Sr等微量元素。主要矿物化学组成:叶蜡石为AL2[Si4O10](OH)8,高岭石族为AL4[Si4O10](OH) 8,伊利石为(K、H3O)AL2SiALO10(OH)2。寿山石按其主要组成矿物分叶蜡石型、高岭石族型、伊利石型三种,叶蜡石型的主要矿物成分为叶蜡石;高岭石族型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石、地开石和珍珠陶石;伊利石型的主要矿物成分为伊利石。
寿山石质地晶莹、凝腻、温润、通透、色彩斑斓、刚柔适中,"细、凝、腻、润、灵、透"六 德齐俱;其结晶状态属隐晶质集合体,呈细粒结构、显微鳞片变晶结构、变余凝灰结构等。摩氏硬度:叶蜡石型为1.0~2.5度,高岭石族型为2.5~3.5 度,伊利石型为2~3度。密度:叶蜡石型为2.80~2.85,高岭石族型为2.55~2.65,伊利石型为2.7~2.80。石色丰富,有红、黄、绿、橙、紫、棕、褐、黑、白、乳白、紫红、褐黄、紫黑、无色透明等,色彩走向浓度深淡变幻莫测,常以多种颜色组成。显蜡状光泽、土状光泽,少数油脂光泽。多数 不透明至微透明,个别近于透明。常呈致密块状构造和角砾状、缟纹状构造等,还有特殊的絮状、条纹状构造,如俗称"萝卜纹"等。韧度较高,适于雕刻。寿山石约有1500多年开采与雕刻加工的历史,可用于把玩观赏、篆刻印章或雕制工艺品。寿山石的种属、石名很复杂,约有一百多个品种。按传统习惯寿山石的总目一般分为"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
㈠田坑石:田坑石简称"田石",产于寿山溪旁水田古砂层中,是原生矿风化侵蚀后,经水流搬运到某些地段沉积下来的。它无根而璞,无脉可寻,呈自然块状,无明显棱角,外形殊异,沉积于1~2米深的田地底,采掘艰难,多为当地村民深挖田土搜掘,偶然所得,故以稀有而见珍。其特征是具有"萝卜纹"、石皮,色泽外浓而内淡,格纹式红筋,在强光下透过石皮观察石质温润,"萝卜纹"细密有序。田石按产地的不同,有上坂、中坂、下坂和礁下之分。田石的品种命名主要按色泽区分品种,辅之以石质产地。田石以色泽分类,一般可分为黄田、红田、白田、灰田、黑田、花田和硬田等。
田黄石是田坑石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凡黄色的田石均称"田黄",以中坂田中所产质最佳。田黄石的石质极温润,表皮多具微透明黄色层,肌里玲珑透彻,且有细密清晰的萝卜纹,条理清晰,颜色外浓而向内逐渐变淡,石表有时裹黄色或灰黑色石皮,间有红色格纹,历有"石帝""石中之王"等美称。尤其黄金黄、橘皮黄为上佳,枇杷黄、挂花黄稍次,桐油黄是田黄中的下品。其中的田黄冻石,极为通灵澄澈,色如碎蛋黄,产于中坂,十分稀罕。还有一种银裹金田黄,即外表包裹白色石皮,肌理却为纯黄石,也出于中坂,更为稀贵。
田石中白色者称为白田石,质地细腻如凝脂,微透明,其色有的纯白,有的白中带嫩黄或淡青。石皮如羊脂玉一般温润,越往里层,色地越淡,而萝卜纹、红筋、格纹却越加明显,质地不逊于优质田黄石。田石中色红者称为红田石。自然生成的红田石称为橘皮红,是稀有石种。
寿山有一条小溪,叫寿山溪。这条浅浅的小溪,从坑头到结门潭迤逦曲折约8公里。总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溪流及溪旁的水田,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田黄原产地。保存至今尚未开挖,也永不开挖的仅最后两亩中坂水田。
㈡水坑石:产于寿山溪源头的坑头占山麓,因矿洞终年积水,凡坑头各洞出产矿石,统称"水坑石",由于洞在溪旁,矿石受地下水浸蚀,石质多呈凝冻、透明状,质细腻,表面有光泽,寿山石中各种"""",多出于此。矿脉很陡,有坑头洞、水晶洞等著名矿洞,顺其延伸至溪涧。水坑石是寿山石中各种冻石的荟萃,主要品种有水晶冻、黄冻、天蓝冻、鱼脑冻、牛角冻、桃花冻、鳝鱼冻、环冻、坑头冻及掘性坑头等,色泽多黄、白、灰、蓝诸色。水坑石出石量少,佳质尤罕。
㈢ 山坑石:产于寿山、月洋两个矿区,矿布10多平方公里,是寿山石中的大宗,山坑石埋存在岩层夹缝中,往往一块料中含有红、黄、青、赭等多种颜色,瑰丽多彩。石质因脉系及产地不同,各具特色,质地差异较大,变化复杂,所以山坑石的品种极多,有红高山、白高山、黄高山、虾背青、巧色高山、高山冻、高山环冻、 高山晶、高山桃花冻、高山牛角冻、高山鱼脑冻、和尚洞高山、大洞高山、玛瑙高山、油白洞高山等,以及都成坑石、杜陵坑石、善伯洞石、金狮峰石、旗降石、老岭石、月洋石、峨嵋石等等。
此外还有月洋系、旗山系。月洋系特指寿山村东南8公里处月洋村月洋山其周遭所产寿山石,品种有芙蓉石、半山石、竹头窝、溪蛋、峨嵋石等十余种,其中最好的是芙蓉石,被称为中国"印石三宝"(田 黄、芙蓉、鸡血)之一,芙蓉石洞在月洋山顶峰,石质温润,凝脂,细腻;旗山系寿山石矿藏丰富,品种繁多,有各色旗降石、焓红、煨乌、汶洋石、大山石、老岭石、豆叶青、圭背石、九茶岩、连江黄、山仔濑、吊笕石、柳坪石、山秀园石、鸡角岭、金狮峰、房栊岩、牛蛋黄、寺坪石、二号矿冻石、松坪岭等,各矿洞产的石 质差别很大,好者如旗降石,旗降石产于寿山村北面旗降山,石质结实,温润,坚细,凝腻,微透明或不透明,有光泽,色彩丰富,以红、黄、紫、白等两色及多色相间者常见,是寿山石中的大族。
3、莆田蜡石
莆田蜡石,主要产于福建省莆田市木兰溪。该石主要成分是矽化安山岩或砂岩,内含铁、石英;质 地坚硬,细腻油滑,晶莹透亮,温润似玉;颜色丰富多彩,有红、黄、白、黑等,也有多色相间;造型多样,形象秀美,体量大小不一。其品种以有黄色光泽的黄蜡石为多,质地以晶蜡和细蜡为主,冻蜡和胶蜡较稀少。莆田市境内溪涧河流众多,沟壑纵横,多数的溪流河床石滩上,均有蜡石分布。
横穿莆田的木兰溪发 源于莆田市仙游县西苑乡仙西村,集纳大小溪涧360条,流经仙游县和莆田市,从三江口注入台湾海峡,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蕴藏有丰 富的奇石资源。在木兰溪枯水期,溪中许多石头都裸露出来,较易寻觅,采回后稍经冲洗即净,个别形象逼真、质地特好的蜡石,更具观赏价值。
4、怀安石
怀安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明?怀安县)山中,《素园石谱》有记载。
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析闽县置怀安县,明万历八年(1580年)怀安县并入侯官县,1913年闽县、侯官县并为闽侯县。
5、将乐石
将乐石,产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城北郊石门岭一带。该石属黑色泥板岩,色黑,质硬坚碎,内部及表面依稀可见银色闪光点。
将乐石可用于制作砚台,成砚称将乐砚,因石门岭一带跟传说中的龙池团毗邻,故又称龙池砚或龙池紫石砚。佳者光泽莹亮,温润如玉,呵气可沾薄露,以物轻击,清心悦耳,具发磨细腻,磨墨无声,不伤笔毫,书写流畅之特点。
6、建州石
建州石,产于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县(建瓯市)北苑凤凰山下。该石声如铜铁,适宜制砚。其石有两种,一种细润而不甚发墨,另一种宜墨,但肤不佳。有兼两种之长者,亦为佳品。建州石制作的砚台称建州石砚。
《云林石谱》建州石:“建州石产土中,其质坚而稍润,色极深紫,扣之有声,间有豆斑点,不甚圆,亦有三两重石晕,琢为研,颇发墨。往以石点作鸲鹆眼,充端石以求售。
7、南剑石

南剑石,产于福建省南平市东黯淡滩。黯淡滩位于闽江上游,水势奔涌,波涛高起丈余。
《云林石谱》南剑石:“南剑州黯淡滩出石,质深青黑而光润,扣之有声,作研发墨宜笔。土人琢治为香炉诸器,极精致。东坡所云"凤咮研"是也。”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

E-mailshiyy508@mail.nbptt.zj.cn
石出山水间,本色乃自然。



中国观赏石简介?之十三


江西观赏石:
1、庐山菊花石
庐 山菊花石,产于江西省九江市南36公里处鄱阳湖畔的庐山。该石是近年发现的一种菊花石,石中花形逼真、花色明快亮丽、花姿千奇百态。其花蕊清晰突出,花瓣排列有序,菊花大小相间,伸展自如,花径一般为10~20cm,偶有30cm以上者。石貌自然清新、灵秀典雅,为案头清供欣赏之佳品。
庐山菊花石 形成于2.5~2.8亿年前,在长期的地质变迁中,围岩中的碳酸钙成份围绕硅质燧石核呈立体放射状结晶,形成大小不一的菊花状图案。单体菊花完整,形态逼真,花蕊绒绒点点,花瓣自然舒展,有的凸现石上,有的隐藏石中;多朵菊花组合造型自然,疏密均衡,大小菊花自由绽放,有的半开、有的怒放;也有的集枝、 茎、叶、花于一体,枝叶衬花,暗吐幽香,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庐山曾于2000年1月出土了一件高3.9m、宽2.0m、厚0.6m、重达8.8 吨的菊花石,此石石质细腻,外形挺拔自然,石上有天然菊形花81朵,花朵分布疏密得当,密处群芳竞秀,疏者一枝独秀,还有枝叶相衬,并蒂花开的奇妙图案,花径大者达25cm,一般10~15cm。其块度之大、花朵之多、意境之美,堪称"菊花石之王"
2、潦河石
潦河石,产于江西省南昌市潦河。该石是潦河中的多彩卵石,质地坚硬、表面细腻光滑,石上纹理丰富,大多清晰凸显,构图抽象奇巧,别具一格。
潦 河为修水最大支流,南昌市安义县城以上分南潦河与北潦河,南潦河自奉新县、北潦河自靖安县由西向东进入安义县境,于万埠桥上游汇合,再折向北经永修县境的山下渡注入修水汇入鄱阳湖。潦河全长193公里,上游流经山区,中下游流经丘陵。整个安义县与新建县西北部、湾里区西部的部份地区属潦河流域。
3、永丰菊花石
永 丰菊花石,主要产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陶唐乡曾家段的八藤河底及藤田镇老圩村的小河中。该石花朵清晰,造型奇特,花瓣一般5厘米左右,大者可达十几厘米, 小者2~3厘米。菊花镶嵌在黛黑色或碧绿色的石灰岩或大理岩上,花色奇异,以白色为主,也有橘黄色、褐红色,还可同一平面上分别出现几种颜色。花形逼真完整,大小菊花或隐或显,自然有序,有的一花怒放,有的几朵斗艳,古雅典秀,令人赏心悦目,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永丰菊花石除作石玩外,亦可雕琢成石砚、石 屏等工艺品。
永丰菊花石形成于两亿多年前的石灰岩中,地层为二叠系栖霞组。"菊花"是海洋中的原始低级藻类生物形成的化石。属大理石类,硬度为3.5度。因自古至今一直浸沉于清水河流中,石质极为细腻,菊花镶嵌在黛黑色的石体中,古雅文秀,栩栩如生,又称"菊花水石"。永丰的天然菊花水石储量约为500万吨。
在藤田镇老圩村,以老圩水坝为中心其周围2公里左右的河底和农田下均蕴藏有菊花水石。尤其是老圩水坝上有许多裸露的菊花水石群,黛黑色的石体上镶嵌着一朵朵美丽而洁白的菊花,有的还有根须,茎杆、花叶,活灵活现。
清?张尚瑗《石里杂识》:"吉水(今江西吉水县)永丰有石,青质而黄章,章为菊花,金英粲然如画。"
4、彩纹石
彩纹石,又称流彩石,产于江西省庐山一带。该石石质细腻,纹理清晰,图案丰富。整体色调呈枣红色,石形端整稳重,其似彩带柔转飘舞的石纹,勾勒出祥云、飘带、山峦、海浪等奇妙画面。意韵深远,内涵丰富。
5、雪花石
雪花石,产于江西省境内的庐山。该石为一种表面长满密集石英晶芽的造型石,色泽洁白,晶莹如玉,玲珑剔透,形状千姿百态,婀娜星闪,似山似原,尤如用冰雪堆出的景观,具有玉洁冰清的风采。
庐山雪花石多形于中、低温热液矿床中的巨大硅化破碎晶洞和裂隙内,成矿早期,矿床中氟化热液与围岩内钙质交换形成晶型完好的萤石集合体,同时溶解大量硅质,后因矿床酸性环境变化,热液中富含的硅质便淅出成硅质胶体,沿洞穴顶壁、裂面、萤石集合体表面结晶而成。
6、钟山石
钟山石,产于江西省湖口县钟山地区。钟山石形色各异,大多紫红色,属安山岩类。由于质地结构不同,能发出不同的清脆悦耳之音,且能分成音阶,较为独特。
石钟山位于湖口县双钟镇,镇南的叫上石钟山,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钟山石在石钟山上散落稀少,因而弥足珍贵。
7、江州石
江州石,又称湖口石,产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该石呈青黑色,稍有光泽,形态瘦透玲珑,一般个体较大,适宜作供石欣赏,亦可用于制作山水盆景。
宋?杜绾《云林石谱》江州石:“江州湖口石有数种,或在水中,或产水际。一种色青,浑然成峰峦岩壑,或类诸物状;一种匾薄空嵌,穿眼通透,几若木坂似利刀剜刻之状。石理如刷丝,色亦微润,扣之有声。土人李正臣蓄此石,大为东坡称赏,目为"壶中九华",有"百金归贾小玲珑"之 语。然石之诸峰,间有作来奇巧者,相粘缀以增玲珑。此种在李氏家颇多,适偶为大贤一顾彰名,今归尚方久矣。又有一种,挺然成一两峰,或三四峰。高下峻峭,无拽脚,有向背,首尾相顾,或大或小。土人多缀以石座,及以细碎诸石胶漆粘缀取巧,为盆山求售,正如僧人排设供佛者,两两相对,殊无意味。
明?计成《园冶》湖口石:"江州湖口,石有数种,或产水中,或产水际。一种色青,浑然成峰、峦、岩、壑,或类诸物。一种扁薄嵌空,穿眼通透,几若木版,似利刃剜刻之状。石理如刷丝,色亦微润,扣之有声。"

8、石笋石
石 笋石,又称白果石、松皮石,产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等地。该石外形修长直立,似竹笋状,故名;质地硬中带软,青灰色的细岩中沉积了一些卵石,尤如白果嵌在其中;色泽有青灰、淡灰绿、土红、紫褐等;外表状似松皮,往往三面已风化,色泽、纹理亦更自然耐观;在石料断裂处常有尖锐的棱角;形状以长者为佳,天然石 笋石来源稀少,较为珍贵。
9、上犹石
上犹石,产于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的河滩、溪岸。该石质地润丽、晶莹剔透,颜色丰富,由红、绿、黄、紫、黑等色组成,纹理清晰,形成各种图案,造型奇特,具有瘦皱透漏之姿状,石上有二三石晕的水冲洞,很有欣赏价值。
上犹石属于火山岩的变质岩,形成于几亿年前,为冻石和黄蜡石相间的结合体,经长期的分化、冲刷块较小。上犹县境内地质结构复杂,矿种带众多,河流密布,形成奇石的地质条件独特,河滩溪边的石头中夹杂着石质优良的上犹石。
《云林石谱》上犹石:“虔州上犹县山土中出石,微紫,质稍粗,多浅黑斑点,三两晕,绿色。堪作水斛或阑槛,好事者往往镌砻甃地面,全若玳瑁。
10、南安石

南 安石,产于江西省赣州市的南康市、大余县、吉安市的遂川县、井冈山市等地。该石是一种钙硅相融的彩硅石,富含透辉石、透闪石;玉质感强,水洗度极佳;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纹理如锦似画,极为流畅;造型奇特,象形状物,风格迥异;体量有大有小,可置于厅堂欣赏,也可用于园林造景。
南安石是经千万年的风化、滚磨、河水冲刷而形成。南康市(原名南安府),地处罗霄山脉的南端;大余县地质构造复杂,河流密布,境内的章水河、沙村河、游仙河、满埠河里等溪河中南安石蕴藏量极为丰富。
另有一种南安石,是产于大余县吉村镇游仙一带色艳、纹美、质佳的泥质岩,在唐代已闻名遐迩,可用于制作砚台、石壶等工艺品。
11、树化石
树化石,又称硅化木,产于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张家坊乡杂溪村一带。该石质地坚硬,多呈淡灰色,其纹理细致缜密,断面木质纹、枝桠、树结等清晰可辨。
在 武功山区的杂溪村垅上,山上皆为红色土壤,树化石带长达数公里,最大者长约5米,宽达2米,显露地表厚度达1米有余。树化石一般都有树干自然断裂的印痕, 露出地表者有的显风化状态,弧形树层被层层剥蚀脱落下来。在杂溪小河边,也有许多酷似树头、树枝等状的石头,有的石上被藤蔓缠绕,有的被村民用来砌作菜围。
12、袁石
袁石,产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云林石谱》袁石:“袁州万载县去县十余里,石无数,出野田间,其质嶙峻,微青色,间多峰峦,岩窦四向。又有石罅中上下生小林木,蓊郁可喜。或高三四尺,或五六尺,全如一大山气势。经行凡数百步不断目,地名乱石里。土人以石占田陇,有妨布种, 恨不去之。惜乎地远,人罕知者。”注: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
《聊斋杂记?石谱》袁石:“微青,多峰峦;又有石嘑中生小林木;或高数尺,如一大山。
13、袁州石

袁 州石,产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云林石谱》袁州石:“袁州分宜县距县二十里有五侯岭,岭上四傍,山石嵯峨峭绝,若划裂摧倒势。其嵌空巉岩中多狙猿。凡山下石或立或伏,当是山土飞堕者,石色绀青,不润泽,玲珑奇怪万状,间有数人可远致者。临江士人鲁子明有石癖,尝亲访其处,以渔舟载归潇滩,列置所居。又去 县十里有石洞,名洪阳,游者持炬以入,凡十有六室,诡怪百状,又有石乳、石田、牛羊、钟鼓及仓廪、床榻之类。石高数丈,段段有边幅,如有船樯驾帆饱疾风状,石田顷亩,与真无异……。
14、芦溪石

芦溪石,产于江西省宜春市溪水中。《云林石谱》芦溪石:“袁州石出溪水中,色稍青黑,有嵌空险怪势,大者高数尺,鲜有小巧者。唐芦肇隐居溪侧,草堂前立一大石,高丈余,三峰九窍,甚奇怪,自谓芦溪石。
15、吉州石

吉 州石,产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云林石谱》:“吉州安福县之东二三里有秀岭,石产土中,不相连缀,其质巉岩清润,扣之有声。间有两三面,或混然窒塞,高数尺,无小巧者。又有白马庙,去县之东二十余里,土中亦出石,质稍青,或稍白,四面嵌空,险怪万状。又有佛僧潭,在县之西四五里,石产潭上土中,亦清润嵌 空,穿眼宛转,扣之或有声。又一种,如大山四面崷崪,亦间有小巧者。或云,潭远处侧皆枯燥无声,色亦灰白。又县西六十里庆云乡,地名久岩山,极高峻,中有一岩,深邃可容千余人。岩之侧,土中出石,或大或小,嵌空巉岩,四面特势,少有穿眼,多类物像,宛然天成。凡此四种,若白马庙石,加之清润,有全美矣。” 注:吉安在隋至宋代称吉州。
16、何君石
何君石,产于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玉笥山。《云林石谱》何君石:“临安江军新涂县玉笥山梁间有洞, 名何君。……岩洞透邃,中有石棋枰,山之前后间产巨石,皆险怪。昔有一石,悬于洞口,其状如云,广数尺,巉岩秀碧,扣之无声,土人何氏击取置亭榭中。” 注:宋代时在清江县境内置临江军,辖清江县、新喻县(今新余市)、新淦县(今新干县);明代改临江府,嘉靖五年(1526)析新淦县于峡江巡司置峡江县。
玉笥山原名群玉山,位于峡江县的中北部,西濒赣江,距吉安市区约七十公里。玉笥山属石灰岩岩溶地貌,素以峰奇、石怪、洞异、泉清而闻名。
17、蜀潭石
蜀潭石,产于江西省宜春市的高安市。《云林石谱》蜀潭石:“筠州高安县之东北,有水出自丰城,号济步江。自江口入四十里,地名蜀潭,水中多产巨石,四面无崷崪势,穿眼委曲,不甚苍翠,鲜有小巧者。”注:筠州,今江西高安。
18、洪岩石
洪 岩石,产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的乐平市洪岩乡。《云林石谱》洪岩石:“饶州乐平县东山乡,地名洪岩,有三洞,名木梓树水岩。各有岩穴,炬火而入,自水岩上半间,可不数十丈方到底,闻水声如雷,穷之,即无水源。其洞中有石田、钟、鼓、磬、仙人帐,若人力所为。其山高下,巉岩翠碧,穴中有石佛、罗汉,相仪如生, 高十余尺。
洪岩乡位于乐平市东北38公里,其峁山山麓的洪岩洞,又称洪源洞、洪岩仙境,是一亿多年前形成的喀斯特溶洞,洞穴围岩为中石炭统黄龙组灰岩,洞长1620米,大洞套小洞,曲径通幽,为观赏价值颇高的岩溶洞穴群,内部面积约8万平方米,洞中石钟乳遍布上下,类型多、造型奇,晶莹绚丽,千 姿百态。

19、萍乡石
萍乡石,产于江西省萍乡市石观。《云林石谱》萍乡石:“袁州萍乡县百余里,地名石观。突兀一山,石洞穴深六七丈,岩上垂石如钟乳,高低无数,嵌空险怪,奇秀可玩。山之近侧,皆有怪石隐草木中,土人不知贵。
20、石绿

石绿,产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云林石谱》石绿:“信州铅山县石绿产深穴中。一种融结为山岩势,不甚坚。一种稍坚,于绿纹如刷丝极深者,镌砻为器,向明示之,颇光灿闪色。又有一种淡绿或细碎者,入水烹研,可装饰。
21、龙尾石

龙尾石,又称婺源石,产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龙尾山。该石质地坚韧,润密莹洁,抚之若肤,摩之无响,色碧似玉,纹理烂漫,硬度约四度左右,适宜雕琢砚台。
以龙尾石制砚从唐代开元年间开始,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成砚称"龙尾石砚""龙尾砚",由于婺源旧属安徽省古歙州的辖地,亦称"歙砚"。现江西省用此石制作的砚台称"龙尾砚",安徽省用此石制作的砚台仍称"歙砚"。龙尾砚色如碧云,纹理妍密,声如金石,研而无声,墨膏浮艳,涩不留笔,贮水不耗,久研不凹,具有涩、细、润、坚的特点。龙尾砚品种较多,有金星、金晕、银星、银晕、眉子、罗纹等,尤以金星、眉子为贵。
《云 林石谱》婺源石:“徽州婺源石产水中者,皆为研材,品色颇多。一种石理有星点,渭之龙尾,盖出于龙尾溪。其质坚劲,大抵多发墨,前世多用之,以金星为贵。石理微粗,以手摩之,索索有锋芒者尤妙,以深溪为上。或如刷丝罗纹,或如枣心瓜子,或如眉子两两相对。又一种色青而无纹,大抵石质清润,发墨为最。……”
注:徽州婺源,现江西省婺源县。历史上婺源县属安徽省古歙州的辖地。宋代,歙州改徽州。清康熙间置安徽省,婺源隶属安徽省徽州府。

22、罗纹石
罗纹石,产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怀玉山下塘坑至米坑一带。该石质地细润,石色苍青而有光泽,石质纯净,偶有金星数点,石上有天然玉带状、刷丝状纹理,其中蕴含豆斑,纹饰犹如丝罗,似若水波。
罗纹石为含钙质粉砂板岩,产于震旦纪地层中,其顶底板均为黄绿色粉砂质千枚岩。石内的矿物成定向排列,致使其纹理发育如丝罗,故名"罗纹石"
罗纹石石质坚柔适中,用于制砚已有上千年历史,成砚称"罗纹石砚""罗纹砚",当地称之为"绢云砚"。罗纹砚结构缜密,纹若水波,石面光泽、呵气成汗,浸水湿润如玉,具有发墨如油,贮水不涸、不损笔毫等特点。
23、修口石
修口石,产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该石质地坚而不疏,色泽以自然赫色为主,并嵌有翠绿色,佳者兼有金星、金晕、鸡血藤、鱼子、水波纹等纹理,似天然山水画,凝视怡人,赏心悦目。
修口石色泽、质地别具一格,颇适宜制作砚台,早在唐宋时期,修水就有手工作坊生产。成砚称"修水赭砚""修口石砚",具触笔细而不滑,发墨速而不粗,贮水久而不涸等特点。清道光皇帝侍读,修水籍万承凤曾将该砚呈道光皇帝,帝欣喜而视为珍品。后被列为贡品,所以又称修水贡砚,为江西四大名砚之一。
《云林石谱》修口石:“洪州分宁县,地名修口。深土中产石,五色斑斓,全若玳瑁,石理细润,或成物像,叩之稍有声。土人就穴中镌砻为器,颇精致,见风即劲,亦堪作研,虽粗亦发墨。”注:洪州分宁县,今南昌市修水县。
《义宁州志》载:“紫石出武乡谭家埠紫石潭(今修水征村乡),石出水中者,良而坚,发墨,琢为砚,类端溪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1

主题

2504

铜板

4

好友

高级工程师

山高—路远—林深;野猪—狗熊—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9
发表于 2012-3-27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冲冲浏览,怎么没见甘肃的?
山高路远林深 野猪狗熊地质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万

铜板

18

好友

高级工程师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94
发表于 2014-8-2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15

铜板

2

好友

助理工程师

Rank: 5Rank: 5

积分
141
QQ
发表于 2014-8-29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全,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21

铜板

1

好友

技术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4
QQ
发表于 2014-9-7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lz孤帆 发表于 2012-3-27 15:05
冲冲浏览,怎么没见甘肃的?

我也是来看甘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45

铜板

11

好友

至尊VIP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235
发表于 2015-1-16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3

铜板

6

好友

技术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
发表于 2015-1-31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能配上图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1

铜板

1

好友

技术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
发表于 2018-6-12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666666666666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8092

铜板

20

好友

教授级高工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292
发表于 2018-8-3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是用心啊,十分感谢,值得认真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5万

铜板

18

好友

传奇会员

YK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积分
37893

灌水勋章

发表于 2019-2-21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