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剖面法是根据沿矿床或地区中许多垂直走向的剖面进行研究的结果,来了解全矿床或地区的地质构造。其优点是研究得比较系统并能及时获得矿床或地区构造的立体概念,工作量较少。缺点是不能精确地研究矿床或地区沿走向的变化。在矿床地质条件复杂例如矿床构造或岩(矿)相沿走向变化很大,或火成活动频繁的矿区,不宜单独使用。 其适应条件如下 (一)适宜于矿床地质条件简单,岩(矿)层层位稳定的矿床,特别是沉积矿床和岩相变化不大的沉积变质矿床。 在矿床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须要配合沿走向追索法或露头圈定法。对矿床地质条件很复杂的地区,本法只能作为辅助之用。 (二)不论露头情况如何,均可使用。在露头情况不好时,主要是通过干槽、主槽和辅槽进行剖面测量,并配合一定数量的人工露头的观察。除非是掩盖极深或矿床地质条件简单,才不做或少做人工露头点。 (三)较适宜于1∶10,000-1∶5,000矿区地质测量,在1∶500矿床地质测量中,通常不适应。 (四)适宜于1∶50,000及小于1∶50,000的地质测量。 二、用剖面法填图时,并非每线都要作剖面图,一般要求为 (一)“实测剖面”图1~3条。 (二)控制剖面图:在野外记录本上按剖面长度展示法作的补充剖面图,数量视需要而定。同时在地形底图上标出平面位置。 (三)路线剖面:直接填在地形底图上的,不作剖面图。 三、剖面法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 (一)准备工作 1、地形底图与前法同。 2、确定各剖面线的位置及方向。有条件时应先踏勘,剖面线大体上应垂直于岩层走向。剖面线之间距,可根据矿床地质构造之复杂程度及岩层沿走向变化的大小而定,构造愈复杂,岩相变化愈大,间距愈小。原则上以使相邻两剖面线的地质情况能对比为度。观测线长度还要合乎定额要求。 3、将予定的剖面线用铅笔大致画在地形底图上并编号。 4、确定地质观察点的编号原则,一般按剖面及观察先后编号。 (二)野外工作 1、首先将所有计划的剖面线位置及其起点在现场用半仪器法或目测法确定。位置大致确定后,应在各剖面线的起点订以木桩,每条剖面观测完后,也应在迄点钉上木桩,在起点木桩上写上剖面线的号码及点号。但对1∶10,000及更小比例尺的地质填实也可不用木桩。 2、沿每一个剖面线进行野外观察研究,并进行地质观察点编录。 在进行野外观察及研究时,应择要随即画出野外剖面草图。地质观察点设大各个岩石的接触线或有意义的地质界线上,用铅油将编号在露头上(但小于1∶10,000的地质填图可以例外)。 野外剖面草图,比例尺不拘,以能满足填图要求为原则。有时候,当有特殊要求而地形条件又允许时,可予先在地形图上截取地形曲线(必要时加以放大)。 3、剖面线要基本上保持一条直线,特别是1∶5000-1∶1000的矿床填图,并与相邻剖面大致平行。如果在剖面线通过处被掩盖无法查出地质现象或岩层界线时沿走向向两侧大致追索一下,以便推测。但推测范围不宜超过剖面间距之一半。无法推测时,则应注明掩盖。 4、在野外用的地形图上,将点的位置标上,并用彩色图例表示出此观察点两边的岩性,进行野外联图,如有困难时,则需补测辅助剖面或作其它补充观察。 5、观察点位置的测量要求与前法同。 (三)室内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