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标题:四川省丹巴县燕子沟金矿床矿石特征及成矿过程分析
论文作者:王祝彬
论文导师:肖渊甫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论文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论文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论文页数:59页
格式:pdf
附件:2
摘要:
丹巴燕子沟金矿床位于四川省丹巴县,是川西北地区上个世纪发现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床赋存于泥盆系危关群第四岩组第6-7层碳质千枚岩、碳质碳酸岩和粉砂岩中[1]。该矿床储量相对较大,矿体形态简单、厚度变化及品位变化相对稳定。矿体多呈单个大脉、脉体群带、密集细(网)脉带状产于碳质地层中,矿石类型按成矿作用方式划分为沉积型矿石、热液型矿石、动力型矿石、表生风化型矿石。矿体受层位和多种构造的联合控制,主要有陡倾含金石英脉型矿体和缓倾含金碳质板岩型矿体。 本次工作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燕子沟金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手段,主要对该矿床的矿石特征(包括矿石类型、化学成分、矿石组构等)和成矿期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1)按成矿作用分矿石类型有沉积型矿石、热液型矿石、动力作用形成的矿石和表生风化形成的矿石;(2)矿石中除主要组分Au、Ag、Fe、Cu外,也含有少量Zn、Sb、As、Bi等元素;(3)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4)发现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纹层状构造、斑杂状构造、蜂窝状构造、土状构造,矿石结构有结晶结构、交代结构、生物结构、碎裂变形结构;(5)金的赋存状态主要有包裹体金、裂隙金、粒间金三种,银的赋存状态主要以类质同像为主,独立银矿物次之;(6)根据矿床产出的地质特征、矿石组构、矿石类型、矿石物质组成、围岩蚀变及矿物的共生和穿插关系,可将丹巴县燕子沟金矿床的成矿过程划分为沉积成矿期、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期3个成矿时期,其中热液成矿期为成矿的重要时期,热液成矿期按矿物的组合关系又可以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 搞清楚矿石中元素组成特点及品位,矿石中有用矿物的组合特点以及矿物的粒度特性和嵌镶类型,对后期矿石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流程的选择起到决定性作用,决定了矿石能否被利用以及加工成本的高低,为区内同类型的金矿床提供了基础资料,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及理论意义。
关键词: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矿石特征 成矿期 成矿阶段 成矿过程 丹巴县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选题依据
•研究意义
•研究现状及论文成果
•研究现状
•存在问题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研究思路
•技术路线
•完成工作量
•取得成果及认识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区域地质概况
•大地构造位置
•区域地层
•构造
•岩浆岩
•矿区地质
•地层
•构造
•岩浆岩
第3章 矿床特征
•矿体特征
•肖家沟-燕子沟矿段
•磨子沟矿段
•泥冲沟矿段
•围岩蚀变
•硅化
•黄铁绢英岩化
•黄铁矿化
•褐铁矿化
•糜棱岩化
第4章 矿石特征
•矿石类型
•沉积作用形成的矿石
•热液作用形成的矿石
•动力作用形成的矿石
•表生风化作用形成的矿石
•矿石组构
•矿石构造
•矿石结构
•矿石成分
•黄铁矿
•黄铜矿
•黝铜矿
•方铅矿
•闪锌矿
•辉砷镍矿、辉锑镍矿
•硫铋银矿
•车轮矿
•银金矿
•自然金
•金、银赋存状态
第5章 成矿过程分析
•成矿期、成矿阶段划分
•成矿期的划分
•成矿阶段的划分
•成矿过程
•矿源层的形成
•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
•氧化次生富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图版Ⅰ
图版Ⅱ
图版Ⅲ
图版Ⅳ
图版Ⅴ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