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南-赣西北坳陷金属成矿地质特征与"层-体"耦合成矿模式 杨明桂 余忠珍 曹钟清 汪石林 祝平俊 高文亮 摘 要:本文以赣西北地区地质矿产调研资料为主,结合鄂东南地区地质矿产科研成果,对该区重要赋矿地层层段、构造体系、成矿岩浆岩系列与空间结构、区域矿产分布规律等进行了整体研究分析,初步拟建了该区的"层-体"耦合成矿模式,并就深部找矿的思路与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赋矿层段;构造体系;成矿规律;耦合模式
参考文献:[1]程裕淇等.中国区域地质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2]常印佛,刘湘培,吴言昌.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3]杨明桂,王发宁,曾勇,等.江西北部金属成矿地质特征[M].北京:大地出版社,2004.
[4]徐志刚,陈毓川,王登红,等.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5]薛迪康,葛家侠,张宏泰,等.鄂东南铜金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6]李均叔,谭秋明,李江洲,等.湖北省矿床成矿系列[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7]李进文,李旭辉,裴荣富,等.江西武山铜矿南矿带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07,81(6):801-807.
[8]周珣若,任进.长江中下游中生代花岗岩[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9]薛怀民,董树文,简平.大别山造山带前陆阳新二长质侵人体的矿物化学、地球化学与锆石SHRIMP定年[J].中国科学(D辑),2006,36(2):133-142.
[10]谢桂青,毛景文,李瑞玲,等.鄂东南地区Cu-Au-Mo-(W)矿床的成矿时代及其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探讨: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J].矿床地质,2006,25(1):44-50.
[11]赵新福,李建成,马昌前.鄂东南铁铜矿集区铜山口铜(钼)矿床40Ar/39Ar年代学及对区域成矿作用的指示[J].地质学报,2006,80(6):857-859.
[12]李四光.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M].上海:中华书局,19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