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11月2日) w8 S! @2 B5 s9 \
国际地学计划项目《东特提斯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6 S8 Z c: G$ ^3 w5 D( l$ p
八国科学家联手研究东特提斯成矿域 7 f6 L/ m7 k5 }) R5 T' R
10月29日~30日,国际地学计划项目《东特提斯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n- O# M% m% q* J. {$ s' J* m: g
汪民说,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矿产资源消耗明显加速,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资源供应压力日趋增大。寻找新的矿床,扩大资源储备,仍将是世界诸多国家当前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任务。汪民说,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第三极”,是特提斯—喜马拉雅巨型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未来最为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基地。它向西延伸,与西亚的扎格罗斯造山带和欧洲的阿尔卑斯造山带,共同构成规模宏大的全球特提斯构造域,是留给人类探索地学奥秘和发现矿产资源的珍贵宝库,需要全球科学家联手行动,共同努力,研究探索。汪民表示,《东特提斯碰撞造山成矿作用》项目是迄今我国科学家作为第一负责人领导的第二个矿床学领域的IGCP项目,多国地质学家将广泛合作,探索研究特提斯构造演化和成矿作用,建立全新的成矿理论体系的重大科学行动,对于加速西藏乃至整个东特提斯地区的勘查突破,具有重大的科学及现实意义,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将给予全力支持。5 t( w! U; Z4 p2 G. ^
来自8个国家的120余位中外科学家出席了会议。; V& [! ?3 B, M)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