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1503|回复: 1
收起左侧

[最新资讯] 大型盆地地下水系统演化国际研讨会圆满闭幕

[复制链接]

1150

主题

5952

铜板

51

好友

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9457
发表于 2011-10-14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gy207 于 2011-10-14 15:30 编辑 ( F. _+ v) Y% _9 t7 k

6 f6 l+ ]6 h0 Q% ]; E8 M' t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2011年10月14日)

' L7 r% e# }7 R# z+ H  D    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水环所承办,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12家单位协办的大型盆地地下水系统演化国际研讨会近日在北京闭幕。来自美国、日本、丹麦及国内20余家单位的90余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了国内外投稿60余篇,其中有50余篇被论文集收录并将被Ei检索系统检索。 ; L  f) |, F2 Z* p6 M+ r
    开幕式由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朱立新主持,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孟宪来先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姚玉鹏处长讲话。 # M, O9 S$ C( P: I& K) i/ b) _) ]
    孟宪来先生在讲话中指出,水资源短缺、地下水长期超采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如何有效地调控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解决地下水不合理开采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提高地下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保障人们生存环境和国家重大工程设施安全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战略任务。同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演变与调控也成为当今国际地质科学的学科前沿问题,近年来实施的与水有关的大型国际合作计划,如“全球水系统计划”、“国际水文学计划”和“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等都把地下水作为核心研究内容。因此,召开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 ?+ f0 I/ W  d    本次研讨会结合我国2009年启动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以“大型盆地地下水系统演化”为主题,就该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充分学习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高项目研究成果的质量,为华北平原乃至全国大型盆地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和调控提供可以借鉴的科学思路和科学方法。 $ j% |5 K! I4 k
    孟宪来先生希望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两天的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共同研讨交流大型盆地地下水系统演化研究中的问题和成果,为地下水的开采和保护出谋划策。同时,找到共同研究的兴趣和领域,发展进一步的合作关系,为破解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做出贡献。 ; h; K6 D' ~8 F/ a; e1 b1 Q
    姚玉鹏处长在讲话中指出,水文地质领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我国的地下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和相应的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不断涌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在关注相关的研究方向。此次大型盆地地下水系统演化国际研讨会邀请美国、丹麦、日本等国家的著名科学家共同就华北平原和世界上其它地区面临的地下水资源与环境问题进行研讨,为这些地区的地下水开采和保护出谋划策,这对于解决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相关环境问题有重要意义。 * m0 s. m5 T# @3 r: I$ P
    在两天的大会期间,共有33位国内外学者汇报了各自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9 Y% T4 C% \4 ]1 D5 B
    《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项目首席科学家、水环所石建省研究员做了缓解华北平原水资源危机的可能途径的报告,分析了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构成与变化和华北平原水危机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华北平原水资源调控对策,认为水资源科学调控大有可为,南水北调通水后更需要通过科学配置发挥工程更大效益。
& {! f) m3 b* s1 K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水科学与技术部主席,雪城大学讲席教授Donald I Siegel博士提出了中国西北流域地下水利用的一个潜在问题:页岩层沼气开发问题,指出开发页岩沼气会引发一种新型的水污染问题,中国应在开发之前考虑好如何应对。美国S.S. Papadopulos & Associates公司董事长Charles. Andrews先生以洛杉矶地区为例介绍了如何管理人口稠密的城市盆地的地下水资源;该公司高级专家Remy. Hennet先生介绍了佛罗里达含水层的消耗、补给和污染情况。日本筑波大学Maki Tsujimura 教授介绍了在泰国曼谷城区利用氟氯昂(CFCs)进行地下水测年,揭示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流动系统影响中的应用。丹麦地质调查局J. C. Refsgaard教授介绍了气候变化预测中的不确定性,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丹麦Alectia A/S公司的M. Kristensen教授综合了前人的模型成果,展示了一套华北平原地表水/地下水模型;F. F. Pedersen教授介绍了丹麦地下水调查和管理方法,包括立法与融资情况、数据管理和保存、调查步骤以及地下水保护措施。丹麦Gras A/S公司董事长M. K. S?rensen介绍了他们在南部非洲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开展的区域地下水脆弱性制图的成果。该公司的遥感和GIS专家Mads. O. Rasmussen介绍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来进行降水估算的降尺度分析方法。来自国内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疆农业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分别介绍了在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及数值模拟、水污染及水化学研究、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地面沉降以及地下水对华北平原经济发展的贡献方面的研究成果。
2 v, ]$ D" b+ G9 A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展现了各国在大型盆地地下水系统演化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我国以华北地区为代表的地下水系统研究起到了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I4 |; O+ a% A. Y- c

6 @  p( W# p& `/ I( G6 P5 a
大家好!

43

主题

1万

铜板

86

好友

黄金会员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积分
5299
发表于 2011-10-14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提供信息啊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