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1419|回复: 1
收起左侧

[行业交流] 地质科研人员治理“尘暴”植碱蓬代替种树 查干诺尔干涸盐湖变绿洲

[复制链接]

1150

主题

5952

铜板

51

好友

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9457
发表于 2011-10-12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2011年10月12日)
6 A0 m9 V) r" M- b. r) s- i$ d
  昔日白茫茫的内蒙古查干诺尔盐碱湖盆正在逐渐变成绿色的草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韩同林、林景星等提出的“治理尘暴要种植先锋植物群(碱蓬),而不是种树”的对策,在查干诺尔显现了巨大效应。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韩国“生态和平亚洲”环境保护组织,共同举行了查干诺尔干涸盐碱湖盆治理项目现场观摩暨科学评估会。* E0 k/ l7 q8 A7 q! d5 Z
  据了解,查干诺尔湖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的中部,距北京市600多公里,面积达80平方公里。2002年春,在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大旱后,查干诺尔湖干涸,湖盆积蓄了大量盐碱黏土粉尘,每年起尘大约30万~40万吨。查干诺尔正处于东亚大气环流的上风方,这些盐碱粉尘物质以浮尘形式进入高空对流层,飘至京津、华北甚至东亚地区,形成“盐碱尘暴”,对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5 I4 z2 C$ q( E, Z" L  2006年4月16日清晨,重达33.6万吨的尘暴突降京城。此后,中国地质科学院韩同林、林景星等7名科研人员在河北、内蒙古等地调研,采用现代生态环境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北京“沙尘暴”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通过粒度分析、电镜扫描、宏观表象特征、常温水溶盐、能谱分析和矿物鉴定等研究,确认北京的所谓沙尘暴,事实上是尘暴,且尘源主要来源干涸的盐湖,而不是沙漠和戈壁滩。他们多年研究结果表明,在尘源区的干涸盐碱湖、农耕地、沙地、丘陵等4种不同地表类型中,分布最小的干涸盐碱湖,无论是粉尘量还是盐碱量,对北京的尘暴影响都是最大的。据此,他们提出了治理京津尘暴必须首先治理干涸盐湖的理念,同时提出“治理干涸盐湖要种植先锋植物群(碱蓬),而不是种树”的治理尘暴对策。研究团队还在当地通过种植试验田,验证了他们的研究成果。0 g" N* n7 u  r2 D2 `' \
  2008年,由韩国“生态和平亚洲”环境保护组织主持、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出资赞助、当地政府和牧民参与的查干诺尔治理项目正式启动,计划5年时间内在50平方公里范围内种植耐盐碱植物——碱蓬。3年来,该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截至目前播种碱蓬面积超过40平方公里,让查干诺尔的白漠重披绿衣。
8 ^5 X' c8 m/ h  {- g& r  查干诺尔治理项目是一项开创性环境治理项目,开创了治理干涸盐碱湖盆的新途径,提供了荒漠化防治的新模板和示范。在现场观摩会上,来自科技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韩国“生态和平亚洲”环境保护组织等单位的70多位代表,肯定了治理方法具有扩大范围实施的可行性,并建议国家对此予以重点关注和支持,科技权威部门进行包括环境、地质、土壤、气候等方面更深层次的科学研究。
大家好!

4

主题

3万

铜板

1

好友

地信院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2783
发表于 2011-11-26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让大地回春、沙漠变绿的地质人!
前段时间北京的天简直是冷煞我也!从澡房出来到宿舍不过一分钟,头发里的水分全结成冰嘎嘎;上课路途伴随身体颤栗和牙根磕磕;在没多少暖气的宿舍里还得无奈地做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