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4629|回复: 1
收起左侧

[资料] 国土资源数据库数据质量检查验收规范

[复制链接]

249

主题

1万

铜板

265

好友

资深会员

地质女郎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3265

荣誉会员勋章

发表于 2010-2-10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土资源数据库数据质量检查验收规范
目    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数据检查验收的基本要求 2
4.1 检查验收的依据 3
4.2 检查验收方式 3
4.3 检查验收方案的制定 3
4.4 检查验收程序 3
4.5 数据质量等级的划分 4
5 数据质量元素和缺陷分级 4
5.1 数据质量元素 5
5.1.1 数据质量定量元素 5
5.1.2 数据质量定性元素 5
5.2 缺陷 6
6 质量检查评价流程 6
7 数据质量检查内容 7
8 数据抽样方案和抽样方法 9
8.1 接收质量限(AQL) 9
8.2 数据抽样方案 9
8.2.1 连续批抽样方案表 9
8.2.2 连续批抽样方案查找方法 9
8.2.3 连续批数据正常、加严和放宽检验的调整规则 10
8.2.4 单批数据的抽样方案及查找方法 10
8.3 数据抽样方法 10
8.3.1 统计抽样 10
8.3.2 判断抽样 11
8.3.3 空间抽样 11
9 数据抽样检验 11
9.1 抽样检验流程 11
9.2 抽样检验过程 12
9.2.1 确定数据质量定量元素 12
9.2.2 确定抽检的检查项及范围 12
9.2.3 确定接收质量限AQL及缺陷分级 12
9.2.4 确定抽样方案和方法 13
9.2.4.3 属性数据抽样 13
9.3 批的接收判定规则 14
10 检查方法及检查结果的记录 14
10.1 检查方法 14
10.1.1 计算机自动检查 14
10.1.2 计算机辅助检查 15
10.1.3 人工检查 15
10.2 检查结果的记录 15
11 数据质量评价 17
11.1 数据质量合格的判定规则 17
11.2 质量评价方法 17
11.2.1 按通过与不通过判定数据质量的评价方法 17
11.2.2 按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判定数据质量的评价方法 18
11.3 数据质量报告 19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数据的缺陷分级 20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数据抽样方案 23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数据抽样方法示例 30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多级表数据抽样方案示例 31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数据质量报告格式 33
附 录 F (资料性附录) 市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数据库整合成果检查验收示例 35
附 录 G (资料性附录) 土地利用数据库成果检查验收示例 46
参考文献 57

国土资源数据库数据质量检查验收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国土资源数据质量元素、缺陷分级;规定了国土资源数据库数据检查验收的基本要求、程序、检查内容、抽样检验方法、质量评价方法以及检查验收过程中相关文档的内容和格式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国土资源数据库生产过程和验收阶段的数据质量检查和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13989-199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21336-2008/ISO 19114:2003 地理信息 质量评价过程
GB/T 21337-2008/ISO 19113:2002 地理信息 质量原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数据质量元素  data quality element
说明对数据产品规范或用户要求符合程度的数据质量特性。
注:对于数据产品而言,完整性、逻辑一致性、可用性等质量特性都可以是数据产品的质量元素,可分为不同的级别。
3.2
数据质量定量元素  data quality quantitative element
数据质量特性可定量描述的部分,又称数据质量量化元素。
根据[ISO 19113]改写。
3.3
数据质量定性元素  data quality overview element
数据质量特性可定性描述的部分,又称数据质量非量化元素。
根据[ISO 19113]改写。
3.4
个体  item
质量检查的基本单元,又称检验单元。可以是图幅、实体或数据项。
3.5
总体  population
检查的全部个体。
3.6
批  lot
汇集在一起的一定数量的个体。
根据[GB/T 2828.1-2003]改写。
3.7
批量  lot size
批中所含个体的数量。
根据[GB/T 2828.1-2003]改写。
3.8
样本  sample
从检验批中抽取的用于检查的全部个体的总称。
根据[GB/T 2828.1-2003]改写。
3.9
样本量  sample size
样本中所含个体的数量。
根据[GB/T 2828.1-2003]改写。
3.10
缺陷  defect
质量元素不满足规定的要求。
3.11
致命缺陷  the most serious defect
个体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个体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以致不经返工处理不能提供用户使用。
根据[GB/T 18316-2001]改写。
3.12
严重缺陷  the more serious defect
个体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个体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对用户有重大影响。
根据[GB/T 18316-2001]改写。
3.13
重缺陷  serious defect
个体的较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个体的质量特性较严重不符合规定,对用户有较大影响。
根据[GB/T 18316-2001]改写。
3.14
轻缺陷  light defect
个体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个体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对用户使用有轻微影响。
[GB/T 18316-2001]。
3.15
缺陷率  rate of defect   
样本(或批)中缺陷数除以样本量(或批量),再乘以100。
注:对于具有不同级别缺陷的样本或批,缺陷数为除致命缺陷外所有其他级别的缺陷按比例换算后的最低级别缺陷个数。
3.16
不合格品  nonconforming item
缺陷率不满足要求的个体。
注:在国土资源数据中,以图幅为个体的数据采用不合格品衡量数据质量,此时图幅被视为批。
3.17
不合格品率  rate of nonconforming item
样本或批中不合格品数除以样本量或批量,再乘以100。
3.18
接收质量限(AQL)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可接收的批数据的最大缺陷率或不合格品率。
根据[GB/T 2828.1-2003]改写。
3.19
抽样检验  sampling inspection
利用所抽取的样本对数据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判定批数据是否接收的检验。
根据[GB/T 3358.2-93]改写。
3.20
抽样方案  sampling plan
规定每批应检查的样本量和有关批数据接收准则的具体方案,用(N,n,c)表示,N为批量,n为样本量,c为接收数。
4 数据检查验收的基本要求
4.1 检查验收的依据
a)检查验收的内容和任务依据项目工作合同、协议或任务书;
b)验收阶段的检查验收工作依据本标准;
c)检查验收的质量指标依据各专业数据库的标准、指南、规范或相关要求。
4.2  检查验收方式
实行项目承担单位初检、项目组织单位验收的方式。
a)初检
初检是在数据生产完成以后,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的对数据的全面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数据进行质量评价。
b)验收
数据通过初检后,由项目组织单位组织专家或委托有关机构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验收。验收一般只检查重点内容,也可以根据项目组织单位的具体要求进行全面检查,在检查与评价的基础上给出验收结论与质量报告。
4.3  检查验收方案的制定
本标准为国土资源数据库数据的检查与验收通用规范。在具体数据库的检查验收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规范中的相关内容进行选择和细化,以4.1为依据制定具体的检查验收方案。
一般说来,应根据制定的数据产品质量检查验收方案对数据产品进行实验性检查评价,按照实验性检查评价的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完善。
数据产品质量检查验收方案内容见表1。
表1数据产品质量检查验收方案内容
序号 内容 说明
1 数据检查验收依据和要求 确定数据产品检查和验收所参考的标准和依据;
确定数据产品检查和验收的具体要求,包括标准要求和用户要求。
2 数据产品成果内容 确定数据产品包括的成果内容;
根据成果内容的不同划分数据产品数据集;
确定各数据集的权重。
3 各数据集质量元素 确定各数据集质量元素内容,包括一级质量元素及其包含的二级质量元素。
4 检查项、检查方式和方法 根据划分的质量元素确定数据产品的检查项,检查项要依据数据集特点详尽列举;
根据检查项确定检查方式,是计算机检查还是人工检查;
根据检查验收的要求、人力和时间确定抽样方案;
根据检查项确定检查方法。
5 缺陷分级 按质量元素和检查项,根据数据产品各数据集内容确定缺陷分级,缺陷分级应详尽列举。
6 检查评价流程 依据数据集特点确定接收质量限AQL,根据数据产品特性和质量要求,确定数据集和数据产品的检查评价方法,制定具体数据产品检查评价流程。
4.4  检查验收程序
检查验收程序由初检、提交、验收和复核(复检)四个阶段组成,如图1所示。
a)初检
数据库建设项目完成并经过项目组自检和互检后,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专家对数据产品质量进行初检,并提交初检报告。
初检内容包括数据质量、完成任务情况、元数据和其它相关文档等验收所需资料。初检依据具体的验收方案所规定的检查内容和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填写检查记录表,编写初检数据质量报告。初检时只判定数据是否完成任务、质量是否达到验收要求,不计算具体得分。
b)提交
数据经初检合格,项目承担单位对初检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部修改完善后,将数据、相关文档和初检报告提交给项目组织单位。
c)验收
在初检的基础上,项目组织单位组织专家或委托有关机构对承担单位提交的数据产品进行验收。验收方案和初检报告是验收的主要依据。
项目组织单位或委托机构组织专家对数据产品进行验收。验收专家组分为检查组和综合评价组,检查组负责对数据产品进行检查并如实记录检查结果,综合评价组依据检查结果确定缺陷级别并进行评价,提出验收意见,编写数据质量报告。
d)复核(复检)
经验收通过的数据产品,根据项目组织单位的要求和数据产品质量情况,返回承担单位进行修改完善,完成后提交项目组织单位复核。验收未获得通过的数据产品返回项目承担单位修改或重做,完成后进行复检(重新检查和验收)。


4.5 数据质量等级的划分
采用两种方式对数据质量水平进行等级划分。
第一种方式:采用通过与不通过表征数据质量水平。适用于对数据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定性评价。
第二种方式:采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四个级别表征数据质量水平。适用于对数据质量评价结果进行较精细定量评价。按百分制的得分划分质量等级。S为得分,数据质量等级划分标准通常为:
a)优秀       S≥90分     
b)良好    90>S≥75分
c)合格    75>S≥60分
d)不合格       S<60分
5 数据质量元素和缺陷分级
5.1  数据质量元素
根据GB/T21337-2008/ISO19113:2002《地理信息 质量原则》确定了数据质量元素,包括数据质量定量元素和数据质量定性元素。数据质量元素是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的基础,也用于构成元数据标准中描述数据质量的元数据元素。
数据质量元素分为两个级别,一级数据质量元素是具有相同本质的二级质量元素的集合,二级质量元素是数据质量的具体特性。
5.1.1 数据质量定量元素
数据质量定量元素是数据质量的定量组成部分,包括数据完整性、逻辑一致性、空间定位准确度、属性数据准确性以及图面整饰规范性等。
数据质量定量元素的组成与描述见表2。
表2 国土资源数据质量定量元素
一级质
量元素 描述 二级质量元素 描述
数据完整性 实体、实体属性和实体关系的多余和缺失程度 多余 数据集中多余数据的程度,如图层、空间实体、数据表、记录、数据项、符号、注记与文档等。
  遗漏 数据集中遗漏数据的程度,如数据范围(工作量)、图层、空间实体、数据表记录、数据项、符号、注记与文档等。
逻辑一致性 数据结构、属性及关系的逻辑规则的一致性程度 概念一致性 与标准的符合程度:如与数据库结构的符合程度。
  值域一致性 值对值域的符合程度。值不应超出值域的范围;值应满足值域之间的运算关系。如按照地类和行政区划进行统计的面积结果应一致。
  格式一致性 数据存储同数据集的物理结构匹配程度,包括数据文件、图层命名和数据格式等。
  拓扑一致性 拓扑特征的准确度:如点、线、面类型定义正确、不同图层共用界线的一致性、多边形封闭、结点关系正确,如线状实体交叉应建结点等。
  接边一致性 相邻图幅间接边实体的类型和属性描述的一致性。
空间定位准确度 空间实体位置的准确度 数学基础精度 坐标系、投影参数、图廓点、坐标网交点、控制点坐标等的准确程度。
  校正精度 校正控制点数目与分布的合理性,校正后数据符合精度要求。
(包括影像校正和矢量数据校正)。
  采集精度 空间实体位置与可以接受的值或真值的符合程度,包括扫描和矢量化精度,形态控制精度等。
  接边精度 相邻图幅间接边吻合度,接边线(如标准图幅内图廓线或行政界线等)之间的误差满足要求,接边实体(线或弧段)误差满足要求。
属性数据准确性 定量属性的准确度、定性属性以及实体及其属性分类的正确性 分类的正确性 实体及其属性分类与真值或参考数据集的符合程度。
  定性属性正确性 定性属性的正确性,如岩性描述的正确性。
  定量属性准确度
定量属性的准确度,如数据值及其单位的正确性;土地线状地物、零星地物的面积计算的准确性;图斑面积相对线状地物、零星地物面积及行政界线扣除的正确性。
图面整饰规范性 符号、注记和图廓整饰的规范性 符号规范性
符号正确、定位准确、表示合理,符号与符号以及符号与其它要素压盖关系合理;
线划光滑、符合要求、线型设置正确;
符合相关专业的色系标准或规范;
网纹类型、颜色、高度、宽度和透明系数等是否正确。
  注记规范性 注记正确、可读,压盖关系合理。
  图廓整饰规范性 图廓整饰符合有关标准或规定,图面结构搭配合理,美观。
5.1.2 数据质量定性元素
数据质量定性元素是对数据质量的间接描述,包括数据生产的目的、适应性、用途和数据志等,见表3。
表3 国土资源数据质量定性元素
一级质量元素 描  述 二级质量元素 描  述
目的 生成数据集的原因及其预期用途  
适用性 满足用户要求的能力 可提供数据格式的种类
  易操作性
用途 说明数据集已经实现的应用  
数据志 数据集的历史。描述数据源以及从数据源到数据集当前状态的过程 数据现势性 数据完成时间、数据更新程度、更新频度和最后更新时间等。
  数据源的状态 生成数据集的原始资料完成的时间、介质、质量等。
  处理步骤或历史信息 描述在数据集演变过程中的事件或变化等。
数据质量定性元素一般不作为数据检查验收时的直接评价依据,而是一种间接的数据质量信息,可帮助用户判断数据质量是否满足其应用要求。
5.2 缺陷
缺陷指个体的任何一个质量元素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在数据质量检查评价中,用缺陷来量化检查中出现的各类不符合规定的问题。
本标准用质量元素的重要程度和质量元素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严重程度划分缺陷的级别。为提高质量量度的准确性,将缺陷分为六级,即致命缺陷、严重缺陷、重缺陷、次重缺陷、轻缺陷和次轻缺陷。为便于质量评价,赋予除致命缺陷以外的其他5个缺陷级别之间的换算比例,推荐比例为16:9:5:2:1。有些数据的检查需要将出现的多个问题记为一个次轻缺陷,使用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以图形为主的空间数据、以属性为主的数据(包括点空间数据)和符号化制图数据的缺陷分级及不同级别缺陷的转换比例见附录A。
6 质量检查评价流程
国土资源数据库是一种数据产品,通常由多个数据集组成。在对各个数据集检查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评价数据产品质量。
质量检查评价一般需要经过制定验收方案、确定检查内容和方法、实施检查和评价四个阶段。检查评价流程见图2。


7 数据质量检查内容
数据中的每个数据质量特性都可能包含多个检查项。例如空间数据库完整性中的二级质量特性“多余”包括图层、空间实体、数据表、记录和数据项等检查项。根据数据质量元素和国土资源数据特点确定的数据质量通用检查项见表4。
表4 国土资源数据质量通用检查项
一级质量元素 二级质量
元素 检查项 描述
数据完整性 多余 数据覆盖范围、图层、数据表、空间实体、记录、符号、注记与文档等 要求的空间数据、属性(表格)数据、元数据和文档数据无遗漏和多余。内容包括:
1.空间数据的地理覆盖范围完整、无遗漏和多余图层(必选图层不可遗漏、可选图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增加图层必须说明)、空间实体无遗漏和多余;
2.元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数据表、记录和数据项无遗漏和多余;
3.文本数据符合相关要求,如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工作报告及相关说明文件等无遗漏;
4.制图数据完整,如符号、注记等无多余与遗漏。
遗漏 数据覆盖范围、图层、数据表、空间实体、记录、符号、注记与文档等
逻辑一致性 概念一致性 分层、表、表间关系,数据项的名称、类型、长度和约束条件 空间数据的要素分层(如要素层名称和几何特征)、属性(表格)数据结构(如属性表名、字段长度、字段类型和约束条件等)与标准保持一致;
表与表、表与层等逻辑关系符合标准要求。
值域一致性 属性表格的数值型数据项的值以及值间逻辑关系 值应符合值域范围的要求;值间应符合规定的逻辑关系。
如同一行政辖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库按照不同地类、不同级别行政区划进行面积统计的结果应一致。
格式一致性 图层名、数据文件名以及文档文件名等
空间数据格式和属性数据格式等 图层、元数据、属性(表格)、文档等文件的命名符合标准要求;
空间数据、属性(表格)数据、文档数据的格式与标准要求一致。
拓扑一致性 点、线、面拓扑的关系 是否按规定建立拓扑关系,建立的拓扑关系是否正确,如线状实体相交建立结点、多边形封闭、不存在多余标识点、悬挂节点、坐标点重叠、线和弧段自相交等现象;
不同图层间的共用界线保持唯一,有向线状实体的方向正确。
接边一致性 相邻图幅间接边实体的类型和属性  接边实体类型保持一致;
接边实体属性结构和属性内容保持一致,如地类代码。
空间定位准确度 数学基础精度 坐标系、投影方式及其参数设置 各比例尺空间数据坐标系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投影方式的选择及参数的设置要正确。
校正精度 校正方法,校正控制点数目与分布的合理性,校正后数据符合精度要求。(包括影像校正和矢量数据校正) 校正控制点数目不少于四个,应尽量覆盖全图,应均匀分布,图形四个角点应首先选取。
校正后精度符合标准要求,图廓点、坐标网点误差、图廓边长误差和对角线误差不超过范围值。
数据采集或转换精度 图形扫描精度:分辨率、变形程度
矢量化精度:采集点坐标、线坐标的空间位置误差,线圆滑程度
转换精度:转换过程中空间实体的位置、要素、属性内容和精度;影像分辨率 图形扫描分辨率和变形程度满足要求;
矢量数据采集过程中严格按标准并依比例尺采集各图层要素,并表示准确;
转换精度:要求数据转换过程中点、线、面实体无遗漏和多余,要求转换前控制点和转换后控制点坐标保持一致,要求数据转换过程中实体的属性内容不丢失、精度不降低;影像数据在格式转换过程中,应保证图像分辨率不降低。
接边精度 相邻图幅间接边,接边线(如标准图幅内图廓线或行政界线等)之间的误差,接边实体(线或弧段)误差 接边点位精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不同比例尺矢量数据接边时,低精度数据应服从高精度数据。
属性数据准确性 分类的正确性 实体及其属性分类 实体及其属性分类与真值或参考数据集的符合程度,如地类代码正确性。
定性属性正确性 定性属性  定性属性的描述要正确,如矿区描述。
定量属性准确度 定量属性  定量属性的属性值、计量单位正确,如线状地物、零星地物的面积数值和单位正确。
图面整饰规范性 符号规范性
符号、符号与符号以及符号与其它地物压盖关系
线型设置、线划
点、线及面的颜色
网纹类型、颜色、高度、宽度和透明系数 线划质量,线划是否圆滑自然,连续清晰,线型和线划粗细设置是否符合图式要求;
要素符号是否正确,尺寸是否符合图式要求;检查各要素关系是否合理,是否有重叠压盖现象;
名称、注记是否正确,位置是否合理,指向是否合理,字体是否符合规定;
符号、注记是否压盖重要地物或点状物;
图面配置、图廓内外整饰是否符合规定,是否美观;
注记规范性 注记
图廓整饰规范性 图廓内容整饰
现势性 数据源现势性 数据源完成的时间 数据源完成的时间、介质、质量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数据是进行局部更新还是全面更新,数据更新的周期和最后时间;
如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源完成时间为2005年10月31日,数据库完成2006年5月30日。
数据现势性 数据完成时间、数据更新程度、更新频度和最后更新时间
8 数据抽样方案和抽样方法
数据质量检查分为全检和抽检。
全检是指对批数据中的所有个体进行逐一检查。能够用计算机软件自动检查的一律全检。通常拓扑一致性、格式一致性和值域一致性等易于计算机全检。
抽检是指按照确定的抽样方案,采用适当的抽样方法从批数据中抽取部分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查,并根据样本质量来判断批数据质量。
进行抽样检验的数据应是在统一的标准或规范指导下,由基本相同的数据源、在基本相同的时段和软硬件条件下生产的数据。连续生产的系列批数据为连续批数据,数据的生产和质量检查不具有连续性,一次性生产的数据为单批数据。上述数据在时间和经费有限的条件下通常需采用抽样检验。
8.1 接收质量限(AQL)
数据的质量检查采用缺陷率或不合格品率作为质量指标。多图幅组成的批数据通常采用不合格品率作为质量指标。单图幅或属性数据组成的批数据通常采用缺陷率作为质量指标。AQL是可接收批数据的最大缺陷率或不合格品率,是确定抽样方案的重要参数。无论连续批还是单批数据均使用AQL和批量查找抽样方案。
本标准中AQL的取值范围为0.01-50。等于或小于10的AQL适用于以缺陷率或不合格品率作为质量指标的检查,大于10的AQL只适用于以缺陷率作为质量指标的检查。
AQL的确定见9.2.3中的a)。
8.2 数据抽样方案
抽样方案是规定每批数据应检查的样本量和有关批数据接收准则的具体方案,用(N,n,c)表示,式中N为批量,n为样本量,c为接收数。其含义是从批量为N的批中抽取n个个体构成样本,并对样本全检,样本中包含的不合格品数或缺陷数小于或等于c时接收该批。
本标准对连续批数据采用调整型计数抽样方案,是参考GB/T2828.1制定的。单批数据的抽样方案采用样本量增大两级的连续批正常检查抽样方案。
数据的抽样方案通过查找抽样方案表确定。本标准给出了确定国土资源数据抽样方案的连续批(正常、加严和放宽)和单批检验的样本量表以及相应的接收数查找表。
8.2.1 连续批抽样方案表
连续批数据的样本量表见附录B的表B.1;连续批正常检验抽样方案表见附录B的表B.2;连续批加严检验抽样方案表见附录B的表B.3;连续批放宽检验抽样方案表见附录B的表B.4。
8.2.2 连续批抽样方案查找方法
数据抽样方案的查找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根据批量和检查的严格程度确定样本量;二是根据样本量和AQL确定接收数。
a) 确定样本量
根据批量N和检查要求,从附录B表B.1中的正常、加严或放宽列中查出相应的样本量n。
b) 查找接收数
根据检查要求(正常、加严或放宽),在附录B的表B.2、表B.3或表B.4的样本量列查找样本量所在行,在AQL数值栏查找规定的AQL值所在列,样本量所在行和AQL所在列交叉处的数字即为接收数c。批量N、样本量n与接收数c构成抽样方案。
注:凡表中标注 * 处,应对给定的批量N进行全检,抽样方案为(N,N,0)。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检查出一个不合格品或缺陷,则拒收该批。
数据连续批抽样方案查找示例:
(1)对某连续批数据实施抽样检验,给定批量为1600, 规定AQL为1.0,试查找正常检验的抽样方案。
① 首先根据批量1600和正常检验要求,从附录B的表B.1正常列中查出样本量为125。
② 在附录B的表B.2样本量列找到与样本量125对应的行,并在AQL数值栏查找1.0所在列,样本量125所在行和AQL为1.0所在列的交叉处的数字3即为接收数。抽样方案为(1600,125,3)。
对于加严检验,则步骤①中由附录B的表B.1加严列查找出样本量为160,在步骤②中使用附录B的表B.3查找接收数,抽样方案为(1600,160,2)。
对于放宽检验,则在步骤①中由附录B的表B.1放宽列查找出样本量100,在步骤②中使用附录B的表B.4查找接收数,抽样方案为(1600,100,4)。
(2)抽样方案表中出现箭头时,抽样方案查找示例:若本示例中AQL为0.05,试查找正常检验的抽样方案。
① 首先根据批量1600和正常检验要求,从附录B的表B.1正常列中查出样本量为125。
② 在附录B的表B.2样本量列找到与样本量125对应的行,并在AQL数值栏查找0.05所在列,发现样本量125所在行和AQL为0.05所在列的交叉处为箭头,此时选择按箭头所指的抽样方案。即抽样方案为(1600,250,0)。
对于加严检验,则步骤①中由附录B的表B.1加严列查找出样本量为160,在步骤②中使用附录B的表B.3查找接收数,发现样本量160所在行和AQL为0.05所在列的交差处亦为箭头,此时亦选择按箭头所指的抽样方案,即抽样方案为(1600,315,0)。
对于放宽检验,则在步骤①中由附录B的表B.1放宽列查找出样本量100,在②中使用附录B的表B.4查找接收数,即抽样方案为(1600,100,0)。
(3)抽样方案表中需要作样本量降级处理时,抽样方案查找示例:若本示例中AQL为40,试查找正常检验的抽样方案。
① 首先根据批量1600和正常检验要求,从附录B的表B.1正常列中查出样本量为125。
② 在附录B的表B.2样本量列找到与样本量125对应的行,并在AQL数值栏查找40所在列,发现样本量125所在行和AQL为40所在列的交叉处需要作样本量降级处理,此时选择降级后的新的样本量对应的抽样方案。即抽样方案为(1600,80,44)。
对于加严检验,则步骤①中由附录B的表B.1加严列查找出样本量为160,在步骤②中使用附录B的表B.3查找接收数,发现样本量160所在行和AQL为40所在列的交差处亦需要作样本量降级处理,此时亦选择按降级后的新的样本量对应的抽样方案,即抽样方案为(1600,80,41)。
对于放宽检验,则在步骤①中由附录B的表B.1放宽列查找出样本量100,在步骤②中使用附录B的表B.4查找接收数,发现样本量100所在行和AQL为40所在列的交差处亦需要作样本量降级处理,此时亦选择按降级后的新的样本量对应的抽样方案,即抽样方案为(1600,63,36)。
8.2.3 连续批数据正常、加严和放宽检验的调整规则
a)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采用抽样检验方式检验数据质量,则应加严检验;
b) 在数据验收检验的过程中,如果样本数据不符合要求,则应在后续检验中增大样本量进行加严检验;如果样本数据质量普遍较好,则实施放宽检验;
c) 连续批数据的首次验收应加严检验;
d) 验收阶段如果质量验收结论为优,复检时应放宽检验;如果质量验收结论为良,复检时按正常检验;如果验收结论为及格或以下,复检时应加严检验。
8.2.4 单批数据的抽样方案及查找方法
单批数据抽样方案的样本量表见附录B的表B.1,接收数查找表同附录B的表B.2。
单批数据样本量查找附录B的表B.1的单批列,接收数查找的步骤和方法与连续批正常检验的查找方法相同。
8.3 数据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是抽取样本的方法,其目的是使抽出的样本能够充分代表批。数据的抽样方法既包括统计抽样方法,又包括非统计抽样方法。对于空间数据,在抽取样本的过程中还应考虑数据的空间分布进行空间抽样。
8.3.1 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方法的核心是随机抽样,即在抽取样本的过程中,使批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同等被抽取的机会,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数据质量检验常用的统计抽样方法主要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等。
简单随机抽样是从总体里随机地抽取个体组成样本的方法,也称单纯随机抽样。它是一种最基本的抽样方法,是其他抽样方法的基础。常用的实现方法包括抽签法和随机数法。
系统抽样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在规定的范围内随机抽取某个体作为初始单元,然后按事先确定的规则抽取其他样本单元。系统抽样方法可按时间、空间或产品编号的顺序抽取,其代表性强,实施简单,在数据质量抽样检验中常与整群抽样组合使用。
分层抽样又称分类抽样,或类型抽样。将总体分割成互不重叠的子总体(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各层的样本构成总样本。分层抽样适用于同一批数据是由不同单位或个人生产的情况。分层抽样方法的示例见附录C中的示例1和示例2。
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分为许多群,每群由个体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随机地抽取若干群,并由所抽群中的所有个体组成样本。整群抽样适用于以表的形式存储的属性数据,如矿产地、钻孔、自然重砂和地质灾害数据库等。
8.3.2 判断抽样
判断抽样是一种非统计抽样,指应用专家知识和经验进行的抽样。主要适用于批量小于8或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数据。
8.3.3 空间抽样
空间抽样是基于空间分布形态在一定区域内抽取样本的方法。空间抽样适用于图幅数据(包括以图形为主的空间数据和符号化制图数据)组成的批。下述两种情况都需考虑空间分布,使抽出的样本能够代表批数据的质量。一是从多图幅数据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图幅(幅间抽样),二是从单图幅数据内抽取要素(幅内抽样)。由于国土资源数据空间分布的不均匀特点,通常由专家根据经验选择一个或多个空间区域抽取样本。
9 数据抽样检验
9.1 抽样检验流程
数据质量抽样检验的流程一般包括确定下列内容的步骤:抽检的检查项、每个检查项的范围、接收质量限AQL、缺陷分级、不同数据类别的抽样方案、抽样方法、抽取样本、选择检验方法并实施检验。国土资源数据质量抽样检验一般流程参见图3。


9.2 抽样检验过程
9.2.1 确定数据质量定量元素
按照下列原则从第5章的表2中选取或增加适用的数据质量元素。
a) 不同类型数据的质量元素不同。根据数据的类型与特点、质量要求及用于数据质量检验与评价的资源(人力、物力、时间等)状况选取。
b) 数据完整性、逻辑一致性和属性数据准确性适用于任何类型数据。
c) 空间定位准确度适用于空间数据;在确定非空间数据的质量元素时,不选取空间定位准确度以及制图数据的数据质量定量元素。
d) 确定制图数据的质量元素时,可不选取属性数据准确性。
e) 当本标准的数据质量定量元素不满足应用要求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充一级或二级质量元素。
9.2.2 确定抽检的检查项及范围
a) 根据确定数据质量元素,从第7章选择或确定抽检的检查项。
b) 逐一确定实施抽检的检查项的范围。
c) 当扩展检查项时,需要规定相应的缺陷级别。
9.2.3 确定接收质量限AQL及缺陷分级
a) AQL的确定
 AQL应由数据产品质量规范或用户要求给出。如果没有规定可根据历年数据质量情况或预检结果确定。
 确定AQL应考虑的因素:质量要求、产品的复杂程度、检查项的数量和检验的经济性等。
 多图幅数据需要确定两个AQL值,一是数据集的接收质量限,即该数据集可接收的最大不合格品率。二是单图幅数据的接收质量限,即该图幅可接收的最大缺陷率。
 单图幅数据和属性数据的AQL是该批数据可接收的最大缺陷率。
b) 根据5.2中的内容确定或调整缺陷分级,最低级别缺陷的权重为1。
 在属性数据的抽样检验中,有时需要将出现的多个问题计为一个次轻缺陷,便于更好的区分数据质量的差别。
 当调整现存缺陷级别或确定新增检查项的缺陷级别时,应保证不同质量元素的同一缺陷级别对数据质量的影响程度基本一致,即具有同等的重要程度。
9.2.4 确定抽样方案和方法
数据的抽样检验主要分为三类:多图幅抽样、幅内抽样和以属性数据为主的数据的抽样。
本节主要阐述上述三类连续批数据抽样方案的查找步骤和查找方法。单批数据的抽样方案查找步骤与连续批的查找步骤相同,只是确定接收数所用查找表的列不同。
9.2.4.1 多图幅数据的抽样
以图幅为个体的抽样,也称幅间抽样。多图幅包括标准图幅和非标准图幅。标准图幅指按国家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1992)进行的分幅。非标准图幅指按行政区划、某种研究或统计区域等;
9.2.4.1.1 确定抽样方案
a) 图幅数大于1幅小于8幅时,采用专家判断法抽样。根据以往检验结果和对图幅质量的要求,确定抽取的样本数及接收数。
b) 大于等于8幅的数据则按下述步骤确定抽样方案。
1) 确定AQL,即确定该批数据可接收的最大不合格品率。
2) 从附录B的表B.1中查找与总图幅数N对应的样本图幅数n。
3) 连续批数据根据检验的严格程度要求从附录B的表B.2,表B.3或表B.4中查找与n、AQL对应的接收数c(图幅数);单批数据从附录B的表B.2中查找与n、AQL对应的接收数c。
9.2.4.1.2 确定抽样方法
多图幅抽样通常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分层的具体原则如下:
a) 当批数据由不同单位生产时,将每个单位生产的数据作为层(子总体),应保证每个单位的数据都必须抽到,且各单位数据之间样本量分配比例基本上等同于子总体的比例。
b) 当个体的复杂程度和重要程度不同时,可按以下三个原则进行分层抽样:
1) 内容简单的图幅基本不抽。
2) 抽取单幅时,选择复杂程度或重要程度最高的图幅。
3) 抽取两幅以上时,复杂(重要)与中等复杂(重要)程度抽取概率相同。
多图幅抽样方法的示例参见附录C中的C.2和C.3。
9.2.4.2 单图幅数据的抽样
以图幅为总体,以要素为个体的抽样,也称幅内抽样。
9.2.4.2.1 确定抽样方案
a) 确定AQL,即确定该图幅可接受的最大缺陷率。
b) 从附录B的表B.1中查找与该图幅内的总要素数N对应的样本量n。
c) 连续批数据根据检验的严格程度从附录B的表B.2、B.3或表B.4中查找与n、AQL对应的接收数c;单批数据从附录B的表B.2中查找与n、AQL对应的接收数c。
9.2.4.2.2 确定抽样方法
考虑要素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采用专家判断法抽取满足样本量要求的空间区域作为样本。
实施过程:确定样本量(要素数)n后,采用专家判断法,选择一个或多个空间区域抽取样本,直到区域内的总要素数不小于n为止。
注:当由软件统计区域内的要素数时,应特别注意与边框相交的要素,不能遗漏和重复。
9.2.4.3 属性数据抽样
属性数据通常由单表、多级表或其组合构成。属性数据的抽样以数据项为个体,采用整群抽样,即以数据项的个数计算批量和样本量,以实体(包括点)为群抽取样本。本节给出属性数据的抽样方案和方法。
9.2.4.3.1 确定抽样方案
本节给出单表、多级表或其组合构成的数据集抽样方案的确定方法,抽样示例见附录C。
a) 单表抽样方案
1) 确定AQL。
2) 计算批量N:N=该单表数据的总记录数Na×规定的每条记录需抽检的数据项数m。
3) 根据N,从附录B的表B.1中查出对应的要抽检的数据项数n,即样本量。
4) 计算抽取的记录数n1,n1=n÷m,若n1为非整数,则取整加1。
5) 连续批数据根据检验要求从附录B表B.2、表B.3或表B.4中查找与n、AQL对应的接收数c;单批数据从附录B的表B.2中查找与n、AQL对应的接收数c。
b) 多级表抽样方案
1) 确定AQL。
2) 在一级表中以数据项为个体计算一级表数据的批量,按照比正常检验低二级的原则从附录B的表B.1中查出样本量,除以一级表中需抽检的字段数,得出应抽取的记录数,并抽出相关记录。
3) 将与一级表中抽出的记录相关联的所有下属表中的记录抽出。
4) 将抽出数据中需要抽检的所有数据项(包括一级表与所属表中需抽检的数据项)个数作为该多级表数据的样本量。
5) 使用该样本量和AQL,连续批数据从附录B的表B.2,表B.3或表B.4中查找接收数c;单批数据则从附录B的表B.2中查找接收数c。多级表数据的样本量和查出的接收数构成多级表数据的抽样方案。
6) 如果该样本量大于6000,则应根据一级表记录的个数将该多级表数据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子集分别抽样。
具体示例见附录D。
c) 由多个单表和多级表组成的数据的抽样方案
1) 将每个单表及多级表划分为单独的数据子集,为所有子集分配权重,必要时应规定评价规则,进行综合评价。
2) 根据本节中的a)和b)分别确定每个单表和多级表的抽样方案。
9.2.4.3.2 确定抽样方法
按整群抽样方法计算群数,然后采用简单随机或系统抽样方法抽取群,即拟检查的实体记录数。系统抽样特别适合于依次编号的数据。系统抽样的示例见附录C中的C.4。
9.3 批的接收判定规则
根据样本的检验结果,若发现的不合格品数或缺陷数小于或等于所选的抽样方案中给出的接收数c,则判该批为接收批;若发现的不合格品数或缺陷数大于所选的抽样方案中给出的接收数c,则判该批为拒收批。
10 检查方法及检查结果的记录
10.1 检查方法
数据常用检查方法包括计算机自动检查、计算机辅助检查和人工检查。
10.1.1 计算机自动检查
计算机自动检查是依据数据结构或相关标准的要求编制检查软件,对图形数据、属性数据及数据间的相关性进行检查。计算机自动检查主要包括计算检查、数据模板分析检查和空间约束分析检查。
a) 计算检查:采用理论计算、统计计算、容限计算或其它计算来判断数据的正确性。
理论计算:根据数学公式计算得到的理论值与被检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用于检查与位置有关的数据,如图廓点、坐标格网交点和高程值等。
统计计算:根据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计算,由计算结果来检查判断数据的正确性。主要用于存在统计关系的数据检查,如同一区域范围按照地类和行政区划分别进行统计的总面积应一致。  
容限计算:通过预先设定的限差值,将被检查数据或经有关计算的数据与限差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数据的正确性。可用于检查数据精度,如扫描或矢量化数据的校正精度、图幅拼接精度等。
b) 数据模板分析检查: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和要求规定的结构、命名规则或代码表等建立的数据模板与待检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可用于检查数据库结构、数据表结构与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和数据的完整性等,如属性结构、属性设置、 要素分层、文件命名及存储格式与相关标准符合程度。
c) 空间约束分析检查:根据空间实体应满足的拓扑规则(空间实体间面面、面线、面点、线线、线点和点点等拓扑关系)进行拓扑一致性检查。可用于检查多边形封闭、多余标识点、悬挂点和悬挂线、线和弧段自相交、重复公共边、破碎多边形、多边形间重叠和空洞等。
10.1.2 计算机辅助检查
计算机辅助检查是指在不能实现计算机自动检查时所采用的人机交互检查。计算机辅助检查主要包括放大漫游检查、图层叠加检查、数据关联检查和数据格式转换检查等。
a) 放大漫游检查:采用屏幕放大和漫游进行数据的正确性检查。
可用于检查空间数据的地理覆盖范围、套合程度和接边一致性等,如扫描矢量化图和原图的套合程度、空间实体无遗漏或多余和水系方向的正确性等。
b) 图层叠加检查:通过不同图层数据的叠加显示,检查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可用于检查图层套合、空间实体压盖、符号和注记是否压盖重要地物或点状地物、接边实体类型一致性和不同图层间的共用界线唯一性等。
c) 数据关联检查:根据空间实体与实体之间、实体与属性之间以及属性与属性之间的关联正确性来判断数据正确性的检查。
如通过将空间实体的属性内容进行关联显示,根据空间实体和其属性内容的一致性来判定空间实体和属性内容的正确性。通过关键字对具有对应关系的属性表(特别是多级表及挂表数据)进行关联,检查属性表结构及内容的正确性。
d) 数据格式转换检查:根据一些数据具有可转换性的特点,将空间数据转换成文本数据或将属性数据转换成空间数据,利用空间数据的可视性和文本数据的可计算性对数据进行正确性检查。可用于检查属性数据值域、属性字段类型、定量属性计量单位和属性数据正确性等。
如将点空间数据导入Excel表中,通过统计查询等方式检查点空间数据的坐标和属性内容的正确性;通过将带有坐标的属性数据转换成空间数据,并与其它图层套合,检查属性数据的正确性。
10.1.3 人工检查
检查人员根据有关标准或要求、专家知识及经验进行的数据检查。主要用于计算机软件难以实现的数据检查。人工检查主要包括实地检查、资料对比检查、经验判断检查和打印输出检查等。
a) 实地检查:当有关数据的真实值或参照值无法确定时,需要野外实地测量或调查,以检查其正确性。
可用于检查空间点位、空间实体尺寸等正确性。例如对控制点或地籍点位置以及建筑物尺寸数据等的检查。当原始数据本身错误或数据年代已久,参照值无法确定时,需野外实地测量或调查以检查确认其正确性。
b) 资料对比检查:将被检查的数据与数据源对比。
可用于检查数据采集精度、空间实体数据缺失、空间实体压盖、数据完整性和现势性等。
c) 经验判断检查:检查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数据进行的分析判断检查。
可用于检查定性属性描述正确性、图面整饰和注记规范性、数据格式正确性、文档完整性和规范性等。如空间数据地理覆盖范围、空间实体、图面配置、图廓内外整饰、文档及其内容是否符合规定或要求等。
d) 打印输出检查:将数据(图或表)打印输出检查其正确性和完整性。
可用于图幅接边、图层套合与压盖;线划圆滑自然,连续清晰,线型和线划粗细设置是否符合图式要求;要素符号和尺寸是否合理;各要素关系是否合理,是否有重叠;也可用于属性数据的正确性检查。
10.2 检查结果的记录
数据质量检查结果的记录是数据质量检查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凭证,是评价数据产品质量和编写质量报告的基础。根据数据质量检查结果填写数据质量检查记录表,其中表中缺陷描述应包括缺陷发生的位置、错误的程度等,检查记录表的格式参见表5。
根据数据质量检查记录表(表5)记录的检查结果和缺陷分级的规定,确定缺陷级别,统计各级别缺陷的数量,并按照表6的格式汇总。
表5 数据质量检查记录表
数据产品名称  承担单位
数据集名称  检查单元名称或编号
序号 检查项 对应质量元素 检查方式 检查个体数
或抽样方案 缺陷描述
1     
2     
…     
需要特殊说明的问题:如表示缺陷实际状态的屏幕截取图。
                  
检查人  审核人  检查日期
在完全由计算机进行检查时表5可以不填,直接填写表6进行汇总。
表6 数据集质量检查汇总表
数据产品名称  承担单位
数据集名称
序号 检查项 对应
质量元素 检查
方式 个体数或(N,n,c) 缺陷数
     严重缺陷(16) 重缺陷(9) 次重缺陷(5) 轻缺陷(2) 次轻缺陷(1) 缺陷率
1         
2         
         
…         
主要缺陷描述 此页不够可续页  
专家组长  专家组  检查日期
注: (16)~(1)为各级别缺陷与最低级别缺陷即次轻缺陷的比例,用于缺陷换算(换算方法为:1个严重缺陷等于16个次轻缺陷,1个重缺陷等于9个次轻缺陷,1个次重缺陷等于5个次轻缺陷,1个轻缺陷等于2个次轻缺陷)。
    检查方式列表:1:全检;2:抽检。
(N,n,c)为抽样方案,N为批量,n为样本量,c为接收数。
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致命缺陷,停止进一步检查,直接判定为不合格。
在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数据检查时表5和表6中对应质量元素一栏,可填写质量元素编码,质量元素编码见表7和表8。
表7 国土资源数据质量定量元素编码
一级质量元素 编码 二级质量元素 编码
数据完整性 10100 多余 10101
  遗漏 10102
逻辑一致性 10200 概念一致性 10201
  值域一致性 10202
  格式一致性 10203
  拓扑一致性 10204
  接边一致性 10205
空间定位准确度 10300 数学基础精度 10301
  校正精度 10302
  采集精度 10303
  接边精度 10304
属性数据准确性 10400 分类的正确性 10401
  定性属性正确性 10402
  定量属性准确度
10403
图面整饰规范性 10500 符号规范性
10501
  注记规范性 10502
  图廓整饰规范性 10503
表8 国土资源数据质量定性元素编码
一级质量元素 编码 二级质量元素 编码
目的 20100  
适用性 20200 可提供数据格式的种类 20201
  易操作性 20202
用途 20300  
数据志 20400 数据现势性 20401
  数据源的状态 20402
  处理步骤或历史信息 20403
11 数据质量评价
数据质量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与方法,对数据质量检查的结果进行评价并得出结论的过程。
11.1  数据质量合格的判定规则
a)出现致命缺陷则判定数据集不合格。
b)多图幅数据集合格的判定规则:合格图幅数大于接收数为合格。
c)以空间数据为主和以属性数据为主的数据集合格的判定规则:当所有检查项都合格时,数据集合格;当有检查项不合格时,依据检查项的重要性和数据集的质量要求,由检查验收者确定,并在检查验收细则中明确规定。
d)数据产品综合质量合格的判定规则:当组成数据产品的所有数据集的质量合格时,产品的综合质量为合格。
11.2  质量评价方法
11.2.1 按通过与不通过判定数据质量的评价方法
11.2.1.1 统计所有检查项各级别缺陷数
根据数据质量检查记录表(表5)记录的检查结果和缺陷分级的规定,确定缺陷级别,统计各级别缺陷的数量,并按照表6的格式汇总。
11.2.1.2 数据集的质量评价方法
将数据集所有不同级别的缺陷依据转换比例转换为最低级别的缺陷,并计算数据集的实际缺陷率/不合格品率。将AQL作为全检数据的接收质量限,将抽检数据抽样方案中的c/n,作为抽检数据对应检查项的接收质量限。所有检查项的实际缺陷率/不合格品率小于接收质量限时判定数据集通过验收,否则按11.1进行判定,单个检查项的实际缺陷率存在超过100%的可能。
a)空间数据集和属性(表格)数据集的评价方法
1)判定全检部分检查项是否合格:
统计全检部分中某单个检查项的各级别缺陷数。
根据各级别缺陷的换算比例,将所有缺陷换算为最低级别缺陷数,除以该检查项的个体数得到单个检项的实际缺陷率,用U全表示。
将AQL作为全检部分数据的接收质量限,用V全表示。
当:
U全/ V全≤1
时判定该数据项合格,否则判定不合格。
按上述步骤判定其它全检部分检查项是否合格。
2)判定抽检部分检查项是否合格:
统计抽检部分中某个检查项各级别缺陷数。
根据各级别缺陷的换算比例,将所有缺陷换算为最低级别缺陷数,除以该检查项样本量得单个个抽检项的实际缺陷率,用U抽表示。
将该抽检项抽样方案中的c/n值作为该检查项的接收质量限,用V抽表示。
当:
U抽/ V抽≤1
时判定该数据项合格,否则判定不合格。
按上述步骤判定其它抽检部分检查项是否合格。
3)依据各数据项判定情况,按11.1规则要求判定数据集是否通过。
b)多图幅制图数据集的评价方法
1)判定单图幅数据各检查项是否合格, 方法同11.2.1.2a)。
2)依据各数据项判定情况,按11.1规则要求判定单图幅数据是否合格。
3)依据单图幅判定情况,按11.1规则要求判定多图幅制图数据的通过与否。
c)元数据集和文档数据集的评价方法
元数据集按照属性(表格)数据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文档数据集的评价由用户自定。
11.2.1.3 数据产品质量的评价
根据11.1数据集和数据产品通过的判定规则,当数据产品包含的数据集全部通过时,数据产品通过。只要有一个数据集不通过,则数据产品不通过。
11.2.2  按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判定数据质量的评价方法
本标准规定数据集的接收质量限对应60分,即60分为合格,预置分数为100分,采用扣分法计算数据集质量得分。当数据产品判为不合格时,不再计算具体得分。
11.2.2.1 判定所有检查项是否合格
同11.2.1.1。
11.2.2.2 数据集的质量评分方法
在11.2.2.1判定检查项是否合格的基础上,按11.1规则要求判定数据集是否合格,数据集不合格则判定数据产品不合格,不再进行分数计算,数据集合格则按以下步骤进行分数计算。
a)以图形为主的空间数据和以属性数据为主的数据集的评分方法
1)计算全检部分各检查项得分
将AQL作为全检部分数据的接收质量限,用V全表示,全检部分某单个检查项的实际缺陷率,用U全表示。
预置分数为100分,接收质量限对应扣40分。按下式计算全检部分某单个检查项得分:
S全=100-U全×(40/ V全)
检查项得分最低为零分,低于零分按零分计算。
按上述方法计算出所有全检部分各检查项得分。
2)计算抽检部分各检查项得分
将抽检数据抽样方案中的c/n作为抽检部分对应检查项的接收质量限,用V抽表示,抽检部分某单个检查项的实际缺陷率,用U抽表示。
预置分数为100分,接收质量限对应扣40分。按下式计算抽检部分某单个检查项得分:
S抽=100-U抽×(40/ V抽)
检查项得分最低为零分,低于零分按零分计算。
按上述方法计算出所有抽检部分各检查项得分。
3)计算数据集的得分
数据集得分为所有检查项得分的算术平均数。
b)多图幅制图数据集的评分方法
1)计算单图幅数据各检查项得分,方法同11.2.2.2a)。
2)计算单图幅的得分,对所有检查项得分进行算术平均。
3)计算多图幅数据集的得分:对所有单图幅得分进行算术平均。
c)元数据集和文档数据集的评分方法
元数据集按照属性(表格)数据集的评分方法进行评分。
文档数据集的评分由用户自定。
11.2.2.3 数据产品的评分方法
按照表9的格式填写数据产品所包括的数据集的得分与权重,根据各数据集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确定产品的最终得分。
数据产品名称  承担单位
产品得分 N= N1+…+ Nn 质量等级  组织检查部门
数据集名称 数据集得分 权重 在产品中所占分值
数据集1 S1 n1 N1=S1× n1
数据集2 S2 n2 N2= S2× n2
… … … …
数据集n Sn nn Nn= Sn× nn
专家组长  专家组  检查日期
注:   S1 --Sn 为各数据集得分, n1―― nn 为各数据集权重,N1 --Nn为数据集在数据产品中所占分值,N为数据产品总分值
表9数据产品综合质量评价表
当数据产品由多个或多级的下一级数据产品组成时,根据判定规则,参照表7对下级数据产品得分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数据产品得分。
11.3  数据质量报告
数据质量报告是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过程、方法及结果的综合描述和评述,是数据集质量特性的综合反映。数据质量报告由正文和数据质量评价附表构成。
正文应是质量评价过程、方法和结果的全面记录和描述,包括质量检查与评价的组织、数据集概况、检查方法、评价依据、评价过程、评价规则、质量评述、存在问题及结论等。
数据质量报告的格式可采用文本或表格两种格式,参见附录E。
数据质量评价附表是数据质量综合特性统计表,是对数据产品及其组成部分质量特性的描述和反映,其格式参见表5和表6。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数据的缺陷分级
附录A给出了以图形为主的空间数据、以属性为主的数据(包括点空间数据)和符号化制图数据的缺陷分级。每类数据中不同数据质量定量元素的缺陷级别基本平衡,即不同数据质量定量元素的相同缺陷级别对质量的影响基本相同。其中包括数据质量定性元素中的现势性。
表中所给出的只是数据通用缺陷分级,在应用过程中要依据数据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表A.1以图形为主的空间数据的缺陷分级
一级质量
元素 致命缺陷 严重缺陷
(16)注1 重缺陷
(9) 次重缺陷
(5) 轻缺陷
(2) 次轻缺陷
(1)注2
数据
完整性 遗漏重要文件(如数据库必选图层);
未完成要求的工作量致使数据集不完整而无法评价 遗漏一般图层;
遗漏或多余重要空间实体(如面状地质实体、地类图斑)
遗漏一级数据项值
  遗漏或多余一般空间实体 遗漏二级数据项值
遗漏三级属性数据项值
逻辑
一致性  空间数据结构(如分层)错误;
图层与相应属性表不一致 重要空间实体与相应属性不一致;
属性表结构与标准不符(如增减数据项、改变属性项长度、改变类型等);
重要拓扑错误(根据专业及建库的目的等因素确定重要程度);接边实体类型不一致;接边实体属性不一致 一般空间实体与相应属性不一致;一般拓扑错误 命名错误(虽对数据集成影响大,但易于修改) 属性数据项值的范围错误
空间定位准确度 坐标系或投影参数错误导致数据无法准确定位
校正控制点个数少于满足精度要求需要的最少个数;图廓点与理论值之差图面距离大于规定值;
点空间实体位置误差大于规定值(批量错误);
线空间实体误差大于规定值(批量错误)  校正控制点分布不合理
点空间实体位置误差大于规定值(个别错误);
线空间实体误差大于规定值(个别错误)
属性数据准确性  属性分类错误 一级数据项内容错误 二级数据项内容错误 三级数据项内容错误
现势性  数据源不满足规定要求;数据源时点不符合要求 数据未进行更新 数据更新程度不够  
注1:(16)~(1)为各级别缺陷与最低级别缺陷即次轻缺陷的比例,用于缺陷换算。
2:当缺陷达不到次轻缺陷级别时,几个缺陷换算为一个次轻缺陷。
3:  一级、二级或三级数据项的级别可根据必填和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划分级别多于3时应给出换算比例。

表A.2以属性为主的数据(包括点空间数据)的缺陷分级
一级质量元素 致命缺陷 严重缺陷
(16)注1 重缺陷
(9) 次重缺陷
(5) 轻缺陷
(2) 次轻缺陷
(1)注2
数据
完整性 遗漏主表文件;未完成要求的工作量致使数据集不完整而无法评价 遗漏重要数据表文件 遗漏主表记录和一般数据表文件;
遗漏一般表记录 遗漏一级数据项的值 遗漏二级数据项的值
遗漏三级数据项的值
注2
逻辑
一致性  不符合产品规范要求的结构错误(除按规定允许增加或减少的个别项);
格式类错误  数据项间的逻辑关系错误 命名错误(虽对数据集成影响大,但易于修改)
数据项的类型错误
数据项的范围错误
空间定位准确度  准确度不符合量度的范围   
属性数据准确性    一级数据项的值错误和量纲错误 二级数据项的值和量纲错误
注3 三级数据项的值错误和量纲错误
现势性  数据源不满足规定要求;数据源时点不符合要求 数据未进行更新 数据更新程度不够  
注1:(16)~(1)为各级别缺陷与最低级别缺陷即次轻缺陷的比例,用于缺陷换算。
2:当缺陷达不到次轻缺陷级别时,几个缺陷换算为一个次轻缺陷。
3:  一级、二级或三级数据项的级别可根据必填和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划分级别多于3时应给出换算比例。









表A.3 符号化制图数据的缺陷分级
一级质量元素 致命缺陷 严重缺陷
(16)注1 重缺陷
(9) 次重缺陷
(5) 轻缺陷
(2) 次轻缺陷
(1)注2
数据
完整性 遗漏重要文件(如重要图层);未完成要求的工作量致使数据集不完整而无法评价。 遗漏一般图层;遗漏或多余重要空间实体(如面状地质实体或重要的断层等实体) 遗漏或多余一般点、线空间实体
缺注记或注记错误  
逻辑
一致性   不符合产品规范要求的结构错误 格式类错误
命名错误(虽对数据集成影响大,但易于修改)
重要拓扑错误 一般拓扑错误
空间定位准确度 坐标系或投影参数错误导致数据无法准确定位
图廓点与理论值之差大于规定值;校正控制点的个数少于规定个数 点空间实体位置定位误差大于规定值(整体错误);线空间实体定位误差大于规定值(整体错误) 校正控制点分布不合理;空间实体相对位置不符合量度的范围;线状实体形态不正确(不符合量度的范围) 点空间实体定位误差大于规定值或线线空间实体定位误差大于规定值(个别错误) 线状实体不圆滑;注记点位不准确
图面整饰规范性  坐标网错;穿插压盖关系错误;面状重要地质体的注记丢失 图面颜色、花纹、符号或线型设置错;图名、图例、比例尺错;坐标网注记错  图面颜色、花纹、符号或线型设置不合理;附图、镶图搭配不合理性
注1:(16)~(1)为各级别缺陷与最低级别缺陷即次轻缺陷的比例,用于缺陷换算。
2:当错误达不到次轻缺陷级别时,几个错误换算为一个次轻缺陷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数据抽样方案
表B.1是样本量查找表。分连续批与单批。批量的范围是根据各类数据抽样的要求设计的。数据通常采用正常检查水平,只有当检查过程中发现质量具有普遍较好或较差的系统趋势时,可考虑放宽或加严。表B.2是连续批正常检验抽样方案表;表B.3是连续批加严检验抽样方案表;表B.4是连续批放宽检验抽样方案表。
表B.1样本量表
批量
N 连续批 单批
放宽 正常 加严
8-12 2 3 4 5
13-17 3 4 5 6
18-23 4 5 6 8
24-32 5 6 8 10
33-40 6 8 10 13
41-60 8 10 13 16
61-75 10 13 16 20
76-100 13 16 20 25
101-135 16 20 25 32
136-174 20 25 32 40
175-240 25 32 40 50
241-315 32 40 50 63
316-438 40 50 63 80
439-635 50 63 80 100
636-923 63 80 100 125
924-1500 80 100 125 160
1501-2460 100 125 160 200
2461-4100 125 160 200 250
4101-7380 160 200 250 315
7391-12000 200 250 315 400
12001-26320 250 315 400 500
26321-41750 315 400 500 630
41751-108500 400 500 630 800
108501-150000 500 630 800 1000
150001-300000 650 800 1000 1250
300001-500000 800 1000 1250 1600
500001-850000 1000 1250 1600 2000
850001-1750000 1250 1600 2000 3150
1750001-4000000 1600 2000 3150 4000
4000001-9600000 2000 3150 4000 5000
9600001-23600000 3150 4000 5000 6300
>23600001 4000 5000 6300 8000

表B.2连续批(单批)正常检验抽样方案表(主表)
0.01 0.02 0.03 0.05 0.10 0.20 0.30 0.50 0.80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3.25 3.50 3.75 4.00 4.25 4.50 4.75 5.00 6.50 8.0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3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0 0 ↓ ↓ ↓ ↓ ↓ 1 ↓ 2 ↓ 3 4
4 ↓ ↓ ↓ ↓ ↓ ↓ ↓ ↓ ↓ ↓ ↓ ↓ ↓ ↓ ↓ ↓ ↓ ↓ 0 0 0 ↑ ↑ ↑ ↑ ↓ ↓ ↓ ↓ 1 ↓ 2 ↓ 3 4 5
5 ↓ ↓ ↓ ↓ ↓ ↓ ↓ ↓ ↓ ↓ ↓ ↓ ↓ ↓ ↓ 0 0 0 ↑ ↑ ↑ ↑ ↑ ↑ ↑ ↓ ↓ ↓ 1 ↓ 2 ↓ 3 4 5 6
6 ↓ ↓ ↓ ↓ ↓ ↓ ↓ ↓ ↓ ↓ ↓ ↓ ↓ 0 0 ↑ ↑ ↑ ↑ ↑ ↑ ↓ ↓ ↓ ↓ ↓ ↓ 1 ↓ 2 ↓ 3 4 5 6 7
8 ↓ ↓ ↓ ↓ ↓ ↓ ↓ ↓ ↓ ↓ ↓ 0 0 ↑ ↑ ↑ ↑ ↑ ↓ ↓ ↓ ↓ ↓ ↓ ↓ ↓ 1 ↓ 2 ↓ 3 4 5 6 7 8
10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1 ↓ 2 ↓ 3 4 5 6 7 8 10
13 ↓ ↓ ↓ ↓ ↓ ↓ ↓ ↓ ↓ 0 ↑ ↑ ↑ ↓ ↓ ↓ ↓ ↓ ↓ ↓ ↓ 1 1 1 1 ↓ 2 ↓ 3 4 5 6 7 8 10 12
16 ↓ ↓ ↓ ↓ ↓ ↓ ↓ ↓ 0 ↑ ↑ ↓ ↓ ↓ ↓ ↓ ↓ ↓ 1 1 1 ↓ ↓ ↓ ↓ 2 ↓ 3 4 5 6 7 8 10 12 14
20 ↓ ↓ ↓ ↓ ↓ ↓ ↓ ↓ ↑ ↑ ↓ ↓ ↓ ↓ ↓ 1 1 1 ↓ ↓ ↓ 2 2 2 2 ↓ 3 4 5 6 7 8 10 12 14 17
25 ↓ ↓ ↓ ↓ ↓ ↓ ↓ 0 ↑ ↓ ↓ ↓ ↓ 1 1 ↓ ↓ ↓ 2 2 2 ↓ ↓ ↓ ↓ 3 4 5 6 7 8 10 12 14 17 21
32 ↓ ↓ ↓ ↓ ↓ ↓ ↓ ↑ ↓ ↓ ↓ 1 1 ↓ ↓ 2 2 2 ↓ ↓ ↓ 3 3 3 3 4 5 6 7 8 10 12 14 17 21 25
40 ↓ ↓ ↓ ↓ ↓ ↓ 0 ↑ ↓ ↓ 1 ↓ ↓ 2 2 ↓ ↓ ↓ 3 3 3 4 4 4 4 5 6 7 8 10 12 14 17 21 25 30
                                    32
50 ↓ ↓ ↓ ↓ ↓ ↓ ↑ ↓ ↓ 1 ↓ 2 2 ↓ ↓ 3 3 3 4 4 4 5 5 5 5 6 7 8 10 12 14 17 21 25 30 36
                                   40 40
63 ↓ ↓ ↓ ↓ ↓ 0 ↑ ↓ 1 ↓ 2 ↓ ↓ 3 3 4 4 4 5 5 5 6 6 6 6 7 8 10 12 14 17 21 25 30 36 44
                                  50 50 50
80 ↓ ↓ ↓ ↓ ↓ ↑ ↓ ↓ ↓ 2 ↓ 3 3 4 4 5 5 5 6 6 6 7 7 7 7 8 10 12 14 17 21 25 30 36 44 54
                                 63 50 50 50
100 ↓ ↓ ↓ ↓ ↓ ↑ ↓ 1 2 ↓ 3 4 4 5 5 6 6 6 7 7 7 8 8 8 9 10 12 14 17 21 25 30 37 44 53 66
                                80 80 63 63 63
125 ↓ ↓ ↓ ↓ 0 ↓ ↓ ↓ ↓ 3 4 5 5 6 6 7 7 7 8 8 9 10 10 10 11 12 14 17 21 25 30 36 45 53 65 80
                               100 100 100 80 80 80
160 ↓ ↓ ↓ ↓ ↑ ↓ 1 2 3 4 5 6 6 7 7 8 8 9 10 10 11 12 12 12 13 14 17 21 25 30 36 44 55 66 81 100
                              125 100 100 100 80 80 80
200 ↓ ↓ ↓ ↓ ↑ ↓ ↓ ↓ 4 5 6 7 7 8 9 10 10 11 12 12 13 14 14 15 16 17 21 25 30 37 43 53 67 81 99 122
                             160 160 125 125 125 100 100 100
250 ↓ ↓ ↓ 0 ↓ 1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5 30 37 45 52 65 82 99 121 150
                            200 200 200 160 160 160 125 125 125
注1:↓-使用箭头下面的第一个有接收数的方案。如果样本量等于或超过批量,则执行100%检验,抽样方案为(N,N,0)。↑-使用箭头上面第一个有接收数的方案。
注2:在表中数字加粗部分为抽样方案,上格为接收数,下格为样本量。

续表B.2
0.01 0.02 0.03 0.05 0.10 0.20 0.30 0.50 0.80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3.25 3.50 3.75 4.00 4.25 4.50 4.75 5.00 6.50 8.0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315 ↓ ↓ ↓ ↑ ↓ ↓ ↓ 4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25 30 36 45 55 64 80 100 122 150 185
                           250 200 200 200 160 160 160 125 125 125
400 ↓ ↓ 0 ↑ ↓ 2 3 5 7 8 10 12 13 14 15 17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30 37 44 55 67 79 99 124 152 187 231
                        315 315 315 315 250 250 250 200 200 200 160 160 160
500 ↓ ↓ ↑ ↓ 1 ↓ 4 6 8 10 12 14 15 17 19 21 21 23 25 26 28 30 31 33 34 36 45 53 67 82 96 121 152 187 230 285
                     400 400 400 315 315 315 315 250 250 250 200 200 200 160 160 160
630 ↓ 0 ↑ ↓ ↓ 3 5 7 10 12 14 17 19 21 23 25 27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55 65 82 100 118 150 187 231 295 354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400 400 400 400 315 315 315 250 250 250 200 200 200
800 ↓ ↑ ↓ ↓ 2 4 6 8 12 14 17 21 23 25 27 30 33 34 36 40 42 44 46 48 50 53 67 81 102 124 146 187 234 289 357 444
                630 630 630 630 630 630 630 630 500 500 500 500 400 400 400 315 315 315 250 250 250
1000 ↓ ↑ ↓ 1 ↓ 5 7 10 14 17 21 25 27 30 33 36 40 42 44 47 50 53 56 59 62 65 82 99 124 152 179 230 288 357 442 549
              800 800 800 800 800 630 630 630 630 630 500 500 500 500 400 400 400 315 315 315 250 250 250
1250 0 ↓ 1 ↓ 3 6 8 12 17 21 25 30 33 36 40 44 48 50 53 57 61 65 68 71 75 79 100 121 152 186 220 283 354 442 546 68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800 800 800 800 800 630 630 630 630 500 500 500 400 400 400 315 315 315
1600 ↑ 1 ↓ 2 4 7 10 14 21 25 30 36 40 44 48 53 59 62 65 70 75 81 85 89 94 99 125 152 190 234 277 357 447 559 692 862
           1250 125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800 800 800 800 800 630 630 630 630 500 500 500 400 400 400 315 315 315
2000 ↓ ↓ 2 3 5 8 12 17 25 30 36 40 44 48 53 59 65 75 85 89 94 99 104 109 115 121 154 187 234 288 341 442 553 692 859 1069
          1600 1600 1600 1250 1250 1250 1250 1250 125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800 800 800 800 630 630 630 500 500 500 400 400 400
3150 1 2 3 4 6 12 17 25 38 45 54 62 70 79 88 97 106 115 124 133 142 151 160 169 178 185 236 287 358 442 525 684 855 1018 1334 1663
         2000 2000 2000 2000 1600 1600 1600 1600 1600 1600 1250 1250 1250 1250 1250 1000 1000 1000 1000 800 800 800 630 630 630 500 500 500
4000 ↑ ↑ ↑ 5 8 14 21 30 46 54 66 76 87 98 109 121 132 144 155 166 178 188 198 209 220 231 295 359 448 554 659 861 1075 1282 1684 2099
        3150 3150 3150 3150 315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1600 1600 1600 1600 1600 1250 1250 1250 1250 1000 1000 1000 800 800 800 630 630 630
5000 ↑ 3 4 6 10 17 25 36 56 66 80 93 106 120 134 148 161 175 189 202 216 231 244 257 270 284 364 444 554 685 815 1068 1334 1592 2093 261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3150 3150 3150 3150 3150 315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1600 1600 1600 1600 1250 1250 1250 1000 1000 1000 800 800 800
6300 ↓ ↑ 5 7 12 21 30 44 68 81 99 115 132 150 167 185 202 219 236 252 269 287 303 320 336 353 453 553 690 855 1018 1336 1669 1993 2625 3273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3150 3150 3150 3150 3150 2000 2000 2000 2000 1600 1600 1600 1250 1250 1250 1000 1000 1000
8000 2 4 6 8 14 25 36 54 83 100 122 143 165 187 209 231 252 273 295 316 337 359 370 391 412 443 569 695 868 1075 1282 1685 2106 2516 3318 4139
       6300 6300 6300 6300 6300 63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3150 3150 3150 3150 2000 2000 2000 1600 1600 1600 1250 1250 1250
注1:↓-使用箭头下面的第一个有接收数的方案。如果样本量等于或超过批量,则执行100%检验,抽样方案为(N,N,0)。↑-使用箭头上面第一个有接收数的方案。
注2:在表中数字加粗部分为抽样方案,上格为接收数,下格为样本量。

表B.3连续批加严检验抽样方案表(主表)
0.01 0.02 0.03 0.05 0.10 0.20 0.30 0.50 0.80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3.25 3.50 3.75 4.00 4.25 4.50 4.75 5.00 6.50 8.0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1 ↓ 2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1 ↓ 2 ↓ 3
5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0 0 ↑ ↑ ↓ ↓ ↓ 1 ↓ 2 ↓ 3 4
6 ↓ ↓ ↓ ↓ ↓ ↓ ↓ ↓ ↓ ↓ ↓ ↓ ↓ ↓ ↓ ↓ ↓ ↓ 0 0 0 ↑ ↑ ↑ ↑ ↑ ↓ ↓ ↓ 1 ↓ 2 ↓ 3 4 5
8 ↓ ↓ ↓ ↓ ↓ ↓ ↓ ↓ ↓ ↓ ↓ ↓ ↓ ↓ ↓ 0 0 0 ↑ ↑ ↑ ↑ ↑ ↑ ↑ ↓ ↓ ↓ 1 ↓ 2 ↓ 3 4 5 6
10 ↓ ↓ ↓ ↓ ↓ ↓ ↓ ↓ ↓ ↓ ↓ ↓ ↓ 0 0 ↑ ↑ ↑ ↑ ↑ ↑ ↓ ↓ ↓ ↓ ↓ ↓ 1 ↓ 2 ↓ 3 4 5 6 8
13 ↓ ↓ ↓ ↓ ↓ ↓ ↓ ↓ ↓ ↓ ↓ 0 0 ↑ ↑ ↑ ↑ ↑ ↓ ↓ ↓ ↓ ↓ ↓ ↓ ↓ 1 ↓ 2 ↓ 3 4 5 6 8 10
16 ↓ ↓ ↓ ↓ ↓ ↓ ↓ ↓ ↓ ↓ 0 ↑ ↑ ↑ ↑ ↓ ↓ ↓ ↓ ↓ ↓ ↓ 1 1 1 1 ↓ 2 ↓ 3 4 5 6 8 10 12
20 ↓ ↓ ↓ ↓ ↓ ↓ ↓ ↓ ↓ 0 ↑ ↑ ↑ ↓ ↓ ↓ ↓ ↓ 1 1 1 1 ↓ ↓ ↓ ↓ 2 ↓ 3 4 5 6 8 10 12 14
25 ↓ ↓ ↓ ↓ ↓ ↓ ↓ ↓ 0 ↑ ↑ ↓ ↓ ↓ ↓ ↓ ↓ ↓ ↓ ↓ ↓ ↓ 2 2 2 2 ↓ 3 4 5 6 8 10 12 14 18
32 ↓ ↓ ↓ ↓ ↓ ↓ ↓ 0 ↑ ↑ ↓ ↓ ↓ ↓ ↓ 1 1 1 2 2 2 2 ↓ ↓ ↓ ↓ 3 4 5 6 8 10 12 14 18 22
40 ↓ ↓ ↓ ↓ ↓ ↓ ↓ ↑ ↑ ↓ ↓ ↓ ↓ 1 1 ↓ ↓ ↓ ↓ ↓ ↓ 3 3 3 3 3 4 5 6 8 10 12 14 18 22 27
                                    32
50 ↓ ↓ ↓ ↓ ↓ ↓ 0 ↑ ↓ ↓ ↓ 1 1 ↓ ↓ 2 2 2 3 3 3 ↓ ↓ ↓ ↓ 4 5 6 8 10 12 14 18 22 27 33
                                   40 40
63 ↓ ↓ ↓ ↓ ↓ ↓ ↑ ↓ ↓ ↓ 1 ↓ ↓ 2 2 ↓ ↓ 3 ↓ ↓ ↓ 4 4 4 4 5 6 8 10 12 14 18 22 27 33 40
                                  50 50 50
80 ↓ ↓ ↓ ↓ ↓ 0 ↑ ↓ ↓ 1 ↓ 2 2 ↓ ↓ 3 3 4 4 4 4 5 5 5 5 6 8 10 12 14 18 22 27 33 41 50
                                 63 50 50 50
100 ↓ ↓ ↓ ↓ ↓ ↑ ↓ ↓ 1 ↓ 2 ↓ ↓ 3 3 4 4 5 5 5 5 6 6 6 7 8 10 12 14 18 22 27 33 41 50 61
                                80 80 63 63 63
125 ↓ ↓ ↓ ↓ ↓ ↑ ↓ 1 ↑ 2 ↓ 3 3 4 4 5 5 6 6 6 7 8 8 8 9 10 12 14 18 21 27 33 40 50 61 74
                               100 100 100 80 80 80
160 ↓ ↓ ↓ ↓ 0 ↓ ↓ ↑ ↓ ↓ 3 4 4 5 5 6 6 7 8 8 9 10 10 10 11 12 15 18 23 27 33 41 50 63 76 93
                              125 100 100 100 80 80 80
200 ↓ ↓ ↓ ↓ ↑ ↓ 1 ↓ 2 3 4 5 5 6 7 8 8 9 10 10 11 12 12 12 13 14 18 22 27 33 40 51 62 77 93 115
                             160 160 125 125 125 100 100 100
250 ↓ ↓ ↓ ↓ ↑ ↓ ↑ 2 ↓ 4 5 6 7 8 9 10 10 11 12 12 13 14 15 16 17 18 22 27 33 41 49 62 75 94 115 142
                            200 200 200 160 160 160 125 125 125
注1:↓-使用箭头下面的第一个有接收数的方案。如果样本量等于或超过批量,则执行100%检验,抽样方案为(N,N,0)。↑-使用箭头上面第一个有接收数的方案。
注2:在表中数字加粗部分为抽样方案,上格为接收数,下格为样本量。
锄禾日当午,签到好辛苦!...

249

主题

1万

铜板

265

好友

资深会员

地质女郎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3265

荣誉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续表B.3

0.01 0.02 0.03 0.05 0.10 0.20 0.30 0.50 0.80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3.25 3.50 3.75 4.00 4.25 4.50 4.75 5.00 6.50 8.0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315 ↓ ↓ ↓ 0 ↓ 1 ↓ ↓ 3 5 6 8 9 10 11 12 12 13 14 15 16 18 18 19 20 21 27 33 41 50 60 76 93 117 143 176
                           250 200 200 200 160 160 160 125 125 125
400 ↓ ↓ ↓ ↑ ↓ ↑ 2 3 4 6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2 23 24 25 27 33 41 51 62 74 95 116 146 179 221
                        315 315 315 315 250 250 250 200 200 200 160 160 160
500 ↓ ↓ 0 ↑ ↓ ↓ ↓ 4 5 8 10 12 13 14 16 18 19 20 22 23 25 27 28 29 31 33 41 50 62 76 91 117 143 180 221 274
                     400 400 400 315 315 315 315 250 250 250 200 200 200 160 160 160
630 ↓ ↓ ↑ ↓ 1 2 3 5 6 10 12 14 16 18 20 22 23 25 27 29 31 33 34 36 38 40 51 62 76 94 112 145 178 224 276 341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400 400 400 400 315 315 315 250 250 250 200 200 200
800 ↓ 0 ↑ ↓ ↑ ↓ 4 6 8 12 14 18 20 22 24 27 29 31 33 35 38 41 43 45 47 50 63 77 95 117 140 182 223 281 347 430
                630 630 630 630 630 630 630 630 500 500 500 500 400 400 400 315 315 315 250 250 250
1000 ↓ ↑ ↓ ↓ ↓ 3 5 8 10 14 18 22 24 27 30 33 35 38 41 44 47 50 52 54 57 61 77 94 117 144 172 224 276 348 430 533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630 630 630 630 630 500 500 500 500 400 400 400 315 315 315 250 250 250
1250 ↓ ↑ ↓ 1 2 4 6 10 12 18 22 27 30 33 37 41 44 47 50 53 57 61 64 68 71 75 95 116 143 177 212 277 341 431 533 662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800 800 800 800 800 630 630 630 630 500 500 500 400 400 400 315 315 315
1600 ↓ ↓ ↓ ↓ ↓ 5 8 12 14 22 27 33 37 41 45 50 53 57 61 66 71 77 81 85 89 94 119 146 181 224 268 351 432 547 678 842
           1250 125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800 800 800 800 800 630 630 630 630 500 500 500 400 400 400 315 315 315
2000 0 ↓ 1 2 3 6 10 14 22 27 33 41 45 50 55 61 66 71 77 82 88 94 97 103 109 116 147 180 223 276 331 435 536 680 842 1047
          1600 1600 1600 1250 1250 1250 1250 1250 125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800 800 800 800 630 630 630 500 500 500 400 400 400
3150 ↓ 1 ↑ ↑ 5 8 12 21 33 41 50 61 69 77 85 93 101 109 118 126 135 144 160 176 193 210 227 278 344 427 511 674 833 1019 1313 1634
         2000 2000 2000 2000 1600 1600 1600 1600 1600 1600 1250 1250 1250 1250 1250 1000 1000 1000 1000 800 800 800 630 630 630 500 500 500
4000 ↓ ↑ 2 3 6 10 14 26 41 50 62 76 86 96 106 116 126 137 148 158 169 180 201 222 234 265 287 349 433 537 643 850 1051 1282 1660 2067
        3150 3150 3150 3150 315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1600 1600 1600 1600 1600 1250 1250 1250 1250 1000 1000 1000 800 800 800 630 630 630
5000 1 2 ↑ 4 8 12 17 32 50 62 76 93 105 118 130 143 156 169 183 196 209 223 249 275 301 327 353 432 537 666 798 1056 1309 1592 2067 2575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3150 3150 3150 3150 3150 315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1600 1600 1600 1600 1250 1250 1250 1000 1000 1000 800 800 800
6300 ↑ ↑ 3 5 10 14 21 39 62 76 94 114 130 146 162 178 194 210 227 243 260 277 309 341 374 407 440 540 671 834 999 1322 1639 1993 2595 3234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3150 3150 3150 3150 3150 2000 2000 2000 2000 1600 1600 1600 1250 1250 1250 1000 1000 1000
8000 2 3 4 6 12 17 25 49 77 95 117 142 162 182 202 223 244 265 286 307 328 349 390 431 472 513 555 681 847 1052 1261 1670 2073 2516 3285 4094
       6300 6300 6300 6300 6300 63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3150 3150 3150 3150 2000 2000 2000 1600 1600 1600 1250 1250 1250
注1:↓-使用箭头下面的第一个有接收数的方案。如果样本量等于或超过批量,则执行100%检验,抽样方案为(N,N,0)。↑-使用箭头上面第一个有接收数的方案。
注2:在表中数字加粗部分为抽样方案,上格为接收数,下格为样本量。

表B.4连续批放宽检验抽样方案表(主表)

0.01 0.02 0.03 0.05 0.10 0.20 0.30 0.50 0.80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3.25 3.50 3.75 4.00 4.25 4.50 4.75 5.00 6.50 8.0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3 ↓ ↓ ↓ ↓ ↓ ↓ ↓ ↓ ↓ ↓ ↓ 0 0 ↓ ↓ ↓ ↓ ↓ ↓ ↓ ↓ ↓ ↓ ↓ ↓ ↓ 1 ↓ ↓ ↓ 2 ↓ 3 4 5 5
4 ↓ ↓ ↓ ↓ ↓ ↓ ↓ ↓ ↓ ↓ 0 ↑ ↑ ↓ ↓ ↓ ↓ ↓ ↓ ↓ ↓ ↓ 1 1 1 1 ↑ ↓ ↓ 2 ↓ 3 4 5 ↓ 6
5 ↓ ↓ ↓ ↓ ↓ ↓ ↓ ↓ ↓ 0 ↑ ↑ ↑ ↓ ↓ ↓ ↓ ↓ ↓ 1 1 1 ↑ ↑ ↑ ↑ ↑ ↓ 2 ↓ 3 4 5 ↓ 6 7
6 ↓ ↓ ↓ ↓ ↓ ↓ ↓ ↓ 0 ↑ ↑ ↓ ↓ ↓ ↓ ↓ ↓ 1 1 ↑ ↑ ↑ ↑ ↑ ↑ ↓ ↓ 2 ↓ 3 4 5 ↓ 6 7 8
8 ↓ ↓ ↓ ↓ ↓ ↓ ↓ ↓ ↑ ↑ ↓ ↓ ↓ ↓ ↓ 1 1 ↑ ↑ ↑ ↑ ↓ ↓ ↓ ↓ ↓ 2 ↓ 3 4 5 ↓ 6 7 8 9
10 ↓ ↓ ↓ ↓ ↓ ↓ ↓ 0 ↑ ↓ ↓ ↓ ↓ 1 1 ↓ ↓ ↓ ↓ ↓ ↓ ↓ ↓ ↓ 2 2 ↓ 3 4 5 ↓ 6 7 8 9 10
13 ↓ ↓ ↓ ↓ ↓ ↓ ↓ ↑ ↓ ↓ ↓ 1 1 ↓ ↓ ↓ ↓ ↓ ↓ 2 2 2 2 2 ↓ ↓ 3 4 5 ↓ 6 7 8 9 10 12
16 ↓ ↓ ↓ ↓ ↓ ↓ 0 ↑ ↓ ↓ 1 ↓ ↓ ↓ ↓ ↓ ↓ ↓ 2 ↓ ↓ ↓ ↓ ↓ ↓ 3 4 5 ↓ 6 7 8 9 10 12 14
20 ↓ ↓ ↓ ↓ ↓ ↓ ↑ ↓ ↓ 1 ↓ ↓ ↓ ↓ ↓ 2 2 2 ↓ ↓ ↓ 3 3 3 3 4 5 ↓ 6 7 8 9 10 12 14 17
25 ↓ ↓ ↓ ↓ ↓ 0 ↑ ↓ 1 ↓ ↓ ↓ ↓ 2 2 ↓ ↓ ↓ 3 3 3 4 4 4 4 5 ↓ 6 7 8 9 10 12 14 17 21
32 ↓ ↓ ↓ ↓ ↓ ↓ ↓ ↓ ↓ ↓ ↓ 2 2 ↓ ↓ 3 3 3 4 4 4 5 5 5 5 ↓ 6 7 8 9 10 12 14 17 21 25
40 ↓ ↓ ↓ ↓ ↓ ↓ ↓ 1 ↓ ↓ 2 ↓ ↓ 3 3 4 4 4 5 5 5 ↓ ↓ ↓ ↓ 6 7 8 9 10 12 14 18 21 25 30
                                    32
50 ↓ ↓ ↓ ↓ ↓ ↓ ↓ ↓ ↓ ↓ 2 ↓ 3 ↓ 4 4 5 5 ↓ ↓ ↓ 6 6 6 6 7 8 9 10 12 14 18 21 25 30 36
                                   40 40
63 ↓ ↓ ↓ ↓ ↓ ↓ ↓ ↓ ↓ 2 ↓ 3 4 4 5 5 ↓ ↓ 6 6 6 7 7 7 7 8 9 10 12 14 17 21 25 30 36 44
                                  50 50 50
80 ↓ ↓ ↓ ↓ ↓ ↓ ↓ ↓ ↓ ↓ 3 4 5 5 ↓ 6 6 6 7 7 7 8 8 8 8 9 10 12 14 17 21 25 30 37 44 54
                                 63 50 50 50
100 ↓ ↓ ↓ ↓ 0 ↓ 1 ↓ 2 3 4 5 ↓ ↓ 6 6 7 7 8 8 8 9 9 9 9 10 12 14 17 21 25 30 37 45 53 66
                                80 80 63 63 63
125 ↓ ↓ ↓ 0 ↑ 1 ↓ 2 ↓ 4 5 6 6 6 7 7 8 8 9 9 9 10 10 10 11 12 14 17 21 25 30 37 44 54 65 80
                               100 100 100 80 80 80
160 ↓ ↓ 0 ↑ ↓ ↓ ↓ 3 5 5 6 7 7 8 8 9 9 9 10 10 11 12 12 12 13 14 17 21 25 30 36 46 55 67 81 100
                              125 100 100 100 80 80 80
200 ↓ ↓ ↑ ↑ 1 ↓ 2 4 ↓ 6 7 8 8 9 9 10 10 11 12 12 13 14 14 15 16 17 21 25 30 37 43 55 66 82 99 122
                             160 160 125 125 125 100 100 100
250 ↓ 0 ↑ ↓ ↑ 2 3 5 6 7 8 9 9 10 11 12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5 30 37 45 52 67 81 100 121 150
                            200 200 200 160 160 160 125 125 125
注1:↓-使用箭头下面的第一个有接收数的方案。如果样本量等于或超过批量,则执行100%检验,抽样方案为(N,N,0)。↑-使用箭头上面第一个有接收数的方案。
注2:在表中数字加粗部分为抽样方案,上格为接收数,下格为样本量。

续表B.4

0.01 0.02 0.03 0.05 0.10 0.20 0.30 0.50 0.80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3.25 3.50 3.75 4.00 4.25 4.50 4.75 5.00 6.50 8.0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315 ↓ ↑ ↓ ↓ ↓ ↓ 4 5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1 21 22 23 25 30 36 45 55 64 82 99 123 150 185
                           250 200 200 200 160 160 160 125 125 125
400 ↓ ↑ ↓ 1 ↓ 3 5 6 8 9 10 12 13 14 15 17 18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30 37 44 55 67 79 101 123 153 187 231
                        315 315 315 315 250 250 250 200 200 200 160 160 160
500 0 ↓ ↓ ↑ 2 4 ↓ 7 9 10 12 14 15 17 19 21 22 23 25 26 28 30 30 32 34 36 45 53 67 82 96 124 152 187 230 285
                     400 400 400 315 315 315 315 250 250 250 200 200 200 160 160 160
630 ↑ ↓ 1 ↑ ↓ 5 6 8 10 12 14 17 19 21 23 25 26 28 30 32 34 36 36 38 41 44 55 65 82 100 118 152 187 232 285 355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400 400 400 400 315 315 315 250 250 250 200 200 200
800 ↑ ↓ ↑ ↓ 3 ↓ 7 9 12 14 17 21 23 25 27 30 32 34 36 38 41 44 46 48 50 53 67 81 102 124 146 190 234 290 357 444
                630 630 630 630 630 630 630 630 500 500 500 500 400 400 400 315 315 315 250 250 250
1000 ↓ 1 ↑ 2 4 6 8 10 14 17 21 25 27 30 33 36 38 42 44 47 50 53 56 59 62 65 82 99 124 152 179 233 288 358 442 549
              800 800 800 800 800 630 630 630 630 630 500 500 500 500 400 400 400 315 315 315 250 250 250
1250 ↓ ↑ ↓ ↓ 5 7 9 12 17 21 25 30 33 36 40 44 47 50 53 57 61 65 68 71 75 79 100 121 152 186 220 287 354 443 546 68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800 800 800 800 800 630 630 630 630 500 500 500 400 400 400 315 315 315
1600 ↓ ↓ 2 3 6 8 10 14 21 25 30 36 40 44 48 53 59 62 65 70 75 81 85 89 94 99 125 152 190 234 277 362 447 561 692 862
           1250 125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800 800 800 800 800 630 630 630 630 500 500 500 400 400 400 315 315 315
2000 1 2 ↓ ↓ 7 10 12 17 25 30 36 40 44 48 53 59 65 75 85 89 94 99 104 109 115 121 154 187 234 288 341 442 553 692 859 1069
          1600 1600 1600 1250 1250 1250 1250 1250 125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800 800 800 800 630 630 630 500 500 500 400 400 400
3150 ↑ ↑ 3 4 6 12 17 25 38 45 54 62 70 79 88 97 106 115 124 133 142 151 160 169 178 185 236 287 358 442 525 684 855 1018 1334 1663
         2000 2000 2000 2000 1600 1600 1600 1600 1600 1600 1250 1250 1250 1250 1250 1000 1000 1000 1000 800 800 800 630 630 630 500 500 500
4000 ↑ ↓ ↑ 5 8 14 21 30 46 54 66 76 87 98 109 121 132 144 155 166 178 188 198 209 220 231 295 359 448 554 659 861 1075 1282 1684 2099
        3150 3150 3150 3150 315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1600 1600 1600 1600 1600 1250 1250 1250 1250 1000 1000 1000 800 800 800 630 630 630
5000 ↓ 3 4 6 10 17 25 36 56 66 80 93 106 120 134 148 161 175 189 202 216 231 244 257 270 284 364 444 554 685 815 1068 1334 1592 2093 261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3150 3150 3150 3150 3150 315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1600 1600 1600 1600 1250 1250 1250 1000 1000 1000 800 800 800
6300 ↓ ↑ 5 7 12 21 30 44 68 81 99 115 132 150 167 185 202 219 236 252 269 287 303 320 336 353 453 553 690 855 1018 1336 1669 1993 2625 3273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3150 3150 3150 3150 3150 2000 2000 2000 2000 1600 1600 1600 1250 1250 1250 1000 1000 1000
8000 2 4 6 8 14 25 36 54 83 100 122 143 165 187 209 231 252 273 295 316 337 359 370 391 412 443 569 695 868 1075 1282 1685 2106 2516 3318 4139
       6300 6300 6300 6300 6300 63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3150 3150 3150 3150 2000 2000 2000 1600 1600 1600 1250 1250 1250
注1:↓-使用箭头下面的第一个有接收数的方案。如果样本量等于或超过批量,则执行100%检验,抽样方案为(N,N,0)。↑-使用箭头上面第一个有接收数的方案。
注2:在表中数字加粗部分为抽样方案,上格为接收数,下格为样本量。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数据抽样方法示例
C.1概述
附录C包括3个数据抽样方法示例。示例1和2说明数据分层抽样方法的应用。示例3说明系统抽样方法的应用。在下列示例中抽检样本量出现小数位时采用四舍五入规则。
C.2示例1:(由多个单位生产同一批数据时)不同生产单位的数据必须抽到的示例
某省提交了批量为56的产品,由三家单位完成,A单位完成32幅,C单位完成16幅,C单位完成8幅,此时查得对应于批量56的样本量应为13。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分配:
A单位的抽取率=32/56=0.5714,A单位抽检样本量=0.5714×13≈7。
B单位的抽取率=16/56=0.2857,B单位抽检样本量=0.2857×13≈4。
C单位的抽取率=8/56=0.1428,C单位抽检样本量=0.1428×13≈2。
并且能满足A单位抽查样本量+B单位抽查样本量+C单位抽查样本量=总样本量13。
同时兼顾每个单位必须有产品被抽中,即方案为:
  A单位抽检样本量=7。
B单位抽检样本量=4。
  C单位抽检样本量=2。
C.3示例2:保证抽取样本量满足要求的示例
某省提交了由3家单位完成的批量为30幅的产品。A单位完成16幅,B单位完成5幅,C单位完成9幅,根据批量大小和规定的质量要求,查得对应的样本量应为8,则:
A单位的抽取率=16/30=0.5333,A单位抽检样本量=0.5333×8≈4。
B单位的抽取率=5/30=0.1667,B单位抽检样本量=0.1667×8≈1。
C单位的抽取率=9/30=0.3,C单位抽检样本量=0.3×8≈2。
由于小数误差,可能存在4+1+2<8,此时,可将最小的抽检样本量加1。因此:B单位抽检样本量=1+1=2。
C.4示例3:系统抽样方法的示例
系统抽样最常见的形式为等距抽样。有1200个点的数据,序号依次为1-1200,查找抽样方案需要抽取45个点,可按如下步骤进行等距抽样:
计算间距=1200/45=26.67≈27。
在第一个间距点范围内(1-26)任选某点,如选定17。
从第17个点开始,按照间隔27依次抽取:17+27,17+2×27,……,直到抽够45个点;若计算的序号17+m×27>1200,则抽取序号为17+m×27-1200的点。
对45个点包括的所有数据项进行检查。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多级表数据抽样方案示例

附录D给出一个多级表数据抽样方案示例。
D.1 数据集的描述
某连续批正常检验的数据集由图D.1所示的一个单表和2个多级表数据组成。其中,子集1为单表数据,子集2由1个一级表数据、3个2级表数据以及表2.2数据所属的2个3级表数据组成。子集3由一个2级表组成。















图D.1 由1个单表和2个多级表数据组成的数据集
D.2 确定该数据集的抽样方案
a) 确定AQL:给定4的缺陷率。
b) 将数据集分为3个子集,每个子集的AQL与数据集相同,均取4。
c) 确定每个表中的记录个数和所有表中需抽检的字段数,并列入表D.1。

表D.1多级表中每个表中的记录数与需抽检的数据项个数
名称 表1
数据 表2
数据 表2.1
数据 表2.2
数据 表2.3
数据 表2.2.1数据 表2.2.2数据 表3
数据 表3.1
数据
记录数 2000 1000 2000 1000 500 1000 300 3000 6000
需抽检的字段数(m) m1=5 m2=4 m21=3 m22=0 m23=4 m221=3 m222=5 m3=2 m31=5

d) 分别确定每个子集的抽样方案
1) 数据子集1的抽样方案
计算批量:N1=2000×5=10000。
(1) 根据批量10000,从附录B的表B.1中查出正常检验的样本量n为250。
(2) 从附录B的表B.2中查找与250和4对应的接收数c为17。
(3) 计算抽取的实体数(群数)n1,n1=250÷5=50。
(4) 从表1数据中抽出50条记录对需要抽检的数据项实施检验。
2) 数据子集2的抽样方案
(1) 一级表表2数据的批量N21=1000×4=4000,从附录B的表B.1中查出样本量为100,按照9.2.4.3.1b)的原则计算出需抽检的记录数n1为25。
(2) 按照9.2.4.3.2中的抽样方法抽出一级表表2数据中要检验的25个记录。
(3) 将与抽出的记录关联的所有下属表的记录抽出。
(4) 根据表C.1计算该多级表数据的样本量:
N2=m1×n1+m21×n21+ m23×n23+m221×n221+m222×n222=100+3×50+4×15+3×75+5×25=585, 其中,m是抽检的字段数,n是抽检的记录数。
(5) 使用样本量N2(585)和AQL(4),连续批数据从附录B的表B.2,表B.3或表B.4中查找接收数c;单批数据从附录B的表B.2中查找接收数c。多级表中要抽检的数据项总数与接收数构成多级表数据的抽样方案。
(6) 如果该样本量大于6000,则可根据一级表记录的个数将该多级表数据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子集分别抽样。
图C.2是多级表数据子集2抽样方案的示意图。

3) 数据子集3的抽样方案
(1) 一级表数据的批量N3a=3000×2=6000,从附录A的表A.1中查出样本量为200。
(2) 以下步骤与本附录中的d) 2)数据子集2的抽样方案的(2)-(6)相同。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数据质量报告格式
附录E给出两种质量报告格式:文本格式与表格。

E.1数据质量报告文本格式

报告名称
数据产品检查验收的名称或数据质量检查的名称。
一、基本概况
1、检查与评价的组织
相关机构与人员、时间、地点及形式等。
2、产品概况
任务来源、生产者、数据集范围(数量)、提交时间、数据格式等。
3、检查与评价依据
列出依据文本,如合同书、任务书、验收要求等。
二、数据质量的检查与评价
1、产品的检查与评价过程与步骤
2、数据检查方式方法
3、评价规则
缺陷分级、评价的规则与方法
三、数据质量评述与结论
1、评述
根据数据质量定量元素对数据质量进行的综合描述(包括存在问题)。
2、结论与建议
包括评分结果、等级和(或)合格与否等的结论与处理意见。
四、附表:数据质量评价附表


E.2数据质量报告表格格式:

数据质量报告名称:如:xxxx省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整合质量报告
组织审查单位  审查时间 年  月  日
会议地点  审查形式 会审 □      函审 □
专家组:   
产品
概况 任务来源  工作量(任务)
生产单位  提交时间 年  月  日
产品数量  数据格式
评价依据
(列出依据文本,如合同书、任务书、验收要求等)
检查评价的过程及规则 检查评价过程与步骤
数据检查方式

全检
(检查的范围、内容及方法)
  抽检
(抽样方案、方法、过程及数据检查的范围、内容及方法)  
评价规则 缺陷
分级

  评价
方法
数据质量评述与结论 质量评述
(数据完整性、逻辑一致性、空间定位准确度、专题数据准确度、制图整饰规范性等) 1、优点:


2、存在主要问题和建议:


结论
(包括对数据质量的综合评价、评级及通过与否等结论)

专家组长:                          
年  月  日                  

附表1:数据质量评价表
附表2:专家组名单
附 录 F
(资料性附录)
市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数据库整合成果检查验收示例
附录F给出了市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数据库整合成果检查验收示例。
F.1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验收要求
F.1.1验收依据
检查验收以《金土工程数据库整合任务书》、《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整合技术要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以及有关标准规范为依据。
F.1.2验收模式
按任务书要求,由省级主管部门对数据库进行初审,部级主管部门进行验收。
F.2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提交成果要求
F.2.1提交成果内容
(1)矿产资源规划空间数据: ArcGIS的E00格式(以度为单位的经纬度坐标数据)。
(2)规划文档:包括总体规划文本、编制说明、规划研究报告以及此次整合文档资料(Word格式)。
(3)规划附表: Access格式。
(4)元数据采集表(Word格式),元数据入库数据(Access格式)。
(5)自编代码字典(Dbf格式),需标明所属数据项名称。
(6)规划附图成果图文件(MapGIS格式),含工程、图层和系统库文件。
(7)规划附表成果文件(Word格式)。
F.2.2提交成果格式
汇交数据文件形式见表F.1。
表F.1 汇交数据文件形式表
一级
目录 二级目录文件名及内容 三级目录及文件名约定及内容
内容 路径名 内容或路径名 文件名
×
×








据 规划附图成果文件(MapGIS格式) 成果图 经过投影和图面整饰的最终打印工程与图层文件(含辅助文件和系统库SLIB) 自定义
ArcGIS的E00 文件 E00 E00 文件(经纬度) 按《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规划级别+政区名称+规划基准年+比例尺+图层名称”
规划文档 文本 规划文本、编制说明、规划研究报告、元数据采集表、其它文档资料(Word格式)及整合文档(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工作报告、技术报告) 按《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规划级别+政区名称+规划基准年+文档资料名称”
规划附表 附表 ACCESS格式
  成果附表 Word格式
元数据 元数据 ACCESS格式
自编代码字典 字典 DBF格式

F.3确定数据集权重
对XX试点市提交的市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整合成果进行验收,该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整合成果为一个数据产品,数据产品由空间数据、规划附表数据、元数据、成果图(制图)数据和文档数据5个数据集组成。

数据产品名称 市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整合成果
提交(生产)单位 XX省XX市
数据集序号 数据集内容 数据集权重
1 空间数据 0.50
2 规划附表数据 0.20
3 元数据 0.10
4 成果图(制图)数据 0.10
5 文档数据 0.10

F.4确定数据集质量元素及检查内容
F.4.1空间数据检查
F.4.1.1矢量数据检查
(1)图层空间位置的正确性,主要检查空间坐标系的正确性;
(2)检查图层命名的规范性及存储格式的正确性;
(3)图层的完整性检查,检查遗漏或多余的图层,重点检查基础地理图层、地质图层及规划专题图层的遗漏;
(4)检查图层要素分层的正确性,按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进行数据挑选,建立分层文件。图件空间信息分层文件从基础地理信息、基础地质信息和矿产资源规划专题信息三方面进行说明。注意检查图层之间的交叉关系,如保护区图层同时也在勘查规划图层中反应;
(5)图层之间逻辑关系的一致性,主要检查各图层之间应当相互重叠的点、线、面是否能保持基本一致,作到不扭结、不交叉、不裂缝等;
(6)图形数据拓扑关系的正确性,主要检查是否有多余的多边形碎片及多余的弧段,孤立的点、线要素是否合理,悬挂的线要素是否合理。
F.4.1.2属性数据检查
(1)图层属性数据结构的规范性,应与《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一致,主要检查遗漏或多余的字段;
(2)图层属性数据内容的完整性,主要检查关键字段内容是否正确,一般字段内容为空值是否合理,代码型数据项、可以标准化、或具唯一性和具有逻辑关系的数据项填写内容的正确性,说明性字段内容的合理性,“目标标识码”的唯一性,最小基本单元属性内容的正确性。
(3)要素与属性对应关系的正确性。
F.4.2 表格数据检查
规划附表及元数据表检查:
(1)结构完整性:字段是否缺失、是否有自定义、结构顺序是否错位;
(2)结构正确性: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是否符合标准;
(3)字段内容完整性:字段内容是否为空(其中“行政区划代码”不可为空);
(4)字段内容正确性:是否符合取值范围;
(5)文件命名的正确性:文件命名必须按照标准要求;
(6)与图层属性表对应一致性:图层属性内容与表格数据的对应性;
(7)其它附表对照纸介质的规划附表进行逐项检查,矿业经济指标表等对照纸介质规划文本进行检查,如果有自定义字段,应放在GEO_CODE字段的后面,新增附表可直接入库,但结构最后一个字段必须为GEO_CODE;
(8)元数据的检查按照TD/T1016-2003《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进行检查。
F.4.3 文档的检查
规划文本、编制说明、研究报告、元数据文档及本次整合过程中新增的文档资料(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工作报告、技术报告、项目过程中的相关说明)等命名、内容是否规范。
(1)文档数据命名的规范性;
(2)文档数据完整性,文档数据应保证完整,包括: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工作报告、技术报告、项目过程中的相关说明;
(3)文档数据格式的一致性,文档数据格式与相关要求和标准保持一致;
(4)文档数据的规范性,具体文档内容不缺漏,逻辑清晰,具体文档结构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具体文档内容描述准确。
F.4.4 空间图层数据与非空间数据对应关系的检查
根据规划成果附表内容,依据图层中要素编号的对应关系,对要素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各属性表内应填写代码的字段,是否按《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正确填写。

F.5确定数据质量缺陷分级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的缺陷分级见表F.2。
表F.2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的缺陷分级
一级质量
元素 致命缺陷 严重缺陷
(16) 重缺陷
(9) 次重缺陷
(5) 轻缺陷
(2) 次轻缺陷
(1)
数据
完整性 缺重要文件(如规划专题图层、规划专题附表、元数据表);未完成要求的工作量致使数据集不完整而无法评价 缺失一般图层、规划指标表或多余重要空间实体(如面状勘查规划实体、开采规划实体、重要的矿床、矿山实体) 缺失外挂表、成果附表、规划文档 缺失或多余一般附表、空间实体(如居民点、交通等) 附表或图层缺失必填属性数据项值
附表或图层缺失一般属性数据项值

逻辑一致性  空间数据(如分层错误)、规划专题图层与规划附表不一致 规划专题图层实体属性与规划附表属性不一致,规划附表、专题图层属性表结构与标准不符(如增减数据项、改变属性项长度、改变类型等)重要拓扑错误(根据专业及建库的目的等因素确定重要程度) 一般图层空间实体与规划附表属性不一致,一般拓扑错误 命名错误(虽对数据集成影响大,但易于修改) 属性数据项值的范围错误
空间定位准确度 坐标系或投影参数错误导致数据无法准确定位

校正控制点的个数少于规定个数
图廓点与理论值之差图面距离大于规定值
点空间实体位置误差大于规定值(整体错误)
线空间实体误差大于规定值(整体错误)  校正控制点分布不合理
点空间实体位置误差大于规定值(个别错误)线空间实体误差大于规定值(个别错误)
属性数据准确性    图层与规划附表必填属性数据项内容错误 图层与规划附表一般属性数据项内容错误
现势性  建库选用的原始资料非最新资料 资料未更新   
注:(16)~(1)为各级别缺陷与最低级别缺陷即次轻缺陷的比例,用于缺陷换算。
   
F.6确定可接收质量限AQL
可接收数据质量限AQL一般通过对数据进行试验性检查,依据检查情况和数据质量要求来确定,本示例确定AQL为3,即数据缺陷率不能大于3%。
F.7选择检查项并确定检查方式和方法
对空间数据、表格数据、元数据、成果图(制图)数据和文档数据分别进行检查,根据检查项确定检查方式即全检和抽检,全检项统计个体总数,抽检项确定抽检方法。
根据检查项数据特性确定数据检查方法(参见第10章)。
文档数据按100分确定各检查项分值,根据检查情况确定各检查项得分。
F.8抽样
对要抽样检查的内容确定抽样方法,然后进行抽样。抽样方法的确定参见9.2.4。
如对矿产资源(KCZY)属性内容检查的抽样:
(1)确定AQL=3
(2)批总个体数N,即实体总数n1和每个实体包含的数据项个数m的乘积。
              N=n1×m=121×17=2057
(3)根据附录B表B.1按单批检查抽取样本量为200。
(4)根据附录B表B.2按正常检验抽样方案表查的接收数c为11。
(5)采用简单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矿产资源(KCZY)属性的抽取样本个数为200,每条记录有17个字段,可以采取抽取实体(记录)的方式抽取样本:
200/17=11.8   取整加1为12,即抽取12个实体(记录)进行检查。  
每一个图层属性表数据项和实体个数不同,个体总数也就不同,抽取样本数以及所确定的接收数c(缺陷数)也不同。在定性属性数据内容的检查时,各图层按上述方法分别抽取样本,并计算所有图层抽取的样本数总和及个体数总和,按样本数总和及个体数总和查附录B中表B.2确定接收数c。
抽样结果见表F.3-1至F.3-4。
F.9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根据检查项确定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下来。检查结果见表F.3-1至F.3-5 。
表F.3-1  数据集1检查记录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 提交单位 XX市
数据集名称 空间数据
致命缺陷 注:出现致命缺陷停止检查
序号 检查项 对应质量元素 检查方式 个体数或
(N,n,c) 缺陷描述
1 文件命名与存储格式与相关标准的一致性 格式一致性 全检 30
2 坐标系或投影的正确性 数学基础精度 全检 32
3 空间实体位置的准确性 数据采集精度 抽检 1439,160,9
4 校正控制点分布的合理性 校正精度 全检 50
5 图层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32
6 实体分层的正确性 分类的正确性 抽检 11294,400,20
7 图层属性结构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160 3处字段名称错
8 实体分类(属性代码)正确性 属性分类正确性 全检 9271 代码15处有错
9 图层属性字段内容完整性 定性属性正确性 抽检 11294,400,20 5处描述不全,空8处
10 拓扑关系的正确性 拓扑一致性 全检 854 10处悬挂弧段
11 外挂属性表完整性 属性数据准确度 全检 6
12 外挂属性表结构正确性 属性数据准确度 全检 65
13 外挂属性表字段内容完整性、正确性 属性数据准确度 抽检 395,80,5 4处描述不完整
14 外挂属性表与图层数据挂接一致性 逻辑一致性 抽检 200,50,3
15 图层数据与规划附表一致性 逻辑一致性 抽检 2906,250,13
16 数据源选用是否为最新资料 现势性 全检 30
17 规划成果是否符合时点要求 现势性 全检 33

表F.3-2  数据集2检查记录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 提交单位 XX市
数据集名称 规划附表
致命缺陷 注:出现致命缺陷停止检查
序号 检查项 对应质量元素 检查方式 个体数或
(N,n,c) 缺陷描述
1 文件命名与存储格式与相关标准的一致性 格式一致性 全检 31
2 规划附表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31
3 规划附表结构完整性、正确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329 5处描述不全,5个字段长度错
4 规划附表字段内容完整性、正确性 属性数据准确度 抽检 5784,315,16 一般项空15处
5 矿业经济指标表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4
6 规划附表与图层数据挂接一致性 逻辑一致性 抽检 2906,250,13

表F.3-3  数据集3检查记录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 提交单位 XX市
数据集名称 元数据
致命缺陷 注:出现致命缺陷停止检查
序号 检查项 对应质量元素 检查方式 个体数或
(N,n,c) 缺陷描述
1 文件命名与存储格式与相关标准的一致性 格式一致性 全检 5
2 元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5
3 元数据结构的完整性、正确性 数据完整性、属性数据准确度 全检 60
4 元数据字段内容的完整性、正确性 属性数据准确度 抽检 1152,160,9 元数据属性内容3处描述不完整,2个一般项空。

表F.3-4  数据集4检查记录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 提交单位 XX市
数据集名称 成果图
致命缺陷 注:出现致命缺陷停止检查
序号 检查项 对应质量元素 检查方式 个体数或
(N,n,c) 缺陷描述
1 成果图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10
2 成果图图面颜色、花纹、符号、线型的设置等的规范性 图面整饰规范性 抽检 10219,400,20 1处压盖,5处线型错,注记不合理3处。

表F.3-5  数据集5检查记录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 提交单位 XX市
数据集名称 规划文本
致命缺陷 注:出现致命缺陷停止检查
序号 检查项 检查方式 权重(分值) 缺陷描述
1 文档资料完整性 全检 30
2 文件命名正确性 全检 20
3 文件存储格式正确性 全检 20
4 文档内容格式规范性 全检 10
5 文档内容描述准确性 全检 10 技术报告个别内容描述不准确
6 文档统计数据准确性 全检 10






F.10计算缺陷率
根据检查结果确定缺陷,将缺陷数记录下来,计算各检查项的实际缺陷率,依据接受质量限值来判定各个检查项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各检查项及数据集得分。见表F.4-1至F.4-5。
表F.4-1  数据集1质量评价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 提交单位 XX市
数据集名称 空间数据
致命缺陷 注:出现致命缺陷停止检查
序号 检查项 对应质量元素 检查
方式 个体数或
(N,n,c) 缺陷数 缺陷率U
(%) 接受质量限值V(%) U/V 判定检查项是否合格 得分
     致命缺陷 严重缺陷
(16) 重缺陷
(9) 次重缺陷
(5) 轻缺陷
(2) 次轻缺陷
(1)     
1 文件命名与存储格式与相关标准的一致性 格式一致性 全检 30        3  合格 100
2 坐标系或投影的正确性 数学基础精度 全检 32        3  合格 100
3 空间实体实体位置的准确性 数据采集精度 抽检 1439,160,9        6  合格 100
4 校正控制点分布的合理性 校正精度 全检 50        3  合格 100
5 图层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32        3  合格 100
6 图层分层的正确性 分类的正确性 抽检 11294,400,20        5  合格 100
7 图层属性结构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160     1 2 2.5 3 0.83 合格 66.67
8 实体分类(属性代码)正确性 属性分类正确性 全检 9271   15    1.46 3 0.48 合格 80.53
9 图层属性字段内容完整性 定性属性正确性 抽检 11294,400,20     5 8 4.5 5 0.9 合格 64.0
10 拓扑关系的正确性 拓扑一致性 全检 854      10 1.17 3 0.39 合格 84.4
11 外挂属性表完整性 属性数据准确度 全检 6        3  合格 100
12 外挂属性表结构正确性 属性数据准确度 全检 65        3  合格 100
13 外挂属性表字段内容完整性、正确性 属性数据准确度 抽检 395,80,5      4 5 6 0.83 合格 66.67
14 外挂属性表与图层数据挂接一致性 逻辑一致性 抽检 200,50,3        6  合格 100
15 图层数据与规划附表一致性 逻辑一致性 抽检 2906,250,13        5  合格 100
16 数据源选用是否为最新资料 现势性 全检 30        3  合格 100
17 规划成果是否符合时点要求 现势性 全检 33        3  合格 100
数据集得分 91.90


表F.4-2  数据集2质量评价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 提交单位 XX市
数据集名称 规划附表
致命缺陷 注:出现致命缺陷停止检查
序号 检查项 对应质量元素 检查
方式 个体数或
(N,n,c) 缺陷数 缺陷率U
(%) 接受质量限值V(%) U/V 判定检查项是否合格 得分
     致命缺陷 严重缺陷
(16) 重缺陷
(9) 次重缺陷
(5) 轻缺陷
(2) 次轻缺陷
(1)     
1 文件命名与存储格式与相关标准的一致性 格式一致性 全检 31        3  合格 100
2 规划附表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31        3  合格 100
3 规划附表结构完整性、正确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329     2 5 2.74 3 0.91 合格 63.47
4 规划附表字段内容完整性、正确性 属性数据准确度 抽检 5784,315,16      15 4.76 5 0.95 合格 61.92
5 矿业经济指标表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4        3  合格 100
6 规划附表与图层数据挂接一致性 逻辑一致性 抽检 2906,250,13        5  合格 100
数据集得分 87.57

表F.4-3 数据集3质量评价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 提交单位 XX市
数据集名称 元数据
致命缺陷 注:出现致命缺陷停止检查
序号 检查项 对应质量元素 检查
方式 个体数或
(N,n,c) 缺陷数 缺陷率U
(%) 接受质量限值V(%) U/V 判定检查项是否合格 得分
     致命缺陷 严重缺陷
(16) 重缺陷
(9) 次重缺陷
(5) 轻缺陷
(2) 次轻缺陷
(1)     
1 文件命名与存储格式与相关标准的一致性 格式一致性 全检 5        3  合格 100
2 元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5        3  合格 100
3 元数据结构的正确性 属性数据准确度 全检 60        3  合格 100
4 元数据字段内容的正确性 属性数据准确度 抽检 1152,160,9     3 2 5.0 6 0.83 合格 66.67
数据集得分 91.67

表F.4-4 数据集4质量评价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 提交单位 XX市
数据集名称 成果图
致命缺陷 注:出现致命缺陷停止检查
序号 检查项 对应质量元素 检查
方式 个体数或
(N,n,c) 缺陷数 缺陷率U
(%) 接受质量限值V(%) U/V 判定检查项是否合格 得分
     致命缺陷 严重缺陷
(16) 重缺陷
(9) 次重缺陷
(5) 轻缺陷
(2) 次轻缺陷
(1)     
1 成果图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10        3  合格 100
2 成果图图面颜色、花纹、符号、线型的设置等的规范性 图面整饰规范性 抽检 10219,400,20    1 5 3 4.5 5 0.9 合格 64.0
数据集得分 82.0

表F.4-5  数据集5质量评价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 提交单位 XX市
数据集名称 规划文本
致命缺陷 注:出现致命缺陷停止检查
序号 检查项 检查方式 权重(分值) 实际得分
1 文档资料完整性 全检 30 30
2 文件命名正确性 全检 20 20
3 文件存储格式正确性 全检 20 20
4 文档内容格式规范性 全检 10 8
5 文档内容描述准确性 全检 10 7
6 文档统计数据准确性 全检 10 9
合计 100 94


F.11数据集评价
F.11.1空间数据集评价
(1)判定全检部分检查项是否合格:
如:判定全检检查项“图层属性结构的完整性”是否合格
1)统计该检查项的各级别缺陷数:根据各级别缺陷的换算比例,将所有缺陷换算为最低级别缺陷数,除以该检查项的个体数得到单个检项的实际缺陷率,用U全表示。
U全 =(2×1+1×2)/160 =2.5%
2)将AQL作为全检部分数据的接收质量限,用V全表示。
V全=AQL=3%
3)判定检查项是否合格:
U全/ V全=2.5%/3%=0.83
小于1判定该检查项合格。
按上述步骤判定其它全检部分检查项是否合格。

(2)判定抽检部分检查项是否合格:
如:判定抽检检查项“图层属性字段内容的完整性”是否合格
1) 统计该检查项的各级别缺陷数:根据各级别缺陷的换算比例,将所有缺陷换算为最低级别缺陷数,除以该检查项的样本量得到单个抽检项的实际缺陷率,用U抽表示。
U抽 =(2×5+1×8)/400 =4.5%
2)将该抽检项抽样方案中的c/n值作为该检查项的接收质量限,用V抽表示。
V抽=c/n=20/400=5%
3)判定检查项是否合格:
U抽/ V抽=4.5%/5%=0.9
小于1判定该检查项合格。
按上述步骤判定其它抽检部分检查项是否合格。

(3)判定数据集合格与否
经计算所有检查项都合格,判定该空间数据集合格。

(4)计算空间数据集得分
预置分数为100分,接收质量限对应扣40分。
1)计算全检部分各检查项得分
按下式计算全检部分某单个检查项(图层属性结构的完整性)得分:
S全=100-U全×(40/ V全)=100-2.5×(40/3)=66.67
检查项得分最低为零分,低于零分按零分计算。
按上述方法计算出所有全检部分各检查项得分。
2)计算抽检部分各检查项得分
按下式计算抽检部分某单个检查项(图层属性字段内容的完整性)得分:
S抽=100-U抽×(40/ V抽)=100-4.5×(40/5)=64.0
检查项得分最低为零分,低于零分按零分计算。
按上述方法计算出所有抽检部分各检查项得分。
3)计算空间数据数据集的得分
数据集得分为所有检查项得分的算术平均数。
S =(S全1 + S全2+……+ S抽1+ S抽2+……)/总检查项
=(100+100+100+100+100+100+66.67+80.53+64.0+84.4+100+100+66.67+100+100+100+100)/17
=91.90
则空间数据集得分为91.90分。
F.11.2其它数据集的评价参照空间数据集评价方法进行
F.12 XX省XX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整合成果综合评价
F.12.1按通过与不通过评价
所有数据集合格,则XX省XX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整合成果通过。
F.12.2按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评价
根据各数据集得分计算XX省XX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整合成果得分为90.18,评为优秀,见表F.5。
根据评价结果和验收要求,确定验收结论。


表F.5数据产品综合质量评价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省XX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整合成果 生产单位 XX市
产品得分 90.18 质量等级  组织检查部门
数据集名称 数据集得分 权重 在产品中所占分值
空间数据 91.90 0.5 45.95
表格数据 87.57 0.2 17.51
元数据 91.67 0.1 9.12
成果图件 82.0 0.1 8.20
文档 94.0 0.1 9.40
专家组长  专家组  检查日期

附 录 G
(资料性附录)
土地利用数据库成果检查验收示例
附录G给出了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成果检查验收示例。
G.1土地利用数据库验收要求
G.1.1验收依据
检查验收以《全国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调查实施方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和《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细则》、《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等以及有关标准规范为依据。
G.1.2验收模式
土地利用数据库部分市由国家组织验收,其余的由省级组织验收,分为初检和验收两个步骤。如果验收由国家组织完成,部以下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承担的检查任务主要是本级数据库成果和下级检查报告,部则对各级提交的检查报告和数据库成果进行检查验收,初检和验收工作流程如图G.1所示。

图G.1数据库检查验收流程图

G.2土地利用数据库提交成果要求
G.2.1提交成果内容
(1)原数据库格式的数据:包括原数据库分幅矢量数据、原数据库格式的辖区数据库库体、分幅正射影像数据、图幅接合图表。
(2)国家标准交换格式的数据(VCT格式):国家标准交换格式的分幅数据、国家标准交换格式的辖区数据。
(3)土地利用调查文档:包括调查报告(工作报告、技术报告、自检报告、可疑图斑核实报告)、建库说明文档、图幅辖区控制面积确认书(Word格式)、图例簿(Word格式)。
(4)元数据信息采集表(Word格式)。
(5)行政单位及权属代码表(Dbf格式)。
(6)成果图文件,含工程、图层和系统库文件。
(7)数据汇总电子数据:统计报表。
G.2.2提交成果格式
汇交数据文件形式见表G.1。
表G.1 汇交数据文件形式表
一级
目录 二级目录文件名及内容 三级目录及文件名约定及内容
内容 路径名 内容或路径名 文件名
×
×














据 原数据库格式的辖区数据库库体 MapGis库体 DATA2005、系统库(SLIB)、Wb2005 按《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规定
   数据字典、自定义模板
   接图表
   工程文件.LND
国家标准交换格式的数据 VCT格式 行政区划代码.VCT 按《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规定
文字资料 文字资料 工作报告、技术报告、自检报告、技术报告、可疑图斑核实报告、建库说明文档、图例簿、图幅辖区控制面积确认书 Word格式
数据汇总电子数据 数据汇总电子数据 统计簿 按《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规定
元数据信息采集表 元数据 Word格式
图件成果 图件成果 含工程、图层和系统库文件

G.3确定数据集权重
对XX市XX县提交的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成果进行验收,该县土地利用数据库成果为一个数据产品,数据产品由空间数据、数据汇总电子数据、元数据、成果图(制图)数据和文档数据5个数据集组成。
数据产品名称 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成果
提交(生产)单位 XX市XX县
数据集序号 数据集内容 数据集权重
1 空间数据 0.50
2 数据汇总电子数据 0.20
3 元数据 0.10
4 成果图(制图)数据 0.10
5 文档数据 0.10
G.4验收检查内容
G.4.1空间数据检查
G.4.1.1矢量数据检查
(1)坐标位置的正确性,主要检查投影类型和坐标系表示的正确性;
(2)数据源时点是否符合规定;
(3)文件命名的规范性及存储格式的正确性;
(4)图层的完整性,主要检查遗漏或多余的图层,重点检查地类图斑、线状地物、零星地类、
地类界线等图层;
(5)图层的正确性,主要检查乡(镇)级行政区划、县(市)级行政区划、地(市)级行政
区划、地类和地域分区等图层,能否做到全域覆盖,不重不漏;
(6)图形数据拓扑关系的正确性,主要检查是否有多余的多边形碎片及多余的弧段,孤立的点、线要素是否合理,悬挂的线要素是否合理以及行政界线与权属区、行政区的线弧一致性;
(7)相邻图幅的图形接边一致性,主要检查地类图斑、线状地物的连续性;
(8)检查标准分幅索引图正确性;
(9)检查图面整饰的规范性,主要检查图面颜色、花纹、符号、线型的设置。
G.4.1.2属性数据检查
(1)图层属性结构的完整性,主要检查属性结构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的要求;
(2)数据字典正确无误,符合《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要求;
(3)图层属性内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主要检查权属代码、权属名称、座落代码、座落名称、地类码、权属性质是否为空及是否与数据字典一致;
(4)图层属性内容逻辑关系的一致性,主要检查图斑毛面积之和是否等于辖区总控制理论面积;
(5)检查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对应关系的正确性;
(6)接边实体属性结构和属性内容保持一致,如地类代码。
G4.2数据汇总电子数据的检查
(1)统计簿的正确性;
(2)统计簿的对应一致性;
(3)面积的准确正确性。
G4.3表格检查
(1)表格种类齐全、格式正确;
(2)表格内容完整性、正确性,主要检查行政单位及权属代码表、元数据信息采集表、图例簿等。
G4.4 文档数据的检查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文字报告包括工作报告、技术报告、自检报告、图例簿、说明文档及过程中新增的文档资料(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工作报告、技术报告、项目过程中的相关说明)等命名、内容是否规范。
(1)文档数据命名的规范性;
(2)文档数据完整性,文档数据应保证完整,包括:自检报告、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及项目过程中的相关说明;
(3)文档数据格式的一致性,文档数据格式与相关要求和标准保持一致;
(4)文档数据的规范性,具体文档内容不缺漏,逻辑清晰,具体文档结构符合相关规范标准,文档内容描述准确。
G.5缺陷分级   
土地利用数据库的缺陷分级见表G.2。



表G.2 土地利用数据库成果的缺陷分级
一级质量
元素 致命缺陷 严重缺陷
(16) 重缺陷
(9) 次重缺陷
(5) 轻缺陷
(2) 次轻缺陷
(1)
数据完整性 遗漏重要文件(如图斑图层、数据字典、图历簿等)、未完成要求的工作量致使数据集不完整而无法评价 遗漏一般图层或原始分幅矢量数据要素有遗漏(如线状地物、零星地物等),文字报告不齐全(如图历簿、元数据信息采集表、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等) 数据库图层遗漏必填属性数据项值,各类表格不齐全(如各类面积统计表、田坎系数量算表等) 遗漏或多余一般图层,一般文档资料不完整  命名错误(虽对数据集成影响大,但易于修改) 图层遗漏一般属性数据项值

逻辑一致性  数据分层错误,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不一致,面积汇总统计有误,权属代码、权属名称、座落代码、座落名称、地类码等属性内容与数据字典不一致 属性结构与《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不一致,数据拓扑结构不正确(如行政界线与权属区、行政区的线弧不一致性),标准分幅索引图有误 标准分幅图和乡(镇)土地利用图格式不符合规范要求,分幅栅格数据不清晰 文件命名错误,应符合《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的要求 数据库属性数据输入有误
空间定位准确度 坐标系或投影参数错误导致数据无法准确定位
校正控制点的个数少于规定个数
图廓点与理论值之差图面距离大于规定值
点空间实体位置误差大于规定值(整体错误)
线空间实体误差大于规定值(整体错误))  校正控制点分布不合理 点空间实体位置误差大于规定值(个别错误)线空间实体误差大于规定值(个别错误)
属性数据准确性    图斑与线状地物必填属性数据项内容错误 图层一般属性数据项内容错误
现势性  建库选用的原始资料非最新资料 资料未更新   
注:(16)~(1)为各级别缺陷与最低级别缺陷即次轻缺陷的比例,用于缺陷换算。

G.6确定可接收质量限AQL
可接收数据质量限AQL一般通过对数据进行试验性检查,依据检查情况和数据质量要求来确定,本示例确定AQL为3,即数据缺陷率不能大于3%。
G.7选择检查项并确定检查方式和方法
对空间数据、表格数据、元数据、成果图(制图)数据和文档数据分别进行检查,根据检查项确定检查方式即全检和抽检,全检项统计个体总数,抽检项确定抽检方法。
根据检查项数据特性确定数据检查方法(参见第10章)。
文档数据按100分确定各检查项分值,根据检查情况确定各检查项得分。
G.8抽样
对要抽样检查的内容确定抽样方法,然后进行抽样。抽样方法的确定参见9.2.4。
如对土地利用数据属性内容检查的抽样:
(1)确定AQL=3
(2)批总个体数N,即实体总数n1和每个实体包含的数据项个数m的乘积。
              N=n1×m=374×9=3366
(3)根据附录B表B.1按单批检查抽取样本量为250。
(4)根据附录B表B.2按正常检验抽样方案表查的接收数c为13。
每一个图层属性表数据项和实体个数不同,个体总数也就不同,抽取样本数以及所确定的接收数c(缺陷数)也不同。在定性属性数据内容的检查时,各图层按上述方法分别抽取样本,并计算所有图层抽取的样本数总和及个体数总和,按样本数总和及个体数总和查表B.2确定接收数c。
抽样结果见表G.3-1至G.3-4。
G.9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根据检查项确定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下来。检查结果见表G.3-1至G.3-5。  

表G.3-1  数据集1检查记录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XX县土地利用数据库 提交单位 XX县
数据集名称 空间数据
致命缺陷 注:出现致命缺陷停止检查
序号 检查项 对应质量元素 检查方式 个体数或
(N,n,c) 缺陷描述
1 文件命名与存储格式与相关标准的一致性 格式一致性 全检 11
2 标准分幅栅格数据精确度 空间定位准确度 全检 48
3 坐标系或投影的正确性 数学基础精度 全检 9
4 空间实体位置的准确性 数据采集精度 抽检 125139,800,34
5 校正控制点分布的合理性 校正精度 全检 2016
6 数据库建库结点半径的正确性 逻辑一致性 全检 4
7 数据字典与相关标准的一致性 逻辑一致性 全检 6167
8 标准分幅索引图正确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48
9 图层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9
10 实体分层的正确性 分类的正确性 抽检 125139,800,34
11 图层属性结构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100 1处字段名称错
12 实体分类(属性代码)正确性 属性分类准确度 全检 127882 代码30出错
13 图层属性字段内容完整性 属性正确性 抽检 12513900,4000,144 12处描述不全,空5处
14 拓扑关系的正确性 拓扑一致性 全检 82702 20处悬挂弧段
15 相邻图幅之间的接边精度 接边精度 抽检 27567,500,23
16 相邻图幅之间的接边实体类型和属性一致性 接边一致性 抽检 337599,1000,42
17 面积的一致性 值域一致性 全检  
18 数据源选用是否为最新资料 现势性 全检  
19 成果是否符合时点要求 现势性 全检  

表G.3-2  数据集2检查记录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XX县土地利用数据库 提交单位 XX县
数据集名称 数据汇总统计报表
致命缺陷 注:出现致命缺陷停止检查
序号 检查项 对应质量元素 检查方式 个体数或
(N,n,c) 缺陷描述
1 文件命名与存储格式与相关标准的一致性 格式一致性 全检 7
2 统计报表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14
3 统计报表内容的正确性 数据完整性 抽检 615075,1250,50  内容填写错误3处
4 数据汇总电子数据统计与数据库面积对应一致性 逻辑一致性 全检  

表G.3-3  数据集3检查记录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XX县土地利用数据库 提交单位 XX县
数据集名称 元数据
致命缺陷 注:出现致命缺陷停止检查
序号 检查项 对应质量元素 检查方式 个体数或
(N,n,c) 缺陷描述
1 文件命名与存储格式与相关标准的一致性 格式一致性 全检 1
2 元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5
3 元数据字段内容的完整性、正确性 属性数据准确度 抽检 47,20,1 2处描述不正确


表G.3-4  数据集4检查记录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XX县土地利用数据库 提交单位 XX县
数据集名称 成果图
致命缺陷 注:出现致命缺陷停止检查
序号 检查项 对应质量元素 检查方式 个体数或
(N,n,c) 缺陷描述
1 成果图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61
2 成果图图面颜色、花纹、符号、线型的设置等的规范性 图面整饰规范性 抽检 140321,800,34 2处压盖,6处线型错,注记不合理5处。


表G.3-5  数据集5检查记录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XX县土地利用数据库 提交单位 XX县
数据集名称 文档报告
致命缺陷 注:出现致命缺陷停止检查
序号 检查项 检查方式 权重(分值) 缺陷描述
1 文档资料完整性 全检 30
2 文件命名正确性 全检 20
3 文件存储格式正确性 全检 20
4 文档内容格式规范性 全检 10
5 文档内容描述准确性 全检 10 技术报告个别内容描述不准确
6 文档统计数据准确性 全检 10


G.10计算缺陷率
根据检查结果确定缺陷,将缺陷数记录下来,计算各检查项的实际缺陷率,依据接受质量限值来判定各个检查项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各检查项及数据集得分。见表G.4-1至G.4-5。
表G.4-1  数据集1质量评价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XX县土地利用数据库 提交单位 XX市
数据集名称 空间数据
致命缺陷 注:出现致命缺陷停止检查
序号 检查项 对应质量元素 检查
方式 个体数或
(N,n,c) 缺陷数 缺陷率U
(%) 接受质量限值V(%) U/V 判定检查项是否合格 得分
     致命缺陷 严重缺陷
(16) 重缺陷
(9) 次重缺陷
(5) 轻缺陷
(2) 次轻缺陷
(1)     
1 文件命名与存储格式与相关标准的一致性 格式一致性 全检 11        3  合格 100
2 标准分幅栅格数据精确度 空间定位准确度 全检 48        3  合格 100
3 坐标系或投影的正确性 数学基础精度 全检 9        3  合格 100
4 空间实体位置的准确性 数据采集精度 抽检 125139,800,34        4  合格 100
5 校正控制点分布的合理性 校正精度 全检 2016        3  合格 100
6 数据库建库结点半径的正确性 逻辑一致性 全检 4        3  合格 100
7 数据字典与相关标准的一致性 逻辑一致性 全检 6167        3  合格 100
8 标准分幅索引图正确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48        3  合格 100
9 图层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9        3  合格 100
10 实体分层的正确性 分类的正确性 抽检 125139,800,34        4  合格 100
11 图层属性结构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100     1  2.0 3 0.67 合格 73.33
12 实体分类(属性代码)正确性 属性分类准确度 全检 127882   30    0.21 3 0.07 合格 97.20
13 图层属性字段内容完整性 属性正确性 抽检 12513900,4000,144     12 5 0.73 4 0.18 合格 91.89
14 拓扑关系的正确性 拓扑一致性 全检 82702     20  0.05 3 0.02 合格 99.33
15 相邻图幅之间的接边精度 接边精度 抽检 27567,500,23        5  合格 100
16 相邻图幅之间的接边实体类型和属性一致性 接边一致性 抽检 337599,1000,42        4  合格 100
17 面积的一致性 值域一致性 全检         3  合格 100
18 数据源选用是否为最新资料 现势性 全检         3  合格 100
19 成果是否符合时点要求 现势性 全检         3  合格 100
数据集得分 98.03


表G.4-2  数据集2质量评价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XX县土地利用数据库 提交单位 XX市
数据集名称 数据汇总电子数据
致命缺陷 注:出现致命缺陷停止检查
序号 检查项 对应质量元素 检查
方式 个体数或
(N,n,c) 缺陷数 缺陷率U
(%) 接受质量限值V(%) U/V 判定检查项是否合格 得分
     致命缺陷 严重缺陷
(16) 重缺陷
(9) 次重缺陷
(5) 轻缺陷
(2) 次轻缺陷
(1)     
1 文件命名与存储格式与相关标准的一致性 格式一致性 全检 7        3  合格 100
2 统计报表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14        3  合格 100
3 统计报表内容的正确性 数据完整性 抽检 615075,1250,50     3  0.48 4 0.12 合格 95.20
4 数据汇总电子数据统计与数据库面积对应一致性 逻辑一致性 全检         3  合格 100
数据集得分 98.80


表G.4-3 数据集3质量评价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XX县土地利用数据库 提交单位 XX市
数据集名称 元数据
致命缺陷 注:出现致命缺陷停止检查
序号 检查项 对应质量元素 检查
方式 个体数或
(N,n,c) 缺陷数 缺陷率U
(%) 接受质量限值V(%) U/V 判定检查项是否合格 得分
     致命缺陷 严重缺陷
(16) 重缺陷
(9) 次重缺陷
(5) 轻缺陷
(2) 次轻缺陷
(1)     
1 文件命名与存储格式与相关标准的一致性 格式一致性 全检 1        3  合格 100
2 元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5        3  合格 100
3 元数据字段内容的完整性、正确性 属性数据准确度 抽检 160,40,3      2 5 7 0.71 合格 71.43
数据集得分 90.48




表G.4-4 数据集4质量评价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XX县土地利用数据库 提交单位 XX市
数据集名称 成果图
致命缺陷 注:出现致命缺陷停止检查
序号 检查项 对应质量元素 检查
方式 个体数或
(N,n,c) 缺陷数 缺陷率U
(%) 接受质量限值V(%) U/V 判定检查项是否合格 得分
     致命缺陷 严重缺陷
(16) 重缺陷
(9) 次重缺陷
(5) 轻缺陷
(2) 次轻缺陷
(1)     
1 成果图的完整性 数据完整性 全检 61       3   合格 100
2 成果图图面颜色、花纹、符号、线型的设置等的规范性 图面整饰规范性 抽检 140321,800,34    2 6 5 3.38 4 0.84 合格 66.20
数据集得分 83.1

表G.4-5  数据集5质量评价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XX县土地利用数据库 提交单位 XX县
数据集名称 文本报告
致命缺陷 注:出现致命缺陷停止检查
序号 检查项 检查方式 权重(分值) 实际得分
1 文档资料完整性 全检 30 30
2 文件命名正确性 全检 20 20
3 文件存储格式正确性 全检 20 20
4 文档内容格式规范性 全检 10 8
5 文档内容描述准确性 全检 10 7
6 文档统计数据准确性 全检 10 9
合计 100 94

G.11数据集评价
G.11.1空间数据集评价
(1)判定全检部分检查项是否合格:
如:判定全检检查项“图层属性结构的完整性”是否合格
1)统计该检查项的各级别缺陷数:根据各级别缺陷的换算比例,将所有缺陷换算为最低级别缺陷数,除以该检查项的个体数得到单个检项的实际缺陷率,用U全表示。
U全 =(2×1)/100 =2%
2)将AQL作为全检部分数据的接收质量限,用V全表示。
V全=AQL=3%
3)判定检查项是否合格:
U全/ V全=2%/3%=0.67
小于1判定该检查项合格。
按上述步骤判定其它全检部分检查项是否合格。

(2)判定抽检部分检查项是否合格:
如:判定抽检检查项“图层属性字段内容的完整性”是否合格
1) 统计该检查项的各级别缺陷数:根据各级别缺陷的换算比例,将所有缺陷换算为最低级别缺陷数,除以该检查项的样本量得到单个抽检项的实际缺陷率,用U抽表示。
U抽 =(2×12+1×5)/4000 =0.73%
2)将该抽检项抽样方案中的c/n值作为该检查项的接收质量限,用V抽表示。
V抽=c/n=144/4000=4%
3)判定检查项是否合格:
U抽/ V抽=0.73%/4%=0.18
小于1判定该检查项合格。
按上述步骤判定其它抽检部分检查项是否合格。

(3)判定数据集合格与否
经计算所有检查项都合格,判定该空间数据集合格。

(4)计算空间数据集得分
预置分数为100分,接收质量限对应扣40分。
1)计算全检部分各检查项得分
按下式计算全检部分某单个检查项(图层属性结构的完整性)得分:
S全=100-U全×(40/ V全)=100-2×(40/3)=73.33
检查项得分最低为零分,低于零分按零分计算。
按上述方法计算出所有全检部分各检查项得分。
2)计算抽检部分各检查项得分
按下式计算抽检部分某单个检查项(图层属性字段内容的完整性)得分:
S抽=100-U抽×(40/ V抽)=100-0.73×(40/4)=92.7
检查项得分最低为零分,低于零分按零分计算。
按上述方法计算出所有抽检部分各检查项得分。
3)计算空间数据数据集的得分
数据集得分为所有检查项得分的算术平均数。
S =(S全1 + S全2+……+ S抽1+ S抽2+……)/总检查项
=(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73.33+97.2+92.7+99.33+100+100+100+100+100)/19
=98.03
则空间数据集得分为98.03分。
G.11.2其它数据集的评价参照空间数据集评价方法进行
G.12 XX市XX县土地利用数据库成果综合评价
G.12.1按通过与不通过评价
所有数据集合格,则XX市XX县土地利用数据库成果通过。
G.12.2按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评价
根据各数据集得分计算XX市XX县土地利用数据库成果得分为95.59,评为优秀级,见表G.5。
根据评价结果和验收要求,确定验收结论。


表G.5数据产品综合质量评价表
数据产品名称 XX市XX县土地利用数据库成果 生产单位 XX县
产品得分 95.59 质量等级  组织检查部门
数据集名称 数据集得分 权重 在产品中所占分值
空间数据 98.03 0.5 49.02
表格数据 98.80 0.2 19.76
元数据 90.48 0.1 9.1
成果图件 83.1 0.1 8.31
文档 94.0 0.1 9.40
专家组长  专家组  检查日期


参考文献
[1]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规则;
[2]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3] GB/T 3358.2-93 统计学术语 第二部分:统计质量控制术语;
[4] GB/T 13262-91 不合格品率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5] GB/T 13263-1991 跳批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6] GB/T 13264-91 不合格品率的小批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7] GB/T 13546-92 挑选型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8] GB/T 14162-1993 产品质量监督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9] GB/T 14437-1997 产品质量监督计数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方案;
[10] GB/T 15239-94 孤立批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11] GB/T 15482-1995 产品质量监督小总体计数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12] GB/T 17941.1-2000 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 第一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
[13] GB/T 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14] GB/T 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15] GB/T 18316-2001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16] TD/T 1017-2007地籍数据库标准;
[17] ISO 19104 地理信息 术语(D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 Terminology);
[18] ISO 19114 地理信息 质量评价过程(Geographic inform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procedures);
[19] ISO 19131(DIS)数据产品规范(Geographic information — Data product specification);
[20] DD 2006-07 地质数据质量检查与评价(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21] 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标准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稿);
[22] 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试行),2003年1月;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行业标准 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金土工程试行),2007年3月;
[24] 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行业标准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金土工程试行),2007年3月;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行业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标准(金土工程试行),2007年3月;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行业标准 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金土工程试行),2007年3月;
[28] 肖慧、张玉柱,2003,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一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理解与实施,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12月;
[29] 柴邦衡、刘晓论,1999,ISO 9000质量保证体系,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4月;
[30] 冯士雍、施锡铨,1996,抽样调查-理论、方法与实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管理司,2002,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2] 刘大杰、史文中、童小华和孙红春等,1999,GIS空间数据的精度分析与质量控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10月;
[33] 于善奇,1991,抽样检验与质量控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4] 于振凡等,2004,最新统计抽样检验于过程控制,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年3月;
[35]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工作指南;
[36]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2,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2.0版)。
锄禾日当午,签到好辛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