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2848|回复: 0
收起左侧

[资讯]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基础调查

[复制链接]

296

主题

3740

铜板

50

好友

地信学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471

斑竹勋章

发表于 2010-2-9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五”规划目标
    ——加快填补我国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空白区的进程,初步实现国家地学基础系列图件的更新。  
    ——在若干重大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上实现突破性进展,取得一批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成果。  
    ——完成全国省级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470万平方千米。初步完成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南沿海和环渤海等重要经济区带和北方荒漠化、西南石漠化地区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开展多目标地质填图和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完成1:25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100万平方千米,1:25万地下水资源调查100万平方千米。  
    ——完成青藏高原及大兴安岭地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105万平方千米;完成1:25万地质图修测110万平方千米,重点地区1:5万专项地质调查3.3万平方千米。  
    ——完成区域遥感解译160万平方千米,1:100万区域重力100万平方千米,1:20万区域重力50万平方千米,1:20万-1:50万区域化探80万平方千米。完成航空物探测量约60万测线千米,海域1:100万综合地质调查49万平方千米。
工作部署
    一、区域地质调查   

    围绕填补和更新一批基础地质图件,重点部署了我国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地区空白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部署了1:25万区调修测,在重要成矿带、重要经济建设区(工程建设区、城市区)和重点城市部署1:5万区域地质调查。根据我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探索性地部署了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的城市立体地质调查试点工作。为促进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部署了区域性调查成果的综合和集成。“十五”共安排了156个工作项目,总经费55,361万元。

    1.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空白区填图  在青藏高原及大兴安岭(内蒙古东部)地区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空白区部署1:25区域地质调查,先后安排了44个工作项目、133个1:25万图幅,填图面积1,576,426平方千米,投入经费29,137万元。

    2.国家基础地质图件更新  在我国中东部地区部署1:25万区调修测工作,在1:20万区调成果基础上,通过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按照数字填图技术要求和工作方法,开展多目标的综合调查、修测,更新我国中比例尺基础地质图件。共部署了“川渝滇黔基础地质调查及数据更新”、“西北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及数据更新”、“华北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及数据更新”、“东北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及数据更新”、“华东地区地质调查及数据更新”、“中南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及数据更新”和“数字区调野外示范”7个计划项目,81个工作项目、220图幅,部署总面积2,781,374平方千米(图2-1),投入经费19,516万元。
图2-1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十五”计划实施方案部署图
    3.1:5万区域地质调查  在国家部分沿海重点经济区、中西部重要成矿带和重大工程建设区及天津、重庆、长沙等重点城市等国家急需的重点地带部署了26个工作项目、106个图幅,部署面积42,508平方千米,投入经费5,388万元。

    4.城市立体地质调查  “十五”期间,开展了试点性示范工作,共部署8个工作项目,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天津、南京、广州6项城市地质调查、1项物探方法技术研究和1项综合研究。完成的1:5万三维地质结构、工程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结构调查21,778平方千米,1:2.5万工程地质结构调查4,311平方千米,1:1万工程地质结构调查1,481平方千米,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评价25,300平方千米,地质、工程、水文钻探83,785米,浅层地震300千米、高密度电法300千米,投入经费1,320万元。另外,地方匹配合作资金1,840万元。   
    二、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调查  
  
    1.区域重力调查工作  在东北大兴安岭北段、阿拉善、冀蒙相邻地区、秦岭、祁连山、东昆仑东段、北山地区、西南三江、南岭等重要成矿区带共部署1:20万区域重力调查项目53项,部署总面积38.85万平方千米。填补青藏高原1:100万区域重力调查空白区,共部署项目数4个,部署总面积103万平方千米。

    2. 航空物探调查  围绕基础地质调查研究、矿产资源调查、水资源与环境调查等,部署航空物探调查项目14个,工作地区涉及西藏一江两河、青藏铁路沿线、东天山-北山、西南三江等中西部中高山重点成矿地区,测量面积50.21万平方千米,测线38.928万千米。

    3. 区域化探  共部署区域化探工作项目26个,主要部署在东北的大兴安岭空白区、西南的西藏和西北的西昆仑、可可西里和青海三江北段的空白区域,部署1:50万区域化探5.9万平方千米、1:20万区域化探41.2万平方千米。

    4. 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共部署省部合作农业地质调查(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项目19个。主要部署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沿海经济带和东北经济区的第四系覆盖地区,即:浙江省、江苏省、海南岛、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福建省沿海经济带、安徽省江淮流域、江西鄱阳湖周边地区、四川省成都经济区、湖南省洞庭湖区、湖北省江汉流域经济区、重庆市沿江经济带、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河北省环北京经济区、山西省黄土高原盆地经济带、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内蒙古河套农业经济区和广东珠江三角洲等第四系覆盖地区。部署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面积106万平方千米。

    5.遥感地质调查  共部署了24个工作项目。其中航空遥感调查类项目4个、西部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前期遥感解译类项目11个、省级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及大区域基础地质环境调查监测类项目9个。工作范围遍布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32个省(区、市),投入经费5,251万元。主要包括如下工作:

    (1)航空遥感调查部署的工作量:1:5万高空摄影19万平方千米,低空成像光谱数据获取3,000平方千米。

    (2)配合青藏高原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空白区的1:25万地质填图,在青藏高原羌塘盆地、藏西、西昆仑等西部地区安排了前期遥感地质解译;配合典型成矿带1:10万地质填图和矿产预测工作,在滇西北、内蒙古北山和豫西南安排了1:10万遥感地质调查及遥感异常提取项目;为适应大区域生态地质环境和重大建设工程区地质灾害调查的需要,部署了“中国北方荒漠化地质灾害遥感调查”、“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遥感调查与演变分析”、“进藏公路、铁路沿线地区地质环境遥感调查”等项目;按基础地质调查多目标应用的需要,安排了“遥感技术在农业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示范”等项目。此外,还安排了少量与基础地质调查密切相关方法研究项目。

    (3)开展了全国32个省(区、市)省级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成果整理,建成了信息系统。从2003年起,按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基础地质环境特点,陆续设立了“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中国东部重要经济区带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长江流域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等6个大区域性基础地质环境调查监测项目,总调查面积近400万平方千米。
    三、海域综合地质调查   

    海域综合地质调查部署了3个计划项目8个工作项目,分别为1:100万永署幅和南通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1:25万海洋环境地质调查和1:20万航空磁测及我国重点海岸带滨海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根据国家能源供需紧张的实际,1:25万海洋环境地质调查和1:20万航空磁测项目调整为南黄海北部、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和我国海域新生代油气资源新领域等海洋油气新区调查项目。
    四、区域环境地质调查  

    部署了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4省(区)以省为单元的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和三北地区荒漠化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工作项目26个。省级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共部署调查面积470万平方千米;三北荒漠化重点地区1:25万环境地质调查主要部署在新疆、甘肃、内蒙、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区,部署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部署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东南沿海和环渤海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总面积100万平方千米(图2-2)。投入经费13,669万元。
  

图2-2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十五”计划实施方案部署图
    五、区域综合地质调查和研究  

    区域综合地质调查和研究共包括5个计划项目,分别为地球生命起源、演化与地层对比研究,青藏高原新生代湖泊形成演化机制及其环境响应,中国典型造山带岩石圈结构及动力学研究,中国主要标准地层建立与新的地层学方法研究,综合基础地质图件编制与更新。

    “地球生命起源、演化与地层对比研究”从2001年至2005年共安排6个工作项目,工作地区主要涉及四川、贵州、河北、河南、内蒙古、辽宁;“青藏高原新生代湖泊形成演化机制及其环境响应”2003年至2005年共安排2个工作项目,工作区位于青藏高原和山西省宁武、神池、五寨、岢岚等县境内;“中国典型造山带岩石圈结构及动力学研究”共安排12个工作项目;“中国主要标准地层建立与新的地层学方法研究”共安排5个工作项目;“综合基础地质图件编制与更新”共安排了包括全国1:100万地质图数据库、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及数据库(英文版)、1:500万中国地质图(中、英文版)、中国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矿产图集编辑出版等8个工作项目。
工作进展及主要成果
    一、区域地质调查  
    1.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空白区填图  全面完成全国空白区填图工作,填补了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地区中比例尺区调空白。

    在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构造组成与演化、高原隆升与第四纪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发现数十条具有重要意义的蛇绿岩带以及超高压变质带,初步厘定了青藏高原基本地质构造格架;发现了一批重要的古生物化石,重新厘定了青藏高原地层系统。如木孜塔格峰幅、阿尔格山幅在牛心湖西首次发现了冈瓦纳型单通道蜓科动物群化石;西藏措勤地区新发现双壳类化石和大量植物化石,揭示出该植物群属冈瓦纳-华夏混生植物群面貌。这些发现对划分南北大陆边界、探讨板块漂移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第四纪地质及高原隆升调查揭示了高原隆升所产生的气候变迁和生态环境效应。

    新发现10余条具有重要资源潜力的铁、铜等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带,新发现包括铁、金、铜铅锌等多金属、非金属等矿点、矿化点共计447处。

    总结出一套浅覆盖区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的方法和经验。探索了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等多种技术方法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的综合应用。

    2.国家基础地质图件更新和1:5万区域地质调查  到2005年底,已完成全国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工作项目97项,图幅127幅,总面积1,415,527平方千米,超额完成“十五”规划110万平方千米的修测目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已完成项目数26项,102个图幅,面积124539平方千米,超额完成“十五”规划预期3.3万平方千米任务。

    建立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数字填图技术得到推广,实现了野外地质填图的数字化。研制了地质调查与填图野外数据获取核心技术和数字化采集技术流程。应用GIS理论与应用技术,开发了数字填图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野外地质填图的现代化。

    第四纪地质及海岸带地质调查,为我国区域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杭州市幅1:25万区调将地质与考古学研究相结合,总结了钱塘江及杭州湾的变迁演化规律,初步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结构模型;生态地质调查研究进行了初步尝试,拓宽了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服务领域。

    造山带及区域构造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华北地台北缘与兴蒙造山带的界线研究、构造单元划分厘定取得重要进展。华北地台南缘与苏鲁—秦岭造山带填图中识别出大量新元古代花岗岩及高压超高压榴辉岩等,表明区内存在晋宁期、加里东-海西期碰撞造山作用和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北秦岭造山带与北祁连造山带的衔接关系研究进一步深入,初步确定北秦岭造山带鹦鸽咀蛇绿混杂岩的存在。

    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开展了华北地台阜平—五台—吕梁早前寒武变质基底区以及华北地块北缘前寒武变质基底区的对比,重新划分了我国早前寒武纪典型岩系的地层序列。

    3.城市立体地质调查  6个工作项目正在实施,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为:1:5万区域地质调查1325平方千米,1:2.5万工程地质结构调查20平方千米,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25.8千米、重力测量剖面17.1千米、浅层地震测量剖面22.5千米、高密度电法剖面1千米、钻探8634米,静力触探4333米;完成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6700平方千米。投入经费1320万元,地方合作资金1840万元。

    北京市城市立体地质调查。围绕奥运场馆选址,对奥运公园地区隐伏岩溶崩陷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对北京黄庄—高丽营断裂带的准确位置进行了调查;查明延庆县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评估土壤肥力及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圈定出适合绿色生态种植区;圈定出北京生活垃圾堆放地点490处,划分出禁止填埋区、限制填埋区和可填埋区,选出10处垃圾堆放场址。

    上海市城市立体地质调查。根据上海城市规划及建设重点,开展了世界博览会址、临港新城、陈家镇等规划区的三维地质结构调查并取得阶段成果。完成上海市1:25万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取样及测试工作,初步查明了上海北部的地球化学现状。

    南京市城市立体地质调查。在南京仙灵大学城地区开展三维地质结构试点工作,为仙林大学城内房屋、构筑物选址、地下水开采及环境保护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和科学指导;获得了城市密集区物探工作的方法和经验,反映了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和高密度电法在确定基岩埋深、寻找断裂、圈定岩体和第四系分层等方面有着独到之处。

    在总结城市地质调查工作试点的基础上,初步完成了《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的编制。  
    二、区域物化探   

    1.区域物探和区域化探  到2005年底,已完成所有部署的1:100万区域重力调查项目任务,总面积103万平方千米;完成1:20万区域重力调查项目53项,总面积38.85万平方千米。完成航空物探项目23个,测量面积50.21万平方千米,完成38.03万测线千米。完成区域化探项目26个,完成1:50万区域化探5.9万平方千米,1:20万区域化探41.2万平方千米。

    完成了全国区域重力调查和区域化探数据库的建立,完成了全国区域重力调查系列图件的编制和全国区域化探综合编图工作。

    通过区域物化遥调查,获取了高质量的区域地球物理调查和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基础图件及成果资料,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共新发现重力异常300余处、航空物探异常2370余个、化探综合异常1995个,发现矿点或找矿线索153处,圈定或扩大找矿远景区(或有利地段)400余处,新发现了以青海然者涌铅锌银铜多金属矿为代表的三江北段然者涌-东莫扎抓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西藏黄羊岭与长山沟锑汞矿为代表的汞、锑找矿远景区、新疆维宝铅锌矿和蟠龙峰铁(多金属)矿为代表的祁漫塔格铅锌多金属找矿远景区、甘肃勒巴泉铜矿带和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富磁铁矿等矿点(体)或找矿远景区。

    重大地质问题取得新认识,发现了雅鲁藏布江双磁异常带、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级带;首次提出青藏高原存在系列的NNE向断裂;证实了鸭绿江断裂经吉林大兴沟北延至黑龙江、康古尔塔格断裂东延至中蒙边界等地质问题。

    2.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到2005年底,完成省部合作农业地质调查(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1项,正在进行的项目18项。完成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面积69.67万平方千米。  

    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农业地质调查)获得了50多种元素和指标的高精度海量数据,查明了我国重要地区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和组成特征,揭示了自工业化以来各种重金属分布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发现了沿长江巨型镉异常带,重要城集区汞、铅、硫及放射性铀、钍异常,以及大面积土壤重金属异常等可能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异常。调查表明,从我国西部(成都盆地)、中部(江汉平原)至东部(珠江三角洲)地区,重金属污染呈逐渐加强的趋势,表现为分布面积增大,含量强度增高,元素种类增多。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土壤进行分析和分类,为评估土地环境及综合治理、合理利用提供质量指标。圈出了一批绿色农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为农业种植业区划和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发现一批生态地球化学环境区和优质区,其中适宜于发展绿色农业基地的面积168,388平方千米,有益元素含量丰富;适宜于发展特色农业基地的面积82,653平方千米。

    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及分布特征为第四系沉积分层、分区及沉积环境演化、变迁等研究提供了新参数、新信息,丰富了第四纪地质研究内容。完成了1:20万区域化探原始数据的集成,建立了数据库,完成了全国区域化探综合编图。

    3.物化探技术  推动了区域物化探技术和成果资料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提高了地质填图水平和质量。完成物化遥综合方法在浅覆盖区和厚覆盖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示范,总结了一套适合1:25万基础地质调查的物化遥调查方法技术,完成了全国近100幅1:25万航磁系列图件。

    利用航空物探综合站,对珠海-深圳地区开展了天然辐射环境评价、水资源远景预测与环境评价和区域地壳稳定评价工作,圈定了高本底分布区,初步预测了高氡浓度的分布地区。
    三、遥感地质   

    1.航空遥感调查  全面完成预定任务:完成1:5万比例尺高空摄影161,410平方千米,超额完成11,410平方千米;低空成像光谱数据获取3,180平方千米,超出原计划180平方千米;共获得彩红外航片5768张和24条航带的112个波段的成像光谱数据。其中“长江上游(万州-宜昌段)1:5万航空遥感摄影”项目获得了三峡水库第一期蓄水前长江枯水期的优质彩红外航片。新疆东天山土屋——延东地区则首次获取了高质量的HyMap机载成像光谱数据,为成像光谱矿物填图方法试验提供了数据保证。

    2.西部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前期遥感解译  安排的15个项目均已完成了预定的实物工作量和各项任务。初步形成了遥感技术应用于1:25万地质调查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流程,建成了适用于基础地质调查的遥感信息处理系统。编制了可直接提供区调队伍参考使用的西藏羌塘地区、西藏1:25万区调空白区和西昆仑标准分幅遥感影像图和遥感地质解译图件。开展了西藏1:25万革吉幅以遥感为主区域地质示范调查,在南岭成矿带提取矿化遥感信息试验,遥感技术应用于生态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调查与监测示范。

    3.省级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完成了全国省级(包括台湾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全国范围第一次获取了大量关于资源家底和环境现状的综合性新成果和新数据,建立了成果数据共享信息系统。“全国省级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成果整理与信息系统建设”现已基本完成对27个省(区、市)项目成果和数据的验收;编制完成了全国1:400万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灾害、海岸带资源5个专题图件;创建了全国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数据库总体架构,初步开发完成了多源数据查询系统、项目成果管理系统、多源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维护系统、元数据系统、用户管理系统等6个子系统;完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示范应用的地形模拟、专题图层叠加、飞行模拟和通视分析等功能模块开发。

    4.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  已编制1:25万标准分幅ETM、MSS遥感影像地图各207幅,1:50万标准分幅地理底图59幅;解译编制了1:50万第四纪地质及新构造、冰川演化、荒漠化、地质灾害、河流与湖泊变迁等专题图件;正在进行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信息系统建设;进行了野外路线调查约10,000千米,观测点700个。通过调查发现,近30年间青藏高原的冰川面积减少了4420.78平方千米,荒漠化的程度明显加大;初步查明青藏高原分布有大型-超大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点2,118处。
    四、海域综合地质调查  
  
     1.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已经完成1:100万永暑礁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1:100万南通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和我国海域1:100万地质地球物理编图工作仍在进行中,基本查明了调查区域的内陆架海底地形、地貌特征,分析了区内潜在地质灾害类型;探讨了地质构造发展史;论述了表层沉积物类型、沉积作用和分布规律,揭示了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沉积环境、沉积物源和气候演变历史;进行了区域地层对比,研究了沉积间断,建立了综合地层柱状图;阐述了图幅内主要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和资源远景、主要固体矿产资源的种类、成因及其潜在意义。

    2.海岸带滨海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已经完成1:5万青岛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和中国海岸带地质研究形势图集编制。长江口滨外区沉积物本底调查与沉积动力研究、青岛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和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山东半岛北部滨海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和珠江三角洲近岸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4个项目仍在实施中。近岸海底潜在的地质灾害类型、三角洲沉积、侵蚀、水土环境等新近变化情况调查取得进展,提出了对工程建设的危害性较大的区域分布。编制了系统直观地反映海岸带地质的研究程度、主要环境地质因素的分布形势的中国海岸带地质研究形势图集。

    3.海洋油气新区调查已经完成我国海域新生代油气资源新领域调查评价工作和南黄海盆地北部油气资源评价研究工作。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含油气远景调查评价项目仍在实施中。获得了南海北部深水区高质量的地震剖面,揭露了深水盆地深部地层的反射面貌,发现尖峰北盆地和笔架盆地一带发育巨厚(超万米)中生代地层,为研究该区地质构造特征及盆地油气地质条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进行了南黄海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地震层序、地层沉积相和油气生储盖组合分析;研究表明南黄海盆地北部是一个具有中等规模油气藏潜力的含油气盆地。在区内中新生界地层沉积特征、坳陷内构造格局和构造特征、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及盆地模拟和资源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油气远景区划分。初步建立了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各凹陷内的地震层序和地质属性。
    五、区域环境地质调查  
  
    完成省级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14个,面积470万平方千米。完成遥感解译面积470万平方千米,水、土样测试分析1679组。编制省级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报告4份,全国1:50万区域环境地质报告1份,建立全国1:50万区域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平台1个。已完成1:25万环境地质调查面积103.2万平方千米,1:25万遥感解译36.99万平方千米,1:10万遥感解译27.71万平方千米,1:5万遥感解译1.867万平方千米;完成1:5万-1:10万专项环境地质调查4.15万平方千米;水土样品分析测试15237组,钻探16249米。完成三北荒漠化环境地质项目12个,完成1:25万重点地区荒漠化调查面积5万平方千米。

    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

    ——完成环京津地区环境地质调查,黄河源、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北部湾、海南岛等重要经济区1:25万环境地质调查,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及下游悬河地区环境地质调查;完成长江流域上游岷江等六个主要支流、中游主要水患区、下游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地质调查工作。

    ——查明了黄河源区第四纪地层的空间分布、成因类型,建立了第四纪地层层序;查明了黄河源区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近30年来的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查明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近20年来水土流失、水库淤积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演化态势;查明了黄河下游悬河河道带生态地质环境条件、悬河稳定性及其潜在危害,提出了防洪减灾对策。在小浪底水库以下,建立了沿岸黄河影响带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观测剖面7条,观测孔42个),并对小浪底水库蓄水后下游沿岸黄河影响带地下水环境变化进行了实时监测。

    ——查明了首都地区及邻区地下水开采量35.10亿立方米/年,为北京市探明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5处(图2-3),应急开采量3-4亿立方米/年。系统查明了京津环渤海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地面沉降、海岸侵蚀与淤积、海水入侵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变化趋势。初步查明了首都地区地下水有机物污染的现状,对首都地区垃圾处置场地进行了选址和生态环境评价。环渤海地区地下水开采量170.08亿立方米/年,探明沿海主要城市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17处,应急开采量2-3亿立方米/年。
  
    ——基本查明东南沿海经济区区域地质环境条件、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地质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基本查明东南沿海地区海岸环境特点、古海岸变迁规律和近现代海岸变迁规律。初步查明东南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类型、方式和分布范围。基本查明东南沿海地区地面沉降分布范围。初步查明东南沿海经济区地下水水质污染状况和产生原因。初步建立了热带亚热带地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并对工作区进行了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查明了长江上游岷江、安宁河等主要支流生态环境演化的地质条件,建立了生态环境地质评价体系,查明了边坡变形、水土流失、水库淤积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布现状及演化趋势,提出了流域生态地质环境综合开发与保护对策。查明了长江中游主要水患区地质环境条件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建立了江汉-洞庭平原构造沉降监测网,获得了区域构造沉降速率数据。在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建立了孔隙承压水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实现了整个地下水资源评价过程的可视化,研究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统一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建设规划,并初步进行了实施。

    ——基本查清了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4省(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分布、发育规律、形成条件,以及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查明4省(区)共有崩滑流灾害点5,500处,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及水土流失面积200万平方千米。

    ——基本查明了我国北方的土地荒漠化的分布与演化趋势。初步查明:北方地区共有荒漠化土地达175.81万平方千米,其中,沙漠化土地面积58.76万平方千米,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达98.59万平方千米,土地盐渍化面积18.46万平方千米。塔里木盆地沙漠化速度达1.320平方千米/年。

    ——建立了全国1:50万环境地质调查信息系统平台。
    六、区域综合地质调查和研究  
  

    1.地球生命起源、演化与地层对比研究   

    发现了一系列对早期生命演化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化石。在辽西热河生物群中相继发现了辽西中华龙鸟、中华吉祥鸟、中华神州鸟等珍稀古生物化石,为鸟类的恐龙起源学说提供了关键证据,动摇了德国140多年来独家拥有最原始的初鸟类化石的垄断地位;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胎盘类哺乳动物—攀援始祖兽的发现,为胎盘哺乳动物的进化研究填补了空白;发现世界上第一只全身披覆羽毛的恐龙-奔龙化石、世界上最早的亚兽类动物化石-中国袋兽。发现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被子植物中华古果化石。含珍稀化石地层形成年代得到初步确定,获得辽西北票四合屯含中华龙鸟、孔子鸟等珍稀化石的沉积地层年龄为125百万年或稍晚;凌源大王杖子带羽毛的奔龙化石时代范围为123-126百万年。

    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金钉子剖面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冀北前寒武纪微体化石研究取得了初步突破,肯定了常州沟组的“Chuaria-Tawuia”等碳质宏观化石是多细胞生物经一定距离搬运后再沉积的集合体形态。在串岭沟组发现了Chuaria状碳质宏观化石。在大红峪组上部的燧石薄片中发现了许多新的化石类型和生命活动现象;瓮安生物群物征及其环境演化首次获得了陡山沱组底部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直悬而未决的陡山沱组底界年龄问题,同时也为确立《国际地层表》中新建的埃迪卡拉系(Ediacaran)底界的确切年龄做出重要贡献。

    四川盆地中生代恐龙动物群研究获得了丰富的地层及生物地层研究资料,对探讨恐龙的埋藏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密度的古地磁取样和测试,初步建立了辽西中侏罗统蓝旗组-下白垩统义县组地层的磁极性序列,厘定了辽西热河生物群的时代归属和辽西侏罗系/白垩系界线。

    关岭生物群特征及其环境演化通过大量富有成效的发掘和新发现,扩大了原在关岭县卧龙岗复查建立的野外观察点的范围,为关岭县政府申请并被批准为关岭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提供了依据。利用所采集和研究的标本建立了“龙化石博物馆”。

    完成了中国地层标志化石数据库(网络版)的软件建设,并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上网发布运行;修订建立古生物地层标准。

    2.青藏高原新生代湖泊形成演化机制及其环境响应

    通过扎布耶盐湖多次环境指标对比,系统揭示了12.6万年以来高原腹地重要气候事件。发现喀则湖东部Ⅱ级相阶地由水平产状火山-湖相二元沉积组成。从而为西藏特种盐湖物质来源找到重要源岩;圈定了西藏高原第四纪古泛湖面积达30余万平方千米,提出青藏高原存在4-5次高湖面的新认识。

    开展青藏高原第三纪湖泊古环境研究,首次在青藏高原第三纪湖泊中采集到了小型哺乳动物鼠兔类(鼠兔科Ochotonidae)臼齿及其肢骨化石和啮齿类牙齿化石、大型哺乳动物犀类(额鼻角犀亚科Dicerorhininae)第三蹠骨化石、三趾马腿骨化石和牙齿化石等。重新划分了札达盆地中的河湖相沉积地层。确立了托林组和古格组、古格组和香孜组地层之间的两个不整合关系的广泛存在,为青藏高原晚第三纪以来的快速隆升和区域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初步确定若干盆地的构造成因。

    在山西宁武万年冰洞发现了大面积分布的冰川遗迹,初步确定本区在第四纪时期的3次冰期。

    3.中国典型造山带岩石圈结构及动力学研究

    秦岭造山带结构与造山作用过程在古生物地层时代调查取得进展。在时代争议较大北秦岭陶湾群,二郎平群、宽坪群以及南秦岭白水江群地层中采集微体化石样品362个,获得了具有地层时代鉴定意义的古生物化石。

    祁连-阿尔金造山带早古生代俯冲碰撞杂岩带的组成,动力学及成矿效应研究,确定了北阿尔金红柳泉蓝片岩和榴辉岩形成的峰期温压条件;红柳沟蛇绿岩中地幔橄榄岩显示SSZ型蛇绿岩特点;南阿尔金巴什瓦克高压(HP)麻粒岩——石榴橄榄岩组合的温压(PT)条件(T=930-995°C,P=20.0-24.5kbar);南阿尔金的巴什瓦克地区的高压/超高温(HP/UHT)麻粒岩和相关的石榴橄榄岩的锆石SHRIMP年代学测定显示这些岩石均具有500百万年左右的变质年龄。

    西昆仑-喀喇昆仑地质构造演化及其成矿背景研究,在塔什库尔干的塔尔和大同乡、喀什的木吉乡等地区发现一些重要微体化石,为加温达坂组碎屑岩层时代的确定、二叠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和西昆仑及喀喇昆仑地区地质演化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孢粉化石依据。在西昆仑温泉沟地区发现了较丰富的晚奥陶纪-志留纪疑缘类和几丁虫化石。这些疑缘类和几丁虫化石的发现为西昆仑地区志留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和西昆仑及喀喇昆仑地区地质演化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央碰撞造山带变质基底构造分区与时序研究,取得对中央碰撞造山带变质基底中的高级变质层状岩系形成及变质时代的认识。研究表明,西昆桑珠塔格群、布伦阔勒群、阿尔金山阿尔金岩群、龙首山龙首山岩群、祁连山北大河群、柴北缘达肯大坂岩群、沙柳河(鱼卡河)岩群、东昆金水口岩群、秦岭秦岭岩群、陡岭岩群等,均形成于古元古代,并构成中央造山带中的古老变质基底。秦岭岩群岩石的形成时代应在中元古代末,其成岩年龄可能不早于1400百万年。

    扬子地台西缘变质基底演化研究,发现该区有10亿年和8亿年左右两期前寒武纪的花岗岩,其中8亿年左右的花岗岩具有岛弧岩浆岩的性质。在对登相营群变质碎屑岩中锆石离子探针测试中发现了33亿年的扬子陆块西缘最老的残留碎屑锆石,这一发现揭示该地区深部可能存在古太古代基底。

    西藏腹心地带地质资源调查综合评价通过对深反射地震资料的重新处理和解释,基本确定了主喜马拉雅逆冲带向北延伸的方式及其最终尖灭的位置,这一结果约束了印度地壳向北俯冲的位置,为建立雅江缝合带及冈底斯构造带的构造模式提供了深部的依据。

    天山造山带岩浆作用研究,查明天山石炭纪大火成岩省与石炭纪古地幔柱有关;巴音沟蛇绿岩是天山石炭纪-二叠纪裂谷系北缘的早石炭世“红海型”洋盆的地质记录;南天山蛇绿岩是古南天山洋于志留纪末-泥盆纪向南俯冲消减过程中,在其南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沟(中天山南缘蛇绿混杂岩带)-弧(巴音布鲁克岛弧)-盆(库勒湖弧后盆地)体系;东天山企鹅山群火山岩形成于早石炭世。

    造山带盆地流体研究及流体勘查技术示范,确定了南秦岭古生代海盆伸展构造背景及热水沉积环境,建立了山阳-柞水-镇安-旬阳造山盆地古生代同生沉积期热水沉积成岩成矿序列、同生沉积期流体过程及其成矿效应和热水沉积成矿时间演化。

    燕山造山带反射地震剖面研究,从叠加反射地震剖面上确定结晶基底埋藏很浅。布格重力异常和航磁异常分析结果,将燕山地区从南到北划分出3个异常区。

    我国北方燕山期生物演替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初步研究和对比辽西、冀北海房沟组、髫髻山组-土城子组的化石组合;完成了重点层段的同位素测年工作。

    中国中央碰撞造山带与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确定南阿尔金和柴达木盆地北缘绿梁上地区的片麻岩经历了高压变质作用,新获得南阿尔金地区石榴橄榄岩及南阿尔金和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片麻岩的SHRIMP年代学数据。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研究,通过高分辩率地震层析反演和航磁异常解译发现,青藏高原岩石圈深部构造与表层构造具有不一致性,印度板块向青藏高原俯冲具有不均匀性特点;对佳木斯地块的东界进行重新厘定;华北地区10条地震层析剖面显示结果揭示了华北乃至中国东部地区莫霍面和岩石圈底界的凸凹不平的不连续界面特征;首次提出了“大南海构造”的新观念,并在此新的理论观念指导下提出了南海岩石圈演化及其结构构造特征。

    地球化学、生物与环境演化,建立了锰、铜、锌同位素MC-ICPMS高精度分析方法及相关元素的化学分离方法。发表了五台群硫的非质量同位素分馏研究成果。

    4.中国主要标准地层建立与新的地层学方法研究

    在西昆仑甜水海-麻扎一线以南地区加温达坂组中发现了二叠纪孢粉化石。在西昆仑温泉沟地区中发现了较丰富的疑缘类(Acritarchs)和几丁虫(Chitinozoa)化石。在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发现了二叠纪孢子花粉化石。

    对分布在西藏西北部措勤、改则等地的含植物化石的碎屑岩地层的时代和对比关系进行了厘定。发现并测制一条含夏岗江植物群的碎屑岩地层与下伏含中二叠世腕足类化石的灰岩地层连续沉积的剖面。

    通过化石研究,初步确定了西藏羊卓雍地区侏罗系/白垩系的生物地层界线。在得出同位素年龄和古地磁序列后,有望在研究区建立我国的海相侏罗系/白垩系的界线标准。对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红三旱地区下第三纪高精度的磁性地层进行研究。

    新建的一个岩石地层单元——古新世——始新世早期甲查拉组,它是一套新发现于喜马拉雅北带江孜盆地的海相地层,其中含有丰富的的沟鞭藻及孢粉化石,认为它是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期间,形成于印度被动陆缘的欠补偿周缘前陆盆地体系的前渊沉积。

    测制了羌北地区石炭系(C)、二叠系(P)、三叠系(T)地层剖面,初步研究结果确定存在泥盆系、上石炭统、中下二叠统,进一步完善了羌北地区的泥盆系-三叠系(D-T)地层系统。在上石炭统中发现了较大规模的生物礁体。识别出羌南与羌北地区的晚石炭-中二叠世沉积建造与生物组合存在很大的差异,分别可以代表古特提斯阶段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不同的建造类型。

    在滹沱群底部的四集庄组中首次发现了变质基性火山岩夹层,经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锆石SHRIMP 铀-铅(U-Pb)年龄2454-2500百万年,从而判定滹沱群形成的底界年龄应为2500百万年左右,这是我国前寒武系研究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性进展。

    对三门峡地区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布容/松山极性转换界线(MBB)附近的高分辨率磁性地层进行初步研究,取得了新认识。

    5.综合基础地质图件编制与更新

    已完成全国综合基础地质图件编制规划、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出版及数据库(英文版)、1:500万中国地质图(中、英文版)出版3项工作项目。

    全国综合基础地质图件编制项目提出了1:100万地质图各区的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对重点地区开展了野外考察工作,试验和初步建立1:100万地质图色标库等。

    基本完成1:500万亚洲地质图中国区部分试点图编制和数据库建库建设框架,确定东南沿海火山岩建德群下部劳村组底部和江西铅山打鼓顶组底部火山岩锆石SHRIMP年龄分别为138±1百万年和138±3百万年,表明东南沿海火山岩与大兴安岭火山岩喷发时代基本相同;统一编制了1:250万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初稿;基本完成1:2500万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编制工作,并在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展示。

    地学专项挂图编制已完成了16幅图的修订工作,完成了10幅初中地学科普挂图的脚本编写、设计、手绘图、电脑清绘及成图工作。

    初步完成了中国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矿产图(集)编辑和出版工作。编制了1:250万中国北部大地构造图初稿和中国北部能源矿产(石油、天然气、煤)成矿规律图底图初稿。

    开展南极普里兹带1:50万地质编图,在格罗夫山镁铁质麻粒岩的单斜辉石中首次发现了斜方辉石(易变辉石)的出溶结构,在格罗夫山识别出泛非期紫苏花岗岩和层状花岗质侵入体。
十五主要成效
    完成了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地区空白区填图,实现了全国陆域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完成了我国中东部部分地区1:25万区调修测工作,更新了一批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和图件;完成了重要成矿区带和重要经济建设区的一批1:5万区域地质填图;全面完成了陆域1:100万重力和航磁调查;完成了重要成矿区带中比例尺区域重力调查、航空物探、区域化探;完成两个图幅的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试点工作;与地方合作开展了19个省(区、市)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试点和6个城市的立体地质调查试点;完成新、蒙、青、藏四省(区)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和综合遥感解译,实现了全国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全覆盖;完成1:25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100万平方千米;完成新、甘、蒙、吉、黑等省(区)荒漠化较为严重地区1:25万荒漠化调查5万平方千米。
  基础地质综合研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对青藏高原地质背景的认识大大深化;热河古生物群、关岭生物群研究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先后发现了辽西中华龙鸟、中华吉祥鸟等珍稀古生物化石;出版了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中、英文版)等一批综合地质图件。
  “十五”期间,1:25万区调与修测、1:5万区调、1:100万区域重力、1:25万区域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调查、1:50万省级区域环境地质调查、1:20万区域重力、1:50万和1:20万化探以及区域遥感综合解译全面超额完成任务。
  “十五”期间基础地质调查取得的丰富地质资料和成果,大多直接应用于矿产资源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和矿山、城市与农业地质调查等,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及城市与农业规划等提供了基础资料依据,这些成果正在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