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3 d% n2 ]- d+ [( D, ~1 E' r2 h0 k& s/ V
2009年8月,国际能源署的首席经济学家比罗尔警告,随着世界上多数主要油田已过产油高峰期,以及对石油气 开采的投资不足,未来5年全球可能面临能源供应紧缩。这是危言耸听,还是合理推断?尽管观点各有不同,但由此引发对能 源供应前景的担忧已成为非常紧迫的话题。
0 Y0 N3 z; x8 x6 ]$ c$ X0 D
4 L1 ~2 e2 P" Z" P2 J 对经济复苏、对油价可能带来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有一个预测,全球经济将在2010年全面复苏,国际 能源机构也预期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提高1.7%,达到8520万桶/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高油价的时代是不 是再次会到来呢?这个中国消费者都非常关心。
6 ?3 n1 \" A. \
- Y7 k4 _/ h$ L8 N ~ 具体到中国的情况来讲,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经济增长速度非常高,08年这种经济箫条时代仍然提出 了一个8%的增长率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全球能源消费增长是比较低的,1.4%,而其中四分之三的增长来自中国,在 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该如何面对这种趋势,应对这种能源的匮绝,也是本次论坛的主要内容之一。
+ Y3 H. K9 j) Q3 L/ c" n
6 t) Q: }' s+ {1 U: w 以科学为基础规划能源供应结构是可持续能源产业规划的重中之重,通过能源资源评价和能源供应评价,评估地区内 供应的资源、经济和技术潜力,预计供需平衡状况,从而确定相应的能源供应方案,在即将到来的“石油开发瓶颈时代”,这 种能源安全关键在于多元化,安全必须要依靠多个国家和地区来提供供应。 w3 U1 X; w# [
* _2 ~- x! n! k' u# V2 T
在这一点上,刚刚跨过工业化门槛的中国和世界老牌发达国家相比还缺乏很多经验和基础,需要借鉴他人的经验积累 来完成自身的能源策略,因此本论坛有请道达尔为我们介绍一些经验。- B( x2 I) }1 K* X3 `# B; R- Q
# C7 ]+ t# Y# Q% K! [ 石油等一次性能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是中国和全球的能源结构的主体,新能源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能够在短时期 内替代化石能源并及时应对化石能源枯竭带来的挑战,未来的中国怎么突破这种瓶颈并建立多元化的供应格局,是大家需要以 更务实的态度加以引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