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 d2 ~- q' j# R* k) D# `
# a) e3 d- P) j 石油价格攀升对于能源替代来讲,还不够足够长,可再生能源相当一段时间实质性的代替,还是有限的。目前并不是 到了一个没有石油的时代,而是到了没有低价石油的时代。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中国真正要受到影响的是化石能源,能源安全 只是可再生能源发展中一个相对的借口,要从中国实际的各种资源状况以及经济条件出发,莫要丢了西瓜捡芝麻。
# Y8 J$ [# A0 n' F1 y6 l0 p2 x, ]' \- {: P7 K! d; J5 C
峰值问题首先有以下几点:* j1 M/ j# B6 _' A# \, W
) P1 x+ l9 K5 ? 第一个问题,峰值的定义是不清楚的,如果从地质储量或者是地质资源量来看是不是石油就没有了,找不出来了,或 者现有的经济条件开采不出来了,或者不能生产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结论,从迄今为止的科学数据看还为时过早。近三十年 来,石油的储采比变化不大,现在各大石油公司所谓的石油替代率也都保持在基本上非替代状态,所以简单来说,石油由于资 源的问题出现峰值,我觉得这个结论可能是有问题的。同时我们也知道,还有大量非常规石油资源还没有被开采。
2 [) C1 d2 ]- N2 A, t! G- T
( u* ?. Y: K: ~ @# O 现在技术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石油开采技术对资源的利用程度,不管资源发现率和资源可回收率都在不断提高,当然 这也是有人说你没有找到新的资源,只是你过去的资源用新技术开采过来了。
* o- [3 b! G$ e% B. n
: z6 J7 o& s y+ A2 \ 实际上,地质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能知道地底下究竟有多少碳素化合物的。除了化石成因说还有地形成因说,分 类起来比较复杂。但是也有一定的从地缘政治和实际的经济性的峰值问题,的确也在不断地困扰大家,为什么呢?虽然说地质 资源很多,但分布是很不均匀的,相对比较集中的中东占现在总探明储量的60%。这个不像空气、不像太阳能,在哪儿都可 以干。
+ i5 w, Q4 R; ^
& o! J6 f1 d/ T- ]% x 现在进入石油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了,大家都知道石油很值钱,所以无论用国家垄断的方式还是垄断企业控制的方式 ,造成了石油越发成为一个所谓的相对稀缺资源,而且并不是随便投资可以投进去的。既然不能随便投进去,所以价格高的时 候,也缺乏足够的投资或者是生产能力的扩大,使价格快速下降,所以这并不是一个自由的经济市场。2 t9 Z+ s6 \ y* k
' ^& b8 v! a& K# ^
价格高的时候,尽管产量也还可以有所增长,但并没有突然又变成产能过剩。这个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有大量的 政治问题。; @ E3 f! V# }' K4 ^& }8 v
* W- L6 @- b- ~3 y7 a 也可以从另一个经济学角度来看,它确实存在着某种峰值,就是说你很难通过大量的自由投资使这个价格下来,我们 并不是到了一个没有石油的时代,而是到了一个没有低价石油时代。
8 V( ]( d; b: F, f6 W1 r" T3 y3 @0 J$ _% A) _; w
但是现在如果简单地可以用其他的能源来替代石油,那么石油还是有相当充分的竞争能力,因为它实际的生产能力还 是很高,如果你要真正做到大量替代的时候,石油真要过剩的时候它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 O5 b; R3 g6 A' l1 ^2 N& |
: E: h+ O% i0 ? 第二个问题是气候变化,我们现在看到的在石油或者在能源领域里的大量新活动,一方面是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但 石油价格攀升对于能源替代来讲,还不够足够长,因为从1999年石油开始涨价以来,而且从2002年石油实际性涨价以 来,这个时间太短。应该说现在主要的推动力量是气候变化的因素,因为化石能源会碳排放,现在提了很多要求,这个情况下 来讲,就有了可再生能源的大发展。用可再生能源相当一段时间实质性的代替,还是有限的。+ z5 q. R7 I% r! X
; @0 F7 v) s9 D- m+ d5 T# ` 而且能源安全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和气候变化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实际上来讲只是一个相对的借口,真正想靠发展可 再生能源解决能源安全只是一个副要求,至少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化石能源受到气候变化的约束。
1 O4 o5 S# ]4 ]$ b" g9 V; j) I, n
7 h( j6 i0 G; u" m H/ I 如果在哥本哈根以后,发达国家真是按照减排20%或者美国减排17%,日本减排15%的方式做下去的话,化石 能源在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会明显下降,而且有可能他们现在能源结构已经调好了,对石油消费会有压缩。
* J- c! ~- y. J7 w8 @# x
5 I2 y, O# T; _- @4 Q 但是发展中国家所谓的马上就把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压下来是很难的,现在发达国家天然气的消费仍然有一个很高的发 展速度。因为现在世界能源结构里有28%是煤炭,从效率和实际上使用碳排放来讲,比天然气要高一倍,比石油可能至少要 高百分之几十。真正从气候变化控制碳排放来讲,首先你要干掉的是煤炭而不是石油,更不是天然气。
" H: u: y( ]. c) n) R& x p7 \/ C. e! d$ r, t! ~. O
第三个问题,我讲讲中国特色。中国现在在能源战略方面还是比较混沌的,因为我们过去的做法大约是各行业、各部 门自己干自己的,而且都说自己是最好的。所以谁愿意干什么,谁怎么干就往下干,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难以有一个优化,因 为我们在能源短缺过程之中就成了谁跑得快谁就跑。
5 ?" Y; N6 o6 @) o2 d. _( v9 c+ k# z/ }9 O) a- h
真正作为一个能源战略的选择,就需要很认真地研究各种方案之间的可行度和对国家经济、对我们未来和现在的一些 经济成本。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石油消费只占全部能源消费不到20%,天然气只占3%点几,和 全世界的油气加起来超过60%的比例来看中国是太低了。所以今后中国不可能也学着不搞石油天然气了。; v+ R5 a' A6 U& P* i/ ?: n4 I
3 L. S G1 r' _: u. [9 B
所以中国真正要受到影响的是化石能源,是要考虑煤炭需求增长速度过快,应该有所控制。当然煤炭也要继续用下去 ,现在每年增加2亿吨需求,全世界不会答应,中国自己也受不了。因此要从中国特点出发,首先下一段石油消费量可能还会 继续增加,不仅是希望提高国内产量,进口量也还是可能会持续增加相当一段时间。
" D+ i: B3 a1 g% s7 V9 X- o
; l9 F( X% b0 \2 n& b! _6 X) \ 天然气要作为一个重大的发展方向,空间非常大。同时国内资源也比较好,水电、核电经过努力能够在相当长一段时 间给中国大规模增加清洁的能源,应该成为能源战略的优先范围。不能一方面反对大水电,另一方面却去盖好几块钱一度电的 屋顶,这是非常滑稽的。
: X: g' B/ J' [
, x9 Y2 N! o+ D- r" w 当然,要说钱多了,多干点别的也可以,但是如果很多应该发展的,比如说美国,它的经济可发展水利资源开发程度 达到82%以上,日本经济可开发水利资源83%以上,中国现在才30%,到底是先干什么,我觉得中国要分清关键。个人 认为现在一定要从中国特点出发,研究中国实际的可能性和实际的各种资源以及经济条件,而不是说丢了西瓜捡芝麻,节约了 两分钱花了两块钱,这个事是干不成的。
- p2 P7 d9 m }* `" X- i% x9 w8 e' N+ X1 t6 ~" H
所以在优化中一定要体现出中国的特色。如果经济有条件,技术作为储备,也应该有必要的投入,不要一边幻想大量 是使用煤,一边可以一个跟头就飞到可再生能源时代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