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1473|回复: 1
收起左侧

[最新资讯] 张抗:石油工业仍在壮年期 新能源有待市场考验

[复制链接]

116

主题

1613

铜板

18

好友

教授级高工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347
发表于 2011-9-15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 J: ~) n  z, _& S* l. j" @# o
  从近代明文明发展出的石油工业史不过一百多年,尚还处在一个壮年期,不是沙漠黄昏,而是如日中天。而“后石油 时代”是多能源因地制宜发展、互补共存的时代,是多能源时代,在21世纪的整体看来,石油作为基础能源的一种还将长期 占有主要地位。新能源若建立在政府的一个补贴上,不经过市场考验就没有美好的理想,只能是温室花朵。
2 o2 [% q1 g- g6 N; @! k% G& N
- j+ I8 S: Z' V  结合我们的主题,首先对峰值论做一个辨析,也就是说哪些是值得肯定的,哪些是不能赞同的。峰值论,刚才有定义 了,简单地说,要说一个油田有峰值没什么意义,主要针对大国,特别是全世界已经过了或者马上就要过石油的峰值,它要不 可避免地下降,走向枯竭,这么一个观点。" E9 f& B% Y. H

* w( V! F3 i. z  T( a  b  峰值论的依据往往都是有很多的数理公式和模型,它可以做出数字的推测,不但要算出来,而是哪一年是峰值,哪一 年要下降多少,显得数理逻辑非常严密,我认为这是一种思考方式、研究问题的方式,它有它的特点,也有它的局限性。局限 性就在于小范围、短期内,峰值论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可供参考的,但是范围越大,时间越长,偏差就越大,甚至是错误。为 什么这样说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的思考方式不一样,正因为依据了大量的数学公式、数学模型再计算。6 ]( f0 W0 \# H& I; d( |+ e4 O
0 I  x" i+ J$ r3 F
  但任何一个数学公式和模型,都是以条件不变为前提。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包括指数,很复杂,是不能变的,1 +1等于2,这是形式逻辑。这个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信的,但在分析一个复杂事物的时候,我们依据的应该是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的第一条就是A不等于A,而公式依据的各种条件都在变,在这种情况下用一个不变条件的参考,自然是相当局限 的。因此它的问题的症结、分析方法、思想方法就在这儿。
% z# j) C" H) k& y& t
) h& U4 d8 g& N. i% x- A1 H  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一切都在变化中,只有“变化”这两个字不变。事实上石油工业并不是到此为止了,已经无 能为力了。事实证明,一位哲人说:“停止的观点、悲观的无所作为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
8 L% t+ A3 c; m# j- K8 v: `# G3 c7 g$ J3 _: G7 X" h
  石油工业在不断开拓、不断创新、不断发展,这个创新、发展可以归为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战术性的接替,接替主 要指老油田、老油区仍然富有生机。储量在增加,这个储量是指累计的地质储量,就是说他不断探明新储量,在增加的。油田 的产量可以再发展,可以增储,可以提高采收率,原来用数理公式算的生命期限可以大大延长。
  P( f: l. `7 d$ |1 i9 H5 d5 l
  |* E' X. }4 C1 x7 T  中国基本是陆相油田,肯定没有海相油好,中国的陆相油田里稳产多少年,胜利不但稳产,这几年还在翘尾巴,所以 说老油区并不是“沙漠黄昏”,而是展示了更广阔的前景,我们不断地向新区开拓,比如中国从东部的石油工业基地向西北、 向海上移,稳定中部,发展西部和海上。中国还有一个重大的领域,像西藏,这是一个海相的油气领域,我们还向深海,过去 人类150年来,主要的对象是背景油田,现在则大量开始向盐性油田发展,这一领域是更为广阔的。
+ Z' F3 e) P0 x7 }5 A2 J5 F
2 \7 X* |9 i0 X. w2 I0 U7 U  过去拿的是肥油田,现在要拿瘦的,价格会有所提高,但是这个价格肯定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要不然的话不能开 采,无法进行经济活动。要强调的是,我们除了常规油田还有非常规油田,这是一个金字塔,金字塔下面非常大,现在不过是 金字塔尖的一角--氢类化合物,还有很广阔的领域没有被人类挖掘。
3 J! j% j% [1 G; G3 ^. z- l6 ~% W
  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经济边界值的降低它们都具有可采性,因此不能说我们是在“沙漠黄昏”,应该坦率地说,只 从近代明文明发展出的石油工业史不过一百多年,尚还处在一个壮年期,夸张一点的话,你说沙漠黄昏,我说如日中天。
/ W0 k( J6 P3 g5 ~5 J# o6 {( [- \. H4 h
  反过来说,为什么世界石油出产量上升缓慢呢?这是几乎所有的论证,除了有一个数学公式描述了一个曲线,这个曲 线的末端必须下降,它的很重要的一个论据就是,世界是不是这几年增长很慢?注意,这个储量指的是剩余可采储量,增加很 慢,个别年头还掉一点点,但是基本上还在上升。上升就是采油的同时探明新的储量。还有一点剩余可采量,但是升得很慢。) j2 S& d4 z9 g) d- k$ ?
( C) w3 E4 m- ^; \# l2 }6 |
  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么慢的上升供应是否就供不应求了呢?我们再分析一下这个关键问题,什么 因素影响供应的上升?看一下从第一次、第二次石油危机欧佩克和OECD斗争,达到平衡之后最困难的一年是1985年, 是欧佩克最困难的一年。现在基本上执行的第一方针就是限产、保价。
& p2 K* Q! |5 z, n9 C' {- L$ w% Z# x$ M7 A
  限产就是已经建成产能,什么叫建成产能?就是油田不但发现了,而且打了井,修了路,通了电,工人宿舍都建好了 ,一拧阀门就可以生产。由于限产就产生了剩余产能,这个不去开发,此时谁还有更大的兴趣去做新领域的开阔?! J: X" ]% `  j5 q9 R
( Q' z" W: I" E: M
  目前的情况根本就不是供不应求,而是一直有剩余产能,这个产能还相当大。因为新区新领域的开阔是风险很大的, 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已经探明油田都限产保价措施,便缺乏动力对老油田进行增收上的战术接替,对新油区进行有风险性的 勘探。2002年以来产量大致为300--500万桶每日,在油价最高的那个月份,2008年7月份,剩余产能是14 0万桶,就是年产约七千万吨的油田放那儿没有开发,七千万吨相当于一个产油大国的产量放那儿没有动。. U4 t1 M/ O/ F2 _, e0 W# c5 V
+ P5 i0 X5 e6 d  x9 M. i& a  @
  非欧佩克国家,最主要是俄罗斯和墨西哥,苏联解体之前俄罗斯的产量就在下降。墨西哥产量下降,墨西哥石油公司 是世界第三大石油公司,但是负债累累,因为他们把石油行业挣的钱都拿去干别的事了。
# N; Y. p" k0 z+ H- I2 y# e( B$ M# L  ]9 O; h4 t" q6 |( d
  石油投入不足,使这些国家没有能力更新设备,没有能力去进行战术和战略接替,因此产量不但保不住,还在下降, 这是两个最主要的。但整体来看,个人认为无论是欧佩克还是非欧佩克国家,从90年代后期近十年明显地就出现一个大的问 题----投入不足。. U$ Y( G  c' _5 _

  ?0 P/ C3 Y+ Q" P) e( y6 Q/ C  投入名义上可以有增长,但是和通货膨胀率一比,就没有增长了。特别是石油开采越来越困难,成本会越来越高一点 ,低成本石油已经不多了,但是在经济边界值以内能盈利的石油还有很多。7 v  o. J& [4 q# q* M. Y

% \4 K2 s. W1 w: Q- ?  用剑桥能源咨询公司的话来说,“我们失去了整个一代人的时间,造成了这么一个恶果”。给我们自己,给我们的儿 子们造成了一个恶果,就是全球投资不足。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没有油,而是由于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投资不足,造成了 产量的增长曲线平缓,好像拉平了。包括黄昏的油田,在进入新的开发期的时候已经拿出具体的方案,要在这些老的沙特阿拉 伯的油田做出计划,要大幅度提高它的产量,是可能的,而且已经做到了。- L7 N) j3 k  w, G( Y8 Q  z: A3 W& n

$ a; e# M# S6 n0 |  石油时代之后是什么?大家不约而同想到一个最优美的词汇就是后石油时代,煤炭代替木材,这个以后是非常好的名 词。个人认为后石油时代是多能源因地制宜发展互补共存的时代,是多能源时代,基础能源长期还占有主要地位,也就是在2 1世纪的整体看来,基础能源还要占主要地位。
. U" n1 T' r/ M4 W0 w: X1 A8 _2 Q- |9 V4 x8 Y6 k
  基础能源是什么?油、煤、汽、核电、水电,不要把水电列入新能源,也不要把核电列入新能源,因为这是一个传统 的东西。无论哪一种算法,无论是欧洲、美国、还是中国,基础能源和新能源相比,一直到2050年以后都是见于主体地位 。也就是说它至少占据50%。: Q; b. Q8 J) W8 Q0 D% |" C6 [; o

4 q' y  R% R0 ^  进入后石油时代不是因为石油枯竭,而是因为有更清洁、更高效、更方便的能源来替代了石油。很简单,我们说能源 时代由木材时代进入了煤炭时代,由煤炭时代进入了石油时代,进入石油时代意味着煤炭的枯竭吗?没有。世界进入了后石油 时代,也不必以石油枯竭为前提,这个与后石油时代到来没有直接因果关系。超过新能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 程,恐怕得三十到五十年,也就是说直到21世纪末期,基础能源仍然是主体的或者是主要的,而不完全是目前所说的新能源 。
3 g4 e. }( l0 k; m/ l  z( O3 H/ x" e7 ]. z6 j
  最近写了一篇《新能源热的冷思考》,首先我坚定支持新能源的发展,支持什么?很关键,支持科研和试点,科研就 是去解决新能源的技术难题,试点是什么?就是通过工业化的规模生产,只有规模化才有效益。) D. }7 k4 B1 v1 r! x/ q3 D& y  ^
& A0 G$ z+ O7 N, |& Z
  各种新能源上马以后,首先要考虑是否有经济前景,不要求现在就能产生经济效益,但是要有前景。新能源有没有正 面作用和副作用,它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需要经过实践来检验。
1 F9 g* |# c3 n
2 F, u' p: }- E; x! w/ N  其次是需要我们国家掌握核心技术,虽然现在的新能源发展的量很大,但是我们的技术核心的技术掌握了吗?我们太 阳能和风能的核心装备能知道吗?所以不是求量,而是求质,要从质上,能够在市场条件下具有了可与传统能源竞争的前景, 即使现在竞争不过,但是要看到具备的竞争力。7 e/ J; j9 ~+ l8 C1 u# [1 T

5 Z+ l0 c4 F6 G2 y7 Z1 U  市场决定生存,市场不相信眼泪,如果完全把新能源建立在政府的一个补贴上,那么只能是温室花朵,有了补贴就可 以生存的话,企业就不想再求进了。政府不能拔苗助长,我们给新能源予补贴、支持,但也要求它进入市场。没有市场的考验 就没有所谓美好的理想,理想不等于现实,从这个角度上,目前关注投资的顺序很重要。5 ]! v3 g- ~4 F8 v
9 V! `: G( m: C: S
  我们国家既关注现在也关注未来,我们会为子孙后代着想,中国也会去占领科技制高点,也会像BP一样超越石油, 但是中国必须立足现实,关注我们的投资。+ b1 [7 R8 z' L7 U
: j1 p& o1 Y& v/ x
  要排个顺序的话,我觉得就体现了国家的政策更注意什么。我反对把绿色的东西放低了。第一个是节能减排,国家战 略的基点必须放在节能减排。这是第一位的,是任何事情不能动摇的,因为节能减排是现实、高效、绿色、环保的。所以国家 集中力量和投资放在节能减排上,毫不动摇地把节能减排放在第一位。& f1 ?! X$ x4 U' I
& \0 p2 z/ A5 l) f( I! U
  第二,继续关注基础能源的持续发展。因为这将是未来很长时间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生存和 发展依托没有能源就谈不到生存,这个带来能源政策的倚重是不可变更的,我们必须依托它进行现实的经济活动。
" t! y* C0 `- L9 q
2 O+ \0 ^. Y  O; P  第三,我们要注重和关注使用大量投资的新能源的研究和实验。新能源很多问题是有争议的,它的正面作用和反面作 用没有被展示,比如生物质能好像是最绿色的了,但是砍伐森林会带来什么样的效益,会带来什么样的水土保持的问题。我们 为了生物质,比如说秸秆,要想收集保存下来做一个工厂化的开工需要花多少能量等等是有争议的。

74

主题

1万

铜板

151

好友

版主

呵呵,笑一笑十年少!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5206
发表于 2011-9-15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啦,路过学习案例,呵呵
心情特郁闷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