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是否旺盛,关键在于是否有一套先进的发展理念。驶入发展快速车道的大冶有色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严,丰山铜矿大区域工种改革因此诞生。
1 t- f/ [; m6 a
5 c6 R" i3 b# u8 b0 G. X# h- E) B 打破工种界限也是提高生产力
* s/ B& s$ k& w% T7 G7 j% W6 y% \/ O8 R
从“一个萝卜一个坑”到“一个萝卜多个坑”,丰山铜矿的大区域工种改革是提高企业管理的有效之举,也是提高生产力、提高人才使用效率的示范。2 ^) j4 ?& G6 j7 d- K4 J5 v
: e; Q& A9 H0 |, C6 A2 v) C 但一项好的管理模式需要与之配套的长效体制机制,并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大区域工种改革需要职工有“雄霸”多个坑的职业技能和勇气,更需要企业对独挡一面的员工大胆 “给面子”、“给票子”、甚至“给位子”。只有这样,才能让改革利发展促效益。
7 Z9 f, w# x% O
* \% P2 O( G$ a) K" D* N 工种界限在丰山铜矿终结8 M& X, c7 C4 K1 A p
' L) H9 g4 Y& O# w7 p “以前别人问我是什么工种,我会马上说是焊工,现在别人问我是干什么的,一下子还真不好回答。原先单位给定的一个职工一个工种的‘包办婚姻’解除了,现在是爱跟什么工种谈恋爱就跟什么工种谈恋爱,维修工种里我现在精了一门、会了二门、懂了三门,‘车钳铆焊电’样样通。”8月25日,大冶有色丰山铜矿机修车间,制作班职工毕小江向记者描述大区域工种改革带来的变化。* C& G& j) ]- [% U
+ \8 L2 u! C! [$ o. Z% w! X
丰山铜矿是大冶有色公司骨干生产单位之一,年产矿山铜近5000吨。近年来,随着矿山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生产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的短板愈加明显,而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的员工大都分布在各自的生产单位,维修机构设置重重叠叠、维修人员分布阡陌纵横。
) p% W' E5 i( b0 ]2 m5 O! h
# \9 J4 o1 Z9 D( W( b% C6 L% ?3 h' A9 t 为了提升管理水平, 2010年初,丰山铜矿大胆提出了大区域工种改革。2010年8月,该矿将选矿车间、选钼车间的维修人员、部分技术人员集中到机修车间进行工种整合。眼下,机修车间共有维修人员147名;原来分散在全矿各单位的30多个维修班组现整合为11个,车工、钳工、起重工等维修工种一应俱全,设备的大中小修及相关备品配件的加工制作能力日渐成熟。: K4 `% g! }0 k" [4 _
6 G# a6 f/ ~9 r8 N5 J- a2 E3 f “大区域改革让我们实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井下负320米处的地面,陪同采访的丰山铜矿党委书记郑能如是说。
5 Y L' k( w: T7 E; m; [% Z; A/ c* s; @7 ~ R
今年8月1日,丰山铜矿采掘车间南缘负320米中段开拓工程开工,大区域工种主要负责安装石门至南缘正10米线沿脉、川脉开拓工程铁道2500米、水泥枕木4600根等任务。矿里安排的工期是90天,时间紧任务重!为充分发挥大区域工种的联动功能和整合优势,机修车间安排20余名维修工进驻工地。
m+ m6 H4 U! Q2 b) ]+ U
6 l8 K0 b7 N2 ^/ x1 h4 F “以前像这样规模的铁道安装工程,除了要集合全车间维修人员外,还要聘请20名外包工来帮忙,现在的劳动成本大大下降、维修效率也得到提高。”丰山铜矿矿长程治华高兴地告诉记者。
6 i4 n) {4 K) K0 }, O" ]% q. A
7 w$ a% B. V7 K d/ B来源:黄石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