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2大黑山东西向断裂带(II14-1)
大黑山东西向断裂带属于纬向构造体系,由一系列近东西向、平行排列的压扭性和高角度的冲断层组成,控制含水层的东西向分布。北西界为蚌厂-冲头断层,南西界为新店-大路边断层,南界为大龙山附近东西向的不知名断层。
此外,断裂带中还有东西向大黑山断层、腻角断层和凉水井附近的背斜。该背斜走向近东西,核部地层为T3n非可溶岩,两翼受剥蚀露出新地层T2fb,且南北两翼分别被东西向大黑山断层和不知名断层顺层切割。大黑山断层以北为T2fb-T3n非可溶地层,以南为T2gb-e和T1y可溶岩地层。
此处岩溶地下水的展布受构造控制明显,沿可溶岩地层顺层发育东西向六郎洞暗河1号支洞,沿东西向腻角断层发育2号支洞,沿N45W向新店-大路边断层发育六郎洞暗河主洞。六郎隧道进口处经过大黑山断层,穿过六郎暗河1号、2号支洞和主洞。
碳酸盐岩含水岩组为T2gb-e-T1y,碎屑岩类含水层组为T2fb-T3n。富水特性与I11-1北东向断层褶皱带相同,见表1。
1.3.2.3大坡头-大营山旋卷构造带(II14-2)
该带位于川滇经向构造体系及南岭纬向构造体系交接地带,应力集中,形成扭动构造体系。大坡头旋卷构造位于腻革龙附近,发育在开远山字型构造与东西向构造交接部位的中三叠统个旧组地层中。以高1900m的大坡头圆状鼓包为砥柱,三条半环状扭性断裂为旋裂面,向东或东南方向收敛,向西或西南方向撒开。大营山旋卷构造展布于大坡头旋卷构造之南,发育在中三叠统个旧组及上三叠统鸟格组地层中。以高1783m的大营山为砥柱,三条弯曲弧度很大向南或东南方向凸出的扭性断裂为旋裂面,向南或东南方向收敛,向西或西北方向撒开。内旋层向收敛方向扭动,外旋层向撒开方向扭动。北东边界为新店-大路边断层,南侧为房后山穹形隆起,将穹形隆起归为文山-富宁褶皱束。
可溶岩层位为T2g2(个旧幅T2g2与弥勒幅T2ge对应),碎屑岩类含水层组为T3n-T2fb,富水性见表1。
线路以六郎隧道的形式在可溶岩层位中通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