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土资源网 (2011年9月2日 11:19) 8 e& B) ]' e) G0 C3 j7 I! z
" X* Q7 k' W% `! W$ Y3 Q
" K1 t1 C+ T; v% _* |9 c
, F( C s' G2 l6 U杨 旋
* Z2 G# u6 ?) o2 t
* @0 x ?2 S! h! Q: Y* X/ B9 P5 ]' [1 I: X `8 }
在高倍放大的镜头下,古玉表面的纹理比一根头发丝还要细得多。而令人很难想象的是,这块玉器,是距今大约5000年到8000年前的远古先民们雕琢出来的。, T- G5 Q" l5 U% v- S+ m2 z; O
8 W, f9 s$ J2 k在“中国古玉文明探索暨任南红山文化网创立5周年成果展”上,这样的玉器还有很多。8月16日,红山古玉收藏家任南先生和他的团队,带着从全国征集、甄选来的上百件玉器、石器、陶器等具有代表性的史前文明精品实物,来到了中国地质博物馆。展品有来自红山文化时期甚至更早的史前文明遗址出土的玉猪龙、玉鹰、玉鹗等兽形玉器,其神秘独特的造型现代人无法想象,高超的制玉工艺连现代科技手段也无法达到。6 c! P1 M9 a* \, V0 A
N0 W+ R- {/ O: \/ g 任南8岁时,只是把红山古玉当成玩具珍藏起来;到了中年,他辞去高薪工作,把多年积累的资金和心血全部奉献给了红山古玉。
$ \) O2 A+ p( F* R+ t R, H. s( j' H- l5 V
在距今五六千年前,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而得名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就称为红山古玉。能巧妙地运用玉材,把握造型特点,寥寥数刀将器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传神,可以说,神似是红山古玉的最大特色。
2 T S' e6 I Z. E" L: u; s# Q1 k4 F: @1 A: p8 R5 w1 N2 K
红山文化的许多谜团还没有解开,但很多民间收藏人士,却早已把收藏红山古玉作为了自己毕生的追求,任南就是其中之一。/ G& l4 X. P5 \7 J& K
* g* h3 f3 p0 R9 e5 b* Y
但要追溯他与红山古玉的渊源,还得从他8岁时候说起。他的父亲当时是一名驻内蒙古地区的部队干部,他也跟着父亲离开北京来到了内蒙古。那时候大风沙过后,小伙伴们在田野中玩耍,都能捡到一些有雕刻状态的小玩意儿,因为不懂,只是作为玩具。; U) F9 N" m! X" w. R! x7 ?! d0 _, T
8 e5 P( J" r; ]% w c+ z9 y
上世纪70年代,任南回到北京工作,这些儿时的玩具一直跟随着他。其中他最喜欢的一件,后来也被他印在名片上,是一只甲壳虫模样的古玉。无意中摸一摸,时间久了,这块玉的颜色悄悄发生了变化。他开始上网搜索,才知道这些小东西与红山文化时期的古玉造型很相似,工作之余,他查阅了大量的史前文明遗址和古玉的资料。这期间,他拿着这些东西找专家分析,但屡屡受挫,专家称“这些东西易伪造”。对这样的结果,任南并不认同,“我8岁时得到,那时候造假并不易。还有一些是用子弹壳与小朋友换的。怎么会是假的呢?”为了证明自己,于是他立志自己研究。
- F. g# x! H! ]6 Q* x, @# i/ L9 o, t
# E! X, Y2 n3 u! i; \& o 不是科班出身,没关系,主动向矿物学家、地质学家、考古学家以及博物馆专家请教。几年时间,他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个民间收藏古玉的专家。学完理论,他又到史前遗址实地考察。一次,他们在一条坍塌的古河道边发现了东西,但是因为地质运动,河岸垂直塌陷,但是在断裂的岩壁上有一些洞穴。里面可能有东西,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判断,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保护的情况下,任南从10米高的地方跳了下去,幸运的他只是崴了脚。5 o. \+ G/ E1 d) R
9 Q% Z0 b* w) N7 Y 开创“十二字”鉴真法,建立任南红山文化网,组织考古队,举办古玉展览,任南为了红山古玉文化一直在不断努力着……; h0 _4 b; p8 F" d% i
. k9 a0 z8 B* D9 C0 b: I& C
慢慢地,任南身边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有的是私营企业家,有的是博物馆研究员,有的是民间收藏家。为了提供一个对古玉感兴趣的人的交流平台,2006年,他们建立了任南红山文化网,目前注册会员已经超过3万名。近几年来,他们在全国办了6次有影响的中国古代玉器展,每次都要带着上百件珍贵的古玉。弘扬红山文化,探索史前文明,是这个自发组织起来的团队一直以来的追求。
g# }# D. ]- W0 g E( U- A) C0 q0 X) {: i6 b
凭借多年经验,任南总结了一套“十二字”红山文化古玉鉴真法,已经有上万人通过这套方法受益。“净、熟、肥、透、葬、孔、坑、缩、次、过、浆、神”,十二个字总结了古玉典型特征,而古玉在自然界中变化无穷,其表象也千差万别,故“十二字”法只可参考理解,以偏概全是大忌,不可被框住手脚。
) Z# g9 b: \0 w0 T P* U1 x' J$ y9 W" u& m
当然,要鉴别真假,不能光靠眼睛。鉴宝首先要有科学的态度,必须把眼学与科技手段结合起来。于是他和团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科学检测和实验,都是与国家地质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实验室等国家级检测机构合作,所得的数据填补了红山文化古玉实验检测方面的空白。
' z" U4 _( _6 o+ s0 `" m' S
6 h7 T3 z7 y+ F x 他还成立了自己的考古队,几年来一直在内蒙古通辽市红山文化遗址、辽宁鞍山市神秘史前符号遗址、湖南道县鬼崽岭遗址等史前文明遗迹进行民间考古活动。
. G$ Y+ J9 \3 i8 C( L0 t/ H8 A
仔细观看一件件古玉,无不神采飞扬、魅力无限。这里不仅有拙朴的原始之美、细致精密的仿生工笔之美,还有抽象写意的意境之美。
" {* d- ~/ o) O# o; ~# E# g( }1 i
! x+ n7 c. L ?6 J7 F6 ] 中国地质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家对考古做科学检测的单位,并与红山文化素有渊源关系。7 d U# Z5 S# o4 T7 h5 m
+ H4 ?( f. b$ c* d
半年前,红山文化网的工作人员就联系中国地质博物馆,想合作办一次展览。因为馆长对史前文明也有研究,所以对这次的合作大力支持,几乎免费提供展馆。而因为博物馆的大名,这次参观展览的人数超乎了任南他们的想象。; Q8 `$ U! |) U
2 J e& T9 y+ N 这次展出的220件藏品,以新石器时代的为主,也包含商、周、战、汉等时期的历代古玉,并引用了有关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和5000年前凌家滩文化遗址的考古报道资料。展品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浙江、江苏、河北、贵州以及加拿大等地藏家的收藏精品。
8 F5 T# H" F2 R9 L* m8 O9 [0 F& m7 e$ k5 Y: x
从参展藏品不难发现,早在距今6000年~8000年前,甚至1万年前制作的玉器中,中华远古祖先就存在着出乎现代人想象的高度文明。仔细观看一件件展品,真正的古玉藏品无不神采飞扬、魅力无限。这里不仅有拙朴的原始之美、细致精密的仿生工笔之美,还有抽象写意的意境之美。
' w5 T* Y, k( w5 M& B: |# }$ ]% V( V; p
古玉作为史前文明的产物,一直有各种质疑的声音,但任南始终坚信,他在野外发现的这些玉器终有一天会被世人认可。
- b5 p) H% ?/ V7 p% u2 L: Y+ x& H4 l1 g0 L6 m# X
- [" k5 S( ]2 @$ F- Y( I7 {/ w! Z7 B
8 j1 P6 D+ `7 ?2 N- X3 g- i
Q- q# J- {6 W4 O2 J) v; C/ B: {5 p. c _
! V& K- i: w& W5 l4 j! E& W
0 I4 q9 U0 Q. G; l - m9 q1 F T& d% O2 H, s"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