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土资源网 (2011年9月2日 11:20)
7 x' F3 }2 j* L* q% w N6 ]% b c' e* _3 k' O
( Z* g z) s; u# v7 \2 f X3 n0 d- W# ^2 v2 [. J2 U- @( F
' F1 d$ x1 t& z7 u% n3 q& k* X何勇海
, g+ ~3 i0 V0 q2 `* F1 \: u
" J- o. F4 F/ d4 S4 p6 W
4 g% u- O% f, b f' H 最近,一则微博引起广泛关注。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明明写着“严禁翻越”,但有几名外国游客却进入俑坑内参观并拍照。网友质疑其为何有“特殊待遇”。管理部门回应称,进入坑内的外国游客系来自美国史密森学会的专业团队,和兵马俑博物馆在展览方面有很多交流。
6 W+ o& ]; D& b5 s0 K4 g, |
: m& C+ @. c- t: O 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国人“严禁翻越”,只可远观;老外却可以“亲密接触”,从而“亵玩”焉,的确让中国游客有些愤怒。管理部门的解释是真是假,不得而知。笔者但愿真是一场“误会”。引人思考的是,网友为何对老外在我国享有的“特殊待遇”产生“习惯性质疑”?
" R) E5 N9 O* c; m* G
|) ]& ~. i2 q; H- ~6 E 说实话,我们给予老外的“特殊待遇”,或曰“超国民待遇”,可谓多矣!从个人生活方面看,在一些城市,老外乱扔垃圾可免罚;老外办理轿车注册登记上牌业务,居然有车管所领导亲自陪同办理;飞机因故延误,老外可免费到贵宾厅休息就餐……在很多公众场合,国人需要“刷卡”,而老外只需要“刷脸”——拥有一张“洋面孔”就行了。去年,法国留学生在同济大学门口摆摊卖烧饼,遭到网友围观,有人冷静指出,即使是老外,也应遵守中国法律,不可能也不应该得到乱摆无证商摊的“特殊待遇”。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我还看到一则报道,某老外在大街上摆了个无证自行车修理摊,不见城管来执法,却见媒体纷纷前来采访“洋师傅”。
( j' O' L( A5 m1 h$ n) B! X& Z/ p2 N7 \1 \6 U
从大的制度来看,老外在我国享有的“特殊待遇”亦较多。对外资企业曾经给予的以“两免三减半”为主的税收待遇,直到去年底才内外统一;在新的个税条例中,外籍人士起征点在3500元基础上,再提高1300元,这就是一种新的不公。甚至在网上疯传,在“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赔偿中,也“将内外有别”,一名意大利籍遇难旅客获赔2.76亿元。尽管铁路方面再次重申,外籍旅客与中国籍遇难旅客实行同一赔偿救助标准,还有很多网友表示,“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国人对老外的“特殊待遇”产生的“习惯性质疑”,似乎从来没有停止。 y, q5 x& W: H- Z: ]
" s1 G% i/ o, X% m! u1 Z7 I
而这种“习惯性质疑”,不能怪质疑者太敏感。谁让某些单位、某些人的“洋大人情结”太浓?他们动辄将老外视为座上宾,却让本国公民在本国某些领域所享待遇,某些时候竟然不如老外,就连一些“海归”也屡屡享受“特殊待遇”。如此造成的后果就是,在面对待遇不对等、或看似不对等、或因不知内情而误以为不对等时,国人难免纷纷会产生“习惯性质疑”。面对秦始皇兵马俑,国人“严禁翻越”,而老外却可以“亲密接触”,难怪人们会产生不满情绪而质疑老外为何享有“特殊待遇”了。可以说,给予老外“超国民待遇”,分明是崇洋媚外的“洋大人情结”在作怪! D u1 y" ~5 Z$ j: o
* O0 @% |8 c0 o7 D( T' g 我们该让老外“入乡随俗”了,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老外,更应享有跟我国公民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参观兵马俑国人“严禁翻越”,老外也应该严禁。别动不动就把老外摆在强势位置,却把自己摆在弱势位置。老将老外视作座上宾,完全是多余。在对待老外方面,某些人的“洋大人情结”不除,民众的“习惯性质疑”难止。
3 ?, S2 g* z3 t* a
) q5 m* x5 W. i& v$ c' c: i* R5 Z
* o2 {5 U; W! C+ U1 Z4 j- i
6 l7 Y/ J6 k' L% H8 n& i
8 x6 B5 N5 P" J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