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老柞山金矿田南东段矿床成因
裴志霞 何宝林 韩忠良 敖贵武
摘 要:老柞山金矿田由几个与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组成,矿体多为脉状,多赋存在古元古界兴东群大马河组夕卡岩层内,主要为夕卡岩型浸染状金矿石,次为角砾岩型浸染状.分早晚2期成矿:早期为元古宙混合岩化热液,基本特点为富As亏S,高温,形成混合岩化热液型金矿体;晚期为燕山期再生岩浆热液叠加在早期矿体之上,使早期矿体变富.NE向断裂控制金矿床,NW及NWW向断裂及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体.矿床成因为后期热液叠加的混合岩化交代夕卡岩型金矿床.
关键词:夕卡岩型金矿; 混合岩化热液;黑龙江
作者简介:裴志霞(1964-),女,吉林伊通人,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职业技术培训中心高级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地质科研及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裴志霞(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职业技术培训中心,黑龙江,鸡西,158100)
何宝林(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察七○一队,黑龙江,桦南,154400)
韩忠良(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职业技术培训中心,黑龙江,鸡西,158100)
敖贵武(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察七○七队,黑龙江,绥化,152054)
参考文献:
[1]邓翔云.黑龙江省勃利县至宝清县老柞山金矿区东、西矿带勘探报告(第1期)[R].黑龙江桦南: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七○一队,1994.
[2]何宝林,赵海鹏.老柞山金矿田鸡爪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矿产与地质,2002,16(3):165-167.
[3]邓翔云.黑龙江省勃利县至老柞山金矿区东矿带东部段地质勘探总结报告[R].黑龙江桦南: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七○一队,1999.
[4]吴光学,刘连登.浅成热液金矿研究综述[J].世界地质,2001,20(3):262-2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