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滇西北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金矿成矿系统
Gold mineralization system related to alkali-rich porphyries in Himalayan,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Yunnan
葛良胜 邹依林 邢俊兵 王治华 郭晓东
摘 要:滇西北地区广泛发育一套以喜马拉雅期为主,以富碱为特点的斑岩体(脉),空间上具有以岩体(脉)集中区为单元,不同单元组成岩带,多岩带近平行产出的特征.富碱岩浆是地幔富碱质流体经由深大断裂上升至壳-幔混合带激发其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金矿成矿与岩浆成岩一脉相承,形影相随,具有与富碱岩体完全一致的时空分布特点,体现了其成岩成矿受区域构造控制的一体化特征.成矿流体主要源于地幔,矿质则地幔与岩浆源区兼而有之.岩浆和岩浆活动是金矿成矿作用中深部矿质上升的载体和不断聚集的动力.由(近)EW向构造活动-地幔富碱质流体上升-壳-幔混合带内岩浆形成-富碱岩浆分异演化-流体成矿构成了统一的区域成矿系统,称之为该区与喜马拉雅期富碱岩浆活动有关的金矿(构造)-壳-幔(流体-岩浆)成矿系统.
关键词:金矿床;富碱斑岩体(脉);喜马拉雅期;成矿系统;滇西北
基金项目:武警黄金指挥部科研项目基金资助(HJ97-4-1)
作者简介:葛良胜(1966-),男,安徽潜山人,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金矿矿床地质研究.
作者单位:葛良胜(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邹依林(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邢俊兵(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王治华(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郭晓东(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参考文献:
[1]葛良胜,郭晓东,邹依林,等.滇西北地区(近)东西向隐伏构造带的存在及证据[J].云南地质,1999,18(2):155-167.
[2]万天丰.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板内构造变形及古应力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
[3]葛良胜,郭晓东,邹依林,等.滇西北(近)东西向隐伏构造及其对岩浆和金成矿的控制作用[A].中国地质学会."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大成果论文集[C].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4]葛良胜,杨嘉禾,郭晓东,等.滇西北地区与碱性(杂)岩体(脉)有关的金矿区域成矿条件及成矿预测[R].河北廊坊: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1999.
[5]云南省地质矿产局.云南省区域地质志[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6]葛良胜,郭晓东,邹依林,等.滇西北地区富碱岩体(脉)地质学及岩石化学特征[J].矿产与地质,2002,16(3):147-153.
[7]葛良胜,郭晓东,邹依林,等.云南姚安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J].地质与资源,2002,11(1):29-37.
[8]葛良胜,郭晓东,邹依林,等.云南北衙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J].地质找矿论丛,2002,17(1):32-40.
[9]葛良胜,郭晓东,邹依林,等.云南马厂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2,38(5):11-17.
[10]刘景洪,李如良,邵伟年.云南鹤庆北衙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J].西南矿产地质,1991,5(2):50-54.
[11]毕献武,胡瑞忠,Cornell D H.富碱侵入岩与金成矿的关系:云南姚安金矿床成矿流体形成演化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证据[J].地球化学,2001,30(3):264-272.
[12]中国科学院黄金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金矿研究新进展,第一部(下篇)[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13]原武装黄金第十三支队.云南祥云马厂箐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研究[R].云南昆明:原武警黄金第十三支队,1993.
[14]西南地勘局昆明地质调查所.滇西北与碱性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岩金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R].云南昆明:西南地勘局昆明地质调查所,1992.
[15]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滇西三江地区和台湾地区喜马拉雅期成矿作用及其对比[R].云南昆明: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1999.
[16]吕伯西,王增,张能德,等.三江地区花岗岩类及其成矿专属性[A].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专报(三),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第18号[C].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17]吕伯西,钱祥贵.滇西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富碱斑岩深源包体岩石学研究[J].云南地质,1999,18(3):127-143.
[18]邓万明,黄萱,钟大赉.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的岩石特征及成因[J].地质科学,1998,33(4):412-425.
[19]张玉泉,谢应雯,涂光炽.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及其同裂谷构造的关系研究[J].岩石学报,1987,3(1):17-26.
[20]谢应雯,张玉泉.云南洱海东部新生代岩浆岩岩石化学[J].岩石学报,1995,11(4):423-433.
[21]谢应雯,张玉泉.云南洱海东部新生代高钾碱性岩浆岩痕量元素特征[J].岩石学报,1999,15(1):75-82.
[22]葛良胜.岩浆体系演化中金的性状--兼论岩浆岩与金矿的关系[J].黄金地质,1995,1(3):39-46.
[23]葛良胜,郭晓东,邹依林.试论地球内部流体与地质作用--现代地质科学研究思考[J].地球科学进展,1998,13(2):129-139.
[24]岑况.幔-壳地球化学演化和岩浆期期后金属富集成矿的历程[J].地学前缘,1999,6(2):375-3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