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安徽铜陵狮子山铜矿田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pdf
【论文题目】 安徽铜陵狮子山铜矿田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PDF
【论文作者】 瞿泓滢[1],常国雄[2],裴荣富[1],王浩琳[1],梅燕雄[1],王永磊[1]
【出处】 岩矿测试
【时间】 2011.4
【内容简介】 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是铜陵矿集区内储量最大的铜(金)矿田。矿田内矿床类型多样,成矿作用复杂,分布有东狮子山、西狮子山、大团山、老鸦岭、冬瓜山和花树坡等铜(金)矿床。这些矿床均围绕岩体产出,多数为隐伏矿,赋存于上石炭统-中三叠统的不同层位,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由下向上依次为层控矽卡型、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矿床,其中以前2种类型最为重要。矿田成矿经历了海西期和燕山期2个时代,燕山期为主要成矿期。中酸性侵入岩是狮子山矿田内铜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该矿田主要岩浆岩为石英闪长岩、辉石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均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属中酸性岩石,为造山带派生的碱性和偏碱性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本区岩浆岩为幔源岩浆分异的产物,属于壳幔混染型,岩浆岩后期同化围岩使硅质流失,并且在岩浆侵入过程中与Na2O、K2O含量较高的围岩发生了同化混染作用,不同岩石之间可能有某种成因上的联系。
【附件个数】共10页
【铜板要求】1
安徽铜陵狮子山铜矿田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rar
(2.97 MB, 下载次数: 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