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栗木水溪庙矿区隐伏花岗岩地表喷气晕研究
周朋飞 马东升 陆建军 赵良 陈卫锋 蔡扬
【摘要】:对广西栗木水溪庙矿区灰岩地层的地球化学剖面研究表明,受隐伏花岗岩侵入的喷气作用影响,F,Li,Rb的质量分数在地表灰岩中显著增高。在隐伏花岗岩岩脊(隆)部位之上,上覆灰岩在地表F,Li,Rb的质量分数达到峰值;在距离隐伏岩脊(隆)较远的位置,则含量明显下降,或没有异常反映。由此揭示,碳酸盐围岩中的喷气晕强度与下伏花岗岩顶面的隐伏深度有关,隐伏深度越小,喷气晕越强。F和Li的向上穿透厚度较大,约达600 m;而铷约为300 m。剖面中W,Sn,Nb,Ta等成矿元素的原生晕并不发育。但F Li喷气晕作为一种外带原生地球化学异常,对预测碳酸盐地层之下的隐伏花岗岩体及其岩脊(隆)有较好的指示效果。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碳酸盐岩 隐伏花岗岩预测 F-Li-Rb喷气晕 广西 质量分数 成矿元素 隐伏岩体 地球化学异常 矿区 上覆围岩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南岭重要金属矿床成矿机理研究和找矿潜力预测”(1212010632100)资助
【分类号】:P588.121
【正文快照】:引言在岩浆演化的晚期,岩浆中聚集大量的挥发性成分,向岩浆房上部汇集,形成高温气成热液(pneu-matolitic hydrothermal solution),并可上升渗入上覆围岩的裂隙中。因压力急剧降低而产生的沸腾作用可使F,Cl,B等挥发组分在流体中的溶解度大大降低[1,2]。挥发性组分的逸出和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