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华网北京8月11日电(昝馨、余晓洁)记者11日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杂志以研究论文形式发表了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冰期-间冰期印度夏季风的动力学”,并作专题评论。2 Q; q' X( ^5 c
" R% B+ P% Y% U) J “鹤庆古湖泊沉积物的分析对印度季风动力学机制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科学》杂志评论道。《科学》是目前国际科学界影响最大、广受科学家认可的科学类专业学术期刊。7 d0 i3 a) G/ A& C3 e" u
/ g1 @7 _8 B& V 评论认为,这一研究从南北半球下垫面变化的角度回答了长期以来尚未解决的冰期-间冰期印度季风动力学的难题。它有助于理解全球变暖情景下印度季风变化及其对中国西南地区气候的影响。8 Q% I/ o# {* _, T
- ?; o- @3 I' U! ? 据悉,这项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安芷生院士联合中外科学家获得。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持续支持。
, h7 G3 @- B/ I
! k# I: u( z8 `, K' M 基于我国大陆环境科学钻探工程在青藏高原东南缘鹤庆盆地获取的古湖泊沉积物,安芷生院士团队利用古地磁和碳-14测年手段,高分辨率测试了岩心的植物花粉、沉积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参数,重建了更新世(过去260万年)印度季风变迁的历史。
+ j: L# b2 I/ n5 G& \( D/ j f4 x7 Z0 W) T$ o% Z
通过对印度夏季风变化时间序列精细结构的分析,研究人员提出冰期-间冰期南北半球间气压梯度对印度季风环流驱动的重要性,揭示了距今260万年以来印度夏季风非轨道尺度的变迁过程和动力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