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造山带混杂岩区地质填图理论、方法与实践:以东昆仑造山带为例
【作者】张克信 殷鸿福 朱云海 王国灿 陈能松 候光久著
【出版日期】 2001.04
【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文件格式】 pdf
【页数】165
【内容简介】本专著在对东昆仑造山带混杂岩带内各类岩石建造体从非史密斯地层学 角度进行详实的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及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造山带混杂岩非史密斯地层单元系统的建立、划分、名词术语、命名原则和生产应用(造山带混杂岩区地质填图方法)等提出一套全新的、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方法体系:如在造山带混杂岩区非史密斯地层单元系统的建立、划分及名词术语方面,提出将构造岩片作为混杂岩区填图和非史密斯地层的基本单位,并对其进行了科学定义;在非史密斯地层单位划分、命名方面,提出超岩片、岩片和微岩片三级划分方案,并按不同大地构造背景下的物质建造(岩性岩相)特征对岩片和微岩片进行命名;在非史密斯地层填图及研究技术路线方面,提出“物态、时态、相态、位态和变形、变质历程”分析法,简称为“构造岩片四维裂拼复原方法”。据此,对东昆仑东段1:25万冬给措纳湖幅混杂岩区进行了岩片、超岩片的系统划分,并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物态、时态、相态、位态和变形、变质历程”调查研究,从非史密斯地层角度揭示了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造山带形成、物质组成及演化过程中的许多细部特征,深化了造山带地质填图的研究。
【附件个数】1
【铜板要求】1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