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1463|回复: 2
收起左侧

[最新资讯] 延长耕地“生命线”

[复制链接]

2786

主题

4万

铜板

269

好友

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33467

宣传勋章灌水勋章贡献勋章斑竹勋章活跃勋章

发表于 2011-8-4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土资源网 (2011年8月4日  10:46)  
% T" e3 m! {- L# T0 v/ x* h. S- C. G
7 P& p+ Y+ a+ N; B: U
  ~/ l2 b1 ]5 @) _3 h+ J. q* p& a4 a# N1 ~; s

1 W$ ]  b1 _2 |- y' v% y( O# R4 A4 J3 X& N
周怀龙   龙回仁) J. k" h( s0 b/ D- d) E

1 U% w! N$ |7 m' t8 S5 m0 F; s& J* ?9 q7 m7 F' S3 z
  昔日荒坡变良田、水毁地重新焕发生机、中低产田变身为高产稳产基本农田……2004年以来,江西省余江县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共投入1.4亿元,7年累计整治全县20.8%的耕地,不仅稳定了耕地数量,而且大大提高了耕地质量等级,真正做到了“造地、增粮、富民”。
5 ~# x, u# E2 s$ g+ D  p6 C* v
# d7 z: c3 |, }( o9 @  在相继成为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之后,余江县今年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县之一。 从此,余江县的土地整治走上了土地质量建设科学化、精细化的道路。
" ^7 v, O$ O+ j. t, M
7 N5 G7 I0 P/ N! B" E# D  水毁地焕发生机的故事
  W) g8 j+ n7 V  _7 k. S6 M5 Z4 I3 c; F, k' @
  离余江县城不到9公里的平定乡井刘村,稻菽飘香,丰收在望。
7 |! E* h: ?8 h- y6 V9 l% h+ r$ j# O0 k
  正在田间干活的村民刘海民一边打理秧田,一边谈起土地整治的好处——平整土地、修路建渠、改造农田,让灾毁的一切恢复生机。% L2 x$ D5 {3 W$ p  X0 T9 I5 C

( g- t. c1 j, z' U2 b2 l( s  他清晰地记得,去年此时,一场大雨淹没了余江县90%以上面积。当时,余江县一片汪洋,数万亩农田被冲毁。余江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何平富告诉记者:“受灾面积之广、损失之大,史上罕见。”2 Q4 x; I0 h" ^4 [0 c; X
0 V" C1 I4 F$ h8 l& z- u( o
  余江县是江西省光、热、水、土以及土壤肥力最好的地区之一,是江西5个重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灾害发生后,全县大部分农田被淹,且不说水土流失的损失,仅灾毁耕地就达5745亩,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当地百姓叹息,这么多精耕细作的良田被冲毁,生产生活都断了“后路”。
  C/ s5 e" J$ G$ t, s& Q5 R8 z% s& M/ F5 Q/ O  A
  怎么办?何平富说:“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是我们的职责,对灾毁土地进行复垦也是我们的职能所在。因此,我们在马荃镇五个村、春涛乡四个村、平定乡六个村、锦江镇以及邓埠镇等地,分别开展了灾毁耕地复垦项目,总投资1545万元,整治面积5700多亩。此次复垦,项目规模和范围堪称余江历史之最。”( G* s0 k' }, M/ q# G
% |+ Q' M  B( q& n! N" Q% v
  经过整理复垦,原先“天上一风暴,苗禾满河漂,三年二不望,每亩两担挑”的耕地,变成“田成方、路成网、树成带、沟渠配套和旱涝保收”的高质量基本农田,农田防洪减灾的能力大大增强。“农田变平整了,原先高田放到低田里,不再跑水跑肥;水渠也疏通固化了,以前的土渠经常淤塞,光请人放水,一天就能省好几十块钱;道路修好了,直接通到村里,小路通上了大车,村里的小孩上学方便了很多……”井刘村的村民们感慨。
& a) N7 r( Y: F1 f" Z& i! Q. c
+ }% V4 A% a/ s' @! C  除整理修复灾毁耕地外,余江县还不断推进基本农田建设。1 ?# v' Q  M5 Z9 d/ M+ |
! E0 u; E! @0 V  D1 ^% X
  据介绍,2004年以来,余江县共实施国家全额投资土地整治项目5个,建设规模7.45万亩,总投资9330万元;灾毁耕地复垦项目4个,总投资1545万元,预计可新增耕地面积4876亩;土地开发项目19个,总投资3133.62万元,建设规模约1.9万亩,新增耕地面积1.52万亩。
/ a0 O; G9 R: S4 [8 q) l% V, k5 T8 A/ Z
  按照全县48万亩耕地面积计算,7年来余江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共整治耕地约1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0.8%。9 B9 Z* l+ D/ p' Y# p/ }" ^+ H, ]
. R4 j" s/ s% h9 ~; c( \
  历时七年的土地整理,优化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和耕地利用率。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整治后的农田形成了田园成方、路渠成网、排灌分家、桥涵配套、农田绿化的局面,提高了抗旱防涝能力,为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 c' S+ c- m. d( X  o  _4 S0 U* R
  何平富告诉记者:“近年来,我们县通过大力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做大做强了传统花生产业。锦江镇、刘垦场等乡镇场积极引导农民在新增耕地上种植花生,每年农民增收近千万元;杨溪乡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入手,目前已建成了千亩葡萄园生产基地。”这些土地整治项目,为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也更增强了余江县政府土地整治力度的信心和决心。何平富说:“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土地整治力度,而整治的标准是达到江西省同等条件下基本农田的最高水平。”
2 D- C6 V+ n* y5 Z% Z+ j
% `! y. C. ~' M6 R6 G. P  “以建设促保护”,余江成为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先进县( [( V9 F. P4 E2 s

, G3 h% ?7 _2 y' a7 b  在余江,土地整治的重点,首先还是保护耕地。: W( |: Z* s( ^) ~0 S* H# S
- F' z+ ^4 F- g+ O' s$ [- M& C
  2006年12月,余江县被确定为全国116个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之一。示范区建设期五年内,余江全面落实“五不准”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农田标准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监督管理信息化”。2008年、2010年余江被江西省政府授予耕地保护先进县,2009年被国家授予基本农田保护先进县。
( v- L! V% c( A" q. H/ R; @& z$ [0 b) v7 H
  近年来,余江县一边加大基本农田保护的力度,一边从土地整治的角度,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实现向“以建设促保护”的思路转变。$ X0 a1 }' }: f# H8 E- d

3 I8 P3 f6 W" k6 s8 c  首先,强化政府主导,引导群众参与。余江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财政、审计、监察、发改等部门和各项目区所在乡(镇)的主要负责人参与的领导小组,为土地整治工程提供有力保障。2 n6 e& s$ O: \
. d  D+ j- _/ H  t3 H0 x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前,及时召开乡、村、组三级干部动员大会,对涉及土地的权属、界限、地类、面积等逐一进行核实、登记;项目实施中,充分利用田闲、人闲的冬季施工,在工程用工方面尽量聘用当地农民;项目实施后,对土地开发整理中应调整的土地及时做好土地权属调整及变更登记,从而维护农民切身利益。; w# j' {- y- Z0 f9 t

  C# ^6 z+ I0 h" _  l, ?( u  其二,精心选址、科学规划。在土地整治项目选择上,坚持因地制宜,适度开发荒山、荒坡和荒地;坚持向中低产田改造倾斜,提高耕地质量,改善耕作条件。
# Z) L; d+ ~. C: k7 |6 x8 g* m) \+ j9 F
4 [/ `" n- N: K( r" ^& H  其三,规范项目管理、严把工程质量。严格执行土地整治项目法人制、公告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审计制,努力打造“阳光工程”、“样板工程”。
. }- Z/ P' f* k8 X4 O: y9 t) H( b& m6 [, h* G! q, x  J0 m" n* ?. P
  其四,注重后期管理、落实耕作主体、发展特色产业。与项目区所在村委会或村小组签定后期管护协议书,要求项目区所在村、组制定合理的分田方案,保证了新增耕地有人种,建好的工程有人管,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e# Z! G% F+ Q, t9 {% R

0 w! i1 k+ p7 w* M9 l" T  “耕地是保障粮食生产的‘生命线’,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它提供了农民40%-60%的经济收入来源和60%-80%的生活必需品,保障了花生等传统产业以及轻工产业的原料来源的基础。” 余江县政府副县长陈亮泉表示,“土地整治工作中这些制度的建立,推动了政府和有关部门,尤其是老百姓保护和建设耕地的积极性,起到了以建设促保护的作用。”$ P' R4 i: r" N/ ]' l2 c: v: w
1 A8 [" k3 X1 t
  耕地质量建设“新篇”- H. \8 S9 g, j; R9 V9 W
% u% V7 E2 A3 O) h* \$ V
  今年年初,余江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5个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县之一。该试点的监测工作的重点是,对土地整治引起的耕地等级变化、区域耕地产能影响因素等进行监测评价。8 f8 _% [% ~; P; c

6 h+ S6 T: s; _  据介绍,余江将在试点的基础上,将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引入土地整治工作,加强耕地质量建设,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等级。
0 k  N" u+ t3 `0 s9 K# v  c4 D8 \; v4 _( F
  “耕地质量是一个综合标准,不仅仅是指耕地地力,还包括工程质量、土层厚度、土地平整程度、配套设施建设、土壤的无毒无害性能等等。《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土地等级每6年调整一次。” 负责试点技术工作的王洪波说。
9 @. ]8 X2 [- S0 ?* ]) m* K  o
8 k" j6 J6 u1 X/ ]0 _  “在各级土地整治规划中,我们将按照耕地产能提升潜力大小合理确定农田整治的重点区域;项目管理要实现按等设计、按等实施、按等考核,确保整治后耕地质量等级和产能的提升”。王洪波表示。
+ P* ~1 R/ T2 D1 q3 e
- m/ d: r2 t) P/ h% t/ y2 C  2006年9月余江县全面铺开农用地分等工作。当时,这项工作得到了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省地矿局物化探大队、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省红壤研究所、省土壤肥料站等多家单位的通力支持与协助。经过一年多努力,基本查清了余江耕地数量和质量分布,为余江的土地整治规划、项目设计实施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B- e0 V. s4 C% u! V

3 R, i1 v& r/ R  N* ^9 t  何平富说:“我们期待在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建设占用耕地比选、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补充耕地质量考核、耕地保护补偿标准制定等环节上,用好耕地质量分等成果,更好地促进耕地保护和建设。”1 A+ H. @" L' z# M6 b

, J" H7 F; S4 w0 ~1 H9 i( a 
/ y9 l! {1 e; l* Q- {
. W# X2 _0 `$ G3 d; j: D. k( b$ }& }1 ^9 l) Y3 q

& Y6 _. t. D" I3 J7 i
' J3 ^7 t$ Y" n) e0 w* G5 [
$ U6 R/ z  u  z, {+ B
  @( I* n: f; L  P5 }: w
  G2 Z* j) }+ u9 I
% m# }. b0 K0 }5 E7 C6 ?
革命尚未成功,我们还须签到! ...

48

主题

9468

铜板

66

好友

资深会员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3121
发表于 2014-2-23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围没见过 复垦 整理的 ,就见征地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板 +1 收起 理由
admin + 1 亲,你好快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2万

铜板

23

好友

资深会员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3440
QQ
发表于 2014-2-24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谢谢提供!. h9 Q* R; C$ `+ b& Y1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