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1244|回复: 1
收起左侧

[最新资讯] 地灾治理工程历多次强降雨无恙

[复制链接]

2786

主题

4万

铜板

269

好友

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33467

宣传勋章灌水勋章贡献勋章斑竹勋章活跃勋章

发表于 2011-8-2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土资源网 (2011年8月2日  11:45)  6 `  D0 ~& D0 m7 u  b% _

/ o" X4 N7 C8 X% `/ I& t* G% H7 J* j2 u5 e' l. L0 {. I9 `

) U) a* J7 v/ w/ E" A" e
: ?; f3 D! }' L/ [6 X2 A
$ H1 x% A" t  A1 \- \( l" G8 w+ U+ T7 K) l2 G

9 n& O7 i, i! A  E- ^1 `  本网讯  (金  光)  “有了泥石流治理工程这个保护神,即使暴雨来袭,我们也可以安心睡觉了。”这是四川省文家沟、红椿沟两大泥石流治理工程涉及区域的百姓近日常说的一句话。5 p. Y9 n* D3 g) ~" Z# O
5 F! X! P8 {+ Q$ i8 k+ s6 J
  7月27日,映秀地区普降暴雨。7月28日清晨,记者电话联系文家沟泥石流治理现场负责人余正良、红椿沟泥石流治理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周攀华,得知两大工程再次完美地担当了保护神的角色。这是7月以来,红椿沟泥石流治理工程经受的第7次暴雨考验。其中两次强降雨的雨量直逼当年引发泥石流的200毫米。“第一次进入红椿沟泥石流治理区时,我们真是提心吊胆,那么大立方量的物源一旦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啊!现在通过治理,我们呆在这里不再担心了,自己做的工作自己最清楚。”周攀华说,现在,就算是设计治理工程无法顾及的一些角落发生了一些小滑坡,也都被有效拦截在3号、4号拦挡坝里,没有进入岷江,更没有影响213国道。
& ?6 y7 t' ~/ L1 }; i6 l" v% u4 V& G. u% N! g3 p1 }
  文家沟泥石流工程今年接受的考验也不小。一次,在工程1300米平台上,监测仪器测得的降雨量为388毫米,与此同时的清平乡降雨量为247毫米,都超过当年引发泥石流灾害时候的雨量——227毫米,但治理工程经受住了考验。余正良说:“目前,容量稍小的5号坝已经被泥石填满,但4号坝还有很大的容纳空间。水石分治思路在文家沟泥石流治理中大获成功。”0 B0 t$ D( |6 }
, c. R4 \# o* M: a  n, t% E; ?
 
3 |# i3 e# w. u# n8 ]3 D5 [; T+ X+ C
7 r7 d6 V% |( t7 g! W2 `1 d; K$ v; Q

" v! Q" C. l1 |; h5 }& r7 R$ m+ E: ^/ ^
: L) t# g, G9 u* |) \9 K3 M2 `
3 r$ \1 K3 m; Q+ O
( B0 `+ c( `" r! j: _' R# U$ @4 n

$ n; N/ G! @; t! E$ A
革命尚未成功,我们还须签到! ...

48

主题

9468

铜板

66

好友

资深会员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3121
发表于 2014-2-23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挺不错的 哈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板 +1 收起 理由
admin + 1 亲,你好快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