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装勘查实施组织管理办法
& V" E9 H; C) i
" }6 R R" ^! u6 e3 N& h; { " [+ R) _: K$ D
0 U: O+ S4 J' k6 B/ u
一、组织构架* _5 I7 L9 `: A6 d8 X+ ^/ {2 N
5 Z' G! Z/ v8 R8 U, R/ t. T1 ]' d
整装勘查组织构架总体分为省级和市级两级组织实施机构。其中,省级组织实施领导机构为省整装勘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专家委员会;市级组织实施领导机构为市级整装勘查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以整装勘查区为单元设整装勘查办公室。4 ]: U% D3 R+ o! M: p4 J/ R- a8 F
7 F$ B) I: D% @. Y. I
由省整装勘查办公室组织编制整装勘查总体方案和年度工作方案,报省整装勘查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各省级行动办公室组织编制本省区相应方案,经省级行动指挥部审定后报部备案。整装勘查区实施方案(含矿业权设置方案)由各整装勘查办公室组织编制,经省级行动办公室初审后,由部行动办公室审定。在工作部署衔接上,由部办公室建立工作平台,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通过该平台,与省级行动办公室对接基础地质、远景调查、老矿山找矿和地勘基金等工作部署;由地调局大区地调中心组建专家组,开展整装勘查区进展跟踪和巡回指导,完善和调整工作部署,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及时调整工作部署。7 f- p2 ~+ G9 O! P: a; z
5 x- j* b/ l- [' O9 N2 i8 U二、职责分工
7 z0 f. y. B3 V- \! V( p4 M- ]3 b$ J
(一)部行动指挥部
* O' M( _9 ]# C& b. I: w) `/ X+ @
$ C. z. R6 ^7 }1.人员组成/ O! F$ d8 T8 C6 i4 E
! s! O- B5 t' V p1 ?5 y由部领导任总指挥、副总指挥,部相关司局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 l' ]8 i4 ^( z- v
. L& b+ \ s5 ]4 \ `% u" G! g2.主要职责0 t D- K! N, D: X% j
2 E9 d9 }* z3 p0 |( A& w1 C+ E# O①负责行动实施的统一领导和重大决策;* c# L* s, ^3 V- b( B( S& m3 K
- w: ~! ?. }% x2 ~6 Y& C②负责审定行动总体方案和年度工作方案,审定年度各专项项目计划。8 E3 [. p* Y" t J9 M/ q. o
, s$ q9 S. P5 d2 }) O( d: E/ A$ Y
行动指挥部下设专家委员会,负责为行动指挥部决策提供咨询,对总体方案和年度工作方案进行把关,指导解决地质找矿工作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技术问题。
s( m& x" q9 y1 B6 c9 e# [3 V9 A2 c- k* H0 E3 ^
(二)部行动办公室
6 k' U$ ^0 ~7 \% B1 z; E; Q4 I% x0 C7 O/ {
1.人员组成! D# f. d& i' i) Q K
: a$ l5 c$ W7 ~) \设主任、常务副主任各一名,副主任若干名,成员由部相关司局和单位有关负责同志组成,分管办公室各相关处。各相关司局和单位
( d o* V: w* n! R
' ]4 ]3 ]- c$ z2 N确定一名处级干部为联络员。% s* I( Y4 H+ E2 {
. U" u1 ]7 T: Q" S
2.主要职责) c. g g3 v% D9 M' L3 X
6 k5 ]0 Y7 u8 q$ S
行动办公室作为指挥部决策执行机构,具体负责行动组织实施,其主要职责如下:
5 P9 K" p: e4 [& |# Q7 c$ [7 n& O6 g5 r4 v9 R
①负责组织编制年度工作方案,协调落实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出资的各类地质勘查项目年度计划;
3 T3 ? U# p& l( L, A1 }. |3 a/ H6 ]! v/ ]
②负责组织审查整装勘查区和老矿山找矿实施方案,重点推进整装勘查区和老矿山找矿工作;7 I3 O0 B- _$ D$ o) C4 P
$ H! n$ ?7 V# g) T% ?0 z9 W
③负责指导和协调省级行动办公室、企业、中央管理地勘单位、9 W7 b# T# s/ a0 ?1 g5 n, w
1 F& W* s3 |8 r8 u: R
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有关工作;
) A5 D) y" E6 T9 ^# }" ?& I
* ?" l* ]2 V2 ?! c5 n- Z$ x④负责组织开展典型示范,总结推广经验。
, b7 N3 p# M, `' C7 h* f- `+ p0 _6 g& D
办公室建立定期和不定期会议制度,定期会议每月召开一次,不定期会议根据工作进展和需要召开,议定事项由相关单位负责按照职能分工协调落实。
! u" }- P/ @% i- V
$ q& |9 I! g2 {7 e7 i- E2 X+ a (三)行动办公室相关处室及职责+ v# t( ]- Y! l" L
6 K Y6 b, k9 X5 }! v( X行动办公室下设七个处,分别为综合处、整装勘查处、油气处、矿业权协调指导处、科技处、老矿山处和境外处,专职负责行动实施日常工作。老矿山处和境外处除承担办公室日常管理职责外还赋有项目管理职责,分别设在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和基金管理中心。其他各处集中办公,各处人员和编制由部相关事业单位解决,受行动办公室统一领导。行动办公室及其下属各处主要负责行动实施过程中的统筹和协调工作,不替代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的职能。
9 `: I5 p3 k9 k( [" j
" C5 d& r0 e- j9 o1.综合处
& e5 `( ~# |& T$ d7 |& b( R
) |) T/ w# `! k) c: m1 v计划编制6人,设处长1人,副处长2人,人员和编制由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解决。其主要职责如下:
$ z. i. y" t3 |: X2 z- v: ]5 v1 c6 _
①负责行动办公室的公文运转等日常管理工作;0 Y3 x7 J* ?+ b$ Q% n- H2 P
, w: B+ @% V& w" a8 k5 p②负责组织编制行动半年成果报告和年度成果报告;7 }( h# h+ i, w5 M7 m
5 x3 F5 h, A4 K③负责组织开展找矿突破行动阶段性进展评估工作,编制阶段性5 H& a7 S6 K \# g; z
3 a/ c% H' E: U( I9 ?- k
(三年、五年、八年)成果报告;
* ]7 y8 `2 q; ~" T7 o! d: D& G) w% S1 _9 X" `/ n" `" U: Q
④负责组织开展典型示范和先进经验宣传推广,编制行动进展简报和重要进展专报,组织开展阶段性成果和重大成果的宣传报道活动。$ z/ P" }2 x6 L( A% I) w
# y, P, j" N/ N" x. ^ 2.整装勘查处
% |7 ]9 ]$ M: x% O, q+ z S9 k5 a" i1 D' ^$ Q( R
计划编制10人,设处长1人,副处长2人,人员和编制由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解决。其主要职责为:% z, n3 B( ]4 a ~1 k3 ]
5 \4 T( P. Y" f# k' a9 G
①负责组织各整装勘查区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方案;& c0 U6 H$ Q1 g. o- T5 a6 y
2 P' h' z; s M# V! s, _9 \* C②负责统筹协调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中央地勘基金等中央财政出资项目与省级财政出资项目;
& s ?1 P$ X2 d
% `, I: r6 H1 n7 N③负责组织地调局大区地调中心和省级行动办公室跟踪整装勘查区工作进展,负责年度成果汇总工作;% H4 H+ U8 |. E4 ^2 v
- S# ], @3 D9 t0 r; c! D
④负责组织地调局、基金中心和省级行动办公室开展整装勘查区动态评价,拟定整装勘查区调整方案;
6 n7 T$ A, b% G, s
# k5 H: K0 a; |, r% [⑤负责指导省级行动办公室和重点勘查区相关工作。
0 c+ B/ E. T( ?+ h( f! m! W3 K6 d4 T
3.油气处5 S9 n5 W5 B' N
3 `/ Q/ M# X4 L1 `% V
计划编制15人,设处长1人,副处长3人。人员和编制由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解决。其主要职责为:3 @0 e* o) }4 _( v! [- W
0 _) M) a8 d! L, d/ B①组织编制全国油气(含石油、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油页岩、油砂及天然气水合物,下同)基础地质、勘查开发、科研和“走出去”工作部署方案,发布指导意见;
6 X7 a* H+ L/ S) g! H' E2 U
! B; n1 B. G" N! W- i! J②统筹、协调、促进全国油气基础地质、勘查开发、科研和油气企业“走出去”工作,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及企业,落实整装勘查总体方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9 n1 x9 z+ L6 r8 X
' q6 ? E+ X2 [% S, S③围绕整装勘查总体方案,组织开展油气基础地质、勘查开发和科技成果交流,部署重大理论技术问题攻关;
3 G0 J2 X/ K I( J, R, w, Z+ X1 t7 Z. Y
0 h* C9 ?2 x* j④跟踪、汇总、分析油气整装勘查工作进展,编制进展情况和成果报告,研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3 x$ N1 {" |* z+ I- I7 k. S
& P: [ S I0 T o( K7 G+ a4.矿业权协调指导处; P; z( R7 B9 O& @7 a
) L; C3 Q$ m H/ \9 \4 a
计划编制10人,设处长1人,副处长2人,人员和编制由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解决。其主要职责为:
7 O4 ]' i4 v4 \
5 v# ?! i4 y( |. Z①负责指导各省(区、市)组织编制整装勘查区矿业权设置方案和矿业权整合工作;+ u O( G; }1 X5 q. _) s
* a* b! C$ R5 x+ J0 l②受部委托组织审查整装勘查区矿业权设置方案;6 i$ i+ T$ _6 w. r" `- d8 t
$ C* @2 i% a% k6 S' y6 G
③巡回督导矿业权设置方案落实情况,跟踪整装勘查区矿业权管理政策执行情况;
& a" r# F8 T5 Q6 a8 z# G3 t: X$ N" m9 h4 J, k% f# Z7 U+ Y
④研究提出整装勘查区矿业权管理政策调整建议。
+ T6 i k$ Q* n9 k7 s, t% G5 { m7 l+ I6 F% E
5.科技处
# ^" F9 k. b3 x
/ T# P6 n `2 v- V计划编制10人,设处长1人,副处长2人,人员和编制由地科院解决。其主要职责为:$ G# p2 U% Z8 t8 Q# ]% F2 \
( b7 e; Y; u* T9 \1 ?' G
①负责具体联系专家委员会,组织开展地质找矿重大地质理论和勘查技术方法研讨;( P5 W. N- j+ p8 x
: u/ ^, a# X# |( k②协调稳定一批科研人员长期开展整装勘查区科技攻关工作,开展找矿突破关键方法技术、矿产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方法的推广应用和培训;* \3 w4 I- N6 ^+ S" \
# |5 {, t& a$ ~2 F' N. K. Q: i③负责组织行业协会、地勘部门、科研机构等单位和专家对整装勘查区开展技术指导,跟踪整装勘查区科研工作进展,提出整装勘查区科技攻关重点方向建议。
- v- F$ \; D' g1 i9 R8 p+ i# t/ p, k0 y6 P( ^$ ~6 z
6.老矿山处
; }7 x5 e( T8 L% ~' c' d o" v( r
设在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其主要职责为: S3 R0 R( I# V, q1 ]( a, `
" U9 O: V) E" W3 R4 @
①负责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组织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 S: l* v; D. I# v
$ d" D7 z1 ^0 R4 V! m( p
②负责组织编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规划编制、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年度计划建议和预算建议;
2 u( V, d/ X n" q
$ [* r! A2 c, m, R③负责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的立项论证、实施监督、成果验收及有关技术管理工作,汇总工作进展情况及工作成效。! \: E) T5 i Q; {# L
& N' P, ?( G5 x7 }0 N3 x④执行办公室交办的其他老矿山找矿工作。
$ `; S# `- { K0 w4 I0 t2 x! S2 O0 ^0 z4 }, [) ^/ |! R$ \
7.境外处( b# f* O$ D% |5 g4 z: y
2 |6 F- u. {9 ?, a
设在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主要职责如下:% W, o( p% U+ o: g0 x0 R
# A$ f6 d# d6 k* [3 \
①负责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组织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 C1 } e+ w2 ^( G
* U( p' V& h- O1 w; C②组织汇总编制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半年报、年报和专报,开展境外矿产勘查开发形势分析;
@3 ?5 W( C) ~6 g* p# w8 H' b9 A9 W W' V; ~% {
③参与境外矿产勘查成果交流和信息发布相关工作;( W8 X' q9 O2 `/ T
9 x. g% F# {- R6 Q
④负责联系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归口管理单位,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对项目申报、审核论证、预算安排、项目实施和成果情况进行全面跟踪。
/ @: W( g) r+ X2 Z S5 W6 ?6 m7 {9 [) d. |2 G
(四)省级行动组织实施机构
3 R1 O* X) d* W- {% ^- ?+ B4 Z( o; H4 x
按行动的总体要求,各省(区、市)相应成立行动指挥部和办公室,负责本地区行动的领导和组织实施。- u1 V& R" C2 B% K( a7 S' c1 K
& v/ O* b! c9 a0 l1 U, R
1.省级指挥部主要职责
9 |/ [, }! P5 {. y j
8 r. F R4 c; M2 W% Y Y①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及本地区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有关精神和重大部署;
- Y. Z$ S' C: T U4 c4 B0 l- V2 k" U' Y/ I
②负责本地区行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对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决策;# Y: T" {: [& B9 @# E* K7 H! W
4 ^# o' J# Y& l③审定本地区行动方案,并报部备案。
7 _; O2 ^ g# _9 ]+ m2 V* C9 Q+ b: O8 W- z! k
2.省级办公室主要职责' F* l& L ]7 @: K# B2 A0 s( E
; J) V6 y* w2 T' z* g' @+ R4 A①负责省级指挥部的日常工作,落实国家和省级指挥部的决定;) e; e5 ^0 J7 ], w- Y/ ^
. k" Y( j3 N' w$ m" t
②组织初审本地区整装勘查区实施方案,督导整装勘查工作实施;/ z) C3 `' O( p$ b9 L
# v ~# g" n: I* }③负责协调行动涉及的有关资金投入、矿业权设置、矿业权整合;. O' E5 Y* ^) T& @5 w* K0 j
; Q" T: |3 U) z0 Y4 i
④负责落实行动组织实施办公经费和业务支撑。 i2 [. T2 u: k5 G! `% H
6 S! K7 ^+ _+ D' m5 O; U
3.整装勘查办公室. n8 |1 U. z- @8 C
, w# A {2 k/ K$ t) F, b {以整装勘查区为单元设立整装勘查办公室,受省级办公室领导,由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处室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主要0 A2 N3 E3 T: i( p6 E5 p
) I0 \7 c, r6 h2 _7 v( X& g9 Q
勘查单位技术负责人任技术总监。整装勘查区所在地市政府、参与整装勘查企业和地勘单位有关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办公室主要职责:
% _; t+ }) }; q1 N, \+ C0 c5 `6 l9 ?- J9 r" |
①负责协调各类资金的工作衔接,编制整装勘查实施方案和推进实施;
" s. R5 t5 R7 n; e& H H( q, z9 a2 s- m$ z, q& W$ G8 o) X
②负责建立区内地质资料共享机制,组织开展区内成果技术交流和工作部署研讨;6 S9 [# n( l' U$ O# J8 B( X' w' C1 h4 l
3 ^' Z# [% g4 \: _2 M③协调矿业权人、地勘队伍、地方政府和资源产地社区等各方利益,构建合作机制;( v* t- v4 b& g
) R. m& ^0 P; ]7 I④负责与工作区各级地方政府协调,做好勘查环境保障、水、电、路等相关服务工作。
/ X& z5 [" `9 [9 {' g
, Z4 g4 v4 e: T7 R! l) }) J' A整装勘查区按照本方案要求组建实施机构。
, f7 }" @- i; [4 ]1 R4 e" D( y! o G; [ B, R
+ n. y1 O, [7 a- W7 u* l6 M9 x% u* m' @* N: e8 U
% T5 {6 b4 }5 `. F" f- T j* s& P% I4 q
组织实施
; H- w1 r4 v8 _( J
, [, w9 n) X; J4 r为保障全国地质找矿“358”行动的组织实施,按照“统分结合、各负其责”的原则建立工作体系,在国土资源部统一领导下推进行动实施。
# t0 [$ |1 v+ z& d4 P) e( I
0 x: C5 j% V, r; V7 V% V- K一、“358”行动指挥部
7 F8 R8 Z7 _7 e2 e2 s! d9 F$ Y
. F. E3 }, V' F* \7 ?2 ~(一)主要职责+ a: E5 _: e3 r% V- J c2 {
/ A- Z: M: x" f, y
1.负责行动实施的统一领导和重大决策;
! Q* f" T1 b6 W8 R/ o! I
9 P% p) [1 k9 ]* I/ t 2.负责审定“358”行动总体方案。
4 Z" N7 ?$ u2 N, `( \; z
+ P% _" @, ~9 H: L! Z (二)人员组成
1 s& _6 F8 k3 K2 v4 t0 k7 M7 Q7 d* |+ S
指挥长:徐绍史
3 P. I% t9 d8 M9 l$ r _/ J! D8 O' f! h5 V9 p
副指挥长:汪民' C+ N: M: u, M
: H0 K, Q9 t p+ s8 d4 I
成员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调控司、规划司、财务司、
' l( C1 _- E/ ^8 t9 k6 f
- d' T- R" T( ?8 J8 X勘查司、开发司、储量司、科技合作司、基金中心
* f' l( v' }/ ]% U1 l% e! ^. B$ }+ _/ \1 ~( x; N
二、“358”行动项目办公室
0 i, f/ j( t% b \2 \
8 l6 H$ F8 s3 a(一)主要职责:“358”行动指挥部办公室作为指挥部决策行机构,具体负责行动组织实施。下设协调组和缓多拨太组,其职责分别如下:
& L) B6 A; r2 l2 k
2 ?: T/ N$ _+ h: ]; S7 E9 c- g* E4 ]6 x1.协调组) y+ P- M/ e5 J2 s8 O$ u
Y0 o7 U* E4 n" ?8 H- V6 o& B3 m(1)协调落实中央财政出资的各类地质勘查项目年度计划,审定年度各专项项目计划;
( g$ @# r1 ]! y% P
3 |* F' H. V% f7 X2 E7 x( l(2)协调重大项目组织实施、矿业权设置和外部环境保障;) }, ]; W% x3 \% I. T! M0 o
3 E. W: m5 t* E; n5 I/ K3 B(3)负责与行业协会、地勘部门、科研院校的联系和协调。- G$ b5 L6 h4 A: R
7 E& }0 Z$ X8 N: d$ r
2.技术组
k' `/ x5 L! n: O. i
4 J8 `8 n! H7 R/ ?- L(1)组织编制年度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各整装勘查区成果目标责任,拟定勘查工作部署调整方案;
: {' \* _2 U9 }+ a9 o0 Q2 W) N2 J+ M1 \; d v4 z5 x- y
(2)跟踪各整装勘查区工作进展,组织开展重大疑难理论和技术问题研讨攻关:' n# K) ~- e$ k( v! Z
3 k. x7 {/ {" W* n6 ^- F, c(3)组织编制行动半年成果报告和年度成果报告,开展每两年一次的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评估,编制阶段性成果报告;! Y' v8 j& l" [
% A/ L" G9 z9 q$ y. @8 T R(4)组织开展典型示范和先进经验宣传推广,编制行动进展简报和重要进展专报,组织阶段性成果和重大成果的宣传报道活动。
, o& ]# d+ N4 W' r! v! O; W/ p& t, h" w/ B9 i+ M+ S
(二)人员组成
3 f R9 p* z1 a3 F3 x+ R( [; P2 h Q
% v- d3 J0 X1 y2 F/ e& W主任:汪民副部长
0 i* C$ {+ ?+ I1 _; Q& `2 J8 D2 e/ |$ @
副主任:彭齐鸣、地调局有关负责同志
, C. J- M* X1 T0 Z/ u# C* z) x2 T& q$ ? f- G$ |
总工程师:7 d* A4 ~3 Y* |; g. @% p9 z) d
2 e& J9 l/ P1 L; t7 [1 F1 d成 员:地调局、基金中心和相关司局负责人" G3 t+ Y2 j6 a* D" S: c3 F; R+ n
. h2 i, v i7 C0 L0 |( z7 T2 K* B* \
协调组组长:
6 w+ z* ^6 t+ |5 w: _5 b9 t: m. c( ~
协调组由部机关相关司局、地调局和基金中心有关负责
/ M$ O2 X) T+ X
# h q8 Z7 B$ Y e同志参加,每半个月召开一次会议,议定事项按照各单位职
, d0 E) d A! s' q
" p/ C) v; A: s. @. x# C( ~责分工由相关单位负责协调落实。/ D7 v7 q+ N$ e7 Q! o' h$ A
, j- ?3 e' d$ e, \7 m
技术组组长:- P! s7 U9 }3 U+ z) {& h* }
m9 `# Y9 [4 O" x \技术组为常设机构,成员由专职技术人员组成,设在地7 {1 X% W. p) f& C
! c3 g! x; H ^# d- Z, J4 b7 W5 g0 w
调局发展研究中心。7 g8 b8 m# w* L- R4 O5 `
0 ]8 t; \, B: w1 Z# Y1 w三、省级项目办公室1 q' ~& E9 r9 H( Y9 A" w. f' m
5 ]% C+ I5 ~7 S% u; R6 [ r5 Q- k以省(区、市)为单元成立省级项目办,负责本省(区、市)辖区内整装勘查区的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人员由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整装勘查区所在地县市政府和地调局大区中心组成,共同审定各整装勘查区实施方案和年度项目计划,协调统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出资项目安排。
0 d2 ^; X: j4 y( C# K V; I( s
0 X' H! P( N' v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和出让计划,探矿权整合、新设探矿权出让以及区内互利合作平台建设,确定整装勘查区主导投资企业和牵头勘查单位。所在地县市政府主要负责配合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探矿权整合、新设探矿权出让以及区内互利合作平台建设;协调外部工作环境,包括与社区协调、原有采矿权人和探矿权人协调以及勘查工作中所必须的水、电、路等配套保障条件的协调;监督区内探矿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开展勘查工作。: g/ J4 [0 I! m5 {1 N6 A
& \9 G4 }8 q% _" R
地调局大区中心主要负责整装勘查区勘查工作统一部署,开展区内技术和成果交流,组织专家跟踪工作进展和巡回指导,提出勘查工作调整方案建议。* R5 Y" ?9 s: M- h
6 ^( x/ G0 Q6 W$ [! i2 d6 M& g% J
: K1 t; t9 ?. Q3 W, S6 z4 |
保障措施
5 J' ?3 O9 o+ r; M+ d$ J+ C9 G6 R% `
一、明确财政资金定位
* @9 j2 g4 v$ l7 z8 F% _. B" X0 t5 f. t! L
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主要用于开展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重点成矿区带矿产远景调查,重点加强区域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调查,极少量事关地质找矿的重大地质矿产问题可以做延伸攻关。
$ g! Z/ Q' X/ L+ N7 q
+ j; ^+ a1 j6 J9 B( t地质勘查基金主要发挥政策调控和降低勘查风险的作用,主要用于找矿潜力大且社会资金投入意愿不强的矿产勘查,同时根据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调控需要开展相应勘查工作。地质勘查基金优先支持重点矿种、重点成矿区带地质找矿工作。8 y" h* Y7 N% ?7 J+ {
$ U. i3 _, n2 C) P {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地质S-作的资金应当优先保障地质找矿工作的投入,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不断提高。/ M q3 m0 c; |. ?( T! T& ~
; L# ^) s! N: M: ~
二、完善探矿权管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6 ]7 ]3 Q5 T2 Y: R+ f
' o$ J9 f& u+ |
全面清理列入“358”行动勘查区内已有探矿权,加强整合,规范转让。鼓励原探矿权人按照整装勘查和重点勘查实施方案的统一要求开展勘查工作,加大投资,收益自g。资金实力不足的,可以采取与地质勘查基金或其他投资人合作的方式继续投入勘查,也可以依法转让探矿权。勘查程度高于统一要求的勘查区块,要纳入实施方案统筹考虑,推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圈而不探的予以依法清退。4 L- t& X8 V; g
7 a' L8 T; Y0 `( {8 M4 d
未设探矿权的区域,按照矿业权设置方案和出让计划,探矿权竞争性出让时,综合考虑勘查方案合理性、勘查作业能力、资金能力、业绩和资信等要素,建立公开规范的社会资金引入制度,将社会投入作为最主要的资金引入到风险勘查。同时向实行探采一体化的地勘单位倾斜,对已经转制为企业或积极推行企业化改革的国有地勘单位,优先配置部分探矿权。鼓励国有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组建勘查企业,优势互补,走探采一体化道路。
6 `! N+ @2 q4 h% E {
( Z8 Z' Q2 l n区别高风险和低风险勘查矿种,完善申请在先与竞争性出让制度,把握财政出资勘查不与市场争利原则,理顺统一管理和分级审批职责。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矿业权市场,规范一级出让市场,显化二级市场。
6 }* ~6 k* F M. ]: O( F8 _/ b, B) b' s
三、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实现多方共赢
# K7 z2 q! [* q, t0 B* s# L6 e+ w& U# ^4 f4 Y; h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享受地质找矿成果收益和承担找矿风险,切实保护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 h+ c. ^" s* F
* c& y7 l9 j. p3 Q8 l1 M0 I* r
国家财政资金单独投资的项目,完成勘查工作后注销探矿权,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法向社会公开出让探矿权。社会资金与地质勘查基金合作勘查取得的成果,通过合同约定各方权益,合作方可优先受让地质勘查基金转让的探矿权。
4 o1 Y& J* l, U- y$ k! m) D
- k( [0 x+ o# C国有地勘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以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折股参与整装勘查,通过勘查形成大中型矿产地的,按照项目合同约定分享地质勘查成果的权益。探索建立对承担国家出资勘查项目并形成大中型矿产地的地勘单位的奖励机制,并对有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奖励。2 B5 v. b; r' d( V# _; @$ s
7 _4 T/ C- p6 E' @' e0 M四、加强勘查质量监管,完善标准规范2 g/ d9 ~/ \# |% a3 e/ H' X
@3 C! O( e" u+ L6 O5 x建立完善勘查方案审查和合同管理制度,严格审查实施方案,督促履行合同,依法查处圈而不探、非法转让等行为。执行勘查区块面积缩减制度。建立国家财政出资项目情况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探索建立注册地质师制度,强化地质勘查个人执业法律责任,明确对其签署的地质报告终生负责。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学会作用,促进行业自律,构建个人与单位共同负责的地质工作质量保障体系。
9 M9 N5 c. |2 J3 V( @' w
3 a9 D$ R- C7 j2 G1 @. n& x在全面清理地质勘查的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深化推进标准规范的“立、改、废”工作,提高地质找矿工作效率,重点清理完善制约地质找矿进展的技术规范标准。# o( g2 O- a Y3 u0 Q! i
4 A; d; d# i' n0 Q* | ~五、加强科技创新,加快人才培养0 B+ s3 U! `" S
B4 L4 ]% b5 P* g i$ e) n
打造科技平台,组织企业、地勘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围绕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开展联合科技攻关,提高地质找矿工作科技含量。不断创新地质成矿理论、深化对重要成矿区带成矿规律、控矿条件的认识,密切结合具体勘查工作,指导勘查工作部署。加强矿产资源勘查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的自主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强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提高资源勘查开发效益。
% y3 n0 `$ o/ K" [/ `; z* i& w& {/ }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建设、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研究基地建设与整装勘查工作紧密结合,培养高校优秀人才,提高地勘单位业务能力,在地质找矿实践中造就领军人才。
+ n, o- G4 U7 L1 g, S8 u, m! y7 b) ~9 w( k" h+ S! \) g( T& u
$ A5 d# d8 c6 t2 {0 T
- f J( U0 H0 Y6 C4 I$ x. n- c& m4 b“358”找矿计划矿业权管理保障措施
0 h I- k" V! ~! z; @1 a- H
* Z% j* ]) W @* q; u* [; D" i2 r一、编制并实施矿业权设置方案
! Z# x8 q& f$ \& K2 M! b6 U7 P) H$ r" s/ l5 W$ s% ]8 s& Z
对“358找矿计划”划定的整装勘查区,由省厅组织对现有矿业权进行清理,提出过期矿业权清单,经“矿业权实地核查,项目办审核,报部统一向社会公告后注销。在此基础上,省厅组织编制整装勘查区矿业权设置方案,报部批准后实施。
- F1 ~0 O; s2 P" j( q; u7 b1 p- y9 I
二、已有矿业权的整合及规范
8 m/ P8 h/ `, ~( b: F5 F. u" m3 _; }7 f& }5 K3 v
已有矿业权布局不合理的,推进整合。根据地质条件和成矿特征,以及整装勘查的需要,由省厅会同地调局提出矿业权整合方案。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原矿业权人就整合事项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署协议,明确利益分配、转让或合作方式等具体内容。对于签署整合协议的矿业权,部及省厅及时为其办理矿业权转让、换证等相关手续。为保障“358’’目标,在整装勘查区矿业权整合和换证工作中,可开设“快速通道”,特事特办。暂不具备整合条件的,对其勘查工作进行规范。已有矿业权的矿业权人不愿意按照整合方案进行整合的,需按照整装勘查方案的统一部署加大投入,加快勘查;资金能力不足的,可以弓I入大企业或与地勘基金合作进行勘查,利益共享;既不合作又达不到整装勘查要求的,依法不予延续。& o! @( _2 _, u% W( _7 l8 s
% G! S9 g! o% N9 w7 A) E& b7 z三、矿业权空白区的矿业权出让
L9 O, P3 `# r6 g1 u& ~/ L( {0 r' [
整装勘查区内的矿业权空白区,未达到1:5万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程度的,由国家出资开展区域性调查,提高工作程度;达到1:5万地质矿产调查的,原则上实行竞争性出让,引入社会资金进行勘查,鼓励探采一体,以及技术和资本有机结合。
( B. O0 r/ x; |# x0 y: F
& |0 @% @+ j, H' D( I对于已有矿山周边及深部的探矿权申请,属于高风险矿产,符合有关要求的,优先出让探矿权;属于低风险矿产的,经批准以协议方式出让矿业权。对于铁、铜、铝等国家紧缺矿产,实施矿业权出让审批的q陕速通道”,优先安排其审批发证工作。
( }! j/ k) U& q& E; |9 Z9 u+ X* J- L0 L: m) p$ @
四、开展矿业权管理综合改革试点# J( r/ @2 ]8 @, ?
8 O- c" F$ P1 ?. |: L. p* }5 U5 s
优选部分整装勘查区开展矿业权管理综合改革试点。一是严格转让条件,提高探矿权转让和再次转让的门槛,转让必须完成普查以上工作程度;再次转让必须持有探矿权满2年,且提高一个勘查阶段。二是实施合同管理,明确探矿权人的勘查投入及勘查工作,及其违约责任;以合同条款的方式提高矿业权使用费和最低勘查投入标准。三是对探采一体化地勘单位给予矿业权配置上的倾斜,对具备勘查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的优先配置矿业权,促进地勘单位改革。
/ p' e# i. P2 {/ x: @! L9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