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矿井水来源 1.地下水及老窿水涌入坑道;
2.采矿工艺用水、废水;
3.废石堆渗滤水,地表降水通过裂隙、土壤及松散岩层或其他与井巷相联的通道流入井下或露天矿场;
4.由进入井巷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水。
二、矿井水污染状况 (一)氰化物
黄金生产过程中,外排含氰化物的废水通过各种渠道下渗流入矿坑,在氰化工艺中投加了大量氰化物,其外排含氰贫液,黄金冶炼中的含氰化物污染物。
氰化物有剧毒。人一次误服0.1g左右的氰化钠或氰化钾就会死亡。敏感的人甚至用0.06g便可致死。当水体中游离氰(CN-)含量到0.3—0.5m g/L时,可使鱼致死。
(二)酸碱及无机盐
矿山排水中的酸是由硫化物氧化作用产生的,无论是地下或露天开采,酸形成的机制都是相同的。
⒈在干燥条件下:
FeS2+302=FeSO4+SO2
⒉在潮湿情况下。
2FeS2+2H2O+7O2=2FeSO4+2H2SO4
4FeSO4+2H2SO4+O2=2Fe2(SO4)3+2H2O
Fe2(SO4)3+6H2O=Fe(OH)3+3H2SO4
硫酸铁与硫化铁反应,进一步促进氧化,加速了酸的形成,特别是硫化矿床。其反应如下:
Fe2(SO4)3+FeS2=3FeSO4+2S
2S+3O2+2H2O=2H2SO4
在常温下,在没有细菌参与的条件下,上述反应是缓慢的。而在氧化铁杆菌和氧化铁硫杆菌的参与作用下,在多雨潮湿的夏季,其反应是非常迅速的。产生的酸继续与其他成分发生反应生成各种盐,其中主要是硫酸盐。矿山排水带至河流中的酸是酸性盐的水解产物。
强碱性水在矿山排水中是不多的。在处理酸性水时,用碱中和过量,则可能出现碱性矿山水。
(三)各种盆金属污染
重金属主要指汞、镉、铅、铬、砷以及毒性显著的锌、铜、钻、镍、锡等,而最引人注意的是汞、砷、镉、铬等。重金属分布于自然界,都有各自的本底含量。
在“三废”排放中,采矿、选冶作业是释放重金属的最主要的污染源。在水体中,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而只能进行各种形态间的转化、分散、富染,也就是金属通过沉淀、络合、螯合、吸附、氧化等过程进行迁移。
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特点是:
⒈水中有微量金属即可产生毒性效应。一般重金属产生毒性的浓度范围为1-10 m g/L,毒性较强的汞、镉产生毒性的浓度范围在。0.01-0.001 mg/L以上。
⒉有些重金属在微生物作用下,会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化合物,如汞的甲基化作用。
⒊生物从环境中摄取重金属,可以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级富集,使在较高级生物体中成千、成万倍的富集起来,然后通过食物进入人体某些器官中积蓄起来,造成慢性中毒,最终导致影响人体正常生活。
(四)悬浮物的污染
矿山水中悬浮物含量很高。固体悬浮物高的矿井水会损坏排水设备,淤泥水会淤塞河道,引起洪水泛滥。还有有机物污染、油类污染、放射性污染、热污染、水的浊度污染等。
黄金矿山的矿井水主要是含重金属的废水和悬浮物含量很高的污水。
三、矿井水污染处理 一般采取“防”、“治”、“管”相结合的方法,严格控制废水排放,是控制和减少矿井水污染的积极措施。
矿井水处理设施可位于地表,也可在井下,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矿井水处理方法有机械法(不加药剂处理)、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加药剂处理)、电化学法、生物法、石灰中和法等。
(一)酸性矿井水处理
⒈在级式充气塔中曝气,水平沉淀池中澄清;
⒉石灰法,在级式混合油中曝气,凝聚并沉淀;
⒊在立式混合器中加石灰混合均匀后,在絮凝器中加凝聚剂,于沉淀池中澄清。
(二)分离矿井水中的悬浮物
⒈重力沉降分离法 自由沉降,絮凝沉淀,重力沉淀。
⒉过滤法 使废水通过过滤介质,则悬浮物被阻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