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剥榴辉岩是一种细粒,致密,淡绿或淡粉色的,富钙,硅不饱和岩石。它大多是在蛇纹岩化过程中由基性岩被交代而形成(Coleman,1977;O’Hanley,1992)。早在1963年,Coleman就总结了异剥榴辉岩与蛇纹岩成因上的特殊伴生关系,并认为异剥榴辉岩是蛇纹岩化的副产品(Coleman, 1963)。 首先,异剥榴辉岩只见报道于蛇纹岩化的橄榄岩中,从未在未蛇纹岩化的新鲜橄榄岩或其他岩石中出现。 其次,母岩化学成份的差异对异剥榴辉岩化过程中形成的岩石化学成分影响不大(Schandl et al.,1989,2001;O’Hanley,1996)。 异剥榴辉岩主要是由诸如水石榴石,符山石,绿帘石族矿物,透辉石等富钙硅酸岩组成,有时还有金云母、葡萄石和绿纤石等矿物。它们在蛇绿岩岩体中表现为被交代的岩脉或岩墙。它们也出现在蛇纹岩及其围岩的接触交代边界带中。
异剥钙榴岩化是超基性岩在蛇纹岩化过程中,产生的富含Ca和Mg的流体对包裹在其中的铁镁质岩石或其他岩石进行交代的过程。它大多是在蛇纹岩化过程中由基性岩被Ca交代形成。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的异剥钙榴岩多形成于洋底变质作用环境。然而也有经历高温高压变质作用的变质异剥钙榴岩,新近在乌拉尔南部发现的异剥钙榴岩中含有硬柱石分解后留下的假象,其经历的峰值温压条件为520~540℃/1.8~2.1GPa(Schulte B,et al.,2002)。
橄榄岩中的单斜辉石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Ca,而蛇纹石晶体结构中无法吸收Ca。因此Ca就在与蛇纹石化有关的流体中积累到过饱和,与基性岩发生反应。在异剥钙榴岩化过程中,钙长石被钠长石和其他诸如斜黝帘石,水石榴石和透辉石等矿物所替代。
易剥钙榴岩是富Ca,贫Si的岩石,由不同组分的Ca或Ca-Mg硅酸盐矿物组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