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煤地质总局勘查技术体系获重大突破 ( l" G& Y! s$ f% e" v
7 j* t0 G; N; l
2010-01-20 来源: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网站 . b1 X$ o6 m, ^* }
中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与技术新体系科学发展专项基金项目被评为2009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一等奖5 x# z4 | j) y( N9 p% G6 f
近日,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牵头,多家科研机构参与,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与技术新体系科技发展专项基金项目被评为2009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一等奖。
& W4 L) y! d4 h0 C* R( y" W" g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但煤田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大规模开发,在勘查技术大大发展的今天,原有的勘查理论技术已滞后于当今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中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与技术新体系科学发展专项基金项目正是在中国煤炭地质勘查开发难度加大局面下提出的,是以航空重力、大深度电磁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勘查技术,力求突出加强矿产勘查技术的研发,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复杂地质条件、特殊地貌景观的从航空、地面到地下的综合勘查理论和技术新体系。
- U: R$ L' x; l; a) ^2004年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呈报的《我国煤炭资源勘查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建议》作出“加快煤炭资源勘查工作” 的重要批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历经五年努力研究,并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山东科技大学等单位合作,提出以“一个创新思路、两大支撑理论、五大关键技术、一套标准规范、一批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与技术新体系。即:一个新思路,是集煤炭勘查、矿井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以煤为主、煤层气、与之有一定生产关系的洁净新能源及共、伴生矿产资源勘查为一体的“煤炭地质综合勘查”;两大支撑理论是立足于聚煤规律研究和构造控煤作用研究取得的突出进展;五大关键技术是煤炭资源遥感技术、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快速钻探技术、煤炭资源勘查信息化技术和煤矿区环境遥感监测与治理技术;一套标准规范和一批知识产权是以历史为依据,立足当代中国特色煤炭勘查实际需要修改编制而成。$ u. K5 [: H0 Q6 ], e, P9 o
该项目包括《煤炭地质勘查新技术研究》、《煤矿安全地质勘查和评价技术》、《煤炭资源地震精细高效探测技术研究》《煤层气定向钻井技术研究》、《高原高寒永冻层地区绳索取芯钻探技术研究》、《煤炭资源遥感调查评价与矿区环境遥感监测系统研究》、《中国南方贫煤省区煤炭赋存情况与开发能力研究》、《青海煤炭地质勘查与矿业资源开发研究》、《煤炭地质资源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等研究课题,集方法、技术、理论研究于一体,研究内容涉及领域广泛、综合性强,涵盖了从煤炭资源勘查→采前建设→开采→采后治理的多个方面,广泛应用了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国当代特色的煤炭资源综合勘查理论与技术新体系,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中国煤炭地质勘查工作思路和找矿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使我国煤炭地质勘查理论和技术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 A- ?( j5 }8 ~该项目集20多个重点研究课题组成,研究报告50余万字”,在勘探理念上突破了传统,形成了集煤炭勘查、矿井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以煤为主、煤层气、与之有一定成生关系的洁净新能源及共、伴生矿产资源勘查为一体的“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新思路,并在聚煤规律研究和构造控煤作用研究取得突出进展,为当代煤炭资源综合勘查技术体系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特别是五大关键技术既是中国煤炭地质半个多世纪以勘查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更是当代国内外先进勘查技术的集成和适合中国特色的发展,项目研究创新的先进煤炭资源遥感技术、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快速钻探技术、煤炭资源勘查信息化技术和煤矿区环境遥感监测与治理技术既是各自独立的关键技术,又是一个为配合的综合技术体系
% T$ r* B# t5 m# [目前,项目研究成果已经推广应用到全国100多个地质勘查项目中,为煤矿建设提供了详细、完整、准确的地质资料的煤炭资源信息数据,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国家13个大型煤炭基地和45个重点矿区的煤炭地质与资源勘查工作提供了地质保障。据统计,2006年以来,仅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项目依托工程共探明煤炭资源量1000多亿吨。其中,新发现煤炭资源150多亿吨,经济效益巨大。
! q5 f) f& T8 Z. A
7 I) S- K. P1 B1 ?' e7 {
4 b1 t0 l2 C9 T2 \% T5 M- X
) F6 S6 g8 C6 M
" g. b% j& I; B8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