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2950|回复: 1
收起左侧

[资料] “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遥感科学与技术中期检查报告

[复制链接]

197

主题

2万

铜板

28

好友

地信贵宾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960
发表于 2010-1-20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遥感科学与技术中期检查报告

一、子项目建设情况
(一)子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和主要建设内容的完成情况及年度计划执行情况
在全面完成“211工程”一期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按照教育部“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计划工作的指导方针,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争取新的跨越式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摄影测量与遥感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以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为主干,以相关学科为依托,汇聚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求真务实,将遥感科学与技术建成一流学科。
1.第一期子项目拟定的建设目标与任务包括:
(1)    “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申报。
(2)    机载POS遥感系统的前期建设准备。
(3)    空间信息网络化环境理论研究与基础条件建设。
(4)    实验及科研设备、设施的补充及运行维护。
(5)    学术梯队与人才培养基地的进一步改善。
2.为配合目标的实现,拟定的主要建设内容有:
(1)学科建设方面
    地学空间信息配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机载POS遥感系统及其在航空遥感中的应用。
    遥感成像机理与全定量反演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    极地遥感应用研究。
    多维动态空间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
    空间信息网络化存取技术基础研究。
    视频影像三维重建技术。
    移动测图系统。
    利用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进行影像目标的识别与自动分类研究。
    遥感在防灾减灾、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    数码城市、数字流域、数字企业与数字文化遗产技术研究。
    虚拟现实与三维可视化。
(2) 研究基地建设方面
    进一步完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    建成以遥感学科本科教育为主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的基地。
    建立数字流域研究中心。
    建立数字摄影测量与计算机可视研究中心。
(3)学术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    择优选派学术骨干出国进修、留学,积极组织和参加相关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    建立三级学术梯队。
    邀请1—3名国际知名科学家来校讲学。
    优化现有教师队伍的学位结构。
    吸引5—10人次国外优秀学者讲学和进行有关的科研活动。
根据上述建设内容,我们在已有的重点学科建设成就基础上,集中优势,加大人财力的投入力度,优化人才结构,突出重点,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取得了多项成果。
(二)“十五”以来的主要建设成绩
本次完成的主要建设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包括:
1.学科建设方面
(1)“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申报和专家论证工作已经完成,并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上报。
(2)申报的“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新专业获国家教育部批准,现已招生两届学生。同时,结合武汉大学申请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本科教育各环节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3)联合中国科学院测地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震所等单位申报成立“武汉地球空间信息国家实验室”,已由国家科技部组织专家考察完毕。
(4)机载POS项目已经完成,通过与合作单位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在遥感技术研究、航空遥感应用等方面正在深化研究内容和拓展应用范围。
(5)通过购置遥感成像光谱仪,在遥感成像机理与全定量反演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相应的成果已经在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和部分城市建设中得到应用。
(6)配合我国极地考察活动的开展,在极地遥感应用研究方面正在深化已有的研究成果,期望为我国的极地研究和开发利用作出贡献。
(7)在多维动态空间信息系统、虚拟现实与三维可视化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方面,两年来完成了以下主要工作:
    购置可视化软硬件,为海量空间信息的存储和处理提供基础条件。
    拟购置低空数据采集系统,为数据的实时获取和快速应用提供高精度数据来源。现已完成采集系统(低空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招标工作,近期将完成系统的采购和安装。
    开展了空间数据的三维重建研究,并取得了很大成绩,视频影像三维重建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在三维要素的提取、几何配准、纹理特征快速获取以及模型构建等方面的成果已经达到实用。
(8)空间信息网络化存取技术基础研究
结合学校千兆网改造工程,在空间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根据学科的特征,重点在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大成绩。主要有:
    拟建设能连接学科点覆盖范围内的各单位的计算机及专业设备,建  成一个高性能计算机网络和空间数据存储网络,为空间数据的快速传输、存储、处理、应用及服务提供基础平台,为科研、教学提供资源共享平台和学术交流窗口。目前正在组织网络化环境的招标工作,近期将完成方案的论证工作,预计年底将完成本项目的建设。
    围绕空间信息网络化环境建设,在无线网络技术与GIS、网格计算技术与GIS、移动测图系统、空间信息并行化存储与处理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前沿研究工作。其中,无线GIS理论研究已经得到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    开展了空间元数据的研究。并承担了国家水利部下达的《全国水利地理空间元数据标准》(行业标准)的组织和编写工作。
(9)在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技术方面,研究了多源遥感影像像素级融合技术、纹理影像特征提取与纹理影像分类、基于BP神经网络的融合分类与分类融合等。
(10)在遥感应用研究方面,承担了多项具有角大影响的科研和开发任务,例如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委托的全国性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生产任务、黄河水利委员会委托的基于遥感技术的黄河冰凌监测任务等。
2.研究基地建设方面
基地建设方面,主要完成了以下任务:
(1)进一步完善了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完成了虚拟现实系统的建设,并已获验收通过,现已作为研究平台推动数码城市、数字企业与数字文化遗产等的相关研究工作。
(2)构建了以遥感学科本科教育为主以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改善了学生实习环境,新建了100平方米的实验机房。鉴于国家经济建设对遥感科学与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本科专业的课程安排、师资力量配备等方面,始终面向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趋势,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业培养和办学模式。
(3)成立武汉大学数字流域研究中心,建立以数字工程技术与应用开发研究基地。
(4)成立了数字摄影测量与可视化研究中心,建立以数字摄影测量、计算机可视化、以及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为重点方向的研究基地。
3.学术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1)“十五”期间,张祖勋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冯文灏教授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客座教授、香港大学叶嘉安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德仁院士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2)先后选派近10名学术骨干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特区等发达地区进修和留学。同时为了加强双语教学,还选派了十余名教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进修英语。
(3)积极组织和参加相关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两年来,先后主持了多次国内外学术研讨会,主要的有:
    2004年CEOS快速响应信息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04年东南极国际GIS研讨会。
    2003年亚洲GIS大会。
    基于GIS的中国极地考察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研讨会。
    全国海洋空间信息技术发展高级研讨会。
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学术研讨会。
    数字城市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
    2003数字媒体与数字城市学术会议
此外,先后约有40余位师生参加各种国际性学术会议。
(4)建立三级学术梯队
为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水平,建立了三级学术梯队,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一级队伍,主要把握学术方向,使得学术方向始终与国际前沿保持一致,确保了学科建设的先进性;以中青年博士生导师、教授和副教授组成的二级梯队,构成了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和创新研究群体;以年轻教师为生力军的三级梯队构成了活跃的研究群体,确保了学科发展的后备力量。在建立三级学术梯队的同时,对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学位结构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为了提高人才质量、稳定学术队伍,积极鼓励和支持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已有50%的年轻教师(40岁以下)拥有博士学位。
(5)邀请国际知名科学家和学者来校讲学
在2003年武汉大学以“宏扬学术”的110周年校庆宗旨下,我们积极组织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先后邀请了10多名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等国家同领域国际知名人士和学者来华讲学,活跃了学术氛围,促进了学术交叉,也开阔了师生的视野。
4.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和奖励
(1)科研奖励
    数字地表模型的多维动态构模研究,获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多维动态空间数据模型与方法,获2003年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    自主版权国产GIS基础软件吉奥之星的研制与工程应用,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基于J2EE的Web GIS平台软件GeoSurf,获2003年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    RS与GIS的实用一体化微机系统,获2001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Radarsat数据的应用研究,获2001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获2003年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
    基于测角仪器的联机工业测量的系统性研究与应用,获2003年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    全实时配电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自适应集成技术与实现,获2003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GIS自适应集成技术在系统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 获2003年测绘科技进步三等奖。
(2)教材与专著
    《当代地理信息技术》, 科学出版社, 2004
    《数码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    《数字高程模型(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    《ARC/INFO应用与开发技术(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    《雷达影像干涉测量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    《数字图像处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    《遥感原理与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
    《地图扫描影像自动识别技术》,中国地图出版社,2003
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测量框架》,科学出版社,2003
    《ARCVIEW GIS应用与开发技术》,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    《误差处理与可靠性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    《从影像到数字地球》,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001
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科学出版社,2001
    《迈进信息化》,武汉出版社,2003
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    《地图代数》,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    《地理信息系统》,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    《雷达干涉测量 - 原理与信号处理基础》,测绘出版社,2003
    《土地信息系统》,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三)预期效益和可能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在本项目的建设后期,我们将继续本着统筹规划、认真落实、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的方针,力争在遥感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应用五个环节的高度集成方面下大力气,在先进设施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投入更多的精力。同时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力度,力争在重点建设的相关研究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走到世界前列。并希望通过不懈努力实现:
1、争取“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申报成功。
2、争取“武汉地球空间信息国家实验室”申报成功。
3、造就和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遥感科学家和高级技术专家。
4、加强课程建设和双语教学环节,编(著)一批适合遥感学科发展的高水平书籍。
5、进一步加强国内外遥感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二、项目管理情况
(一) 项目管理及运行机制改革情况
本项目改采项目负责人制进行管理,所有建设项目的立项、审定和实施均由负责人或其委托人结合学院的学科建设总目标联合研究决定。
(二)项目信息报送及档案管理工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意信息报送和档案管理工作。每个子内容建设的中间环节均有详细的档案记载,包括立项、招投标书、合同书、设备采购、验收报告等。
(三)项目计划执行成效分析
项目的实施过程也是改善环境、深化研究的过程。从项目实施的几年看,与学科建设配套的相关方面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和改进,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优化师资结构、改善科教环境、强化特色意识、跟踪国际前沿、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达到了预期目的。我们将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力争全面实现“遥感科学与技术”子项目的总体建设目标。

三、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所需要的部分先进设备因主要从国外进口,受到的限制因素较多,一定程度上延迟了部分项目的正常建设。
一些大型项目的建设(例如机载激光三维测量系统)因一次性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及时启动,从而对项目的整体进展和学科的顺利建设造成影响。

0

主题

1

铜板

0

好友

技术员

Rank: 3Rank: 3

积分
0
发表于 2010-4-15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先,谢谢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