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地台,“青岛——海阳”断块凸起的Ⅴ级构造单元的南部。自太古代~元古代以来一直处在一个长期、缓慢、稳定的上升隆起状态,缺失华北型地层沉积。自中生代燕山晚期以来,区域性构造活动强烈,发生大规模、区域性酸性岩浆侵入,形成稳固的花岗岩岩基,以深成相似斑状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为主要组成岩石。随后受华夏式构造体系影响,形成NE向为主的压扭性断裂构造。其后,酸性~中基性岩浆沿岩基内薄弱面入侵,形成煌斑岩、细晶岩和辉绿岩等浅成相岩脉,与花岗岩岩基组成复合岩体,形成充填型构造。它们之间虽然岩性不同,但属于同源异相的岩浆岩类硬质岩石,是坚硬稳固的地质体,一般无后期沉积夹层、溶洞等不良地质作用。
在漫长的地壳抬升、风化、剥蚀、夷平作用的反复改造下,使燕山晚期稳固的花岗岩体,以岩基形式分布于地表或地下一定深度内,并在长期风化作用下形成了一定厚度的风化带,其上沉积了厚度不一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
二、区域地质构造
青岛地区断裂构造比较发育,褶皱构造不发育,区域性构造迹线主要为NE~NNE向断裂,根据断裂带的活动历史、结构面力学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可划分为二个构造体系,即区域东西向构造带和华夏式构造。
华夏式构造体系主要由五条主要断裂组成,它们对青岛市区地形、地貌,第四系沉积及基岩的稳定性起到重要的控制性作用,自西向东断裂名称为:营上断裂、即墨断裂、夏庄~沧口断裂、劈石口~浮山所断裂、王哥庄~山东头断裂。上述五条断裂,走向多为NE40°~50°,倾向不一,倾角70~85°,具局部反向倾斜的特点,结构面力学性质以压性~压扭性为主,五条断裂的平面展布大致具等间距性,派生构造发育。
沧口断裂是区域上华夏式Ⅰ级构造朱吴-店集大断裂向西南方向延伸的部分,是青岛花岗岩岩基的西北边界,属于Ⅴ级构造单元的分界线,控制了青岛花岗岩岩基的展布。受其控制在花岗岩岩基中发育有与其近于平行的次一级的劈石口~浮山所断裂、王哥庄-山东头断裂。它们均属于沧口断裂的派生构造,切割地壳的深度和规模相对较小。
王哥庄~山东头断裂,北起王哥庄,南至山东头,全长约30km,走向N40°~45°E,倾向北西,倾角80°,断裂带宽度几米~几十米。根据青岛市地震监测资料:2003~2004年,在王哥庄地区曾发生过数次震级小于5级的弱震,对上述地震的研究有关部门正在进行中。
劈石口-浮山所断裂,自三标山经崂山至浮山所,全长28km,断裂带走向N40°~50°E,倾向北西,倾角80°,断裂带宽度几米~几十米。勘察场区距该断裂约一公里以外。(详见附件2“青岛市区构造地质图”)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历史地震活动情况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上断裂均为非全新活动断裂,不影响区域的稳定性,但其对场地岩体构造特征及工程性状影响显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