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5-27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消费者购买珠宝的5大误区
误区1:盲目追求高净度、高色度的钻石
王小姐节约了大半年,省下2800元,想要买一颗钻石美一下,于是满市场转遍,只能买到一粒0.10ct左右的钻石,虽然色度白,净度VVS,可这0.10ct的钻石看起来真的非常小,一点也不显眼。
2800元为什么只能买到如此小的钻石?究其原因,郭清宏对记者说,这是大商场一味追求高净度、高色度造成的结果。他解释说,目前大商场中的金铺,不难发现净度是VVS、VS;色度是白、优白的钻石首饰好找,而SI、P及浅黄白的钻石首饰难找,必然有一部分人无法购得自己心仪的首饰。
评价一颗钻石的品级是由切工(cut)、颜色(colour)、净度(clarity)、克拉重量(carat)4个方面构成的,简称“4C”分级,在评的过程中还会有所侧重,综合评分第一才算优胜。郭清宏介绍说,而这“4C”中最重要的是切工,因为只有在标准切割的情况下,才能使一粒钻石的内在美尽显出来,一颗未经切割的钻石跟普通的石子无甚两样,同时这“4C”也只有切工是人为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同样是2800元,郭清宏建议如果改变一下选择方法,将净度放在SI上,颜色不用太白,切工好一点的,可能就可以购得一粒闪闪发光的0.16ct的钻石了,这样也不至于看起来太校
误区2:对“钻石”的歧意理解
由于习惯势力的影响,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南非钻”、“苏联钻”、“水钻”、“火钻”、“奥地利钻”、“莫桑钻”等等,使消费者搞不清如何选择,还以为都是钻石,只是产地不同或某些性质有些微变化而已。
郭清宏对记者说,这种理解是对钻石的歧意理解,按照国家标准规定,钻石就是指自然界产出的能作为宝石用的金刚石,意味着就是天然钻石,同时无须在钻石前加“天然”二字,而其他任何仿钻品,合成品等不可单独使用“钻石”二字,同时地名、生产方法等不能参与定名。合成钻石虽然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与钻石完全相同,但其内部杂质是不同的,也可以将二者区别开来,而合成钻石一定要在“钻石”前面加上“合成”二字。
在购买时向商家索取了钻石的鉴定或分级证书,就可以放心了,如果还没有,你可以要求商家出具鉴定证书以后才购买。
误区3:忽视对珠宝玉石的标识
珠宝玉石相对其他产品来说是价值较高的,所以商家更有责任将其标识做好,要真实地、规范地将产品的名称,性质告诉消费者。但现实中,有的商家未做任何标识,还有的商家在做标识时过于随意,将饰品名称随便填写,如“戒指”写成“介子”,“吊坠”写成“吊咀”等等,郭清宏说,这都是不合适的。是什么产品就标什么产品,将低档的充高档的不行,将高档充低档也同样不行。因为衡量珠宝的真假的唯一途径是所买卖的珠宝与所标明的名称是否相符,相符则为真,不符则为假。
郭清宏给消费者支招时不忘给自己的工作做宣传:“现在市场上见到的钻石首饰有90%的已配有广东省珠宝检测站这样权威的检测部门的证书,证书上的鉴定结果是钻石的,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如还有疑问,可携带首饰和证书到我检测站做免费复检。像前一段,有个消费者购买18K金耳环2日后,发现耳环的耳针断在针扣里。经检测后发现:耳环的耳针太细导致其断开,为质量问题。结果,按照《广东省珠宝首饰消费争议解决办法》中的规定,消费者选择换货,换了同等价位的其他款式首饰,争议圆满解决。”
误区4:“真色真玉”与“漂白注胶翡翠”
在许多城市,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玉器店铺贴着“拆迁”的告示,挂着花花绿绿、写着“二折”、“三折”的小条幅。问卖者,是不是“坚嘢”?卖者往往回答“保证真色真玉”。过了一些时候,有机会去检测部门鉴定,被告知买到的是假货,还不相信。问:“是不是真色真玉?”得到的回答是:“确实是真色真玉,但确实不是翡翠。”
这是怎么回事呢?郭清宏解释说,玉是一个统称,是自然界产出的美丽、耐久、稀少的矿物集合体的总称。世界上玉石品种有几十种之多,我们常见的翡翠只是其中的一种,也是最为贵重的品种之一。还有很多品种的玉是不太值钱的。卖者所说的所谓“真色真玉”往往是一些岫玉、独山玉或是经过漂白注胶处理的翡翠。它的原料确实是天然形成的翡翠:因为一部分的翡翠不是很漂亮,而市面上好看的翡翠又特别的昂贵,于是有人使用高科技的手段,将这些不漂亮的翡翠处理干净,加进一些高分子化合物,使其在外貌上近似于高档翡翠。这样处理的翡翠在价格上比天然高档翡翠便宜80%以上。
有些消费者以为只有“染色”才是假货,不知道还有其他的处理方法,于是很容易被“真色真玉”这样的承诺欺骗了。郭清宏提醒消费者,购买珠宝一定要多一个心眼,不要被一些花言巧语所蒙蔽。
误区5:旅游地购物便宜
近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人的腰包也鼓了,于是刮起了“旅游风”,到外地旅游,一则是领略自然风景、不同的风土人情,二则也少不了争购一些地方特产。而普通的地方特产大都不贵,对旅游地产生不了太大的经济效益,物品太大不好携带,也影响销售,于是有人盯上了珠宝这类体积孝价值高的特产。
郭清宏介绍说,在这种思维下,产宝石的地方大打宝石牌,不产宝石的地方也编造有关宝石的神话故事宣传他们当地有特色的宝石。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一批批旅游者被旅游公司带到了“宝石馆”、“宝石交易所”、“珠宝生产厂”,去参观选购他们所谓的“地方特产”。在导游和导购小姐如簧般的巧言煽动下,游客们纷纷解囊大买特产。
在旅游地购买的珠宝首饰,来广东省珠宝玉石及贵金属检测中心送检测的有95%以上是受骗的。
这种受骗有几种情形:第一种:买到的是假货,买的时候卖家信誓旦旦告诉你这是祖母绿戒指,回来检测后是绿色玻璃;告诉你是18K项链,回来一测是镀金项链。第二种是花大价钱买到的是便宜货,一些游客听信导游的话,以为到了宝石的产地一定会便宜,其实这是个误区。珠宝是全世界流通的商品,它的交易已完全全球化了,正常情况下全世界各地的价格不会相差太大的,而旅游商店因为有高额回扣的影响,其标价往往比一般的商店卖贵一倍以上,因此常常碰到一些消费者在国外花数千元甚至万元买到国内1000元便能买到的珠宝。像这些在旅游地购买上当受骗的麻烦在于,这些消费者知道上当了,却往往无法得到应有的赔偿,因为旅游地索赔本身就跨地区,操作较复杂,时间也较长。而有的地方一般去了一趟,不太会再去第二趟,这也给索赔之路增加了不便。其三,因为明知道自己是在干骗人的勾当,一些旅游商店在购物发票上往往将所购之物写得很模糊,介绍你买的告诉你说是18K项链,发票上则只简单地写上“项链”,18K这一关键的词语则“技术性”地省略了。而一些国外的旅游商店则欺负你不懂英文,告诉你是祖母绿,发票上却用英文写着“玻璃仿祖母绿”,回头发觉买到假货了,他却指着发票说“我当时就告诉你是玻璃了1叫人打碎了牙齿往肚里吞,有苦说不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