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类执业资格考试带出的试题“市场”,加上境外机构对我国政治、军事、科技活动的窥探,使得近年来的泄密类渎职案件呈高发态势。记者昨日从西城检察院的一份调研中发现,科研人员和单位已成为主要泄密源。2008年至2010年,西城检察院共立案侦查渎职犯罪案件13件,泄密案件7件。其中,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5件,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案2件。5 m0 v5 H7 @3 ?5 k: a, x0 ~2 T' ], M
+ n( L/ a3 N, Z( D; g/ P2 z 一张试卷获利百万
- Z$ P) E, k& }9 ~) @
0 o' d+ Q% i; i4 t# i; m 在西城检察院办理的李某、杨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中,湖北省某市人事局一名干部与人合谋,利用提取国家一级建造师考试试卷的职务便利,私拆试卷复印后卖给不法分子龙某,从中获利100万元。随后,龙某又将考题卖给李某、杨某。李、杨二人以函授教学的形式将考题卖给下属分校,并通过开设辅导班将考题泄露给考生,从中获利20余万元。最终,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
9 K! z- @9 G) g3 K* S7 U1 [. N( O( L6 w" e! H2 c& _6 ^3 H
有需求,就有市场。一些考生为了个人的发展投机取巧,千方百计接近出题人,四处打探考题,一些不法分子见有利可图,开始不择手段。尤其是一些考前辅导班,以高通过率为诱饵招揽学员,买题、窃题,然后转手高价卖题,从中牟取非法利益。据检察官介绍,各类考试试题已经成为了主要泄密内容。9 }5 W! V* i+ x3 D
) r0 \. f, N9 A* z 科研人员大意泄密
, i& h# [) i' l- `- B+ _+ P, R
* u- {+ I9 E) ~( J 在一起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案中,犯罪嫌疑人董某是中科院某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他多次违反保密规定,在个人计算机上存储、处理涉密信息并连接互联网,结果被境外间谍情报机构植入特种木马后受到远程控制,对方从该计算机内窃取文件资料3161份,其中机密级国家秘密8份,秘密级国家秘密15份。/ L A/ `& e6 l% z% I" O0 P9 |* L
, {- d! J" B, C: s: S$ M 检察官表示,境外间谍组织、情报机构大多利用网络攻击窃取信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攻击手段越来越工具化和智能化,黑客利用网络进行窃密的手段更是层出不穷,造成大量信息泄露、丢失,对国家党政机关和军队的一些重要部门以及涉密单位的信息安全威胁巨大。
8 p1 C; a' \" q
: _' b& H4 o7 i; s e- r 泄密造成考试停考
7 e. I8 O4 E: z0 U
& K# z! }. I D4 U2 T2 f2 v 检察官发现,在这些泄密案中,涉案人员往往都签订了保密协议,相关保密法学习和保密培训教育也是有记录可查。仍然发生泄密的根本原因就是思想上的放松懈怠、侥幸心理以及保密工作疏忽。3 k* a/ J6 k1 v
. {$ y7 V( D" G) Q* J4 ^" d
被告人孟某所在单位负责每年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试题开发、组卷和审卷工作。2003年,孟某因工作关系结识了某医学院教授王某某,王某某以给孟某之妻在论文发表、业务进修等方面提供便利为由,请求孟某向其提供执业医师考题。孟某分别在2005年、2006年、2007年医学考试前夕,从单位的涉密计算机中将当年考题整理出标准答案并用U盘复制后交给某医学院教授王某某,后者再以考前辅导的形式将试题泄露给考生,造成重大泄密事件。导致原定于2007年9月进行的医学考试停考,给国家造成700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和重大政治影响。
- d! s9 K: w2 z
. o f1 l& k R# D" ~ 事实上,孟某与王某某并没有金钱上的交易,孟某这样做除有利益上的交换外,也是为了显示自己有能力、能办事。直至王某某被抓时,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本报记者孙莹
! L4 n8 N4 {7 x- z; L+ ?" ?6 E! @! C! F, x- a. t0 ~
通讯员马鲁原 刘珣5 o5 t r. o* {' k" o2 ?4 o* I u' g3 j( W2 [
' C9 c* f+ e/ ~4 P7 a
北京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