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专题报告会在局机关十三楼会议室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应我局邀请,作了我国矿产资源的形势和对策的报告。报告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供需状况,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进行了预测。唐全国局长主持了报告会,王建平副局长出席报告会。
陈毓川指出,我国矿产资源需求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大宗矿产品供需缺口不断加大,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资源、人口与经济发展不匹配,资源制约是经济发展的长期瓶颈。我国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发现很多找矿线索,西部地区的地质工作程度比较低,东部地区成矿带找盲矿潜力大,一些老矿山深部和外围尚有较大的找矿前景。大多数矿产只要加强勘查,到2020年已有储量可以满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但部分大宗支柱性矿产,如:石油、富铁等,必须充分利用国外资源,我国的优势矿产,如:稀土、钨、钼等矿产应加强勘查,保持优势,为国际市场需求做出贡献。
陈毓川指出,为保持我国矿产资源持续供应,需要实施三项战略。一是持续找矿、部署开拓新矿产资源领域战略;二是公平合理、科学地配置全球矿产资源战略;三是合理、节约、循环利用矿产资源和保护矿山环境战略。面对我国矿产资源严峻的形势,需采取十项对策。一是切实加强基础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二是持续加强矿产勘查工作,增加投入,扩大规模;三是充分利用我国短缺的国外矿产资源,到国外勘查、开发;四是实施战略矿产资源储备;五是合理、节约、循环利用矿产资源;六是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七是强化矿产资源领域地质科学理论与勘查技术研究开发;八是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九是加强矿业市场的培育、建设与管理;十是切实加强对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领导,加快国家地质队伍的建设和地质人才培养。
陈毓川强调,当前国土资源系统开展的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对加强地质找矿改革发展是大好的机遇。地勘单位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好的意见和建议提供给国土资源部,促进地质工作兴旺发达,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陈毓川所作的报告,主题鲜明,站位高远,论述精深,学术性、指导性很强,听后很受教育和启发。局总工、局机关处室(部门)负责人,局属驻郑单位领导干部共120余人听取了报告。
来源:河南省地矿局记者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