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秦岭造山带以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复杂的地质演化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而成为地质科学研究的焦点,科学家已经基本清楚了其大地构造格局和地质演化轮廓,共识其在印支期(三叠纪:251~199.6 Ma)彻底实现了由海盆向大陆造山带的转变.但是,盆山转变的过程细节、洋盆闭合的时间、三叠纪大地构造属性以及相关的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研究薄弱,认识分歧较多.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产资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三叠纪的秦岭恰似现今地中海,并存着洋陆俯冲和陆陆碰撞,并逐渐由洋陆俯冲转变为陆陆碰撞体制;秦岭古特提斯洋于230~200 Ma期间自东向西拉链式缝合,扬子陆块与华北-秦岭联合大陆之间的碰撞造山作用接踵而至;三叠纪的秦岭构造背景并非单一的陆陆碰撞,更非过去认为的造山后或碰撞后.秦岭印支期岩浆作用强烈,形成了埃达克岩、钙碱性花岗岩、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碱性岩、疑似奥长环斑花岗岩、碳酸岩等多种岩浆岩;它们自勉略缝合带向北显示分带性,依次是:阳山-*脂坝过铝质S型或改造型花岗岩带、南秦岭高镁埃达克质的钙碱性花岗岩带、北秦岭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带、华北克拉通南缘碱性岩-碳酸岩带;印支期岩浆作用的复杂性、多样性、空间分带性和成分极性等特点无法用陆陆碰撞或碰撞后构造体制来解释,而应是勉略洋板块向北俯冲的结果.秦岭印支期成矿作用长期被忽视,但最近已发现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印支期矿床类型有碳酸岩脉型、造山型和斑岩型钼矿床,卡林型-类卡林型、造山型和斑岩-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造山型银多金属矿床,表明在洋陆俯冲向陆陆碰撞转变体制的成矿作用强烈、成矿类型多样,印支期矿床的找矿潜力较大.作者: | 陈衍景 CHEN Yan-Jing | 作者单位: |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 期 刊: | 中国地质 ISTICPKU | Journal: | GEOLOGY IN CHINA | 年,卷(期): | 2010, 37(4) | 分类号: | P534.51 P61 | 关键词: | 秦岭造山带 古特提斯洋 岩浆岩 矿床 洋陆俯冲 大陆碰撞 | 机标分类号: | P61 P54 | 机标关键词: | 秦岭造山带 印支期 构造背景 岩浆活动 成矿作用 tectonic setting Qinling Orogen China 钙碱性花岗岩 陆陆碰撞 碰撞造山作用 岩浆作用 三叠纪 花岗岩带 角砾岩型金矿床 高钾钙碱性 碳酸岩 矿产资源 地质演化 华北克拉通南缘 | 基金项目: | 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