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几年来,地勘单位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条件下,在开拓地质市场领域、融入市场承担项目、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地勘单位在市场上多以“打工者”的状态出现——劳务输出,挣钱走人。这种以赚取劳务费和技术服务费为目的、不具备市场主动权和话语权的短期行为,受市场形势左右十分强烈,也是一种初级的市场谋生手段。 随着国家对地质事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后,地勘单位发展思路日益清晰;各种资金不断涌入地质找矿领域,地勘单位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地质矿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有利的内外部环境中,地勘单位应不满足于原有的占领市场,而应主动融入市场,引导市场。
$ ~3 r" b! v3 z! U 事实上,在根据不同业务、项目和产业,探索建立相应的发展体制和机制,努力适应市场发展上,一些地勘单位已迈出了积极步伐。如河南省地矿局先后与一些大型矿企签订“订单找矿”协议,约定找矿目标,确定双方权益,进入合作勘探和开发。信阳千鹅冲钼矿勘查和新疆东戈壁钼矿勘查工作,用不到2年的时间完成了过去6到8年才能完成的勘查任务,就是这方面一个成功的事例。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使得勘查和资本强强联合,不仅实现了地质找矿的快速突破、快速评价,而且使地勘单位获取了矿业权的转让利益,从而在今后的矿产开发中享有股份,获得长久的利益分配。这种方式是地勘单位真正融入市场的表现。
; z# S7 `* P9 E. F3 L8 \ 笔者认为,真正最能带动地勘单位发展的是,用市场的眼光审视地质找矿和地质服务工作,以市场的方式引导地方政府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是确立地勘单位实现企业化经营目标的重要保证。
9 g# J9 m( V) d, N 当前,地质工作已渗透到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地质工作要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发挥地学支撑作用,增强项目运作能力,引导地方开展不同类型的地质工作。
. {* F% M2 G8 G! V3 Q* l 例如,以矿业开发为主的区域,针对本地区已查明的大宗难利用矿产,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技术装备,形成难利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体系;对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区域,引导地方开展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对一些区域重点城市,开展城市地质问题现状发展趋势研究、重点城市垃圾堆放场地对环境污染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城市地学数据库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对一些平原城市,开展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区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研究、地下水水质与污染评价研究等。以旅游为主的城市,引导当地进行地质公园的策划。
0 {2 Z5 L* C- ?4 O 总之,市场意识不强,是地勘单位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自我生存能力的症结之一,需要尽快加以改进。当前,地勘单位应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地方政府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
% V( s. Y. \$ n+ b2 V 周强9 w6 m, [! ?0 ^: N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