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洲际矿业网(2011年5月7日)
% t3 Z8 x3 C* ?4 ?- B 矿业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当其受到侵犯或者危害时,可以采取法律规定和各种措施加以保护。这就引出了侵犯矿业权行为的民事责任问题。矿业权作为物权由法律而设立,也就使矿业权产生了对抗一切义务人、排除侵害的效力。义务人违反法律规定,对矿业权任何一项权利内容的侵犯,都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v0 a4 R6 J% N1 U 按民法通则的规定,民事责任分为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和侵权的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117条规定,“侵占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不能返还财产的,应当折价赔偿。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林损失的,侵害人并应当赔偿损失”。本条规定中的“财产”,应理解为“财产和权利”。很显然,侵害采矿权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属于侵权民事责任范畴。) i9 A5 o- R0 i2 b! N" {
对财产权的民法保护,是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来进行的,即财产权人的财产遭受到侵害,如遭受到侵占、损坏以及因此而遭到其他重大损失的,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保护。这就是民法通则上所谓的“公力救济”。6 r6 u/ M+ ~6 }. q8 p
对矿业权的民法保护,理所当然适用前述内容。只不过,按照矿产资源法第39条、第45条的规定,义务人若以非法进入他人区范围采矿方式侵害采矿权时,应由地质矿产行政管理机关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并规定了相应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V u d& s2 ?) ~0 O" l
从这个规定来看,侵害采矿权的民事责任是由地质矿产行政机关采取处理的。但是,我们认为,矿产资源法的这个规定不能排除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物上请求权之诉”或“损坏赔偿请求权之诉”,也不能排除受害人可以直接请求侵害人为一定的行为,如停止违法开采,返还违法采出的矿产品,或者赔偿损失。
6 A+ Y5 C+ o' Y3 p+ [+ _ 修改后的刑法对采矿权的刑法保护也作了相应的规定。
9 u/ H6 x+ O1 @' a& ~! r
4 h' M) q: q! O3 G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