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洲际矿业网(2011年5月4日)
$ U3 _2 {+ }$ ]5 a3 b9 Y* { 对地方政府来说,矿产资源整合无疑是一场攻坚战。平顺县的铁矿资源整合尽管已经到了刺刀见红的“收官”阶段,可该县县长吴小华显得十分淡定。; R1 A0 S& {2 P# O" C+ y
今年才刚刚40出头,从基层一步步走上县级主要领导岗位的吴小华,之所以能在风云突变、矛盾错杂的资源整合大战中从容淡定,不仅与他多年在基层工作积淀起的丰富实践经验有关,但更多的是源于他的自信和理性。& h" A' |% H; f0 W! g& h, S) O; w
“铁矿资源整合既要严格遵照国家政策,又要兼顾多方的利益,同时还要阳光操作、科学公正,真正让资源整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有如此科学而又清晰的整合思路,吴小华自然充满了自信。( B( H& z. l Y" x
“散”“乱”不是科学发展
, ^# L1 J$ }0 J4 i 平顺县位于太行山南端,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这里矿藏富足,种类繁多,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就有铁、硅、大理石、石膏、磷、铝、钾、铜、银、水晶等20多种。其中硅矿储量最大,达26亿吨之巨,且品位高。+ z6 P3 m6 U: n9 E [
丰富的矿产资源在拉动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诱发了矿产资源秩序混乱、生态环境惨遭破坏的负面效应。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有水快流”政策的影响下,这里的铁矿资源一下子成了“香饽饽”,铁矿山企业如同雨过春笋般“冒”了出来。缺乏开采规划、“先上车后买票”直接导致的是铁矿山企业无序开采现象严重,私采乱挖活动泛滥成灾。
' h) M" x2 D5 X% h# \ “当时到处都是小铁矿,最多时候达到100多个,非法开采活动十分严重。”自该县国土资源局成立就担任党组书记、局长的常林山,对彼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整治铁矿开采秩序。经过几年的整治,到2007年底,铁矿有证矿山个数锐减到42个(包括8个探矿权),铁矿秩序初步走上了规范之路。; i4 \2 L( }% p; G; k% ` n+ N
尽管如此,该县铁矿“小”、“散”、“乱”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由此而造成的矿山生产规模小、集约节约程度低、破坏浪费资源等顽疾饱受诟病,严重制约了矿业经济的发展。
* |, k3 n7 a7 Y1 U “这样的开采方式不是科学安全的开采,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抓住国家整合矿产资源的契机,加大对铁矿等非煤矿山的整合力度,促其做大做强,转型发展!”吴小华的此番表态,既表明了政府对资源整合工作的明确态度,又进一步坚定和增强了国土资源等职能部门资源整合的决心。& r' H+ y/ t- B# }$ b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县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打响。- x! \9 r/ u+ _3 y, u. Y) Z. N
" r" K3 n$ Z; |9 C# f&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