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2297|回复: 1
收起左侧

[资料] 矿产资源配置该向谁倾斜

[复制链接]

296

主题

3740

铜板

50

好友

地信学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471

斑竹勋章

发表于 2010-1-11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持:吴启华
整理:吴启华
记录:谭红梅
正方:孙磊、王新生、孙宇浩等
反方:张立、李晓娜、王宏坤、赵京燕、张伟楠等
评委:王家华、王东海、焦鸣
  主持人: 有句话叫,“得资源者得天下”。然而,矿产资源的配置有其特殊性,这源于矿产资源的特殊性。矿产资源多埋藏在地下,看不见摸不着。要想勘探开采,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包括资金、技术、经验等等,现实操作起来更是复杂多变。现在存在一种争论,即“矿产资源配置到底该向谁倾斜”。国有企业认为自己过去对国家的贡献大,应该向它倾斜;民营企业也不示弱,认为自己市场化最彻底,应该得到扶持。本报记者对此也各执一词,形成两个阵营。现在我们组织一场辩论会,把这个问题好好辩一辩。各方要摆事实、讲道理,最终统一认识。需要指出的是,两方记者阐述的一些观点,可能也是业界争议不休的问题,相信读者们也会关心,这叫“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下面请正反两方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
  正方: 我觉得矿产资源配置应该向国有大型企业倾斜。矿产资源不同于别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具有稀缺性。从国家的战略层面和国情来考虑,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虽然有些矿产在世界上排名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人均拥有量还是非常有限的。国有大型企业在技术和规模上有优势,并且具有长远战略眼光。因此,从宏观的角度来考虑,矿产资源配置应该向国有大型企业倾斜。
  反方: 矿产资源配置应该向民营企业倾斜。目前,我国民营矿山企业力量不断壮大,竞争力日益显现,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民营企业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现在民营企业在办证时难度大,这就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倾斜,消除偏见。总体来讲,与国有大型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尚处于成长阶段,国家应该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照顾和扶持。
  正方: 我觉得,大部分的民营矿业企业都是规模较小的,而且追求短期利益的心态比较急切。
  反方: 虽然国有经济实力强,但改革开放30年来,非公有制企业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民营经济与市场经济兼容性大。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企业从资金、技术方面都有大幅提高。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大型企业也有资金基础,为什么就没有发展起来?实际还是个机制问题。如果民营企业得不到扶持的话,它怎么“走出去”?这个市场环境还不是很公正,像中石油、中石化都有国家补贴,民营企业谁来补贴?但是人家依然发展得很好。
  正方: 你们说的概念太泛化了。矿产资源是一种战略资源,你能全放开让民营企业去采吗?就是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考虑,也不可能让所有的企业都去开采。
  实事求是地说,民营矿山企业大部分都是小企业,不少民营企业奉行的是“有水快流”。比如,有的大煤田按计划能开100年,结果到最后只有30年的“寿命”。这是因为好多小的民营企业造成了开发秩序的混乱,浪费了矿产资源。山西阳城县的煤矿企业为什么没有民营企业?因为政府提高了准入门槛,资质不够的根本无法进入,从而遏制了资源的乱挖滥采现象。
  反方: 民营企业未必像正方所说的全都是目光短浅,只注重短期利益。由于是用自己的资金注册的企业,因而民营企业家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愿望会更加强烈,愿景更加明晰。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些由于管理粗放而倒闭的国有企业也很多,民营企业由于注重长远利益而得到发展壮大的也不在少数。矿业界著名的紫金集团,因为其拥有先进的生产力和管理方式,已发展成为国际大型企业,其生产提炼出的万足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好多国有企业所不能比拟的。还有许多全球性的民营企业或控股企业,因为其注重可持续发展,已发展成为拥有先进生产力的知名大型企业。从另一方面来说,民营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有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吸纳社会劳动力比国有企业的比例大得多。而且作为民营企业,不仅没有为国家增加负担,还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承担了较多的社会责任。因此,政府在考虑矿产资源的配置时,应着重考虑代表先进生产力、拥有先进技术的民营企业。□
  正方:你们总是在偷换概念。不能单单从市场经济公平、公正这个角度来考虑。我国的军工业为什么不放开?黄金开采为什么不放开?稀土开采为什么不放开?因为这些都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国家必须从宏观上来调控。
  我们讲的是大型国有企业,代表的是先进生产力,他们的社会责任心比较强,是国家工业的脊梁。比如,现在的金融危机形势下,大型国有企业就纷纷提出“不减薪、不裁员”的理念,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矿产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是一种稀缺性资源。
  反方:我们说的不是一些小的民营企业。比如,广西灌阳的民营企业就有一套先进的选矿理论。有的民营企业的技术还是很先进的,藏龙卧虎。
  正方:这是一个反面教材。正是因为好多企业的乱挖滥采,才造成了灌阳地区矿业秩序混乱的局面。小矿企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很多是追求短期利益。你们一直在歪曲这个概念,总是从扶持民营经济来考虑。土地可以循环利用,粮食收割了还可以长,工业废品也可以回收,但是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必须有一个长远的战略考虑。像美国就有矿产品储备制度,国家矿产储备基地有25类80种,可以连续使用3个月。还有日本,他们的矿产储备制度也是非常完善的。日本很早就从中国进口矿产资源,然后进行储备。最典型的是稀土矿。本来稀土是稀缺资源,但由于我国许多个体业主一哄而上,搞得出口价格很低。这些民营企业安全成本、技术成本、资源成本低,压低了价格,弄得稀缺资源卖了个土价钱。现在对国有企业的看法有一些误区。总认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实际上现在的国有企业不少改制了,成为股份制企业,并不是如你们所说的竞争不过民营企业。虽然民营企业有很多优势,但到国外收购矿产资源的,还是中铝集团、五矿集团这些国有企业。
  反方:这恰恰证明了国家现在对国有企业支持多,对民营企业支持少,同是市场主体,不平等。我们讲,国家政策一定要对民营大中型企业有一些倾斜。因为有一部分民营企业还是比较好的,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大家都认为破坏环境好像都是民营企业所为,其实国有企业也有。不应该只看到民营企业落后的东西,资源配置更应该多向民营企业倾斜。如果民营企业有问题,国家可以加强引导嘛。要端正对民营企业的认识态度,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
  矿产资源是采一点少一点,但国家加强战略资源储备跟资源配置向谁倾斜有什么关系呢?无疑一些战略资源需要国家掌控,但国家允许开发的资源可以向民营倾斜。一些国有企业都“走出去”了,你还不让民营企业参与进来?
  正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搞活经济,国家曾经提出了“有水快流”的口号,但经过30年改革开放之后,反思一下,这个政策是有问题的,一些小企业见利就上,造成矿业秩序混乱。已经尝到苦头了。
  反方:鼓励发展经济时,就允许民营企业都可以上;现在经济发展了,就不鼓励民营经济参与了吗?
  在前面的发言中,对方辩友提到民营企业都是追求短期利益的,这是一种误解。民营企业不等于社会游资,不是投机炒矿的 代表。当前很多大中型民营企业都有自己的长期发展计划和技术力量,谋求着更大更深远的发展。
  评委:今天双方都陈述了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好几轮的激辩。双方基本上都把自己的观点表述清楚了,也做了相应的论证。
  这个思辩形式很好,结合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适时选取一个相关案例组织思辩很有意义。道理越辩越明嘛。这反映了记者们的思考,虽然观点各异,有的观点也有商榷的必要,但毕竟真实地反映了业界一些同志的看法。
我们认为有几个问题需要更加深入思考。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这个特性大家都找到了,但是大家没有找到中国的矿产资源特性。中国的矿产资源赋存特点是贫矿多、伴生矿多,小矿多。这种状况跟国外的不一样。所以不能简单说向大型企业倾斜。比如,一些鸡窝矿,就适合小矿来开采。但是从总的方向来说,是要向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企业倾斜。这里面不能分大小,该小就得小,该大就得大。要考虑因地制宜,叫做“大矿大开,小矿小开”,这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如果说把大型矿产地切割成几块开发,这样就有问题。美国是以一个地质单元来设置矿权的,大的地质单元由大型企业去开,小的地质单元由小型企业去开。我们历史上犯的错误是把大矿分成几块,变成了大矿小开。但是小矿小开也并不代表让落后生产力去开,不能像有的地方背着背篓去开矿。小矿也得有科学的开采方案,要有先进技术,这就是先进生产力。所以“大”并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小”也并不代表落后生产力。
  在探矿权上,谁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总体来说,当然是拥有先进技术和诸多地质资料的国有地勘单位。近几年,民营地勘单位发展也很快,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房地产公司等企业占有了不少探矿权,以炒矿权作为盈利目标,而地勘单位沦为“打工仔”,这种现象也是不正常的,所以要设置必要的门槛,真正让先进生产力发挥作用,这样才能找到大矿、富矿。
  刚才大家辩论的是所有制的问题,客观来说,现在国有企业占有绝大部分矿权,因为历史上国有企业是矿产开发的主力军,技术、资金力量比较雄厚。什么叫倾斜?从原则上来说,只认国有企业不认民营企业是不对的,国务院出台的“非公36条”政策很明确,国有企业管理不善该倒闭也要倒闭。但是如果它是先进生产力,现阶段它承担了很多的社会责任,这时候的倾斜,就要考虑这个因素。倾斜的概念要搞清楚,“大”和“强”的关系要搞清楚,同时要把国情考虑进去。
  现在有个问题值得思考,叫国进民退。中央曾下过文件,在竞争性行业应采取“国退民进”的方针,因为历史经验证明,国家支持的某些企业反而产生了低效率,因为过多的倾斜使它有安全感,缺乏竞争力,所以效率低下。但现在的国有企业已有很大的改观,股份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所以对国有企业的看法也要“与时俱进”。国家要掌控的特殊资源,为了宏观调控的需要,在现阶段有必要掌握在大型国有企业手中。但从长远看,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拥有先进生产力的民营企业也一定会介入。美国的军工产品很多是民营企业生产的,但是国家要掌控它。像我国石油三巨头,有些经济学家说,为什么资源都集中在它们手上?为什么要搞垄断?其实要在国际市场上去打拼,为了国家利益,不提高集中度怎么行?因为在国际市场上轻量级拳手和重量级拳手是没法打的。
  今天的辩论仅仅是个开头,以后对这个问题还可以深入讨论。总的原则应该是,矿产资源配置应向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市场主体倾斜,当然这个问题很复杂,关键是,谁是先进生产力的市场主体?标准是什么?□
发表于 2012-11-8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貌似不错的样子哦 。,,。嘻嘻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