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永颉同心 于 2011-5-3 12:22 编辑
宝石名称 | 颜色 | 透明度 | 光泽 | 晶系及光性 | 偏光性 | 多色性 | 折光率 | 双折 | 密度g/cm3 | 摩氏 | 断口/解理 | 紫外 | 其它特征 | 射率 | 硬度 | 荧光 | 赤铁矿 | 钢灰色 | 不透明 | 金属光泽 | 三方晶系 | 集合体 | | 2.940-3.220 | 0.28 | +0.08 | 5+6 | 参差状 | | 条痕及断口表面通常为红褐色,无磁性至中等磁性 | Hematitie | 黑色 | 一轴(–) | (-0.07) | 5.2 | | | | | -0.25 | 合成碳硅石 | 浅黄 | 透明 | 金刚光泽 | 六方晶系 | 非均质体 | 二色性弱 | 2.648-2.691 | 0.043 | 3.22±0.02 | 9.25 | 参差状 | | 金属球状,极小白点状包体呈线状分布,重影明显,强色散0.104 | Synthetic | 灰黄 | 一轴(+) | Moissanite | 灰绿 | | | 无色 | | 金刚石 | 无色 | 透明 | 金刚光泽 | 等轴晶系 | 均质体 | | 2.417 | | +0.01 | 10 | 台阶状裂面 | 无至强 | 热导率高,腰围可见原始天然晶面或平面状解理,刻面棱锋利,无透视效应,棱角状包体,阶梯状或多片状裂隙絮状物棉绺,中等色散0.044 | Diamond | 浅黄色 | 不透明 | 3.52 | 四组中等解理 | | 彩色等 | | -0.01 | | 人造钛酸锶 | 无色 | 透明 | 玻璃光泽 | 等轴晶系 | 均质体 | | 2.409 | | +0.02 | 5月6日 | 贝壳状 | | 一般无瑕,可含有气泡,有抛光痕,磨园或园化棱角,强色散0.190 | Strontium titianate | 绿色 | 亚金刚光泽 | 5.13 | | | | -0.02 | 乌刚石(针铁矿) | 棕褐色 | 不透明 | 亚金刚光泽 | 斜方晶系 | 集合体 | | 2.260-2.398 | 0.138 | 4.28 | 4月6日 | 锯齿状 | | 条痕红褐色,纤维状,块状集合体,纤维状结构 | Goethite | 紫褐色 | 半金属光泽 | 二轴(–) | | 乌黑色 | | | 合成立方氧化锆 | 无色及 | 透明 | 亚金刚光泽 | 等轴晶系 | 均质体 | | 2.15 | | +0.02 | 8月9日 | 贝壳状 | 无至强 | 一般无瑕,可含有气泡,高密度,强色散0.060,可见残余料碴 | Cubic zirconia | 各种颜色 | 0.03 | 5.8 | (CZ) | | | -0.02 | 锡 石 | 无色 | 透明 | 金刚光泽至 | 四方晶系 | 非均质体 | 二色性 | 1.997-2.093 | 0.096- | +0.08 | 6月7日 | 贝壳状 | | 强双折射线,色散强0.071,常见色带 | Cassiterite | 黄褐色 | 亚金刚光泽 | 一轴(+) | 弱至中 | (+0.009) | 0.098 | 6.95 | 两组不完全解理 | | 黄色 | | | | (-0.006) | | -0.08 | | 榍 石 | 黄色 | 透明 | 金刚光泽 | 单斜晶系 | 非均质体 | 三色性 | 1.900-2.034 | 0.100- | +0.02 | 5月6日 | 贝壳状 | | 双折射线清晰,指纹状包体,矿物包体,双晶 | Sphene | 橙色 | 二轴(+) | 中至强 | (± 0.02) | 0.135 | 3.52 | 参差状 | 色散强0.051.580nm双吸收线 | | 褐绿色 | | | | | -0.02 | 两组中等解理 | | 人造钆镓榴石 | 无色 | 透明 | 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 等轴晶系 | 均质体 | | 1.97 | | +0.04 | 6月7日 | 贝壳状 | 中至强 | 可有气泡,三角形板状金属包体,气液包体,绿色在查氏镜下变红,透射光下有红色闪光,中等色散0.045 | Gadolinium Gallium garnet | 浅褐色 | -0.06 | 7.05 | 参差状 | (GGG) | 黄色 | | -0.1 | | 锆 石 | 蓝色 | 透明 | 亚金刚光泽 | 四方晶系 | 非均质体 | 二色性 | 1.925-1.984 | 0.001- | 3.90-4.73 | 6月7日 | 贝壳状 | 无至强 | 可见2-40条吸收线,特征为653.5nm,重影明显,面棱常有磨损,中低型锆石中可显示平直的分带现象,絮状包体,高型锆石中等色散0.038 | Zircon | 黄色 | 至玻璃光泽 | 一轴(+) | 弱至强 | (± 0.040) | 0.059 | | 褐色 | | | | 1.875-1.905 | | | 橙色等 | | | | (± 0.030) | | | | | | | 1.810-1.815 | | | | | | | (± 0.03) | | 钙铁榴石 | 黄色 | 透明 | 玻璃光泽 | 等轴晶系 | 均质体 | | 1.888 | | +0.03 | 7月8日 | 贝壳状 | | 常见放射状“纤维”包裹体(似马尾状),440nm吸收带618,634,685,690nm吸收线,强色散0.057 | Andradite | 褐黑色 | 不透明 | 亚金刚光泽 | (+0.007) | 3.84 | | | | | (-0.033) | -0.03 | 人造钇铝榴石 | 无色 | 透明 | 玻璃光泽 | 等轴晶系 | 均质体 | | 1.833 | | 4.50-4.60 | 8 | 贝壳状 | 无至强 | 一般无瑕,可见气泡,绿色在查氏镜下变红,浅粉色600nm-700nm有多条吸收线,中等色散0.028 | Yttrium aluminium Garnet (YAG) | 浅褐色 | 亚金刚光泽 | (± 0.010) | 参差状 | | 绿色等 | | | | 锰铝榴石 | 橙色 | 透明 | 玻璃光泽 | 等轴晶体系 | 均质体 | | +0.004 | | +0.05 | 7月8日 | 贝壳状 | 无至弱 | 不规则羽毛状液体包裹体,常具异常干涉色410,420,430nm吸收线,460,480,520nm吸收带,有时可有504,573nm吸收线 | Spessartite | 橙红色 | 半透明 | 亚金刚光泽 | 1.81 | 4.15 | | | | | -0.02 | -0.03 | 铁铝榴石 | 橙红色 | 透明 | 玻璃光泽 | 等轴晶体 | 均质体 | | 1.79 | | +0.25 | 7月8日 | 贝壳状 | | 针状包裹体呈700、1100相交,常见四射星光 | Almandine | 紫红色 | 半透明 | (±0.030) | 4.05 | 504,520,573nm强吸收带 | | | | | -0.12 | 423,460,610,680-690nm弱吸收线 | 红宝石 | 红色 | 透明 | 玻璃光泽 | 三方晶系 | 非均质体 | 二色性强 | 1.762-1.770 | 0.008- | 4 | 9 | 参差状 | 长 波 | 针状、指纹状、晶体包体,生长纹,色带,又晶纹,694、692、668、659吸收线,620-540吸收带,476、475nm强吸收线,468nm弱吸收线,紫光区全吸收、星光效应,优化处理:热处理:固体包体周围有应力裂纹,针状包体呈断续状,表面扩散:颜色在刻面棱处集中,裂隙有红色渗入,染色处理:颜色集中于裂隙中,表面光泽弱,荧光为橙红色,充填处理:裂隙或表面空洞中的玻璃状充填物,残留气泡,光泽弱。 | Ruby | 紫红色 | 半透明 | 亚金刚光泽 | 一轴(–) | (+ 0.009) | 0.01 | (± 0.05) | 贝壳状 | 弱至强 | | 粉红色等 | | | | (- 0.005) | | | | 短 波 | | | | | | | | | | 无至中 | 合成红宝石 | 红色 | 透明 | 玻璃光泽 | 三方晶系 | 非均质体 | 二色性强 | 1.762-1.770 | 0.008- | 4 | 9 | 参差状 | 长 波 | 有包泡、弧形生长纹,料渣:助熔剂包裹体,铂金属片,彗星状包体,纱网状,钉状包体 | Synthetic ruby | 橙红色 | 半透明 | 亚金刚光泽 | 一轴(–) | (+ 0.009) | 0.01 | (± 0.05) | 贝壳状 | 强 | 694,692,668,659nm吸收线 | | 紫红色 | | | | (- 0.005) | | | | 短 波 | 620-540nm吸收带 | | | | | | | | | | 中至强 | 476,475,468nm吸收线,紫光区全吸收,星光效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