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1836|回复: 1
收起左侧

[金属] 翟裕生院士:《西南“三江”多岛弧盆-碰撞造山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序

[复制链接]

9

主题

119

铜板

1

好友

技术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
QQ
发表于 2011-4-24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azheng 于 2011-4-24 08:39 编辑

序  二

西南“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是全球最为复杂的造山带之一,其先后经历了晚古生代—中生代特提斯(Tethys)构造演化和新生代大陆碰撞造山的叠加转换,形成了“高山峡谷”和 “三江并流”的全球独特地貌景观,发生了多幕式大规模成矿作用和巨量的金属聚积,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多金属富集区、全球罕见的世界级多金属成矿省。“三江”特提斯构造转换—叠加复合之复杂,壳/幔物质—能量交换之活跃,断裂网络系统和汇水盆地系统之发育,构造—岩浆—流体活动之强烈,成矿条件之优越,资源潜力之巨大,令世界瞩目。

我国学者自“七五”以来相继对西南“三江”开展了多轮科技攻关,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西南“三江”多岛弧盆—碰撞造山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是长期从事“三江”地质工作的多位科技人员最近完成的一部力作,是他们历时数十年理论研究与勘查实践的系统总结。该专著以翔实的资料、新颖的观点,系统论述了“三江”特提斯的时空结构、地质特征、构造演化和造山模式,全面阐述了“三江”主要成矿带的时空分布、主要特征、成矿系统和矿床类型,并建立了相应的区域成矿—找矿模型,探索总结了针对不同矿床类型的找矿集成技术。

纵观这本专著,我以为有三大鲜明特点:一是基础资料扎实,学术观点新颖。作者立足“三江”地区,放眼特提斯,通过对“三江”地区地质构造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多条蛇绿混杂岩带及各种类型岛弧、盆地的系统解剖,建立了“多岛弧盆系”构造新模式;新生代时,“三江”处于斜向碰撞背景,发生大规模走滑—剪切—推覆作用,发挥构造转换和应力调节之功能,通过对不同造山带时空结构和造山模式的深入研究,建立了“横断山式”造山新模式。二是着力于搭建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的成因链接,成矿理论研究颇有建树。作者采用成矿系统新理念,从壳幔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交换传递的新视角,将成矿作用放在“三江”特提斯演化的框架之下,揭示成矿系统的形成与动力学过程的耦合关系和成因联系,深入分析了矿床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创新性地提出了“多岛弧盆成矿论”和“陆内构造转换成矿论”,初步揭示了“三江”地区的区域成矿规律。三是理论研究密切联系勘查实际,研究成果颇具实用性。作者没有满足于对典型矿床的解剖和建模,而是着力向勘查评价延伸,建立了不同成矿区带的区域成矿模型和矿床勘查模型。尤为重要的是,他们针对不同矿床类型研发了相应的找矿集成技术,并成功地应用于勘查实践,明显提高了找矿效率,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由此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西南“三江”多岛弧盆—碰撞造山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这部专著,是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云南省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和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通力合作的成果,是“产、学、研”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结晶。它既有对前人成果的继承,又有新的发展,不乏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成果。它的公开问世,将对中国造山带的找矿勘查和研究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也必将为丰富和发展造山带成矿理论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衷心祝贺这一专著的出版,并借此机会向长期奋战在西南“三江”地区的广大地质工作者表示敬意!

407

主题

1万

铜板

196

好友

地信贵宾

认真、负责、想干自己喜欢的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035

精华勋章活跃勋章

发表于 2012-3-12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