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
高密度电阻率法测线1剖面图
①点位151~155米,深度32~34.1米处有一2~40ohm-m的明显低阻异常体(蓝色),电阻率值圈闭且变化大,推断为水库的输水隧洞,因其充水较多而成为良导体。②坝顶的低阻分布(蓝色),是下雨形成的潜水区。
图4
高密度电阻率法测线2剖面图
①点位132~136米,深度45.5米处有一150ohm-m左右的低阻异常体(蓝色),是浸润区。②点位78~85米,深度52.5米处有一150ohm-m左右低阻异常(蓝色),是浸润区。③点位160~164.5米,深度21.1~28.1米处有一低阻异常(蓝色),是浸润区。④点位110米处有一低阻异常(蓝色),是下雨形成的潜水区。
图5
高密度电阻率法测线3剖面图
①点位141~147米,深度38.5~44米处有一24~40ohm-m的明显低阻体(蓝色),是严重渗水区。②点位129~134米,深度45~49米处有一24~40ohm-m的明显低阻异常体(蓝色),是严重渗水区。③点位126~154米,深度32~58米范围内有一40~140ohm-m的大面积低阻体(浅蓝色),是渗水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