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1851|回复: 2
收起左侧

[资讯] 中国首次跨海测量纪实——蛇岛

[复制链接]

883

主题

8万

铜板

632

好友

超级版主

论坛使者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28818

精华勋章宣传勋章爱心勋章优秀斑主地信元老灌水勋章荣誉会员勋章活跃勋章贡献勋章冰雪节勋章10周年纪念勋章

QQ
发表于 2011-3-24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eart 于 2011-3-24 20:34 编辑

    中国首次跨海测量是在大连附近的蛇岛进行的,从而使它成为中国测绘史上的一个闪光点。关于在岛上的测量情况,多年前,我就听到过许多传说,近日,我又看了杨波同志(当年蛇岛测量组长和观测员)寄来的有关蛇岛观测情况的回忆材料,这样,我似已胸有成竹.但又考虑到这毕竟是半个世纪前的事情了,仅靠一、二人的回忆,恐怕不够准确全面,因此,通过多方联系,我特意去到某部测绘信息技术总站档案馆,查阅了当年观测的原始记录和资料,之后,又专程访问了蛇岛点另一位观测员和记录者——现在国家地震局系统供职的孙超、朱戎威两位高工。如今,他们虽都已离休且鬓发灰白,但记忆力未减思维仍很敏捷,作为他们的老战友我们已久未晤面,可一提起当年跨海测量之事他俩便马上精神焕发滔滔不绝,言语间充满了自豪感,仿佛在一瞬间又回到半世纪前那令人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
蛇岛古老的传说
在几千万年以前,地球上还没有小龙山岛(蛇岛)这个地方,那里原是一座座滨临大海的小山峰,气候宜人,空气湿润,夏天不热,冬天不冷,小山上长满了树木杂草和野藤,绿郁葱葱,鸟语花香,是许多动物向往的幸福乐园: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食肉的、食草的、凶猛的、温顺的、甚至还有爬行的,这许许多多飞禽走兽和小动物,都来到这里愉快地生活着。
那时,由于这里靠近大海,蓝天白云,波涛汹涌,再加上因潮汐而形成的大片洁白的海滩,和在浅海上空飞翔觅食的海鸥等水鸟,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幅山海相映、风光绮丽的大自然画面,各种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相互之间也构成了天然的食物链。
然而,突然有一天这里雷电轰鸣,大雨倾盆,山崩石裂,天塌地陷,原来秀美的山峰,倾刻间变成了一座大海中的孤岛。孤岛的周围是悬崖峭壁,岛上的树木东倒西歪,有的好象被连根拔起,一片狼藉;到处是动物的尸体,散发着腐烂的臭气。经过这场劫难幸存下来的动物已寥寥无几,为了生存,它们互相残杀,很短时间,终因食物短缺而消亡,于是,孤岛也就变成了荒岛,乐园变成了地狱。
天长地久,岁月沧桑,海岛上的植物又渐渐地茂盛,每年春秋季节,南来北往的候鸟们便将这里作为它们长途旅行中的栖息地,它们在荒岛上饿了就食草籽和小虫子,渴了就饮点泉水,高兴时就叽叽喳喳的唱歌,一时间小岛又生机勃勃,十分热闹,仿佛这里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这时,有一种爬行的小动物也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它们爬在树枝上,爬到岩石上,爬到草丛里,一动不动地等待着,由于它们身上的颜色和树枝、岩石的颜色很相似,不仔细看你简直分辨不出,当毫无戒备的小鸟飞落到它们身边时,它们便出其不意地猛扑过去咬住小鸟,小鸟便成了它们的美食。如此这般,它们再等待,再扑食,俨然成了这孤岛上的霸主。这种爬行的小动物。便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腹蛇,这座孤岛,便是我们现在叫的小龙山岛。(尚尔广)
据传说,此岛因多蛇而被渔民称之为小龙山或蟒山,现多称蛇岛。蛇,也就是小龙或小蟒的意思。蛇岛位于辽宁省大连市西北方向的渤海中,距老铁山角约30公里,据近年对蛇岛的勘测,其面积仅0.63平方公里(长约1.5公里,宽约0.7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由石英岩、石英砂岩等组成。岛势陡峻,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处海拔为216.9米。岛上多灌木丛和海蚀洞穴,这为蝮蛇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它不仅是中国仅有的蝮蛇岛屿,也是世界上罕见的蝮蛇集中栖息地,是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尚尔广)
2011-1-9 23:36:19
[图]
李建立
等级:临时工
文章:4
积分:2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11年1月9日
第 2 楼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李建立 推荐这个帖子
测量,在蝮蛇的包围中
1953年初夏,总参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的十几名测绘官兵,在人民解放军海军和沿海渔民的支援下,乘八个小时的小型舰艇行数十海里到达蛇岛附近,因海礁众多舰艇不能靠岸,又换乘小木船来到了海岛。他们下船登岸,在一片平坦的海滩上,搭起了帐篷,建起了新居。一场惊心动魄又浪漫有趣的特殊战斗也从此开始了。
据渔民介绍,此岛上的蝮蛇成千上万,遍布全岛,一般小蛇有二尺多长,“蛇王”却有水桶粗。千百年来,人们谈岛色变,无人敢来问津,因而,谁也不清楚蛇岛上的详情,于是,民间便流传着种种神秘可怖的神话与传说:说岛上有蛇仙、蛇王,能呼风唤雨,人一上岛,便被缠迷,浑身瘫软,神智不清,乖乖地躺在地上供众蛇美食;说无论什么动物或飞鸟,一到岛上,便被饥饿的蝮蛇所吞食,常常连骨头都不吐,几分钟便消逝得无影无踪;说抗日战争时期,一艘日本战舰开来,小日本鬼子企图登岛,但战舰还没靠岸,便狂风大作,海浪涛天,战舰失控下沉,日军倾刻覆没;说也曾有极个别的胆大渔民,来到这岛下的海滩上打海狗,但他们打了就走,绝不上山,否则有去无回,尸骨难收。
对于这些形形色色地恐怖传说,英雄的测绘官兵一笑置之,他们牢记罗惠民大队长的教导:“这次渡海测量,在世界上是第四次,在新中国是第一次,因而任务艰巨而光荣,它将为新中国的测绘史谱写一首动人的新曲……”测绘队员登岛后,人人斗志昂扬,个个磨拳擦掌,测量海岛,巩固国防,这正是为人民建功立业的时候。
当然,安全很重要。为了安全,大家都穿上深腰胶鞋,用小绳将裤脚扎紧,双手都戴上帆布手套,怀里揣上一包雄黄药,手中拿着一条约两米长的小棍,作为防身和打蛇的武器。
大地控制点,设置在岛上的最高处,和海滩上的相对高差有200多米。由于山上长满了二、三米高的树木和灌木丛,大家便披荆斩棘鱼贯上山。开始走了一段路,大家并未发现有蛇,于是,便慢慢地放松了警惕,有的同志便讥讽这些传说是扑风捉影故意吓人的,这孤零零的小岛,哪来的蛇呀,但杨波组长毕竟是年龄稍长、经验较多且见过诸多世面的年轻军官,他虽未发现敌情,但本能地总感到不对劲,左眼皮也在轻轻地跳动,在沉闷寂静的空气中,在密密麻麻的丛林里,到处都似乎隐藏着无形的杀手。因而,他停步向周围仔细地观察、凝视。呀!这一细看可不得了!他发现近在咫尺的树枝上,在伸手可及的灌木丛中,在脚跟前后的草林里,到处是做着各种姿态的蝮蛇:它们有的缠绕在枝枝上,有的绻曲在树叶中,还有的昂头挺颈,口吐红舌,摆出一付准备攻击的架势,真是阴森可怖,触目惊心,不由得便猛地一声大喊“小心毒蛇!”大家一愣,经组长指出,这才发现全组人员已经置身于无数蝮蛇的包围中,大家便举棍乱打,并边打边往山顶跑,大约过了半小时,才好不容易地冲到了山顶,这一仗,估计以打死二百多条蝮蛇而结束。大家气喘吁吁,惊心稍定,便坐在山顶岩石上休息擦汗,但屁股刚坐下,又发现身旁的岩石上,也横七竖八地卧满了蝮蛇,有一个小战士,差一点竟坐在了蛇尾巴上,于是,大家又猛地一惊,纵身跃起,再次奋力驱赶测量点附近的蝮蛇。
海岛上经常有雾,一起雾就什么也看不清。此点属蓬莱——旅大一等三角锁,共有六个方向,最长的测量边长达113公里,因而观测的困难可想而知。测量照准的目标,是用特制的回光灯和回照器(那时的司光工具还比较粗糙),观测站与司光站的联系,主要是依靠借用海军的探照灯,用于收发信号,指挥放光等(非常遗憾的是,那时测量组与司光站本来都配有无线电台,但报话员都是刚受过训练的年轻战士,业务不熟,经验不足,相互间常常联系不上,致使电台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大概由于测边过长和海水潮汐的影响,白天观测很困难,即使在晴朗的夜晚,繁星满天,而观测目标也常常神出鬼没:一会儿甲出来乙隐去,一会儿乙出来丙又不见,如此这般,只急得测量员连连叹息直跺脚。但心急火燎也没有用,只有耐心等待几个目标同时现身的短暂的一刻!
岛上的淡水少,经约定渔民每三天得往岛上送一次淡水。为便于生活,测量组的后勤人员,住在海滩上的帐篷里,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外联系和做饭,每天都要冒险往山上送饭一次,而观测人员,则在山顶上搭起一个人字形小帐篷,吃住在上边,平时不下山,以便抓紧能通视的瞬间随时观测。为避免毒蛇侵犯,他们在小帐篷的四周挖了一条小沟,夜里睡觉前,在沟里喷洒些雄黄药酒,使蝮蛇闻之而退壁三舍,不敢冒进;此外,临睡前还将帐篷四周的帆布边脚用砂土压实不留空隙,使不怕雄黄药酒的蝮蛇无缝可钻。但即使如此,在他们早上起床叠被时,还不时发现有小蛇盘卧在枕边或脚头,真令人毛骨悚然,心惊肉跳。测量员至今都不明白它们是如何钻进帐篷的,与小伙子们同床共枕居心何在?这小小的蝮蛇难道是多情多义的白娘子?这讲起来真是可怖又浪漫的天方夜谭。
“你们难道就真的不怕毒蛇?万一要被毒蛇咬了怎么办?”我怀着惊奇与忧虑,询问这两位测量员,他们笑道,“那时我们血气方刚,还真的不害怕,倒是过后回想起来有些后怕。那时若真的被毒蛇咬了还确实没办法,因既无医生在岛上,又没有治毒蛇咬的药,想送伤员去医院,没有船也出不了岛……”
孙超又说:“有一天夜里我们正在观测,不知怎的我本能地感到有些异常,觇标橹柱上好象有个黑影在晃动,我停止观测用手电筒照橹柱,原来橹柱上爬上来两条蛇,翘着蛇头看着我,两个小蛇眼闪闪发光,多吓人呐!我急忙用棍子将其赶跑,刚松了口气,记薄员朱戎威又发现屁股跟前有条蛇,他猛地一声惊叫,后来虽把这条蛇赶跑了,但我们的情绪好半天都没有恢复正常,一想起刚才的情景就心跳不止,头皮发麻,真担心什么时候毒蛇会爬到我们的脖子上。”
“这岛上到底能有多少蛇?请你们形象地讲一讲。”我又提出问题,孙、朱二人异口同声地说:“到底有多少蛇,谁能说得清?但我们有多次这样的实践:我们站在灌木丛中或岩石上,手拿一支特制的小棍(开始是木棍,因不太顺手后来改用粗铁丝拧成的略带有点弹性的铁丝棍),脚不用挪地方,仅身前身后四面八方你就可以打死或驱赶跑十多条蝮蛇。我们在蛇岛上工作了一个多月,全组人员共打死蝮蛇数百条,不是我们非要打它们,实在是岛上的蝮蛇太多了,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并时刻窥视着我们,你若不把它打死或赶跑,哪有心思测量呐,再说,测量时提心吊胆的也测不出好成果……”
“有传媒说,蛇岛千百年来无人敢登,你们是最早的登山者?”
“其实并非如此。”朱戎威说,“我们曾在岛顶上发现一个用石板垒成的‘小庙’,约有半米多高,‘小庙’里放置有一块凹形的石槽,仿佛是用来烧香的。这显然是人垒的‘小庙’有力地说明,在若干年前就有人来过蛇岛上。”孙超又补充说:“我曾听渔民讲,传说在满清时期,有人曾看到岛顶上立有一杆梭标球,说是一位专打海狗的猎人立的,还流传着这样一首诗:‘复州有个骆驼山,山瘦地薄出贫汉,生意买卖不得做,靠打海狗度吃穿。’所谓海狗,又叫腽肭或海熊,体形似狗而鱼尾,是海洋中的一种哺乳动物,四肢短小,像鳍,趾有蹼,尾巴短,毛紫褐色或深黑色,虽生活在海洋中,但也能在陆地上爬行,脐可入药,毛皮珍贵。可我们在蛇岛上却没有见过海狗,在天气不好不能工作的日子里,我们倒是在浅海里捉过海参,在海滩上逮过螃蟹。那里的海参、螃蟹特别多而且也很好捉,我们一会就捉到许多,用来改善我们的海岛生活。我们在蛇岛上工作和生活的30多个日日夜夜里,由于蝮蛇侵扰而大多处于高度紧张和心惊肉跳的状态,只有捉海参和逮螃蟹,才是我们感到最轻松和最惬意的时刻。测量员的生活虽惊险、艰苦又枯燥,但有时也浪漫有趣、丰富多彩……”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1253

主题

1万

铜板

84

好友

钻石会员

我的起步与世界同行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积分
11786

灌水勋章荣誉会员勋章活跃勋章精华勋章

发表于 2011-3-24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

2786

主题

4万

铜板

269

好友

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33468

宣传勋章灌水勋章贡献勋章斑竹勋章活跃勋章

发表于 2011-3-27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辛勤的测绘官兵致敬
革命尚未成功,我们还须签到!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