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3-22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鲍温反应通过实验证明了结晶分异过程。一种成份的岩浆按矿物熔点的高低可依次结晶出不同成分的矿物,并依次形成不同种类的岩石。这种作用称为结晶分异作用。结晶分异过程:当岩浆缓慢冷却时,熔点高、比重大的矿物首先结晶。其中一部分晶体因为重大而沉入岩浆底部,或因其他原因从岩浆中分离出来,聚集成为熔点较高的岩石。另一部分未能沉入底部或从岩浆中分离出来,则同剩余岩浆发生反应,岩浆的成分因而发生部分变化。当岩浆继续冷却到适当温度时,又有相应熔点的矿物的矿物结晶并分离出来,形成熔点较低的岩石,类似的作用多次发生,从而完成结晶分异过程。
鲍温反应系列图示(来自百度)
鲍温反应系列(Bowens reaction series)简称反应系列。岩浆在结晶作用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先析出的矿物与岩浆发生反应,鲍温反应系列使矿物成分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矿物。随着温度降低,反应继续进行,便有规律的产生一系列的矿物,称反应系列。N.L.鲍温认为,由于反应进行程度的差异,是岩浆分异作用的最本质的重要原因,此即鲍温的反应原理。反应系列分为两支进行:①连续系列(浅色的——斜长石),矿物的结晶格架不发生大的改变,在成分上有连续渐变关系;②不连续系列(深色的——铁镁矿物),相邻矿物之间结晶格架发生显著变化。其顺序见图。在岩浆冷却过程中,同时会析出一种斜长石和一种铁镁矿物,它们的成分随结晶过程而变,两系列为互相独立的结晶作用而继续进行,晚期合并形成单一不连续系列,以石英为最后产物。反应系列对了解岩浆结晶作用基本规律有一定意义,但由于岩浆结晶过程的因素非常复杂,而实验条件过于简单,因而与一些实际情况不尽相符。(以上为百度搜索结果)所附图片中的暗色、浅色矿物相互关系(包裹与被包裹)基本符合鲍温反应规律。
|
|